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启程,一次成长

菱角池小学 潘乐沛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 1, 1);">心存期望殷殷,目有繁星点点。</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 1, 1);"><span class="ql-cursor"></span>肩负责任重重,前路笃行远远。</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 1, 1);">星河璀璨,志存高远。</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 1, 1);">寸积铢累,积厚流光。</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 1, 1);">每一次学习,都是一场美好的开始。</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 1, 1);">每一场培训,都是一场自我的修行。</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 1, 1);">每一次启程,都将跨越新的成长之阶。</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3年11月7日至11月11日,我有幸参加了由河南师范大学承办的“国培计划(2023)”——农村骨干教师能力提升项目紧缺薄弱学科(领域)骨干教师培训小学跨学科教育培训。</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1月7日,来自全省各地的51位不同学科、不同学段的教师齐聚文学院一楼报告厅,举行开班仪式。文学院副院长程丽,班主任平原、任文香、宋义新和刘骏飞出席本次开班仪式,为期5天的教育培训正式拉开了序幕。</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程院长对参训学员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在致辞中简要介绍了学校发展历史、学科建设、师资力量、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她强调,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培训研修已成为教师队伍建设的新常态,要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文学院为“国培计划”制定了科学的培训方案,配备了优秀的师资和丰富的课程资源,在开展"国培计划"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程丽希望各位参训学员明确培训目标和意义,认真听取专家报告,加强互动交流,切实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同时为学院提供意见和建议,帮助学院改进培训工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班主任代表任文香老师表示文学院将秉持严谨细致、认真负责的工作理念,高标准、严要求完成本次培训工作,希望各位学员学有所获、学有所用,期待培训工作取得良好效果,圆满成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员代表周灵君老师代表全体学员做出承诺:在学习期间,一定会做到尊重老师,虚心求教,严格遵守培训纪律,严格遵守作息时间。沉下心来,集中精力,专心听讲,认真学习,用科学的态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积极探索工作新思路,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硕果累累之专家讲学】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讲座一</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u>《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师德修养》</u></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陈鹏</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陈鹏教授为我们带来《开班第一课:中华传统文化与师德修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陈教授讲道,要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要让孩子们有“文化自信”,都离不开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只有以学育德,以行践德,才能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课程的最后,陈教授引用了华东师范大学许纪霖教授的一段话:“<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每一个行业都有自己独特的专业品位和专业价值,如果你喜欢它,对它有深刻的理解,那么你就有可能不计功利地将它做得完美,从而获得自己的内在利益和内在快乐。如果我们都能够将自己从事的工作做得完美,做到极致,不仅仅是一个养家糊口的饭碗,而且是一份安身立命的志业的话,那么这就是一种新理想主义精神了。</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想,这段话对我的日常工作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生活在当今世界,太多的利益权衡,太多的浮世挣扎,很多人麻木且机械地生活着,早已忘记曾经让我们的心灵燃起过巨焰的那盏灯。我们的一生中,需要有这样一盏灯,一个人,在我们深陷泥泞之时,能不遗余力的拉住我们。而我们也该坚守住自身的信仰,无关风骨,无关心性,但却能在风烛残年之时,忆起曾经,不愧于心!</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span class="ql-cursor"></span>讲座二</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u>《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与实施》</u></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新乡市新区小学李国胜</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李国胜校长为我们讲解了何为“跨学科主题学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基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围绕某一研究主题,以某一学科课程内容为主干,运用并整合其他课程的相关知识和方法,开展综合学习活动的过程。跨学科主题学习具有综合性、实践性、探究性、开放性、可操作性等特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外,李校长还分享了新区小学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从第一阶段的“多学科融合课”,到第二阶段的“综合实践活动”,再到第三阶段的“项目化学习(Project Based Learning)”,最后到现如今的第四阶段:“深入课堂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新区小学在一步步的尝试与探索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课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讲座三</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u>《新课标背景下的跨学科主题学习》</u></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河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教师 赵金红</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赵老师告诉我们,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中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学科课程内容的一部分,是以学科为本的跨学科学习,是一种融知识综合与问题解决于一体的深度学习方式。学生在跨学科主题学习中,能够认识完整的现实世界,参与真实的社会生活,经历解决复杂问题的过程。教师要有整体育人意识,理解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联,做到以本学科为基地,主动跨界,自觉育人。从各自为政走向相互欣赏的自觉合作,形成共同育人的学校教师共同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未来教师需要更高更全面的专业素养,要成为:课程育人的研究者、课堂教学的创新者、跨学科育人实践者、技术育人的探索者、家庭教育的指导者、顺应改革的学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赵老师启示大家,面对新课标的到来,我们要坚定不移地遵循课标的指引。我们不仅要做“先知先觉先行者”,还要做“愿知愿觉愿行者”。涵养理论兴趣。了解前沿,进入前沿,把握前沿,站在前沿,最后把自己变成前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span class="ql-cursor"></span>讲座四</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u>《小学跨学科主题单元校本课程的</u></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u>构建与实施》</u></b>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郑州市郑东新区心怡路小学教师 赵丽</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赵老师从新时代下的需求与挑战、小学跨学科学习的行与思、走进跨学科主题单元课程、跨学段贯通式课程开发的思考几个方面进行授课。在“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是跨学科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方式和路径,也是跨学科研究在真实情景问题中,帮助学生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与方法解决真实问题的一种体现,在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锻炼。</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span class="ql-cursor"></span>讲座五</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u>《有效教学与有效教师》</u></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耿红卫</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耿老师用通俗,幽默的语言,从有效教学的内涵、实施策略等方面深入浅出地对有效教学做了详尽的解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所谓有效教学,老师是这样解释的:有效教学是一种理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标志,其落实有赖于教师有所作为。所谓“教师有为”,就是指教师不断以有效教学为一种价值追求,并为此进行专业的研究,在研究中实现专业的发展,在专业的发展中实现学生学习生活质量的提升。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效教学是每一位教师追求的教学目标,有效教学法的运用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以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率。在社会信息化的今天,知识的传播速度不能用知识大爆炸来形容了,已经到了数字化时代。作为一名教师怎样使自己有为,是有效教学的重要保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怎样做到教师有为?就是要不断的自我保鲜,不管年龄多大,都要加强学习,教师再也不能一劳永逸地消费在师范院校所学习的知识,必须不断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修养。其一,要从培养听、说、读、写等能力练起。课程改革必须进一步加强教师的专业基本功的培养。其二,要提高理论认识水平。教师是一名教育工作者,专业涉及的理论很广泛,应该时刻关注每一个时代先进的教育思想与理念。只有丰富了自己的理论素养,再加上自己的深入思考,才能较好地把握教学改革的时代脉搏,不至于跟“风”跑。“治学不为媚时语,独寻真知启后人”,要达到这样的境界,没有理论功底,就没有实践的“底气”。只有具备这种底气,我们才能挺直腰杆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才能满怀信心的进行教学实验,才会产生独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思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学不是教师的表演。有效教学应该是“有助于学生成长的教学”,是让学生真正有收获的教学。有效教学需要从“教的课堂”转型为“学的课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堂课,要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从教师方面,备好课是关键。我们传统课堂中的讲授教学更多时候是传递知识,让学生 “记住”知识,而不是“理解”知识。我们在活动设计时,就应该清楚任务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交给学生,要求学生用什么方式、用多长时间完成,并作相应的准备,并且,课堂上收获的知识,也要在课下复习巩固,不是单单课上有效,课下失效,做到“有效”的课堂能延长“保质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习是我们教师的终身必修课。在信息化时代,只有不断充实和提升自我教学基本功,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这是对新时期教师的基本要求。耿老师的课结束了。尽管这是理论性很强的课程,但是经过耿老师的用心设计之后,变得通俗易懂,既具操作性又有实用性。我想,这正是耿老师用他独到的方式给我们上的一次“有效教学”的展示课。</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span class="ql-cursor"></span>讲座六</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u>《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的价值与实践》</u></b> <span style="font-size:15px;">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白皛</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果说前几天的学习让我对“跨学科”教学了有了初步认识,那么白老师所讲内容更是让我有醍醐灌顶之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所谓跨学科学习是基于跨学科意识,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学科观念以及跨学科观念,解决真实问题的课程与学习取向。它既是一种以跨学科意识为核心的课程观,又是一种融综合性与探究性为一体的深度学习方式,还是一种以综合主题为基本呈现方式的特殊课程形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狭义的语文跨学科学习指的是一种较严格意义上的特殊学习形态,它在价值诉求、内容、过程甚至评价上都有相应的特定要求。狭义的语文跨学科学习即一种围绕一定的话题以某一问题为驱动的实践过程。实施过程为问题的开发与解决问题,先提炼大概念以开发问题,大概念是可将原本分散的各学科内容、生活资源统整起来,构成一个学习大单元。因此,开发语文跨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应以语文大概念为引领,首先要提炼大概念。再设置学习目标以具化问题。最后开发活动链以解决问题,即将问题进一步分解为具体的活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生的学校生活与社会生活联系比较少,缺少真实的社会生活体验和社会实践,难以形成对社会正确的认识。语文跨学科学习把学校与社会勾连起来,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从语文及多个学科的视角去认识社会、理解社会,综合运用语文及多学科思想方法和知识去思考、分析社会问题。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学生参与真实的社会生活,特别是当代文化生活,经历真实的体验和实践,能够学到鲜活的语文,提高在现实生活中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协同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组织活动能力、实践创新能力,能够增进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增进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增进热爱家乡和祖国的情感,增强社会责任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每个学科的学习都会有问题解决,但是这些问题往往比较简单、孤立、结构良好,大多还有标准答案,解决问题的思路也往往比较单一、程序化。而语文跨学科学习面对学科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相互关联的问题,面对社会的现实问题,相对于学科内学习而言,解决的问题比较复杂,具有开放性,大多没有标准答案,解决问题需要整合多领域的知识技能,需要创造力和合作能力,这样的学习经历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跨学科”的难点在于寻找“有意义的话题”并创设“跨学科学习情境”来解决“生活中的真实问题”。白老师从问题出发,以案例的方式阐释什么是跨学科学习,如何创设情境引出话题,引导学生在积极的实践活动中,联结课堂内外、学校内外,实现学习的多场域、多学科联动。讲座中,白老师也多次强调,在语文跨学科学习教学中,要“坚守学科本位,抓住学科缰绳”,既打破学科界限,博采众长,又要回归语文,即:既要“跨出去”,又要“跨回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开拓视野之文化考察】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1月9日下午,我们有幸参观了河南师范大学校史馆和标本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志愿者的带领下,学员们分批次有序进入校史馆内,讲解员将师大百年峥嵘发展历史向大家娓娓道来。跟随讲解员的脚步,一幅历史画卷从遥远的时光里缓缓展现在众人面前。展出的珍贵校史文物以及数张充满年代感的照片,让学院们领略到河南师范大学深厚的文化底蕴,感受到学校厚重的历史沉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随后,我们来到了学校的标本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进生物标本馆,众多栩栩如生的花草、飞禽、走兽、游鱼的标本以它们生前最美丽的姿态被定格呈现在我们眼前,大家在看向它们的同时,它们仿佛也在审视着参观它们的人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据讲解员介绍,标本馆馆藏标本总计近200000余号。动植物标本种类丰富,有脊椎动物标本800多种,无脊椎动物标本1000余种,植物标本万余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120余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科技发达,社会发展但同时也为大量物种带来灭绝的危机,世界美,美在鹰击长空,美在鱼翔浅底,美在万类霜天竞自由……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也是人类共存和发展的基础。”我想,人人都应积极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共建和谐美好的地球家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合作研修之方案撰写】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实现学科课程综合化、实践性的重要举措。经过这几天的学习,学员们已经对跨学科主题学习有了全新的理解,但是,对于大多数学员而言,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什么?怎么做?依然需要厘清,需要明确,需要将理论转化为实际。为切实促进学员们深入学习、理解跨学科学习的方法,提升自身的教师专业素养,11月10日下午,全体学员相聚一起,开展跨学科教育校本主题研修方案设计活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员们以小组为单位积极展开讨论,各小组确立了自己的跨学科教育校本主题,小组成员们围绕本组的主题,明确分工,相互合作,现场撰写研磨《跨学科教育校本主题研修方案》。每位教师积极发言,从方案的格式、目标的可行性、课程设计的合理性、考核评价的科学性等不同角度各抒己见,纷纷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在交流与研讨中,大家进一步明晰了“跨学科主题教学”在育人中的重要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家亲身体验了跨学科校本研修方案的设计过程,研修气氛高涨,每个小组最终都形成了各自的《跨学科教育校本主题研修方案》,学员们都收获颇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水本无华,相荡而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一次探讨,一次合作,带来一次成长。本次小组合作研修活动让大家在思维碰撞中对“跨学科融合教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切实提高了教师跨学科教学设计能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期五天的忙碌而充实的培训圆满落幕。这次学习使我明白了跨学科融合不是简单的“活动拼盘”,也不是单纯的“形式点缀",更不是非必要的“变相加塞”。真正意义的学科融合,应该是一种知识关联的自然发生;是在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巧妙的无缝衔接,巧妙运用;是融在知识的关联处,合在知识的共通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跨学科融合的教学模式探究不是一蹴而就,需要我们潜心研究,细致入微地斟酌,大胆地进行教学实践,在不断尝试与探索下,逐步强化学科课程的关联性、综合性、层次性,带着孩子们跨越学科知识界限,融通知识关联学知识,提能力,培兴趣,养习惯。与传统教学相比,跨学科教学更强调知识的统整性、探究性和开放性,对教师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更要在日常教学中磨炼本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次启程,一次成长,国培学习如同一场诗意的修行,知之愈明,行之愈笃,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必定会让跨学科主题学习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最美样态。关于跨学科融合教学我们 “任重而道远”,但我们一直在路上,我相信,我们终将会成长为践行跨学科主题学习教学的星星之火!</p>

跨学科

学习

教学

教师

主题

学科

课程

知识

语文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