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游学是行走的课堂,当书本知识与现实体验相结合,就会变得鲜活而有温度。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2023年11月11日,和平乡中心学校组织九三班学生进行了“玛沁学子访古城 游学实践促成长”游学活动。</p> <p class="ql-block"> 出发前校长和老师做好安全部署,确保本次活动各项安全举措落实到位!怀着激动的心情,踏着轻快的步伐,我们出发了!一路欢歌笑语,很快我们就到达目的地——丹噶尔古城,开启了有趣又有意义的游学之旅。</p> <p class="ql-block"> 丹噶尔,即藏语“东科尔”的蒙语音译,意为“白海螺”。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在这里结合,农耕文化与草原文化在这里相交,唐蕃古道与丝绸南路在这里穿越,众多民族在这里集聚,素有“小北京”之美称。</p> <p class="ql-block"> 丹噶尔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年间,距今有600多年历史,是中国西部重要的经济文化枢纽和军事重镇,也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 </p> <p class="ql-block"> 进入老街,我们主要参观了城关第一小学,这座小学与文庙结合历史悠久,其中设立了昌耀先生纪念馆, 湟源是当代著名诗人昌耀先生的第二故乡,他曾在日月藏族乡生活多年,并在这里组建了家庭,写下了著名长诗《哈拉库图》、《慈航》等代表作。为了纪念昌耀先生,纪念馆由原来的海峰书院改修而成,建筑为砖木结构,花窗砖雕,曲径回廊,古朴典雅,颇有南方园林风格。</p> <p class="ql-block"> 再往里走,才知道这里原来是文庙、小学堂、劝学所三体合一。它建于民国七年(1918年),占地13260平方米。由时任县知事陈泽藩,地方宿儒杨治平倡议,乡绅李耀庭带头并动员各界人士捐资修建。</p> <p class="ql-block"> 参观完大殿,文庙工作人员带领全体学生一起诵读《大学》,学生们慷慨激昂,富有感情的诵读体现玛沁学子积极向上的风貌!</p> <p class="ql-block"> 之后就见到厅署衙门了。丹噶尔厅署衙门——厅署是清政府设立的行政机构。同时设丹噶尔营,驻扎参将、千、把总共三员。道光三年(1823年),将丹噶尔营升格为镇海协营,驻副将一员,负责环青海湖等地军务,并保护商贸。同时设立丹噶尔营、镇海营、将军府、千总府等,足见其军事上的重要,是名符其实的“兵城”。</p> <p class="ql-block"> 古城参观完毕,同学们前往环球国际影城观看电影,放松了身心。</p> <p class="ql-block"> 观影环节结束,大家进行就餐及购买生活用品,愉快的一天游学就此结束,大家都意犹未尽。今天的游学缓解了同学们的思乡之情,在紧张的求学生活中增添了一抹色彩。</p> <p class="ql-block"> 经历是最好的学习,游学是最美的相遇。有一种幸福是和亲爱的老师在一起,有一种快乐是和同学一起去游学,有一种精神在游学中传承。</p><p class="ql-block"> 最好的教育在路上,这次游学之旅,同学们都能游有所思,学有所获,游有所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