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扯一通

晓刚

下樟村的村头,有一棵很大的樟树。远远看去,得几个人才能合抱。<br><br><div>小伟远在上海,他在电话里说:下樟村是写《游园不值》的叶绍翁的家乡,应该去看看。于是,他的三个同学便陪我一起来到了这个千年古村落。<br><br></div><div>正是花开季节,村道两旁人家的院子里满是各样的花,并不都能叫上名字。挂在枝头的花,越过了墙头,一枝枝一簇簇地,走在路上的行人伸手即可摘得。忽然觉得这关不住的满园春色,用“姹紫嫣红出墙来”似乎更为贴切,但我很快就发现了自己的拙笨:“姹紫嫣红”的嘈杂和混乱彻底摧毁了“一枝红杏”的诗意。<br><br></div><div>龙泉的山很大,跟记忆里浙江的丘陵很不一样。龙泉人吃辣椒,这跟印象里以甜咸为主味的浙江菜也不一样。小伟的同学们专门准备了高度白酒,只是他们的酒量一般,三个人喝倒了俩。</div> <p class="ql-block">三个人里,季友泉是一位青瓷工艺师,自己开了工作室。他的展厅里,碗、碟、盘、罐等应有尽有,我不知该用怎样的语句来描述这些物件,只觉得自己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种质地细腻色泽柔和的瓷器。我指着一对波浪边、颜色较浅的大盘说:“这个很好看”。他们夸我眼光不错,说这一对大盘是季友泉的得意之作,曾在展会上得了大奖,也因此获评了浙江省工艺美术师。我想,也许等下次再见的时候,他就已经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季友泉送了一只茶盏给我,器型不大,适合于喝工夫茶,倒上水可以看见盏底的龙形饰纹。拿回家以后,一直收在柜子里,我觉得用它喝茶实在有些奢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到龙泉,原来是奔着宝剑去的,到了那儿才知道龙泉还是青瓷的故乡,历史上有名的哥窑弟窑都在龙泉,给我这个孤陋寡闻的家伙好好上了一课。</p> 第一次见到龙泉剑,是在小时候的同学张建升家里。他的父母都是军分区卫生院的医生,他家就住在军分区大院里。那把剑挂在客厅墙上,很威风的感觉。拔出来看时,只见一面刻着“龙泉宝剑”四个字,一面刻着北斗七星,剑身上满是羽毛状的花纹,非常好看,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张建升说龙泉剑可以像绳子一样弯起来缠在腰间,抽出来又是直的。他只是这样说,并没有实际演练,所以我觉得他是在吹牛皮。<br><br><div>龙泉剑在外形上最大的特点就是剑身上的花纹,这种花纹是将两种不同的钢材锻打在一起出现的。青海人过年的时候做一种油炸花花,将白面和油面揉到一起,切成片擀开以后就形成了一层白面一层油面的花纹效果,跟龙泉剑的花纹钢道理相同。覆土烧刃技术是将剑刃以外的区域用特殊的泥土覆盖起来,煅烧以后再淬火,经过这道工序的刀剑刃部的硬度要高于背部,劈砍时不易折断。<br></div> <p class="ql-block">龙泉的街上有很多经营刀剑的店铺,里面从古至今的兵刃都能看到,但是要想找到真正用心锻造的好东西也得费些功夫。很多店铺里挂着武打小说或者电影电视里的角色使用的兵刃,什么倚天剑屠龙刀之类的玩意儿,张牙舞爪的造型看起来挺唬人,在我看来却俗不可耐。好的兵刃都是经过实战检验的,长度、重量、器型、钢材用料都以实用为目的,跟书生们编造出来的神器不是一个东西。至于武术运动员表演时能耍出花来的刀剑,其实就是个铁片子,算不得兵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可能是张建升家的龙泉剑给我留下的印象太深,我一直非常喜欢这种特别的冷兵器。二十啷当岁的时候,莫名升腾起一股“豪气”,觉得人生在世,得有“书心剑胆”方为真男人。后来就买了好多刀剑,不管内涵如何,先把形式搞起来。汉剑、唐刀、明剑、清刀……甚至连茶刀都是龙泉买来的。绣春刀也是很不错的刀具,但是我难以抑制对锦衣卫这类走狗的厌恶,就没有买来。苗刀倒是值得收藏,就是太长,家里不好存放。</p> <p class="ql-block">小伟的个子不高,但力量很大。他说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十几岁就跟着大人扛米袋赚钱,180斤的米袋一天要扛几十个,沉重的米袋镇压了他的身高却增强了他的体质。后来到上海上大学,每次假期结束回上海的时候,他就会背一袋龙泉剑过去,卖了当学费。小伟学的是美术,毕业以后在龙泉青瓷研究所找到了工作。龙泉的两件宝,一件供他上了大学,一件给了他第一份工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小伟说,现在国内最为知名的青瓷工艺美术大师徐朝兴老先生就是他当年的同事。如果小伟没有走出龙泉,可能就是另一个季友泉,经营着自己的青瓷工作室,优哉游哉。当然,如果是那样,我也就不会认识他了。</p> 几年前,小伟遭遇了一场无妄之灾,他的磨难让我异常惊诧和愤怒,我依据经验做出的判断几乎都是错误的。为此,我深刻检讨了自己过往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和因此而做出的行为,逼得我重新睁开眼睛,学习和寻找另外的途径。<br><br><div>这世上,有一件事是极难的——否定自己。但是,又不得不这样做。因为,出路不在来时的路上。(完)<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