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刘家庄

康庄路

<p class="ql-block">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人们总是对自己的家乡有着特殊的眷恋之情!</p><p class="ql-block">我的家乡刘家庄,离县城七公里,东挨虎汉西接南神坡,南面为山,北面为塬,隔河相望。河名滤虒,宽约30至100米,水量虽然不太大却曾是人畜吃水乃至生活,灌溉之必需。老人们说这是玉带水。不过自从唐家湾水库建成畜水,平时河便断了流。<span style="font-size:18px;">吃水也变成了自来水。玉带也继之以高速公路高架桥代替。刘</span>家庄<span style="font-size:18px;">村坐北朝南呈箥箕湾形态。</span>总面积11562亩,现有耕地1632亩,总户数248户,人口788人。别看普普通通,历史上却曾经人鼎马沸,一度辉煌。据有关记载,刘家庄有元代的冶炼遗址,有汉代的陶窑遗陈。王后岗坡底,下阴地均发现遗迹。</p><p class="ql-block">这里有太多的传说故事,也存太多的神奇之处。</p> <p class="ql-block">村庄照山为二龙戏珠。珠峰东面有天然石洞,人迹罕至,传言有金鸡一只,大蛇守之。</p> <p class="ql-block">石鱼沟在此图片上已经看不到它的本来面目。因为横亘一条公路,下面砌了涵洞,它一断到底的险峻已经看不出来了。记得小时候到上面龙头坝往下一望,两厢刀劈斧砍,悬崖峭壁,顿时头晕眼花心颤骨麻。传说有高人觅得山势呈二龙戏珠,便着人强行破坏龙脉,奈何白天挖开夜里合住,不得已白天黑夜连续挖,终于挖出了一个石鱼,又斩断了水桶粗的芦芽根,血水流了三天三夜,把石头都染成了红紫色。后人便把此地称为石鱼沟。这也是为什么其它地方石色为灰白,此处为紫红的原因。当然也有采矿遗迹一说,也有大禹治水开凿排水的猜测。不管真相如何,都赋予了神秘的色彩,使得一代又一代人口口相传。</p> <p class="ql-block">观音庙几乎村村都有,供奉的都是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不同的是门前的这两棵岩松。可惜的是由于树根周围被围了起来已看不到它精妙的原貌。记得小时候或者是上一辈或上上上一辈的小时候,它就是这么大。因为它像长在石头上一样,实际上是石缝里,真正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几百年来烈日喷炎晒不死,严寒冰雪郁郁葱葱。风暴吹不倒,雷霆也难轰,逢灾受难,经磨历劫,伤痕累累,瘢迹重重,蓬勃旺盛,倔强峥嵘。至今依然挺立傲苍穹!</p> <p class="ql-block">双泉寺座落在刘家庄自然村矿山山上的绿树丛中。该寺始建于元代至元六年(1269年),是一座有740年历史的古寺。 “双泉寺”的由来,传说是当年兴土建寺时,施工用水是最头痛的事务,得从山下3公里处滤虒河用毛驴驼运,后被半路青蛇挡道并领到寺内工地画两圆圈,住持灵机一动,在两圆圈处命人凿得两眼神泉,故取名“双泉寺”。水质甘甜解渴、清澈见底,不溢不涸。寺内供奉五龙王,实则文殊菩萨化身,有台外五爷的雅称。还供奉三教殿,三官殿。</p><p class="ql-block">矿山寺对面的大山青松柴木遍布,每当夏秋山花烂漫,蜂蝶飞舞、一片葱茏;秋末冬初时节,野菊傲霜,遍山红叶似火,层林尽染,霜叶如醉。</p><p class="ql-block">如今四面环山的双泉寺,在苍松、古柏、泉水、鸟语花香等围绕掩映下,晨钟暮鼓幽雅清净的环境,依然是出家人修行悟道,世人避暑休闲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其实,换塑像前邻村上下都知道寺里供奉的是柴拐爷,我们小时候也叫柴拐爷。这也有一个神奇的故事:一日天气雷雨交加,吉祥和尚忽见一火球撞入室内围绕他刨的一个柴木根打转,吉祥立刻双膝跪地许愿:莫不是五龙王爷显灵吗?如是圣神,弟子愿请高明工匠将此柴料精雕细刻,塑你尊像,供奉在咱寺龙王堂中,为黎民坐堂施雨。许词表毕,眼前火球消逝,再听窗外,风雨渐减,雷声渐去。</p><p class="ql-block">吉祥和尚一片诚心遂请最好的工匠以柴木根雕制五龙王爷圣像。不数日,一尊黑脸黑身、惟妙惟肖的五龙王圣像雕制成功。身高不足二尺,腰围大碗口粗细,但只因原材料的限制,致使独具匠心的雕制者无法将两腿雕刻的一样长,所以,将左腿做得短了些许。自此,方圆风调雨顺,若遇天旱,远近都来祈雨。外县定襄等地甚至官府亦率众赤脚披枷头顶柳圈行苦祈雨。这样,柴拐爷的名声远播,不尊的名字也一直沿用至今。遗憾的是不知哪家请神祈雨后未还以至最后丢失了。尔后重塑金身,柴拐爷的称呼也就渐渐淡忘了。</p> <p class="ql-block">双泉寺有两株崖柏,至少也几百岁了,但还是那不慌不忙的样子。反正我们小时候它也就这么粗细。根斜插进墙里,钻出来后便傲立苍穹!</p> <p class="ql-block">据说五爷爱看戏,所以五爷大殿对面盖有戏台一座。</p> <p class="ql-block">三官殿内有井泉两眼。</p> <p class="ql-block">三环灵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得益于党的好政策,好的带头人,凭着刘家庄人忠厚朴实的品质和勤劳致富的双手,生活越来越好。</p><p class="ql-block">刘家庄人文荟萃,四十多名大学生,三名研究生先后毕业,挑起重担。还有很多身处要职,国家栋梁之才。我印象中就有刘桂英,曾任忻州市妇联主任;刘贵奇,曾任湖北法纪检察处长;王隆和,虽只有初中文化,却出版了20万字的《五台山民间故事》;刘钢柱,现职地师级;刘亮,现职县处级;刘月富,现已军休,夫妇均为副师级,肯定还有很多,我相信将会有更多的人脱颖而出。</p> <p class="ql-block">每年五月廿八是双泉寺庙会。2012年戏台对联很有特色“双泉胜境殿巍柏参泽百姓臻福,三环灵地山圆松翠滋人才辈出”,是本村才子们所撰。后来我也班门弄斧编撰了几副:“圣水环绕汇天地灵气造百姓福祉,龙珠拱照纳日月精华赐一方辉煌”;“东汉守西神护金珠拂面雄鸡催人奋进两手不辱吉祥地,南盘龙北踞虎玉带悬腰双泉泽我丰登一心再绘壮美图”;“远眺二龙戏珠近瞰文殊崖柏惊地斧神工,俯视双泉映月仰瞻观音岩松叹佛大精深”。大家尽可能将刘家庄的自然风貌和文化内涵展现于世人。</p> <p class="ql-block">山水故乡美,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p> <p class="ql-block">双泉寺的传说参看了本县作者胡立成的网络文章,在此致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