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想去色达佛学院看看久已,驴窝户外今年六月份的川西大环线特别行程安排甚合我意,于是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了。</p><p class="ql-block"> 团队6月18日从成都出发,途经汶川县、理县、马尔康、丹巴县、炉霍县,6月23日中午抵达色达县。</p><p class="ql-block"> 色达县地处四川与青海交界处的四川省甘孜州的东北部,平均海拔4127米。县城不大,但整洁卫生。</p> <p class="ql-block"> 虽然县城海拔3893米,但由于我们进入高海拔地区已经一周,所以团员们的身体状况都还不错,入住的丽枫酒店也有免费供氧。</p> <p class="ql-block"> 为了限制每日进入色达佛学院的旅游人数,从6月20日开始,需要线上或线下预约门票才能前往。大家顾不上吃午饭,在领队的安排下,办完酒店入住手续,立即前往县旅游集散中心排队,线下预约到了第二天上午的门票。</p><p class="ql-block"> 都听说色达佛学院的夜景很美,虽然没有预约到当天的门票,但大家还是想去碰碰运气,看看下班后能否想办法进去。于是晚上八点,司机师傅开车把大家送到了位于县城东南23公里处的洛若镇色达佛学院山门处。</p> <p class="ql-block"> 这里果然已经严格管制,山门处设置了门闸,有保安24小时严格把守,任凭领队说破了嘴皮,没有预约也绝不允许一个人进去。没办法,大家只能在山门处拍照留念了,日落前这里的景色还是很美的。</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一觉醒来,天已经蒙蒙亮了,赶紧站在窗前,用手机拍下了色达的日出景色。</p> <p class="ql-block"> 吃过早餐,抓紧时间前往旅游集散中心,乘上了第一班前往色达佛学院的大巴。大巴从县城一路开到了位于佛学院坛城附近的山顶停车场。</p><p class="ql-block"> 早晨八九点钟,站在停车场眺望脚下的山谷,大片大片的云雾从远处袭来,好似江水奔流。领队急忙召集大家站位,把这美景定格了下来。</p> <p class="ql-block"> 拍完集体照,大家四散开来,朝着各自的目标移去。我的第一个目标是坛城。</p><p class="ql-block"> 色达佛学院的坛城是一个金碧辉煌的建筑,分上下三层,一层是转经筒层,二层是转经层,是密宗本尊及其眷属聚集的道场,也是当地民众转经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 我也跟随众人在一层转经三圈。</p> <p class="ql-block"> 转完经,来到坛城的马路边。尽管以前看过很多色达佛学院的摄影作品,但当我站在马路边向前方望去的那一瞬间,还是被眼前的景色深深地震撼到了,上万间的红色小木屋僧舍,密密麻麻,层层叠叠地分布在坛城四周的山坡上,小木屋被一条条有着黄色扶手的水泥台阶分割成片区,片区内布满了高压电缆和光伏电池板。</p> <p class="ql-block"> 据说一边山坡的红色小木屋,是称作扎巴的男僧的住所,另一边是称作觉姆的女僧的住所,目前有几万名出家僧众在此修行居住。</p> <p class="ql-block"> 山谷里是金碧辉煌的色达佛学院的建筑群,学院的前身是喇荣寺五明佛学院。1880年,德绛多吉在此修建一处藏传佛教宁玛派的“日追”(修行处),上世纪80年代,宁玛派僧人晋美彭措扩建该修行点,创建小规模讲经院和禅修院各一座,时有32名学员,晋美彭措任堪布。1985年形成喇荣学经点,至1993年,学经点学员增加至2千多人,经师54人。1997年,成立喇荣寺五明佛学院。</p><p class="ql-block"> 学院的课程设置分显教、密教和共同文化三大部分。显教又设有戒律、因明、俱舍、中观和般若,密教又设有续部经典、各类加行、生起次第、圆满次第、大圆满和窍诀等。共同文化课设有声明、医方明、藏文、汉文、计算机、历史等内容。</p> <p class="ql-block"> 沿着坛城的公路往南走,是佛学院观景台,领队说那里是拍摄佛学院的最佳位置。</p><p class="ql-block"> 在去观景台的路上,参观了觉姆居住的房子,还看到几位像是新来的年轻觉姆正从山下上来的车上卸下自己的行李和家具,并遇到了来自贵州的云游信众。</p><p class="ql-block"> 看着这些简陋、矮小、单薄的小木屋,想象着冬天零下十几度时住在里面的僧人们的艰辛生活,不禁让人感受到信仰的力量是多么的强大。</p> <p class="ql-block"> 果然没错,登上观景台,整个佛学院的山谷尽收眼底,美轮美奂,甚为壮观。</p> <p class="ql-block"> 看天葬,也是这次来色达的目的之一。西藏人推崇的天葬,是将死者的遗体经天葬师解剖后,喂给至尊空行母的化身——鹫鹰,如此,死者便可以顺利的升入天国。天葬与土葬、水葬、火葬一样,是一种信仰,一种表达对死者的哀悼的方式。</p><p class="ql-block"> 色达佛学院天葬台,据说是目前全国唯一的对游客开放的天葬台,距离坛城大约5公里,听领队说,从观景台背后的山顶上步行过去最近。</p> <p class="ql-block"> 天葬开始的时间是每天下午两点钟,中午十二点,观景台四周的天空中,已经有大量的秃鹫开始盘旋,向着天葬台聚集。</p> <p class="ql-block"> 在去天葬台的路上,看到山坡上年轻的觉姆们正举办在野炊活动,一派祥和景象。</p> <p class="ql-block"> 在离天葬台还有一两公里的山坡上,已经有大量秃鹫聚集,随时准备飞向山下的天葬台。</p> <p class="ql-block"> 顺着山坡往下走,就来到了距离天葬台两三百米的游客观看点,这时已经是下午一点半钟,只见天葬台上,穿着红色长袍的天葬师已经在准备工具,喇叭里传来阵阵诵经的声音。远处的公路上,不时地有运送死者的轿车驶来,到达天葬台后,家属们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将白布包裹着的遗体抬下车子,围绕白塔转完三圈后,将遗体抬放到天葬台的水泥地板上,等待天葬师进行解剖处理。</p><p class="ql-block"> 由于天葬台里搭建有遮挡游客视线的棚子,所以看不到天葬师的操作过程,但能听到从棚子里传来的疑似电锯的响声。可能是听到了响声,大量聚集在远处山坡上的秃鹫腾空而起,向天葬台飞来,然后降落在距天葬台前十几米远的山坡上,等待天葬师发出的口令。</p> <p class="ql-block"> 待全部搬运来的遗体都解剖完毕,天葬师发出口令后,等待在天葬台前的秃鹫一拥而上,冲进天葬台。</p><p class="ql-block"> 看到这样的场面,不得不让人对生与死,人与自然,人与信仰等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p> <p class="ql-block"> 夜幕降临,游客渐渐离去,色达佛学院寂静了下来,万家灯火亮起,一幅壮观的美景呈现在我的眼前。</p> <p class="ql-block">发表于2023年11月12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