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2023年深秋,与亲友一行6人跟广之旅12天团到外高加索前苏联的三个加盟共和国: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亚米尼亚。</h1> <h1> 游的第一国家是阿塞拜疆,我们的航班是从10月11日广州飞阿塞拜疆首都巴库的南方航空CZ6023,中午12:10起飞,途径新疆乌鲁木齐机场,飞行12个半小时,在阿塞拜疆当地时间当天20:45(时差4小时,即北京时间第二天(10月12日)凌晨0:45)到达巴库。我们是护照+电子签证过巴库机场口岸,过境相对顺利,过境后入住巴库的万豪MARRIOTT豪华酒店。</h1><h1> 阿塞拜疆国名波斯语的意思是火的国度(名字可见与伊朗的渊源),它位于亚洲西部外高加索的东南部,东临里海,南邻伊朗,北靠俄罗斯,东部与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隔海相望,西接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国土人口1014万(阿塞拜疆人有3000万,2000万左右在伊朗)面积8.66万平方公里,国民大多数信仰伊斯兰教。阿塞拜疆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1841年全球第一口油井就是在这里投产的,而且这里石油埋藏浅,开采成本低,我们看见巴库的里海边上就有许多“叩头机”在采油。阿塞拜疆去年人均GDP约8千美元,是这次行程外高加索三国当中经济发展水平最好的国家。</h1> <h1> 第二天(10月12日)我们第一站是游览在巴库以南70多公里的里海边上的泥火山群。</h1> <h1> 这是一种貌似火山喷发的“假火山”,它与火山的最大区别是火山喷出岩浆,而泥火山喷发泥浆,但喷出的气体可以燃烧。</h1> <h1> 第二站是前往离巴库约60公里的戈布斯坦看史前岩画遗址。戈布斯坦山区汇集了石器时代及其后各个时期古阿塞拜疆人的遗迹―岩画、村落遗址、墓碑等。</h1> <h1> 考古学家在这里发现了原始人遗址,在1000多块岩石上发现了6千多幅不寻常的岩画,最早的岩画可追溯到2万年前。这里还有原始人居住的洞穴遗址以及超过10万件原始人的生活物品。岩画记录了原始人时代生活在这里的动物形象,如斑羚、野山羊、鹿、野猪、马、狮子等,还有鸟、鱼、蛇、蜥蜴和昆虫的形象。<br>戈布斯坦岩画于200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目录,称为“戈布斯坦岩石艺术文化景观”。</h1> <h1>景区还原模拟了部分原始人居住生活的场景。</h1> <h1> 第三站是参观比比海巴特清真寺。比比海巴特清真寺是阿塞拜疆的伊斯兰教中心及伊斯兰建筑的代表之一。它最初建于1281年,后于1936年苏联时期被人为摧毁。在苏联解体后重建。</h1> <h1>所以这个清真寺内外都还很新。</h1> <h1> 伊斯兰教徒在寺内祈祷,窗和地毯是否有点像伊朗的粉红清真寺?</h1> <h1> 第四站是游览巴库古城。巴库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据记载曾为巴库汗国首都。城内的众多名胜古迹至今保存完好。2000年老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单。巴库老城的艺术氛围浓厚。我们参观的巴库古城的希尔万沙宫是巴库城的标志性建筑,是12世纪席尔旺沙王朝定都巴库后修建的宫殿建筑群,历史上屡次被毁、屡次重建,现在看到的主体建筑都是完成于上世纪末。</h1> <h1>从希尔万沙宫看外面就是里海。</h1> <h1>巴库老城街道上的雕塑。</h1> <h1>巴库老城街道上的行人。</h1> <h1>巴库老城街道上的艺术品小店。</h1> <h1>巴库老城街道上的摆摊。</h1> <h1>巴库老城街头古老的出水口。</h1> <h1> 在巴库古城参观,我们感受到阿塞拜疆人对中国游客比较热情,与一群女学生用英语简单沟通后,她们知道我们是中国游客,高兴地与我们合影。阿塞拜疆官方语言是阿塞拜疆语,这是一种突厥语,但俄语和英语也被广泛使用,特别是在城市地区和年轻人口中。阿塞拜疆虽信仰伊斯兰教,但已世俗化,除了进清真寺,女的不需要戴头巾,也没有不可以喝酒的规定,相对比较宽松。</h1> <h1> 阿塞拜疆学生热情地与我们打招呼。</h1> <h1> 接着参观有阿塞拜疆“古建筑明珠”之称的巴库少女塔。它始建于公元前7世纪,是12世纪所建的汗王宫殿建筑群的一部分,全塔高27米,为8层圆柱状,每层可容纳50余人。少女塔经受过1304年大地震,附近许多居民住宅都被夷为平地,而它却安然无恙。传说汗时候,国王和一位士兵同时爱上了一位美丽的姑娘,国王为了抢掠将士兵安排出海打仗,姑娘每日站在塔上等候心爱的人过程,传来盟耗,士兵战死,姑娘听闻也从塔上跃入海中殉情。</h1> <h1> 离开古城就前往Yanar Dag 火焰山。这里地下的可燃气体不断渗出,令这座小山脚的火焰历经千年风霜雨雪而不灭,因此很多阿塞拜疆人甚至印度、伊朗人都会来此朝圣。</h1> <h1><p> 傍晚我们来到距离首都巴库30公里的火神庙,这是传说有着永恒之火的地方 ,修建于17~18世纪,主要是印度教、锡克教、拜火教徒拜火的地方。图为传说中的永恒之火。</p></h1> <h1> 晚上前往巴库市中心观看“火焰塔”,就是几幢摩天大楼,为展现巴库历史上对火的崇拜,把大楼塔身设计成曲线优雅的火焰状,外墙用蓝色镜面玻璃铺成墙面,晚上配以电子操控灯饰,远看就如同熊熊燃烧的火炬,现在这已经是巴库新城的地标了。</h1> <h1> 第三天(10月13日)上午游览巴库市的阿利耶夫(以现任总统命名)中心。由著名建筑师哈迪德设计的这一力作已成为了巴库的新地标。阿利耶夫中心包括一个博物馆、一个图书馆和一个可容纳1000人的会议中心。</h1> <h1> 接着乘大巴前往距巴库130公里的沙马基镇。途经建于1402年的迪里巴巴陵(Diribaba)。位于科布斯坦镇郊外的崖壁上的迪里巴巴陵。相传有一个叫麦哈迈德人,从小体弱多病,就来此地辟谷修行,不但病好了,还长命百岁。圆寂后人们发现他的真身还在,活生生的样子!当地人很稀奇,所以叫Diri,当地语就是活生生的,真身完好的意思。BABA,是爷爷的意思,是对老者的尊称。</h1> <h1> 陵依山而建,两层结构,圆形穹顶,从二楼一个小楼梯上可以爬到顶上,看到远方的风景。陵里有许多洞穴室,是以前修道士于洞室中修行之处。</h1> <h1> 离开迪里巴巴陵就前往沙马基古镇参观juma清真寺,这座清真寺建于公元十世纪,经受多次地震却得以幸存。</h1> <h1> 寺内装饰色彩鲜艳,很像伊朗的蓝色清真寺。</h1> <h1> 从沙马基镇驱车170公里,傍晚时分到达舍基(Şəki)。舍基是阿塞拜疆的一座古城,建于公元五世纪,在11~16世纪期间,曾是希尔万王国的首都,也是希尔万王的一处居所,18世纪时也曾是沙马基王国的首都。 现在舍基不仅是阿塞拜疆最美的城镇之一,也是一个具有田园风光的休养地。</h1> <h1> 我们参观的舍基汗宫殿是由胡赛因汗建造的建筑,也是阿塞拜疆重要的古迹之一。它建于1762年,宫内有庭院与水池,四周古树环绕,以雕饰与壁画享誉于外。彩色玻璃窗用近5,000块玻璃及木质材料,以“Shebeke”(一种在木制格子里镶嵌着由彩色玻璃组成的精美马赛克)这一古老的艺术特别制成,令整座宫殿呈现出奇妙的光影,内墙绘有带着花卉、狩猎与战争等元素场景的图画,让人们可以领略几个世纪前阿塞拜疆的汗国历史场景。(宫殿内部不准摄影)</h1> <h1>阿塞拜疆酒店的早餐西点丰富。</h1> <h1> 阿塞拜疆的饮食与我们新疆有点相似,正餐多为烤饼(类似新疆的馕)和烤肉(鸡,牛,羊,鱼等),青菜是沙拉里才有一点,偶而有米饭。这次行程在阿塞拜疆住的酒店不错,早餐各式西点算比较丰富,房间设备齐全,都有电水壶,泡茶很方便。</h1> <h1> 第四天(10月14日)早8点,离开阿塞拜疆舍基的五星酒店serki Place,阿塞拜疆的行程基本结束。总的来说阿塞拜疆之行给我们惊艳的景点不多。</h1> <h1> 经2小时左右车程我们到达阿塞拜疆与格鲁吉亚的边境,出阿塞拜疆边境口岸后要步行过一道桥,再拖着行李走几百米窄长斜坡路才到格鲁吉亚安检口岸,很不人性化。格鲁吉亚对中国人免签,这次出关连行李也没有安检,出关比较顺利。<br></h1><h1> 格鲁吉亚(Georgia),位于南高加索中西部。北接俄罗斯,东南和南部分别与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相邻,西南与土耳其接壤,西邻黑海。国土面积6.97万平方公里,人口373.6万,首都为第比利斯。1936年12月5日成为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1990年苏联解体后,1991年4月9日正式宣布独立。2022年,格鲁吉亚人均GDP约5500美元。<br> 从阿塞拜疆与格鲁吉亚边境进入格鲁吉亚后,行车178公里到达格鲁吉亚东部最具盛名的西格纳吉镇。这个美丽的古镇地处山区,风景秀美,曾是公元前二世纪的格鲁吉亚皇室所在地。</h1> <h1> 西格纳吉镇红色屋面的街区很醒目。</h1> <h1> 我们沿西格纳吉小镇用鹅卵石铺砌的古老道路,走到半山一座房子,这座房子依山而建沿山势建成三层,从下面一层进去是个小院,我们就在这间半山腰的家庭式饭馆吃午饭。图为店员为准备今天午餐正在烤肉。</h1> <h1> 走进店家家庭作坊制作葡萄酒的酒窖,酿酒师热情地为我们讲解当地用陶罐葡萄酒制作的全过程,并让我们品尝格鲁吉亚传承干年的原始工艺制作的葡萄酒。格鲁吉亚是世界葡萄酒酿造的发源地,据导游说全世界人喝法国葡萄酒,而法国人喝的是格鲁吉亚葡萄酒。<br> 中午的午餐,我们可以畅饮这个家庭餐厅自酿的葡萄酒,红葡萄酒不限量,白葡萄酒才一小杯,我感觉红酒味道一般,白酒味道很甜(据说加了蜂蜜酿)。</h1> <h1> 在西格纳吉小镇午餐后,沿山顶街道慢慢走到山脚,一路风景优美,小镇古色古香的城墙和小教堂都很有特色。</h1> <h1> 在小镇一个小教堂,邂逅了两个自由行的日本美女游客,大家用憋足的英语互相简单沟通后一起留影。</h1> <h1> 离开西格纳吉小镇,前往Bodbe女修道院。Bodbe女修道院建于公元九世纪,这座修道院的历史悠久。院落正中有一座高大的新教堂,里面与俄罗斯的东正教教堂基本相似,墙上都有圣父、圣母、圣子耶稣的画像。</h1> <h1> 正好是周六,很多格鲁吉亚人会选择这个日子结婚,刚好有一对新人在教室里由牧师证婚。</h1> <h1> 离开Bodbe修道院,驱车110公里前往第比利斯,途中经塞凡湖,图为塞凡湖秋色。第比利斯是格鲁吉亚首都,人口120万。位于格鲁吉亚中东部,是格鲁吉亚最大的城市,面积348平方公里,被称为第比利斯母亲河的库拉河从市区由西向东穿过。晚入住第比利斯的华凌酒店,酒店是新疆一家民企“新疆华凌集团“在格鲁吉亚开设独资的五星级酒店。</h1> <h1> 塞凡湖的摊档一串串红色的竹棒串着的是糖浆核桃仁。</h1> <h1> 第五天(10月15日)早餐后,前往七十公里外的阿纳努里城堡。这是13世纪时建的古堡,坐落在风光如画的阿拉格维河与茨欣瓦利湖旁,阿纳努里城堡和修道院照片曾被登上《孤独星球-格鲁吉亚》的封面。</h1> <h1> 从教堂围墙看茨欣瓦利湖。</h1> <h1> 离开阿纳努里城堡,前往卡兹别克,在海拔2384米格俄边境附近,游览建在崖边的“俄格友谊纪念碑”。俄格友谊纪念碑建于苏联时期的1983年,为庆祝格鲁吉亚与俄罗斯的友谊持续二百周年纪念而建;2008年8月8日格鲁吉亚为一直要求分离的南奥塞梯与俄罗斯爆发了十天战争,结果是格鲁吉亚这小国打不过俄罗斯,最终战败,南奥塞梯与阿布哈兹地区一直分离直到現在。俄格双方关系今天並不好,这个俄格友谊纪念碑没有被毁还算是尊重历史了!</h1> <h1> 卡兹别克山上悬崖边的斯提潘茨明达圣三一教堂位于海拔2170米的半山,是卡兹别克地区非常知名的景点,也是第比利斯知名的景点之一。<br></h1> <h1>其始建于14世纪,在过去战乱年代,有些珍贵的宗教文物曾被带来这里收藏保护,如圣妮诺的十字架等。</h1> <h1> 由于山路陡峭崎岖不平,我们在山下换乘越野车上山。上山前团友在山下合影留念。下山后小镇旁的一个叫SNO的乡村酒店住宿。<br><br></h1> <h1> 第六天(10月16日)在卡兹别克乡村酒店早餐(这是行程中最丰盛的早餐)后,从酒店出发沿山路下山前行182公里前往斯大林的故乡戈里市。<br> 行车近4小时中午到达戈里,这个城市不大,但挺干净,道路、绿化也较好。戈里在格鲁吉亚中部,人口5万来人。中世纪时候,戈里曾是重要的战略要塞,直到今天这里的战略位置依然十分重要,起着沟通格鲁吉亚东西的作用。戈里是斯大林的故乡,市内建有斯大林博物馆。今天大多数中年及青年格鲁吉亚人对当年这个对内实行强力铁血统治,但又在二战时打败法西斯纳粹德国的前苏联领导人已经不再有什么认识和兴趣,来博物馆看的多是外地来旅游的游客。</h1> <h1> 展览馆里有很多介绍斯大林的生平图片及实物(他的大元帅服等),主要是斯大林青年时期及二战时期的,没有涉及铁血统治的大清洗及功过评述。图下方两照片为斯大林的第一任夫人及第二任夫人。</h1><h1> 在博物馆后侧停放了一节当年斯大林出行的火车专列车厢,里面的设施也很简陋。</h1> <h1> 斯大林故居</h1> <h1> 斯大林博物馆后侧是斯大林故居,为了保护这座小房子,在小房子上建了一个中空建筑来罩着,这也是对历史的一个尊重。图中被加盖的大屋顶罩着的是斯大林故居。导游说斯大林在这里出生,家里较穷,房子又小又简陋。</h1> <h1> 离开戈里乘车行驶约128公里,下午近五时到达阿哈尔齐赫,我们就住在这里的拉巴提城堡改建的酒店。</h1> <h1> 阿哈尔齐赫处于山区,地理位置优越, 18世纪巳建成军事上的城堡要塞,在奥斯曼帝国时代被土耳其人用作军事指挥中心,后来又被俄罗斯帝国控制,直到苏联时期苏军也曾驻扎于此。</h1> <h1> 拉巴提城堡建于18世纪,这里有东正教教堂、清真寺、犹太教堂和天主教堂,融合了多宗教的建筑风格,也说明了历史上这里复杂的国家、民族、宗教的冲突乃至战争。</h1> <h1> 第七天(10月17日)早上在阿哈尔齐赫的拉巴提城堡里的GINO 酒店早餐后开车前往 48公里外的瓦尔泽亚洞穴,走了近一小时才到达景区。<br> 瓦尔泽亚(Vardzia)是一个悬崖上的洞窟群,地下修道院和堡垒。历史上它是一个著名的洞穴城市。</h1> <h1> 在公元十二世纪,当时的Tamar女王下令修建这座地下城池,建成之后的地下堡垒,往地下延伸了13层,总共有400多个房间,13个教堂和25个酒窖,一个王座室和一座带有外部钟楼的大教堂。1283年,在刚刚建成后一百年,Vardzia被一场大型地震摧毁了。现在为了方便游客穿行观赏,在断壁上有加修建的台阶、桥梁和栏杆,连通各个洞穴。现在最多只有五百个洞穴,部分洞穴里边仍有教堂,有修士和修女居住,洞穴教堂仍有极为珍贵的12世纪的壁画。</h1> <h1>洞穴外的山上已是层林尽染。</h1> <h1> 17日下午离开瓦尔泽亚洞穴,前往边境关口,离开格鲁吉亚(格鲁吉亚至此走完一半的行程,另一半行程要在游完亚美尼亚以后再返回格鲁吉亚),前往亚美尼亚首都埃里温,距离280公里。出关、入关花了近一小时,傍晚到达亚美尼亚首都埃里温。图为在关口处拍的晚霞。<br> 亚美尼亚共和国,首都埃里温,位于欧洲与亚洲交界、外高加索山脉南麓,西接土耳其,南接伊朗,北临格鲁吉亚,东临阿塞拜疆。总面积29700平方公里,全境90%的地区在海拔1000米以上,属亚热带高山气候。总人口为296.1万人。<br> 亚美尼亚历史悠久,但也很悲催,公元前9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亚美尼亚境内建立了奴隶制的乌拉尔图国。前6世纪至3世纪,阿凯米尼德王朝和塞琉古王朝统治亚美尼亚,建立大亚美尼亚国。此后,亚两次被土耳其和伊朗瓜分。1804至1828年,原伊朗占领的东亚美尼亚并入沙俄。20世纪人类有三次大屠杀,德国纳粹屠杀犹太人、90年代的卢旺达大屠杀、亚美尼亚种族灭绝大屠杀,在20世纪初奥斯曼土耳其统治期间,亚美尼亚当时有300万人,其中有一半人被杀害。1936年12月5日,亚美尼亚成为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苏联解体后于1991年9月21日,亚美尼亚举行全民公决,正式宣布独立。</h1><h1> 由于历史上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因纳卡地区的国土争端,打了多次战争。2023年9月,阿塞拜疆军队在纳卡西北部突入,经历一天的战争,纳卡宣布投降。亚美尼亚也承认失去纳卡。虽然目前国土问题解决,但两国边境仍严加管控,我们要从阿塞拜疆入境亚美尼亚不便,要从格鲁吉亚入境亚美尼亚。</h1> <h1> 傍晚6时多,进入亚美尼亚首都埃里温,此时是下班高峰期,有好几辆非常拥挤公共汽车,车身上有中文写着“中亚友谊车”,导游说这些公共汽车是中国赠送给亚美尼亚的。地陪导游带我们去了埃里温的“埃里温大台阶”。初建时还在苏联时代,苏联解体后资金不继而烂尾。后来由一位美藉亚美尼亚商人捐款才得以修建完成。埃里温中心的大台阶依山而建,阶梯共550级,每个平台都有亚美尼亚式装饰建筑。里面有八层手扶电梯错落上下,阶梯472级。</h1> <h1>”大台阶“每层楼的装饰都不一样,各具特色。</h1> <h1> 埃里温市中心的共和国广场离”大台阶“很近。照片上的是总理府,楼顶有国旗飘扬。共和国广场是埃里温市中心最大最老的广场,在前苏联时期也叫做列宁广场,不过广场上的列宁雕像早已拆除,广场名字也改为共和国广场。<br><br></h1> <h1> 当晚在埃里温这家亚美尼亚餐厅晚饭,席间有当地特色的音乐、唱歌和舞蹈表演。晚餐后入住埃里温RAMADA(华美达)大酒店。</h1> <h1> 第八天(10月18日)导游说今天行程比较赶,要去好几个世界级的遗产景点。所以一早前往距亚美尼亚首都埃里温西边21公里的埃奇米阿津。参观这里著名的“埃奇米阿津主座教堂”,这是今天参观的第一个世界文化遗产,也是亚美尼亚第一座基督教堂,这里边面积很大。教堂内设有宝物馆,珍藏着基督教圣物如诺亚方舟的木残片、刺入耶稣胸口的矛头等,还有千年前彩绘的福音书等珍贵遗产。</h1> <h1> 但由于我们去得早,宝物馆还没有开门,有点遗憾。</h1> <h1> 今天看的第二个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兹瓦尔特诺茨考古遗址,这是与埃奇米阿津主座教堂同时期的中世纪早期建筑。</h1> <h1> 遗址于1901-1907年挖掘出土,发现底座、柱廊及一些建筑残片,整座教堂用彩色凝灰岩石砌成,原来是一座有三层圆顶的教堂,内部为十字形,有回廊相通。我们今天看到的是这个千年历史建筑的考古遗址挖掘出来的地基台阶及残柱。<br> 在遗址現场堆放了很多这座建筑的残留物,考古学家们把它们编了号,摆放整齐,为将来有可能复建时作重要参巧对照物。</h1> <h1> 离开兹瓦尔特诺茨考古遗址,回到埃里温市区前往白兰地酒厂参观。这是埃里温“Ararat”白兰地酒厂的大门。亚美尼亚白兰地有高加索“酒中之王”之称。亚美尼亚种植葡萄天气条件好,年日照天数超3百天,使种植的葡萄含糖量高,酿酒也是用当地山泉水,因此酿造出来的白兰地酒质量很好,在国际市场上也名列前茅。<br><br></h1> <h1> 图为酒厂酒窖里装酒的大木桶。参观完酒窖,厂家邀请到访者到品酒室,品尝十年及五年的两种白兰地酒,我感觉两者味道都差不多。</h1> <h1> 参观完酒厂就前往亚美尼亚首都埃里温以东28公里的加尼希腊神殿遗址参观,中午在加尼一个村庄的小饭店吃午餐,饭店的亚美尼亚大妈现场烤制薄饼。薄饼烤好了,就拿去餐桌包上新鲜的番茄和生菜、小葱、香菜抹点酱料卷起来吃。配菜一般是沙拉(番茄、黄瓜、生菜叶为主),主菜一般是烤鱼、烤鸡块、烤猪肉等,三个国家的饮食大同小异。</h1> <h1> 加尔尼神庙建於公元前2世纪至5世纪,神殿在17世纪的地震中神殿几乎完全被破坏,现在照片上看到的是1976年再建造的。<br></h1> <h1> 公元2世纪初,加尼村当时信仰希腊多神教,就建造了这座希腊神殿(与雅典的神殿长得很像啊!),亚美尼亚人4世纪后改信基督教,号称全世界最早信基督教的国家,这个希腊神殿就成为希腊文化末期(公元2世纪)在亚美尼亚的唯一遗迹。</h1> <h1> 离开加尼神庙就前往在埃里温东南40公里的格加尔德修道院。它是屹今为止亚美尼亚众多古代修道院整体建筑和装饰艺术中保存得最好的。修道院全部建筑都是从山岩中开凿出来的。<br><br></h1> <h1> 格加尔德修道院位于亚美尼亚共和国首都埃里温东南40公里的峡谷中。倚山临崖,气势宏伟。据说始建于4世纪,当今建筑物是13世纪所建。</h1> <h1> 中心教堂因在维修没有开放,据说里边收藏了“圣矛”的一部分。圣矛是指传说中耶稣被钉上十字架前,罗马士兵用来刺过耶稣身体的矛。</h1> <h1> 晚在亚美尼亚塞凡湖边入住 BW酒店。</h1> <h1> </h1><h1> 第九天(10月19日)从塞凡湖边的酒店出来,前往塞凡湖游览。塞凡湖是亚美尼亚乃至外高加索最大的高山淡水湖泊,这里海拔1900米,水深达80米左右,气温及水温都较低,是著名的游览及度假胜地。</h1> <h1> 塞凡湖秋色。</h1> <h1> 塞凡湖上空的乌云</h1> <h1> 塞凡湖西北角的半岛小山上有一座公元九世纪修建的教堂(塞凡纳旺克修道院),教堂是用黑石头砌起来的,因此又被称为“黑色寺院”。塞凡纳旺克修道院(Sevanavank,9世纪),这座意为“黑色寺,矗立于小小的塞凡半岛之颠,建于9世纪,現存建筑群为低处的圣使徒教堂和高处的诞神圣母教堂院”的修道院,</h1> <h1> 离开塞凡湖行车近2小时后,在雨中到达座落在阿拉韦尔迪地区山间的哈格帕特修道院。它建于巴格拉托尼(928~951)的阿巴斯王时期,这组有一千多年前的亚美尼亚古建筑都是世界遗产,且能保存至今殊属珍贵。<br> </h1> <h1> 但当我们冒雨进入古老的修道院时,感到十分震惊,因为这座珍贵古建筑,竟然是荒废破落成废墟一样,並无人管理及维护,有的有文字的碑竟被当成铺路石。</h1> <h1> 19日下午从亚美尼亚塞凡湖边的迪利然前往亚、格边境离开亚美尼亚再次入境格鲁吉亚,乘车180公里于傍晚到达第比利斯,再次入住华凌大酒店。图为在亚格边境口岸拍的晚霞。</h1> <h1> 第十天(10月20日)上午,参观位于第比利斯母亲河的库拉河东岸埃利亚山上的圣三一大教堂。该教堂于1995年动工2004年建成,目前是格鲁吉亚最大的东正教教堂。建筑相当雄伟,大教堂建筑群包括院墙、钟楼、若干小礼拜堂等,有宽大的教堂广场及开宽的通道和花园。教堂内地面铺大理石,祭坛用马赛克瓷砖装饰。教堂的穹顶有7.5米高外包纯金,据说这些黄金的一半是格鲁吉亚人自发捐献的。</h1> 圣三一大教堂旁边的水池有很美的倒影。 <h1> 午饭后,前往第比利斯中心市区游览,第比利斯市处于两山之间的狭长平地,“母亲河”库拉河穿城而过,城市绿树成荫,一河两岸的建筑风格多样,充满欧洲风情,色彩绚丽,感觉这是三个国家中最美丽的一座城市。<br></h1> <h1>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建立的的巨大的“格鲁吉亚母亲”雕像。这尊雄浑高大的塑像面向古城,她左手托碗,右手执剑,象征了格鲁吉亚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成为城市的象征。</h1> <h1> 在“欧洲广场”乘坐缆车上去第比利斯素罗拉克山上,可以俯瞰库拉河两岸的第比利斯新老城区景色。出了上山缆车站往左边狭窄的小路走过去百多米,就是纳里卡拉要塞,这是建于公元4世纪的的一座可以保卫第比利斯的堡垒要塞。如今仅剩下残垣断壁。</h1> <h1>一对情侣在山顶自拍。</h1> <h1>一个格鲁吉亚姑娘在教堂外拍婚纱照。</h1> <h1> 坐缆车从山上俯瞰库拉河两岸的第比利斯新老城区景色,的确很美。</h1> <h1> 第十一天(10月21日)上午,离开第比利斯华凌大酒店,乘坐大巴行驶26公里,前往姆茨海塔古城。这里曾是格鲁吉亚王朝的古都,参观这里的斯维基茨哈维利大教堂,这个教堂始建于公元9世纪,花了19年才完工建成。传说早前基督教传教士圣.尼诺带着耶稣罹难的血衣到此传教並把血衣埋在此教堂建筑底下。国王为此请了出名的设计师设计新教堂,教堂落成后国王觉得这个教堂设计得太完美,为使其成为独一无二,国王斩断了设计师手臂并放到教堂的一块石头里。现在到达教堂建筑前要穿过一段店铺林立的狭长小街道,两旁尽是纪念品、食肆的摊档,很多团友在纷纷购买格鲁吉亚的红酒冰淇淋。</h1> <h1>在大教堂的大草坪上拍结婚照的新人及童男童女。</h1> <h1>站在教堂外台阶前的格鲁吉亚姑娘。</h1> <h1>一对在教堂里举办婚礼的新人。</h1> <h1>神职人员为在教堂里举办婚礼的新人证婚。</h1> <h1>神职人员为在教堂里举办婚礼的新人祝福。</h1> <h1> 从大教堂出来,我们又登上可以俯瞰姆茨海塔古城的小山,在这里可以居高临下地清晰看到古城及大教堂。</h1> <h1>在山顶上,还有一座规模不大的“季瓦利”教堂。</h1> <h1> 当地时间10月21日晚上22:40分,(北京时间10月22日2:40分)乘坐中国南方航空CZ6985航班,从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机场起飞前往乌鲁木齐,结束11天高加索三国旅游。<br> 总的来说,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三国都各自有着独特的魅力和不同的美丽风景,但就自然风光而言,我觉得格鲁吉亚最美;至于人文历史,则亚美尼亚最丰富,但也最悲催;阿塞拜疆则是“躺平”都会发财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国家。</h1><h1>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旅游让我们不但观赏到各地不同的自然风光,还了解到各地不同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让人生更有趣,有生之年应继续保持对世界好奇和向往,争取踏足更多的国家和地区。</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