唠唠家常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围炉夜话,温酒煮茶。我想到的是另一种场景:我小的时侯,东北的农村,冬天的夜晚,炕上放着一个取暖的火盆,一盏照明的煤油灯。昏暗的灯光下,母亲坐在炕上纳着鞋底儿,父亲站在地上扒着麻杆儿,我们兄妹几个,有的趴在炕上学习,有的在聆听母亲的教诲。一家人的身影被摇曳的灯光映在墙上,拉的好长……那时只是围着火盆夜话,有火炉是一种奢侈,哪里有酒可温?哪里有茶可煮?</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今天的家常就从学习唠起吧。那时我们用的就是图片上这种自制的煤油灯,就在这种灯下学习。想读好书,一是没有条件,二是没有认知。当时条件那么艰苦,农村有多少人能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呢?母亲是有大智慧的女人,她对我们兄妹的灯下教诲,让我们都偿到了读书的甜头,受益终生!</p> <p class="ql-block">  我们兄妹中,排行三、四的大姐和老哥,在母亲的支持下读完高中,七五年高中毕业。她俩年令相差两岁,一直是同年同班学习,学习成绩在班里都是数一数二,尽管如此,还是会被村里人嘲笑,村里人认为,两个上好的劳动力不早早下地干活,帮家里挣钱,整天背个大书包上学,不务正业。其实哥姐上学真的很难,学校与家相隔十几里的山路,全靠步行,每天起早贪晚往返二十多里地,赶上雨雪天气,更是辛苦异常。家里经济窘迫,吃不饱穿不暖,上学饿着肚子,冻伤手脚是经常的事。这样的条件有几人能坚持读完高中?同村与她们同龄的人都早早辍学,回家务农,结婚生子,在村里她俩除了彼此,再没有其他的同学,不知这是遗憾还是心酸!</p><p class="ql-block"> 哥姐高中毕业,照样还得回家干农活,村里原本就没看好读书的人,更是有话可说,读书无用!哥哥心有不甘,外出做起了临时工,每月挣十几块钱,倒也心安了些。姐姐女孩子家,只能继续在生产队干农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好在当时每个生产队都有十几名下乡的知识青年,他们和姐姐对未来会有共同的认知,姐姐不孤单。</p> <p class="ql-block">  七七年恢复高考,毕业两年的哥姐终于等来了机会,村里人又说了,多大的馅饼能落到你的头上。是啊,人人都这么想,心情是喜忧参半。在几个要好知青朋友的影响下,姐姐也决定复习迎考,在外打工的哥哥没能放下当时的工作,对当年的高考持观望的态度。要说复习,一没信息,二没资料,三更没信心。只经过一个多月的复习,姐姐便参加了恢复高考之后的第一年高考。高考考场设在离家十几公里远的县城,姐姐提前一天,一个人步行去县城,出行后不久,父母又想起要给她带上一本《毛泽东选集》备考用,就让我给姐姐送去,我二话没说,拿起书跑着去追已经走远的姐姐,用这种方式为姐姐高考饯行助力,想想很特别,也很难忘,祈求毛爷爷保祐吧!无知、无能、消息的闭塞,给生活在农村的人们带来了什么?不安于现状,想努力改变命运的人又有多少?</p> <p class="ql-block">  高考之后,一切归于平静,对高考的结果没有期盼,没有等待,压根就象什么都没发生一样。姐姐当年二十四岁,也是大龄女生,快过年的时候,有人上门提亲。媒人介绍对方条件不错,姐姐当时不在家,母亲便一口答应了婚事,后来媒人又说出男方家的一个要求,男方家需要人手,年前姐姐就得嫁过去。听到这个消息,母亲没有犹豫,又一口回绝了婚事。无论是母亲在姐姐婚事上的态度,还是男方提出的要求,反映的就是当时农村愚昧落后的现状!</p> <p class="ql-block">  姐姐婚事上的小波折,当事人姐姐并不清楚,我这个妹妹却记忆犹新。过年的时候,心中暗自庆幸姐姐没有嫁人,我们还能在一起过年。过完年春天就到了,天气乍暖还寒,一天在放学回家的路上,遇见村里的牛倌,远远的就和我打招呼,嘴里还不停的说着什么,好生热情!以前碰面可不这样。走近时才听清他说,好好学习吧,看你姐考上大学多好!什么?什么?我追问了一句,他说,你姐考上大学了,通知都来了!真的吗?真的吗?我的心咚咚咚跳的厉害,拔腿便向家中跑去。到家里看到姐姐一个人在家,身上穿着没有外套的棉裤棉袄,正在厨房做饭,母亲早起去十公里外的地方赶集,父亲在山上干活。看姐姐的表情很平静,我不敢相信牛倌话是真的,但又不死心,就推门进屋,饭锅不好烧,冒了一屋子烟,尽管窗户开着,烟还是很大,很呛嗓子,我用手捂住口鼻,憋着气,低头四处寻找,透过烟雾,在柜子上看到了姐姐的录取通知书!一切都是真的!我跑回厨房,紧紧的抱住姐姐,泪流满面,心里说着一句话:多亏你没有嫁!</p><p class="ql-block"> 通讯不发达,好消息分享有些慢,我就一遍一遍到门外张望,盼着家人回来。二姐放学回来了,我迎上去把好消息告诉她,二姐激动的一不小心掀翻了炕上的火盆,母亲早上赶集前在火盆下面压了几双纳好的鞋底,火盆被垫高了有些不稳,就被二姐掀翻在炕上,红红火火是个好兆头!二哥在外面早听到消息,回家直接要看通知书,通知书在他手里多次拿起放下,拿起放下。然后又在地上来回走着,嘴里还不停的说快给我念念,快给我念念,动作的不断重复掩饰不住的是他内心的激动,一切都象做梦一样!这时母亲也赶集回来了,表现的跟姐姐一样的平静,是结果在她们预料之中,还是有处变不惊的心里素质呢,有其母必有其女!</p><p class="ql-block"> 姐姐考的是化工学校,学的是化工机械。</p> <p class="ql-block">  姐姐报考的是中专,高考分数已超过本科线,因为不懂或是不敢,就只报了中专,选了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那时在村里人眼中,姐姐就是上了大学,书没白读,读书是有用的!从此姐姐就成了家人的骄傲,我们的榜样。下面的打油诗,是姐姐过生日时我写给她的。</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人生四季刚入秋,六十七载乐悠悠;</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闲时回眸来时路,有苦有乐有成就。</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七七高考改命运,农村孩子出山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工作勤肯显智慧,风光无限争上游;</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相夫教子苦和乐,儿女双全命中求。</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如今京城把户落,天安门前把影留;</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儿孙绕膝享天伦,莫把乐事说成愁。</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心态放平看百事,身体康健写春秋。</p> <p class="ql-block">  继大姐高考之后,哥哥也先后参加两次高考,每次的分数都与录取线相差不多,七九年高考分数比录取线少两分,申请查询试卷,发现化学卷被漏批了十二分的题,这样又反超录取线十分,后补的体检,但录取的事却不了了之,我的心中只有愤怒和遗憾!从此哥哥也没再高考,最后当了乡长,还是能说明读书改变命运。</p><p class="ql-block"> 作为一名六零后,高考就是人生中的大事,为了改变命运走出山沟,只有努力再努力的去学习。八零年二姐考上卫生学校,八四年我考上了师范大学,名副其实成为一名本科生。至此家中我们这一代全部完成高考。</p><p class="ql-block"> 放不下的过往,拉不完的家常,生活在继续,一切要往前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