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想所思 <p class="ql-block"> 我一直认为,记叙文写作是最重要的基础写作。记事是入门。从初一开始,我带着学生一直在训练记叙文。初一,记叙清楚要素,注意记叙顺序,记叙要有重点;初二,写事要注意细节,记事也要说理,“两个故事一个道理”;初三,“酒块烧垒法”“矛盾冲突法”,再将三观、文化、审美等要素融进文章里。</p><p class="ql-block"> 三年来,看到学生在努力,在进步。初三第一阶段写作训练结束,严格按照课堂限时作文训练,部分学生课下面批面改,课堂集体评讲,期间把月考作文题目拉进来一起训练。很欣慰,看到不少孩子作文可以拿到40+,量变到质变,就是不断训练和修改中完成。</p><p class="ql-block"> 因为平日杂事太多,下周还有更重要的任务要做,不能仔细整理所有写作训练课堂纪要,不能对学生习作做细致点评,也不能上传推送所有优秀习作。只能待到得闲一点时,再补做。</p><p class="ql-block"> 现在,静静教书,安心育人,真的是最宁静最幸福的时候。</p> 这事,真带劲 <p class="ql-block"> 这事,真带劲</p><p class="ql-block"> 初三(2)班 张钰涵</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我挥毫泼墨,笔尖似游龙一般在宣纸上飞舞。一笔一画,一砖一瓦地构筑我无比向往的世界。这事,可真带劲!</span></p><p class="ql-block"> 不知为何,我从小便对中国画有着浓厚的兴趣。虽没有学习过,却也观摩过许多佳作。我欣赏过细腻工笔的《簪花仕女图》,也品析过潇洒写意的《泼墨仙人图》<u>,但最让我心神往之的是情态各异的《竹林七贤图》,我渴慕他们纵情山水,闲情逸致的生活,只可惜那些都已消逝在茫茫历史长河中。我只能从那汗墨丹青中窥探几分。</u></p><p class="ql-block"> 一个暝暝的薄暮,我突发奇想,想用笔绘出我所无比向往的世界。我研好墨,铺开宣纸,望着空白无痕的纸张,我却迟迟没有落笔。我在犹豫。没有任何绘画基础的我真的能够画好我心中的世界吗?罢了,乘兴而来,兴尽而返,还是不要浪费时间了,我还有许多事情没有做呢。我叹息,收了笔。<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却不曾想笔尖划过纸面,墨迹洇开,像一道浅湾,泛着粼粼的波光。心中仿佛有萧萧翠竹被风吹过,流风回雪扑面而来,心潮澎湃。我捏紧了笔杆,就这一次。</span>就放任这一次,我已经压抑太久了,太久没有凭着自己的心做事了。</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我用笔饱蘸浓墨,在纸上挥舞着,辽阔的天空,连绵的远山,青碧的竹林,清幽的石阶,曲折的小径。我肆意挥洒,一朵朵墨迹在纸上绽开、蔓延。我的心颤抖着,手腕也颤抖着,但并没有停下动作。我用一笔一画,一砖一瓦构筑起我无限神往的世界,勾勒着我日思夜想的梦。这种感受,我第一次品尝,像古人描述的烧酒的味道,火辣辣,心中燃起烈火。</span></p><p class="ql-block"> 这种放荡不羁的感觉,恐怕只有竹林七贤那样的隐士才能体会吧!<u>浓郁的墨香在空气中扩散开来,我仿若真的穿越了悠悠时空,与七贤一起抚琴听雨,谈笑风生。立如玉山的嵇康,放浪形骸的刘伶,豪气万丈的阮籍……他们似乎从未离去,如同一缕清风、一股清流,在世界污秽中我行我素,自由自在,那才是我向往的生活。激昂的《广陵散》在林间回荡,响彻云霄。《广陵散》从未绝矣,它一直在我心中回响。</u></p><p class="ql-block"> 一<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曲终了,我的笔尖重重落下。我吐出一口郁气,便觉内心清明开阔,压力已随画笔,随点墨化作清风归去。这次绘画,真是带劲!</span></p> 这事,真带劲 <p class="ql-block"> 这事,真带劲</p><p class="ql-block"> 初三(2)班 陶沛泉</p><p class="ql-block"> 早在我暑假的山西行之前,就对应县木塔、晋祠、华严寺、善化寺这些华夏大地上的千年古建心存向往。汽车行驶在辽远苍茫的晋北大地上,眼前是一望无际的玉米地。这片土地孕育的古建筑会是怎样呢?</p><p class="ql-block"> 可甫到应县木塔脚下,我依然不由得赞叹着:“带劲,真带劲!”</p><p class="ql-block"> <u>这是一座怎样雄伟的建筑啊!</u>任何一根大柱都是人所不能合抱的栋梁之材,可这些巨柱,放在整个建筑里,又是极渺小的了。<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塔中供奉着一尊大佛,有四层楼高,上面木质的穹顶,全然不须立柱,好似砖石的的教堂。</span></p><p class="ql-block"> <u>这又是一座怎样精巧的建筑啊!</u><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大佛四面莲座下都是小巧的盘龙,龙身舒展,龙口微张,着色古朴,不怒自威。塔身周八面,广百尺,但不论是每一面的角度还是长度都其精确。塔身不须一根钉子,仅是榫卯、斗拱、梁、枋等的集何。</span>远看真是高大雄伟,大气端庄,配得上这片土地的气质。</p><p class="ql-block"> 不多时,我便怀着不舍又乘车离开了这座世界上最高的木塔。伴随着导游的讲述和手机,我方才了解到木塔背后更多不朽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这片土地自古以来流淌着的就是金戈铁马的厮杀声。这片土地有蒙恬,有拓跋宏,有吟诗的李贺,也有驰骋河东的李克用。在冯玉祥军队进攻时,塔身命中子弹数百发,在解放战争时它又成为短兵相接的前线,它却稳如泰山,巍然注视着这片土地的新生</span>。随着导游讲解,我内心翻涌着各种思绪。</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933年,在日寇不断侵略华北时,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开始了第一次山西行。当梁思成乘着卡车在田陌上简陋的路间行驶,恍然间他看到地平线上露出的木塔。想必他也会为这伟大的独一无二的民族作品大赞:“真带劲!”</span></p><p class="ql-block"> 这片土地,这些精巧而巍然的古建,深深地吸引了我。于是,我也希望尽一些绵薄之力做一个视频,让更多人了解它们。经过了资料的查阅和精心的剪辑,我将视频上传到网上。刚过了一个小时,我就收到了好几条留言:“拍的真好啊!”“看到这我们民族的财富真有些热泪盈眶!”那一刻,我欣喜不已。</p><p class="ql-block"> 发现古建,了解古建,传播古建,这事,真带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