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书人

身边那片田野

<p class="ql-block">  70年代的湖北乡下,有一种说书人的职业,如果说书人这职业你不了解的话,那么湖北大鼓你应该是听过,湖北大鼓是师出名门,有门有派,可登大雅之堂,而我们乡下的说书,可能是自创的一种说唱形式,有浓厚的乡土气息,一板一鼓一人,上说天文,下说地理,古说三皇五帝,今说奇闻怪事,说隋唐演义英雄,说聊斋志异鬼神,说仙女下凡爱情,说人间世态炎凉,说书人似乎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只要你想听,他都能张口就来,并且引人入胜,欲罢不能。</p> <p class="ql-block">  70年代,我上小学时,那时候的文化生活极其匮乏,没有电视电影及广播,农村可供人阅读的书籍几乎为零,而说书人脑袋里装的东西都是奇闻怪事,那么地引人入胜,如果一个村里有红白喜事,就可以请说书人来连说几天几夜,附近的村民也像过年一样,绝不会错过这种机会。</p><p class="ql-block"> 有一天,不知道村里有什么喜事,一位德高望重者组织村民说准备请一位说书人来说书,于是每家每户出一升米,整个村的凑到一起也有好几斗米,这位德高望重者就用这些米在外面请来了一位说书人。说书的当晚,整个村的人都聚集到一家堂屋比较宽敞的村民家里,密密麻麻的挤满了人,当晚说到一半,村民们都不满意。一是这个说书人的故事不能引人入胜,第二个是说书人的说唱技术很一般,村民们都说不要了,要退米,这时说书人急了,忙说:我家的弟弟说书说的好,绝对不会让你们失望, 明天白天你们借一台板车给我,我去把我的弟弟拉过来,因为他腿有残疾,走路不方便。大家听他这么一说,心想事已至此,只能期待他弟弟的耳目一新的表现了。</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村民们照例搬来板凳,人挨人的坐在一起,男人一个个的抽着卷烟,整个屋子里乌烟瘴气,来的几个妇女,也还不忘记手上拿着鞋底,准备一边听书一边纳鞋底,我们几个小孩子没有地方和凳子坐,就依靠在堂屋里面的一个小的稻草垛旁边。说书开始了,果然不同凡响,有说有唱,说时口齿清楚,声音洪亮,每个人都能听得清清楚楚,故事扣人心弦,听众随着故事情节心潮起伏,一会儿瞪大眼张大嘴,眼睛盯着说书人,生怕漏听一个字,一会儿,听到悲伤处偷偷的抹眼泪,有的还低下了头,妇女们更是发出轻微的哀叹声,抽烟的男人们,夹在手指上的香烟,烟灰已经老长了,直到烟火烫了手指才反应过来,纳鞋底的妇女们,一只手拿着鞋底,另一只拿针的手则停在半空,似乎僵在那里,似懂非懂的孩子们,也停止了闹腾,嘴里叼着一根随手拔来的稻草杆,双手握拳,好像被惊吓到了。说了一段后,说书人开始有节奏的敲鼓点,打竹板,又用唱腔来讲故事了,说书人的唱腔高亢嘹亮,婉转悠扬,有有高音有低音,有雄壮有悲伤,特别是表达悲伤的哭腔,让听众仿佛置身其中,不时传出几声抽泣的声音,这个说书人真有本事,学女人娇媚则回眸一笑百媚生,学男人刚毅则横眉冷对睁圆目,学大自然有狂风暴雨也有润物无声,学动物有鬼哭狼嚎也有狼奔豕突,所学的一切都信手拈来惟妙惟肖,无不让人折服。突然,随着鼓点和竹板声的戛然而止,说书人要中途休息了,他利用这段间隙喝口水,抽支烟。沉浸在故事里面的听众刚缓过神来,就一起相互议论,猜测故事中将要发生的事情,从听众们的表现来看,他们对这个说书人有了认同。</p><p class="ql-block"> 我坐在稻草堆边上观察那位说书人,说书人大约30多岁,长的是眉清目秀,一条腿有残疾,他走动时必须用一只手撑着那条残疾的腿的膝盖, 身穿一件洗的发白的粗布衣服,面前架着用三根竹竿撑着的蛇皮鼓,鼓的直径大约一尺左右,一根敲鼓的木棍,磨的油光铮亮,那两块竹板也是黑里透着油,感觉有厚重的历史,听说他这一身的本事全是继承他父亲的,他的父亲因为在文革中被当牛鬼蛇神来批斗,竟然疯了。说书人具体说的什么内容我都不记得,只记得有什么飞毛腿呀,遁地术呀,千里眼呐,顺风耳之类的,我当时最希望自己有一条飞毛腿,想去哪里把飞毛一插,就能在空中任意飞走。说书人休息了一会儿,又继续开始说书了,我因为不太懂,听着听着竟然靠着那软乎乎的稻草垛睡着了,睡得那么香,那么美,那一会儿说,一会儿唱的评书似乎成了我的催眠曲。</p> <p class="ql-block">  因为说书人说的好,村民都满意,竟然连着说了好几天,当时村里有一位寡妇,也是有一些学问的人,他非常的敬佩这位说书人,被他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博古通今的学问所打动,后在村民的撮合下,成就了一段美好的姻缘,这位说书人就成了我们村里面的倒插门的女婿,再后来,村民们可方便了,随时都可以听到好听的评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3年11月11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