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从范仲淹的“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到对自身得失的默言</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每一个人都喜欢故事,我想小孩是这样,大人亦然。近日,再读盛文强写的古代清官故事系列《范仲淹的忧乐》,收获颇丰。这本书不厚,以一个一个小故事的形式,讲了范公人生中的许多精彩故事。读书我想有时既要懂得从上往下读,也要懂得把其中的内容串起来读。读后有一点感受非常深刻,那就是范公人生中对国家、对社会的铮铮疾呼,与对自身得失的风淡云清形成鲜明的对比,更加显现了其思想的伟岸与人格的高尚。</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胡适先生认为,范公的“宁鸣而死、不默而生”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传统。范仲淹的一生中数次被贬,都是其因为为国、为天下社稷直言,把个人官位与安危置之于度外,得罪天子和权贵。他的第一次被贬,是因为他上疏太后,认为“天子有事亲之道”,皇帝年龄大了应该亲政,请刘太后还政于仁宗,最后被贬至河中府。第二次被贬,是因为向仁宗进谏,认为仁宗不应轻易废除皇后,动摇国本,最后被贬到睦州。第三次被贬,是因为他谏言,官吏进退升降不应由宰相把持,而应该掌握在皇帝手中,触怒了权贵,最后被贬到饶州。这三次被贬没有一次是因为私心,特别是第二次向仁宗提出不能废除郭皇后的谏言,更体现了他的胸襟。这个郭皇后原本就是刘太后在世时定的,与刘太后颇有渊源。而范仲淹第一次被贬官恰恰是刘太后所为。按照一般人的常识,如果出于私心,这时他更应支持仁宗废除郭皇后,而他站在强国固本的角度,建议不能废后,其气度更是值得我们学习。</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范仲淹为国家、为社会敢于谏言为世人所熟知,但是我认为,他对于自己的个人荣辱得失却没有抱怨,而是以积极良好的心态看待,这同样值得我们学习与尊重。</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当一个人的人生中遇到委屈、磨难时,辩解、发泄者有之,叫嚣者亦有之。而范公为国疾呼,而对已之得失则选择静默。几次被贬,他没有抱怨,以平和客观的心态对待之,“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他最好的写照。庆历新政失败后,他仍没有为自己辩解,面对政敌的攻击,他隐忍不发。而其人生中,壮志未酬的心情,在不少雄浑苍朴的诗词中得以抒发,正如《渔家傲》中“将军白发征夫泪”这一句,道出了多少心中的豪迈与艰辛。</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中国古代的高官,有“推恩于子弟”的习俗,以示皇恩“仪表恩泽”,给子女安排一定的职位。在他生命最后时光,他只字未提子女安排的私事,他的家人,同样对朝廷没提半点要求。用自己的言行践行了“无所请”。</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一个是对国家利益的“宁鸣而死、不默而生”,一个是对自己家事的“无所请”。两者之比照,范公之高尚人品光耀千秋。正如富弼在范公墓志铭中所言“人获一善,已谓其难,公实百之,如无有然。</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