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3年11月12日,在香港举行“首届华人美术金笔奖国际艺术论坛”,主题为“互鉴·融合·发展——东方艺术的精神与维度”。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央财经大学画院执行院长余润德先生担任学术主持。丁绍光、王仲、罗中立、艾轩等二十多位专家和艺术家发言。</p><p class="ql-block"> 刘亚谏结合自己画秦岭和在国内外举办“秦岭颂诗书画巡展”的体会,就“中国画道的精神内涵及与西方绘画的关联”为题,谈了自己的观点。</p> <p class="ql-block"> 下面是刘亚谏在“首届世界华人美术金笔奖国际艺术论坛”上的发言整理:</p><p class="ql-block"> 刚才,主持人请我结合自己的艺术经历谈一下。一个很有趣的时间点,去年今日,“秦岭颂一一刘亚谏诗书画巡展”在北京的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开幕。当时,在座的王仲先生参加了开幕式,他对我从50年前在秦岭脚下画户县农民画,而后走向专业的经历做了评论。谢谢王仲先生!</p><p class="ql-block"> 今天,全球华人金笔奖的艺术家们在一起探讨艺术理论,我想从中国绘画的精神维度上,就中国画道的本体和内涵加以探讨,并略谈一下东西方绘画的联系与互鉴。只有把中国艺术的精神溯源清楚,才更有利于继承传统和创新,在东西方艺术互鉴过程,使中国绘画辉煌于世界。</p> <p class="ql-block"><b> 一、中国画道是中国绘画艺术精神的本体、本原。</b></p><p class="ql-block"> 中国画道是画理、画法、画技的总纲和灵魂。画道论及的是中国画的本体论,属形而上的哲学范畴。简而言之,画道就是论画之道,是“道”在中国绘画中的哲学体现。画道既是绘画形式的内在统御,更是绘画艺术规律的本质依据。画道自古以来,散见于典籍之中。虽未成完整体系,但论及者不少。</p><p class="ql-block"> 我在终南山画秦岭的过程中,深感道与画道皆起于南山。五千言《道德经》,由老子开讲于终南山楼观台。他所言的“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这种“道相”,引伸到绘画,就是“画道”的最早描述。宗炳《画山水序》中的“圣人含道映物,贤者澄怀味象”,就是老子道论的展开。“画道”名称,最早始于终南山的王维,他在《山水诀》中提出:“夫画道之中,水墨最为上,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从石涛的“无法之法”,齐白石的“似于不似”,黄宾虹的“像与不像”,其源无不来自于老子“惚兮恍兮,其中有象”的画道圣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二、中国画道精神的内涵。</b></p><p class="ql-block"> 1,“道法自然” 是老子和道家思想的核心,也是中国画道的核心。老子最集中最详细讲“道”的是《道德经》第25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 、 道法自然”。老子认为“道”有如下特性:一是浑朴的状态;二是在时空中先于天地而存在; 三是有其独立的运行规律;四是天地万物以“道”为母体而产生;五是其神秘奥妙难以言说;六是其循环变化以至无穷。在此他指出:人的活动要与天地法则相符合,天地的运动要与道的法则相符合,道的规律要与自然法则相符合。 </p><p class="ql-block"> 绘画在尺幅之间,要将宇宙万物收于笔下,画家在游艺之际,想将乾坤山川揽于素笺。而宇宙混混沌沌,乾坤无涯无际。其大难以度之,其奥难以究之,其妙难以言之,其状难以名之……。如此,有限之生涯,怎能玄览无限之宇宙?尺幅之画作,怎么能表现乾坤之万象?只有在绘画之道中,探索和认知宇宙乾坤之本原,研究天地万物之法则,才有可能领略这个无始无终、奥妙神秘的世界,才有可能顺其自然、领会自然、描绘自然,才有可能于道法自然中,下笔如有神助,使绘画接近自然,即接近天地万物的本真。</p><p class="ql-block"> 2,庄子“以技进道”为画道的纲要 。 庄子《养生主》以庖丁解牛的故事,讲了技艺与道的关系。“合乎桑林,乃中经首之会。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庄子所讲的“以技进道”,乃是技艺与道的互参修炼过程。庄子所追求的道,与一个艺术家所呈现出来的最高艺术精神,在本质上是完全相同的。以艺进道是绘画者的自觉,艺可以进道,道可以御艺。苏轼所说的“有道有艺”,强调了只有进入道的高度,才可能实现艺术的超越。李可染以“澄怀观道”为座右铭,就是要澄澈心怀,悟道、得道,才能达到绘画的崇高境界。</p><p class="ql-block"> 3,“黑白”“有无”“阴阳”为中国画道的“众妙之门”。“黑白”,是中国画区别于西方画的最大特征。老子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中国画以水墨黑白为主要特点,利用纸张之白,发挥黑墨的妙用;利用空白处的空间,表现墨韵的生发;更进一步,还可以“计白当黑”,以白来表现意境。八大山人画鱼,齐白石画虾,以笔墨画鱼虾,以白纸为碧水,虽未画水,却得鱼虾活泼于碧水之妙。老子还多次讲“玄”和“素”,玄是黑色,素是白色。“玄之又玄”,指幽奧而深远。“见素抱朴”,素是不施彩饰,保持纯洁朴实的本性。“天玄地黄”,天的幽黑是最神秘、代表宇宙本原的颜色。</p><p class="ql-block"> 中国画,尤其是传统文人画,就是以墨分五彩,用水墨干湿浓淡的黑白来表现自然。老子的“五色令人目盲”,庄子的“五色乱目”,认为不用色而色全,用色而色遗;无意于五色,无色之色才是大色;以黑白相用,玄素得体,则五色自在,方为至色。老庄的黑白、玄素思想,是中国绘画不同于西画的思想文化本源。</p><p class="ql-block"> 中国画善用黑与白、玄与素、阴与阳、有与无的转化,笔墨落处,变化无穷。画面有笔墨的地方,是黑、玄、阴、有,画面的空白之处,是白、素、阳、无。这两方面在绘画中可以黑白互补、阴阳变化。在诸因素的互补变化之中,使绘画作品气韵生焉,意境出焉。不仅描绘自然万象之形,更在于表现其神韵和奥妙。</p><p class="ql-block"> 4,“致虚”“静笃”“得一”是中国画道的重要法则。中国画审美,将浮躁之气视为俗,把虚静之气视为雅。虚、静是宇宙的本质,虚即是空,虚空是宇宙的无限;静即是寂,静寂是宇宙的本性。老子《道德经》第16章说到:“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就是说,尽量放松身心,在飘渺浩瀚的太虚境界,守着宇宙本原静寂的本性。在万物生长蓬勃和衰落之中,体察天道往复循环的道理。万物在纷纷芸芸的运动中,都会返回各自的根源。复归于各自的根源就称寂静。寂静便是恢复了万物的本性,这是永恒的规律。能够认识此规律的是高明的人。同理,能够认识这种规律的艺术家才是高明的艺术家。绘画之时,当画家处于物我两忘之境,精神进入清静、寂然、精深的虚静状态,就可以与自然本性融为一体,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从而思接千载,神游天地,通悟万象,在“归根曰静”中除去外物、私欲,合神于虚静之域,游心于冲淡之境,进入灵感迸发,下笔如有神助的“天人合一”之中。 </p><p class="ql-block"> 画家在“虚静” “得一”状态,聚其精神,当天人合一时,则心正笔正,一笔落下,就包含了画家的人格气质、审美情趣,喜怒哀乐,甚至包含了画家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一个画家的绘画技艺、精神境界包括画道修养,将随其“一”画而出,一笔含其全息,千笔万笔皆是如此。</p><p class="ql-block"> 5,“解衣磐礴” “逍遥游” “得神忘形”为画道的金科玉律。</p><p class="ql-block"> 6, “至真”“上善”“大美”是画家掌握画道所要进入的高境界。</p><p class="ql-block"> 真、善、美在老子、庄子和道家论述中,达到了“至真”“上善”“大美”,对于画道而言,是画道的构成和结果;对于画家而言,是艺术审美和绘画作品的最高境界。老子“返朴归真”“复归于朴”“复归于无极”“复归于婴儿”,都是讲求一个“真”字。“真”是天地万物的根本和最高层次,道家有“真人”,佛家有“真如”,还有“真理”“真言”“真心”等等。“至真”是艺术的根本。绘画上的虚假、伪态、矫情、刻意雕饰,是画家之大忌。潘天寿先生的一方闲章为“不雕”,用意就是求得率真。绘画之真,在于人格之真、性情之真。李贽的“童心”,王维的“赤子之心”,徐渭的“本体”,齐白石的“童真”,与老子的主张一致,众言皆“真”。真心可达至真,方可创作出高境界的“真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三、中国画道与西画的关联和互鉴</b></p><p class="ql-block"> 中国画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最集中最直接的表现。中国画家在道法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的同时,十分重视绘画物象之神韵。也就是说中国绘画重在气韵,重在写意。</p><p class="ql-block"> 西方的传统绘画,受古希腊文化和基督教的影响,形成了“模仿说"的绘画理念。基督教认为,上帝创造的伟大作品就是世界。艺术家对自然美的准确模仿就是对上帝的赞美。这种理论确定了西画忠实表现自然的基本态度以及具象写实的艺术体系。</p><p class="ql-block"> 中国画道与西画最高度的联系,在于“道法自然”。艺术家首先尊崇自然,以自然为师。“搜尽奇峰打草稿”、“写生”都是“师造化”,都是深化对自然美的认识。</p><p class="ql-block"> 现代中国绘画中,也有不少画家借鉴西画。徐悲鸿作为中国现实主义美术的开创者,在法国留学多年,受到了库尔贝的极大影响。尔后,中国美术又多受苏联写实主义和革命题材的影响。</p><p class="ql-block"> 西画的印象派、现代抽象各派,从写实中游离开来。在画作中不注重物体的形态,而是着重于精神上的所感以及寄寓。这些画作中也有类似中国写意画的风格,也在追求意象、意蕴、意趣等“意”的表达。</p><p class="ql-block"> 随着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紧密,东西方艺术的互相交流也日渐深入。东西方绘画在交流互鉴中不断碰撞,不断创新,不断融合。从二维平面,到三维立体,到四维意象,绘画创新层出不穷。在继承民族传统绘画的精神本体中,汲取世界优秀艺术之长,以技进道,艺道双修,使中国画艺术不断创新,不断取得进步,乃是当代华人艺术家的历史使命!</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2023年11月12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