身边的特殊英雄——张文荣

赵凯

<p class="ql-block">身边的特殊英雄——张文荣</p><p class="ql-block">赵凯</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上世纪80年代,在我的老家沈阳市辽中县老观坨乡中学,有一位英语老师,他的名字叫张文荣。他是我生活中距离最密切的一位前辈,是“近在眼前”的平凡人,也是我身边的大英雄。</p><p class="ql-block">2020年春天,我在网络上读到一篇文章《世界上最牛战俘:炸毁美军运输机》,主人公张文荣是志愿军战士,在战场上被美军俘虏后,被选中做间谍,他将计就计,假意配合,当美军飞机送他空投当特务时,他在跳伞的一瞬间,把手雷丢回机舱内,美军飞机在夜空中爆炸,他安全降落。对张文荣的籍贯介绍只有三个字:“辽中人”。</p><p class="ql-block">我是辽中人。我为家乡有这样的传奇英雄而由衷骄傲!于是我就开始追寻这位家乡英雄,半年后,辽中区(2016年辽中县撤县设区)文旅局领导帮我找到了张文荣长子张树学的电话。张树学听我自报家门是老观坨乡的人,就说他的父亲张文荣在老观坨中学当过教师。啊!老观坨中学是我父亲赵英超创建的,是第一任校长,原来大英雄张文荣和我父亲是老同事,我一下子感觉和英雄更近了一层。我小时候偶尔去学校玩,应该见过张文荣老师,但是记忆中一点印象也没有呢?我给正在老观坨学校工作的哥哥打电话:还记得张文荣老师吗?哥哥当年是学生,对张文荣老师还记得外表印象,戴个鸭舌帽,个子不高,听说他曾经当过志愿军,被俘虏过。在农村,带鸭舌帽的人并不多,这恰恰是张文荣前辈与众不同的形象特点,证明了他的身份特殊。</p><p class="ql-block">有另一位老师在我哥哥身边,听我打听张文荣,他比较熟悉,谈了一些情况,尤其是一个细节令我感触深刻难忘:张文荣老师讲过,在美军战俘营,美军把不屈服的志愿军战俘肚皮和手皮割开,缝合,让手和肚皮长在一起,张文荣老师在学校值班的时候,夜里睡觉总是做噩梦,大喊大叫,梦中都是在战场上和战俘营里的事情,他的后半生一直被可怕的噩梦惊扰,战场上的惨烈记忆挥之不去。部队进攻途中,张文荣作为后勤人员,帮助一个战友驱赶驮载炮弹的驴子,他到树林中解手,美军的飞机来轰炸,等他回到路边,看到战友和驴子被炸得七零八落。</p><p class="ql-block">张树学就居住在沈阳,放下电话,我立马去与他见面。张树学大哥找出了珍藏的2009年11月6日《辽宁日报》有对他父亲英雄事迹的报道,约占半个版面:《最牛志愿军归国战俘张文荣 跳伞时炸毁美间谍飞机》。我们擎开这张报纸,在初冬的料峭寒风中郑重合影。</p> <p class="ql-block">1927年,张文荣出生在辽河西岸的老大房镇大树林子村,家境中等,所以能够有条件读书,他天资聪慧,考取收费少的黄埔军校通信科,远赴大西南。1949年,张文荣和同学们在校长带领下起义,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抗美援朝,张文荣作为志愿军180师师部报务员,跟随部队,深入汉江以南,遭到敌军包围,张文荣被炸昏了,醒来时已经成了敌人的俘虏。我相信这种说法,否则以他们当时受到的教育,是宁可战死,也不愿投降。</p><p class="ql-block">在巨济岛战俘营中,张文荣经历了坐水牢、被吊打等酷刑,敌人用烧红的烙铁在他胳膊上烙下了“反共”两个字。为了活下去,张文荣苦心与敌人周旋,假装与敌人合作,后被送到日本东京涩谷区740号接受情报机构训练。1952年2月18日深夜,美军让张文荣等一起受训的5人穿上志愿军军装,携带袖珍式收发报机、手雷、手枪、地图、夜光表和压缩饼干等全套特务装备,登上一架“C—46”运输机,飞到我军控制的朝鲜半岛北部上空,已经是19日凌晨了。张文荣乘着机舱昏暗,悄悄把手雷藏在手套内,站到机舱门跳伞时,他猛然扭头,把手雷丢进机舱深处。惊恐的敌人立马拔枪射击,张文荣抢先一步,纵身跃下。真是有勇有谋的好战士,值得点赞的大英雄。敌机在星空中爆燃成一团烈焰,两朵降落伞花盛开,原来美军教官哈里森见势不好,也跟随张文荣跳出了机舱。多亏有哈里森的供词,证实是张文荣炸毁了飞机。</p> <p class="ql-block">由于有“投降”的嫌疑,张文荣一度受到打击。拨乱反正后,组织上安排张文荣做教师,发挥他精通英语的特长,他才来到老观坨学校。一位带着4个孩子的女子愿意陪伴张文荣的后半生。生活艰苦,张文荣每天早晨骑自行车去小北河镇集市批发青菜,妻子在老观坨村的十字街口看摊。张文荣去批发青菜,必经我家所在的后老薄村,他走过的路,正是后来我上学时的路,这让我觉得和张文荣老前辈又亲近了一层。</p><p class="ql-block">我又对张文荣的养女张云杰进行电话采访,更多地了解张文荣的日常生活内容,老英雄的形象在我心中丰满起来。当听到张文荣夫妻过蒲河去打柴火,刨苞米根茬子,这是我小时候也做过的农活,是乡村农民的本色活计,但由他这样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技术人才来做,就感觉特别辛酸。</p><p class="ql-block">张文荣晚年生活在辽中县城内,2000年初病逝。2000年6月,北京军区政治部派人专程来到辽中,给张文荣送来了《关于恢复张文荣军籍的决定》,还有加盖“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大红印章的文件:“张文荣同志,于一九四九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原在六十军一八O师任见习报务员(正排职)职务,现根据有关规定,特准予复员。二OOO年六月一日”,并补发复员费1万元。“整整48年,张文荣终于得以平反昭雪。”</p><p class="ql-block">参与板门店谈判的柴成文将军在回忆录中写到了张文荣炸机归国的惊世壮举。张文荣作为第一位回国的战俘,比炸毁敌机更重要的价值意义是他最早带回了战俘营中的真相,让志愿军总部和北京中央政府得以及时向世界揭露美军虐待俘虏的事实,张文荣归来成为了扭转谈判关键的特殊英雄。</p> <p class="ql-block">附:本篇文章图片系首次公开,如转载请注明出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