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市永城诗词研究会,诗词点评

如歌岁月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编 者 按</b>   </p><p class="ql-block"> 永城市地处河南东部,有“豫东门户”之称,历史遗迹比比皆是,文人墨客纷至沓来,<span style="font-size:18px;">文化底蕴厚重,新一代的诗词爱好者层出不穷。2012年曾被中华诗词学会授予“中华诗词之市”称号。目前有诗词分会二十多个,各级诗词会员和诗词爱好者三千余人,也涌现出了如刘培杰、朱继彪、李金光、闫玉堂、江华、李冠群等一大批优秀诗人,为永城市传统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以下是永城诗词名家(曾在国家级诗词大赛中多次获奖)李金光先生的诗词鉴赏作品:</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诗词鉴赏</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8px;">李金光</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根深叶茂果飘香——刘会长诗作《七绝·向日葵》赏析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七绝•向日葵</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刘培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span style="font-size:15px;">威风凛凛列成行,锦绣金盘灿灿黄。</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 叶茂根深随日转,中秋子满果芳香。</span></p><p class="ql-block"> 刘培杰会长著有一本诗文集叫作《墨迹心语》。细读此书,就如听一个饱经沧桑而又心地淳厚的长者,用舒缓有致、底气充沛的乡音,给我们讲述他的坚定信念,他的爱恨情仇,他的奋斗轨迹,他的人生感悟……正如曹仲田老师(永城诗词研究会副会长)在序言及赠诗中的评价:“《墨迹心语》文风朴实无华,似乎是近在眼前的身边人,身边事,读后感人至深。”“汗水浇灌著新花,诗词文坛见大家。字字句句吐真谛,遗韵万年留芳华。”在刘会长的《墨迹心语》中,占有较多页码的是他那短小精悍、脍炙人口的40篇散文和引人动情、发人深思的8篇小说。对此,行家多有评说,我就不再赘述。今天我只就学习刘会长诗词的点滴体会与大家交流一下。</p> <p class="ql-block">  《墨迹心语》中收录的这161首诗词,是从刘会长近年来创作的300多篇作品中精选而来,虽不能说是字字珠玑,实际上几乎是篇篇佳作。时间及能力所限,不能一一细谈,只好以《七绝·向日葵》为例说说自己的粗浅看法。大家知道,诗有三义:一是诗文字面义,二是作者蕴藏义,三是读者联想义。下面让我们循此脉络,赏析一下刘会长的《七绝·向日葵》——“威风凛凛列成行,锦绣金盘灿灿黄。叶茂根深随日转,中秋子满果芳香。”这是刘会长2007年在由河南文艺出版社发行的《中州诗词精粹》一书中发表的三首咏物诗中的一首。</p> <p class="ql-block">  首联“威风凛凛列成行,锦绣金盘灿灿黄”形象地描述了那些昂首挺立、队列整齐的向日葵,一个个头顶金盘,露出灿烂的笑容。这一物象的出现,很自然地使人联想到边疆的哨兵、护旗的卫队、受阅的仪仗、甚或是晨操的学子等等一连串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意象。正是这些意象,体现出了时代的骄子们团结拼搏、充满自信、胸怀远大理想的精神风貌。次联“叶茂根深随日转,中秋子满果芳香”,通过对向日葵能够茁壮成长的原因及其必然结果的叙述,给我们揭示了成长的条件、展示了成功的喜悦。根深才能叶茂,叶茂才能子满。而这些又必须依靠大地母亲的赐予和阳光雨露的恩泽。因此,那些志存高远的奋斗者,只有脚踏实地,根植于人民群众之中,在先哲们思想光辉的照耀下,在人类文明的甘露里才能得以健康成长,最终取得可喜的成就。</p> <p class="ql-block">  刘会长的这首《七绝·向日葵》,仅用28个字就把诗歌的四要素“词、理、义、兴”,即语言、思想、情感和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且结合得天衣无缝、恰到好处。我们细细品赏,就不能不为他深刻高远的立意所感动,就不能不为他对事物的体察入微而叫好。他既能把思维的触角延伸于物内,又能把情感的脉络贯通于他人。正如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所说;“诗人对于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此所谓,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也。</p> <p class="ql-block">  由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刘会长的这首七绝,文在咏物,而意在咏人咏理。读他的诗文,有时我的眼前会幻化出这样的情景:刘会长的《流年碎影》和《墨迹心语》中的篇篇诗文变成了一棵棵向日葵,她们排着整齐的队伍站在芒砀山的歌风台上,面朝着太阳,尽情地放声歌唱。她们唱着“盛世颂歌”,唱着“正气之歌”;她们用歌声“咏物寄情”,她们用歌声“感事抒怀”。每当太阳被月亮换岗的时刻,向日葵们又会伴着巴河夜月为逝去的先烈和亲友浅吟低唱,以示“缅怀纪念”;或者遥望陈庙霜松虔诚祈祷,以期“警钟长鸣”。</p> <p class="ql-block">  同时,刘会长在构思这首绝句时,也许他把那一棵棵向日葵幻化成了我们这些诗词爱好者,他希望我们也能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沃壤中,在党的阳光雨露滋润下,与时俱进,茁壮成长,结出丰硕的成果,为我们伟大祖国经济文化的繁荣昌盛做出应有的贡献!而我们的刘会长,正是那棵茎秆最高的、金盘最大的、排在最前面的向日葵!事实确是如此,只要您一打开他的作品,那浩然正气,就会扑面而来;那赤子之情,就会催人泪下;那哲理善言,就会动人心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著名的文学评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篇中说:“大舜云:诗言志,歌咏言。…是以在心为志,发言为诗”。“人秉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咏志,莫非自然。”据此,我们可以说,刘会长的咏物诗,正合“托物言志,咏物寄情”的文训。不仅如此,刘会长的《七绝·向日葵》等诗文属于大雅正音,宗经蹈义,颇有五柳乐天杨万里之遗风。大俗即是大雅,向善即是经义。为什么这样说呢?只要我们用刘勰提出的文学创作的六项基本要求来衡量一下刘会长的诗文就会明白了。刘勰说:“故文能宗经,体有六义:一则情深而不诡,二则风清而不杂,三则事信而不诞,四则义直而不回,五则体约而不芜,六则文丽而不淫。”</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情深而不诡”,是指作者在写作时情感要真挚深厚,切莫虚假浮诡。唯此才能感人。向日葵是不是花儿灿灿黄,是不是金盘随日转?刘会长是不是党叫干啥就干啥,一生听从党安排?当然,答案是肯定的。“风清而不杂”,首先是指单纯、明晰的文风,具有“清”的特征;其次,凡单纯明晰的东西,必定是不枝不蔓、明快爽利的,即具有“骏爽”的风貌。所以,明晰、骏爽就是“风清”的主要含义。刘会长的这首《七绝·向日葵》简洁明快,主旨清晰,事确理直,且无半点靡靡之音,但有一股昂扬之气,不止与刘勰的此项要义相符,而且与“事信而不诞”,“义直而不回”,“体约而不芜”,“文丽而不淫”等创作要求不谋而合。</p> <p class="ql-block">  由此足见刘会长的文学造诣之深,创作功底之厚。总之,刘会长的《七绝·向日葵》,既是栩栩如生的形象画,又是洗炼睿智的哲理话。我们从中可以学到许多创作的技巧和做人的道理。因此,我们应该反复品读,相互研讨,细心领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结 束 语</b></p><p class="ql-block"> 刘培杰会长自“永城市诗词学会”筹建以来,东奔西走,呕心沥血,为永城诗词队伍的建立和发展壮大,为永城市被命名为“国家级诗词之市”立下了不朽的功劳。真可谓“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目前虽已是耄耋之年,且因摔伤而行动不便,但仍为诗社的日常事务不辞辛苦,操心劳神,不遗余力,而且笔耕不辍,所写作品屡屡被《中华诗词》、《中州诗词》、《河岳诗词》所刊登。</p><p class="ql-block"> 愿老人家在未来的日子里身体健康,笔健神丰,为“永城诗词之市”的发展壮大,为传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再立新功!</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供稿:永城市诗词研究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编辑:张祖平</b></p><p class="ql-block">感谢朋友们对永城诗词研究会微刊的关注,感谢我们因相同的爱好在此相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