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开封古都中心,喧嚣的马道街旁,一座大相国寺,虽没有了北宋年间的格局,却依旧遗世独立、宠辱不惊。</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大相国寺历史悠久,是中国汉传佛教十大名寺之一,与白马寺、少林寺、风穴寺齐名,被称为"中原四大名寺"。在中国佛教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广泛的影响。1992年8月恢复佛事活动,复建钟、鼓楼等建筑。整座寺院布局严谨,巍峨壮观,2002年被评定为国家AAAA旅游景点。</p> <p class="ql-block"> 大相国寺位于今开封市自由路西段,繁华的市中心,交通十分便捷,相传为战国时魏公子信陵君故宅, 北齐天保六年(555年),在此创“建国寺”,后遭水火两灾而毁,已有一千四百多年历史。</p><p class="ql-block"> 唐朝时,有僧人来汴,见此地甚有灵气,于是在此建寺,并供奉了一尊丈八尺高的弥勒佛。而后,延和元年(712年)唐睿宗李旦梦见相国寺内的弥勒像,为纪念自己由相王登基,于是便御笔亲题“大相国寺”匾额,将其改名为大相国寺。</p> <p class="ql-block"> 大相国寺至北宋时期达到空前的鼎盛,经数位皇帝大兴土木,增扩寺院,名僧云集,成为当时最大的佛教中心。宋太宗、宋英宗、宋徽宗先后为寺院题额或制赞,寺院各院住持的任命和辞归均由君王诏旨允准。在其鼎盛之时,占地540亩,辖64禅、律院,每个禅院均设有住持,僧众多达万人。因受帝王崇奉,地位如日中天,是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座"为国开堂"的"皇家寺院"。</p> <p class="ql-block"> 随着宋朝的覆灭,大相国寺也慢慢走向衰败。在明末之时,开封遭遇黄河水灾,水淹开封,相国寺内惨遭破坏。据《重修相国寺碑记》所述:镟题碧镟,鳞次翼舒者俱化为黄沙白草。清道光年间,黄河再度决口,大相国寺再次遭到严重性的破坏。</p><p class="ql-block"> 现在的大相国寺是清顺治、乾隆、康熙三位皇帝,在保持其原有格局之上先后进行重建,但在规模上已经远逊于唐宋时期。</p> <p class="ql-block"> 大相国寺的山门,原为清乾隆年所修建,开封解放时,毁于炮火,1958年新建牌楼,为四柱三楼琉璃作牌楼,中楼高8.4米,两侧门高6米。绿色琉璃瓦顶,前后檐下用砖砌单翘五踩斗拱,正门匾额为"相国寺"三字,为河南文史研究馆馆长裴毓明正书,1992年由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重颁"大相国寺"寺额。现今殿式山门,为今方丈心广大和尚发心修建,匾额为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所题。</p> <p class="ql-block"> 绝大多数人知道大相国寺,是源自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小说中脍炙人口的故事——“花和尚鲁智深倒拔垂杨柳”让许多人记忆犹新,也让大相国寺更具神奇色彩。</p> <p class="ql-block"> 寺院布局采用宫廷式建筑风格,由南向北,沿着一条中轴线整齐排列开来,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八角琉璃殿、藏经楼等殿宇,还有修建的资圣阁。然后两边对称,有钟楼、鼓楼,东西厢房等</p> <p class="ql-block"> 进入山门,两侧是钟鼓两楼,东为钟楼,西为鼓楼,晨钟暮鼓寓意国泰民安。钟楼中悬挂的铜钟乃是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的遗物,重达五吨,高2.23米,口径1.81米,重达万斤,上铸“法轮常转,皇图永固,帝道暇昌,佛日增辉”十六字铭。钟声响亮优美,尤其是秋冬霜天叩击,声音清越,响彻全城,素有“相国霜钟”的美誉,是为汴京八景之一。</p> <p class="ql-block"> 大相国寺天王殿(即接引殿,又称二殿),为清代乾隆年间所修,该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绿琉璃瓦顶,门楣殿额也为赵朴初居士所题。天王殿前檐下安装六抹头隔扇门22扇,门高2.4米,殿东西两侧砌有砖墙,各辟一垂花门,通往二进院。</p> <p class="ql-block"> 天王殿后有放生池,东西长22米,南北宽10米,一座三孔石桥飞架池上,贯通南北,桥宽5米,池周有青石围栏,以供观赏,该池建成于1999年10月。</p> <p class="ql-block"> 大雄宝殿在天王殿之后,重檐歇山的雄伟建筑,乃大相国寺的主殿大雄宝殿,该殿为清代顺治年修建,面阔7间,进深5间,殿高17.43米,建筑面积为531.77平方米,重檐歇山,黄绿两种琉璃瓦。殿内释迦牟尼巨形铜像,重400公斤,高4.3米。此殿气势恢宏,堪为古建筑中的瑰宝,被誉为 “中原第一殿”。大殿周围及月台俱白石栏杆的望柱上,镂刻有58个狮子,刻工精巧,形态各异。这大雄宝殿的殿内,供奉有释迦牟尼、阿弥陀佛和药师佛三世佛,均举高一丈三尺。东西两壁台基上所供奉的是十八罗汉。三世佛背后是大型雕塑海岛观音,取材于《华严经》善财童子53参的故事,形象地表现出南海观音普渡众生的场面。</p> <p class="ql-block"> 大雄宝殿后是罗汉殿,又名八角琉璃殿,为清乾隆三十一年重修。建于青石台基上,建筑构造十分奇巧:由中心亭,天井院、游廊殿三部分组成,浑然天成。中心为八角形亭阁,重檐攒尖顶,亭刹是一个宝瓶,亭外是八角形天井院,最外面就是游廊殿,统称罗汉殿或者八角琉璃殿。</p> <p class="ql-block"> 罗汉殿后就是藏经楼,为二层楼阁建筑,重檐歇山顶,翘角飞檐,二层还设有观景廊台,上下两层檐下均为五踩单昂斗拱,殿宇始建于清康熙年间。牌匾还是龙飞凤舞的梅花篆字,书写牌匾的大家还是有些来头,相传为清代著名经济学家、书法家孙星衍墨宝。</p><p class="ql-block"> 藏经楼内有一座雕刻精致的佛龛,漆红镶金,龛柱上饰有盘龙,内供一尊慈悲庄严的白玉佛像,晶莹圆润,圣洁无比。佛陀手结降魔印,端坐宝座,俯瞰大千,雕工细腻,造型生动。二楼藏有乾隆版大藏经一部。</p> <p class="ql-block"> 藏经楼西侧是大师堂,即空海大师纪念堂。现堂前立有空海大师铜像落成纪念碑,及一对罕有的石雕六牙像。堂内供奉有空海大师铜像及大师生平事迹图片展览。大师铜像高2.5米,重3000余斤,为日本友人赠送。</p> <p class="ql-block"> 空海大师是日文字母平假名的创始人 。 唐代的大相国寺,在中日佛教文化交流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唐贞元二十年(公元804年),日本真言宗创始人弘法大师空海来唐学法,在西安青龙寺礼惠果阿阁黎为师,学习密法,后到汴州大相国寺得惠仁大师密法传承。空海回国后,不仅开创了日本东密一派,而且用汉字草书的偏旁,参以梵文音符,制成《伊吕波歌》,成为日文字母平假名的创始人。空海在我国学习佛法和文字, 在中日佛教文化交流史上起着重大的桥梁作用。相传他还写下笔记,叙述当时大相国寺的面貌,使得日本信徒对中国的开封大相国寺有较为清楚的认识。</p> <p class="ql-block"> 最后的殿宇是新建的资圣阁,仿古建筑。资圣阁是唐宋时期大相国寺一个标志性建筑,后毁于水患。资圣阁高58米。一层为佛学研究院,二层为卢舍那殿,三层为五百罗汉殿,四层为寺院历史陈列馆,五层为游览观光层。从资圣寺上开远观开封鼓楼。</p> <p class="ql-block"> 游大相国寺学到的“教育”启示:</p><p class="ql-block"> 现在的读书人都为名利,"明理'与'名利"两个音差不多,但是做起来,大相迳庭。相差十万八千里。</p><p class="ql-block"> 小孩子如小树枝长大,枝桠七八,必须砍去横枝,将来才会成为栋梁之才。</p><p class="ql-block"> 小朋友你们知道什么是做人的根本吗?就是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p><p class="ql-block"> 为何现在世界青年问题泛滥?皆因作父母只生孩子而不管教。</p><p class="ql-block"> 人无道德,就是真正德贫穷。</p><p class="ql-block"> 我们人的贪心比天还高,比地还厚,比海也更深,无底的洞,什么时候也填不满。</p><p class="ql-block">有人向我求法,我就教他,吃少一点,穿少一点,睡少一点。因为"减衣增福,减食增寿,减睡增禄" 。</p><p class="ql-block"> 人不是为吃饭而活著,人活著应有功于世,有德于民,有利于天下,人应"慈悲代天宣化,中心为国救民"。</p><p class="ql-block"> 我一生不为自己忙,对自己这个臭皮囊从来不去注意的。</p> <p class="ql-block">照片拍摄于2023年10月6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