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不知什么缘故,我一直对江南古镇这几个字情有独钟,或许是北方太过粗犷,又或许是江南的小桥流水太过诗意,一切与江南有关的东西,仿佛都在诗书里浸泡过一样,充满了诗情画意。我于2017年走了千灯、同里、周庄、乌镇,又于2019年走了西塘和南浔。江南的古镇实在太多了,到后来闭上眼睛就能想到那狭窄的河道,精致的石拱桥,还有一艏艏的乌篷船,它们成了我江南的记忆和符号。</p> <p class="ql-block">李坑也是江南小镇,也许有人会有异议,一个江西的村子竟被你移到了江南,分明是顺嘴胡诌,其实,这是事实。李坑在明朝的时侯就属于江南,只不过那时候叫南直隶。江南省的范围大致相当于今江苏省、上海市、安徽省全境以及今浙江省嵊泗县、江西省婺源县、湖北省英山县。清顺治十八年,将江南省拆分为“江南右”与“江南左”,即后来的江苏省、安徽省。</p> <p class="ql-block">所以李坑是不折不扣的江南小镇,无论是明朝的“南直隶”,还是后来清朝的“江南省”,皆为当时全国最富裕的地区之一。清初时,江南一省的赋税占全国的三分之一,而每期科考,江南一省的上榜人数就占了全国的近一半,于是有“天下英才,半数尽出江南”一说。</p> <p class="ql-block">这也不足为奇,古徽州本就盛于明清,李坑属婺源,婺源属徽州,徽州属江南。如此推演下来,江南的诗意里有一半是来源于古徽州的,其中也不乏有李坑贡献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李坑是一个以李姓人聚居为主的古村落,距婺源县城12公里,所以我们从篁岭出来,顺路就去了李坑。</p> <p class="ql-block">我们去的是李坑,不是什么张坑,赵坑,这点颇让我自豪,天下李姓是一家,身为李姓,虽然未必同宗,但毕竟一脉相承。婺源自古被称为书乡,李坑离婺源如此之近,所谓近朱者赤,但不知为何,进士状元倒很少听说,倒是曾经出了一位武状元,名叫李知诚。但我猜想,这位武状元绝对不会仅仅是一介武夫,应该是文武双全,生在书乡,就是熏,也能熏出一身的诗意来。</p> <p class="ql-block">我们是下午1点左右到的李坑,景区内的电瓶车正在热情的揽客,五元1位,我们问了步行大约需要十几二十几分钟的时间,因为赶时间,我们便乘车直入了。</p> <p class="ql-block">不过一两分钟的时间,我们就在村口被催促下车了。还没来得及懊悔,我们就被迫进入画面了。区别于现代江南的枕河人家,李坑的民居是隔溪相对而建。两侧民居以桥相连,桥是联通,也是纽带,两侧的居民正是通过桥互相往来,交集。桥又分多种,有木桥,青石板桥,还有拱桥,它们与民居纵横交错,构成了李坑的脉络。溪水的一侧是一条古老的青石板路,这是进出李坑的唯一出路。可能是下午的缘故,游人并不多,岸边到处是写生的学生,画板上的小桥流水与现实结合在一起,你会觉得脚步重一些,都会打破这个和谐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顺着河流走就走在了李坑的街巷中,沿溪而建的民居宅院,粉墙黛瓦、参差错落,建筑布局构思奇巧,宅院均为砖木石结构,屋内青石板铺地,墙体表面以白石灰粉糊,屋顶覆盖青瓦,马头墙高高飞起。李坑是江南古镇不错,但它骨子里毕竟还属于传统的徽派建筑,从建筑特点来说,属于山地建筑群布局,依山就势,造型丰富。而苏杭一带古镇的基本是平地布局,建筑的特点多体现在园林建筑上,构思精巧而独特,这是受地理环境所限.</p> <p class="ql-block">就居住特点来说,徽派民居依山而建,聚族而居,高墙深院,更体现出客入他乡,守家防卫的味道,村人大多同姓,比如西递、宏村等。民居、祠堂和牌坊,这三者也被称为“徽派建筑三绝”,建筑特点大多以抱朴守拙见长,苏杭一带是平原,多富庶,民居自然散落,没有家族属性,更像是小家碧玉,建筑特点更多呈现的是文学与情怀,艺术性更强。 </p> <p class="ql-block">无论哪一种,对于我们北方人来说都是新鲜的事物,中华几千年的古文明更侧重于向南发展。北方艰苦的环境容不下这些小桥流水和诗人们的觥筹交错,逸兴遄飞。只能一边感叹,一边沿着溪流而上,这时住户越发的稠密,商业的性质也更加凸显。正值菊花茶刚下来的时候,满街都在售卖菊花茶,菊花是好东西,清热祛火,南方气候湿热,但却适合产茶,而李坑人从事茶业的人较多,人们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开拓出属于自己的特色文化来,茶文化在这里历史悠久。</p> <p class="ql-block">我们打听了一下菊花的价格,最好的约128元一斤,这其中不知又占了多少水分,反正也不着急买,就继续向前了。约摸片刻的功夫就来到了大夫第。大夫第是李坑村保护相对完好的一幢古宅。是清朝时五品奉直大夫李文进的官邸,李文进的父亲李登瀛是位徽商。早年在广东经营茶叶生意,一路做得风声水起,后清政府国库空虚,鼓励商人捐钱当官,李文进捐得大夫一职。继而搭建“官宅”。大夫第建成后取名“春蔼堂”。意寓家和业兴,也蕴含着对子孙后代的厚望。但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后来李文进家道中落,古宅被低价出售,这是后话。 </p> <p class="ql-block">大夫第与其它徽式建筑相比,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内部结构方面上都体现出官家的风格。大门是青石门坊水磨青砖门面,门口设三步台阶,名曰“三步金阶”意寓着“步步高升,连升三级”。婺源在历史上有书乡和茶乡之称,但是两者之间的地位却又是不平等的,婺源人认为只有读书才是大事。“山间茅屋书声响,放下扁担考一场,”可见当时读书比经商更重要。</p> <p class="ql-block">门面的石柱下面有一座石雕,图的中心部位是一幅中国传统文化“狮子滚绣球”的图案。狮子头顶的最上方是一筐书,书通向左侧是女人和发簪和树叶,书通向右侧是一串铜钱,女子在古时候被称为金枝玉叶,这也就意寓着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据统计,自宋至晚清,族里出了12名进士,留下传世著作达29部之多。族人在各朝代为官者不在少数。如北宋天禧元年李仁任征南先锋,以功封安南武毅大将军,加封光禄大夫。南宁乾道三年的武状元李知诚授忠翊,改武经郎,转军抚司事。宋末,李芾,咸淳元年知临安府,后任湖南镇抚使兼潭州知州,他们都来自同一个地方——李坑。</p> <p class="ql-block">我们拾级而上,就进入到正堂中,屋子的上方是一个天井,这是徽派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采光、通风。徽州人重风水,重视“天人合一”,在徽州人的眼里,水源就是财源,聚水便是聚财,四水归堂,蕴涵着“财源滚滚而来”的意思。</p> <p class="ql-block">天井的下方是横梁,上面是木质雕花,雕着精美的图案,这些木雕有八仙过海的宝器、琴棋书画等内容,我们参观的时候恰逢一个导游带着一群人正在讲解,我们赶紧蹭听了一会,导游让我们注意看一下木雕梁中间的场景,那桌下有一只硕大的老鼠,在一众图案中,尤其显得引人注目。据导游讲,此处有炫耀的意思,“肥鼠”在很多地方视为“财神”,家中的老鼠都如此肥大,可想家中一定是富有的。除此以外,还因为老鼠的繁殖力很强,更寓意多子多孙。</p> <p class="ql-block">房屋右侧的跨院在当地称做“小姐绣楼”。小姐抛绣球的故事,在小说和戏剧情节中常有记载,很老套的故事,古人讲究门当户对,看似公平,却感觉仍是有钱人的游戏,小姐是有钱人家的小姐,她肯抛给穷人吗?即使她肯,父母万万不肯,历史无法求证,只能莞尔一笑。</p> <p class="ql-block">我们无意在此中逗留,便继续向前了,马头墙檐角飞翘,在蔚蓝的天际间勾画出民居与天空的轮廓线,增加了空间的层次和韵律美。这里徽派建筑特征明显,最为醒目的就是马头墙。马头墙也叫封火墙,有防止火势蔓延到邻近建筑的功能。徽派建筑,几乎每个房子都有马头墙,最简单的马头墙也有三段,复杂的马头墙就更多段了,层叠错落恢弘大气,中间一根很宽,两端很窄,简单而对比强烈,与苏杭一带的马头墙相比,多了硬朗的味道,典型的就比如之前我们在宏村月沼边上看到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行走在李坑的古巷之中,你分明会有一种错觉,仿佛自己也是这其中的一份子,也沾染了浓浓的书卷气,我们在古镇中或走或坐,仿佛回家一样自然。小桥、流水、人家,应该还缺一匹瘦弱的老马,此时此刻,它应该和我一起走过。</p> <p class="ql-block">这里也有一座有名的石拱桥,叫通济桥。始建于明末,期间经过几次修葺,是婺源县历史悠久的一座石桥。石桥的上方和右方各有河流,他们在石桥的正前方交汇,也是李坑著名的十二景之一——“两涧流清”。在太阳晴朗的情况下,桥身和桥的倒影就形成了两条龙,而两条溪水呢,就形成了龙口中的明珠,这样就形成了二龙戏珠的奇妙景观。但是两条河流在村中相撞,这是一个不好的风水,所以在旁边建一座亭子来镇住他。</p> <p class="ql-block">这座用来坐镇的亭子就是申明亭,建于明朝末年,明朝洪武5年,朱元璋向天下发布诏告,全国各地建立旌善亭和申明亭,这里是昔日李姓村民聚会的地方,旧时每月的初一和十五日,宗祠鸣锣聚众于此,批判和惩办违反村规民约者。请注意“申明亭”的“明”字,不是“日“字旁,而是“目”字旁。这并可不是错别字,是有意这么写的。目的是要告诫村民,要睁大眼睛,看清丑恶,明辨是非,这样才能惩恶扬善。可惜我没有见到这个亭子,据说不久前拆了,所以对于亭子镇邪的说法也颇有些怀疑,现在看来李坑拆掉的是一双明辨是非的眼睛。</p> <p class="ql-block">离开申明亭转角过桥后,小桥流水旁,我们来到了铜绿坊。这幢老屋显得比一般民居气派多了,据说铜绿坊建于清代中叶,因建造此屋的主人李聘如是经营铜绿生意起家的,因此称为铜绿坊。关于铜绿有专门的介绍,铜绿是由醋酸和空气作用于铜而产生的绿色晶体,化学名称叫“缄式碳酸铜”,是一种有毒的绿色晶体,可做杀虫剂。古代制取铜绿的方法很特别,用糯米蒸成饭,表在铜上,时间一长,饭霉烂,剥下来铜的表面上就生成铜绿,然后刮下来再加入一些其它的化学元素制成,就是铜绿的杀虫药品了。当时全国做此生意的也没有几家,更何况婺源县了,由此可以推想当初铜绿坊当初的繁盛。</p> <p class="ql-block">铜绿坊仿官厅建筑风格,在大门后另外设置了一座仪门,当地称“中堂门”,平时中堂门关闭不开,常人一般从两侧出入。如有达官贵人光临,则打开中堂门迎接。前面的大夫第已经说过,当初清政府国库空虚,允许捐官,许多徽州商人为了生意上往来方便,利用清政府的“捐纳”制度,为自已捐取“功名”,以提升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这样便成了一个名符其实的“儒商”。官就是商,商就是官,有了这样的身份,也就更方便了生意的扩展,铜绿坊的生意做得很大,有没有捐官我不知道,但从门口的三级台阶来看,这里也曾经是一个官宅。</p> <p class="ql-block">过中堂,入大堂,和大夫第同样的建筑,一样的天井,一样的雕花横染,但细看宅子的内部,却更讲究,大堂的正面,高悬裕善堂三个大字,下面是书画和楹联,靠墙的桌子上中间是一个高高的马头座钟,左右两边,一边是花瓶,一边是镜子,寓意“左平右静,终身平静。大厅上的右面醒目的陈列着祖上遗留下来的有着几百年历史的金字功名御牌。儒学正堂的头衔,相当于现在的县教育局局长。你看,李坑的儒和商从来就没分开过。经商的家里挂着的除了书画就是对联,而且还有功名御牌,你再细问问,可能即使是这铜绿坊的一个伙计或者丫头,都是识文断字的。</p> <p class="ql-block">但是这些都是表面上的荣光,即使曾经红得发紫,徽商们也从历史的舞台上败下阵来。徽商传统经营模式中的让他们引以为傲的家族经营,逐渐变成束缚他们自己发展的绳索,加上清政府的没落,以商养文,以文入仕,以仕拓商的模式再也不能如鱼得水。而且随着社会发展,特别是1843年上海开埠,成为新兴的工商业中心和进出口基地。大批官宦豪门、商贾名流从这些地方迁往上海,还带去了大量资本、大批劳动力。在新的经营方式和商业网的冲击下,徽商节节败退,他们倒在儒、商、官三位一体相互转换的经营理念里,固步自封,最终陷入日趋衰落的绝境。</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走出李坑,唯有一声长叹,叹息那曾经灿极一时的徽文化,曾如此炫目,又哪此短暂。但他们真真切切的在历史长河中占据着一席之地,推动着中国历史的发展,那些白墙灰瓦,还有马头墙,总有一天,会以另一种方式归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