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8px;"> ——汉阳区学前教育研究室玫瑰幼儿园项目组教研活动</span></p> <p class="ql-block"> 为了更好地落实汉阳区学前教育教学研究室“深耕课程游戏化改革、助推科学幼小衔接”的目标,进一步推进“园本特色课程游戏化改革”的项目研究,2023年11月10日上午九点,汉阳学前教育教学研究室玫瑰幼儿园项目组全体成员,以“游戏化精神”为引领,围绕“游戏化改革背景下主题活动的变化”的议题,开展了一次高质量的教研活动。</p> <p class="ql-block"> 教研活动由理论解读、案例分享、现场研讨三部分组成,从对理念的再度思考、到对案例的深入解析,再到交流碰撞拓展思路,有效提升了项目组种子教师对“课程游戏化改革”的进一步理解,也为老师们在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中去落实游戏化精神明确了思路。</p>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由汉阳区玫瑰幼儿园承办,玫幼项目组组长王慧兰副园长主持。玫幼熊慧园长、玫幼项目组全体教师及玫幼学区十二所幼儿园的教师代表共同参加了此次教研。</p> 回顾历程——明观点 <p class="ql-block"> 活动伊始,玫幼项目组组长王慧兰副园长带领大家回顾了学前教育教学教研室一年以来的工作历程,强调:在追求“高质量教育”的大目标下“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改革”的重要意义,同时指出:改革的路上我们的老师既要更新观念,又要严谨思考,既要打开思路,也要稳扎稳打,以确保课题游戏化改革在正确的方向上取得实效。</p> 梳理经验——明方法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理论与方法的支撑</b></p> <p class="ql-block"> 从“游戏化改革背景下开展主题活动的变化在哪?”的问题出发,王慧兰组长以玫幼“劳动乐美”特色课程为例向大家分享了在游戏化精神引领下,班级主题活动在“建构、预设”——“追随、支持”——“收获、发展”的全过程中教师在观念、行动和反思上的改变,特别指出以往主题活动中没有足够重视的“审经验”、“审资源”以及过程的动态管理,正是落实游戏化精神、提升活动质量的重要环节和保障。</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过程与收获的思考</b></p> <p class="ql-block"> 研讨第二个环节由玫幼伍云、胡萌艳、李佳玥三位老师做“劳动乐美”特色课程之班级主题活动案例的分享。</p> <p class="ql-block"> 第一个案例是伍云老师的《春日小“食”光》,案例呈现了教师追随和支持孩子体验幼儿园厨房劳动的全过程,伍老师说:在孩子们亲身体验了厨房老师、保育老师的辛勤工作后,他们对劳动的感恩和对食物的珍惜是发自内心的!</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伍云老师案例分享:《春日小“食”光》</span></p> <p class="ql-block"> 第二个案例是胡萌艳老师:《劳有收获 心之所向》,案例以“热爱劳动”为目标,讲述了孩子们从“脑子里知道”到“行动上体验”再到“情感上感悟”的历程。胡老师坦言:那些她在预设阶段产生的“孩子们做不到、坚持不下来”的种种担心,却成为孩子们深入体验的过程,所以感悟“要支持孩子首先要学会信任孩子,给孩子们自主和创造地解决问题的机会”。</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胡萌艳老师案例分享:《劳有收获 心之所向》</span></p> <p class="ql-block"> 第三个案例是李佳玥老师分享的《今天我来当老师》。课程故事曲折有趣,一是孩子们的决定总让老师意想不到,二是老师明明预见到孩子会出错,却放手让孩子体验失败。李老师在反思中说:她为自己智慧的放手点赞,因为她发现“要孩子去观察”和“孩子要去观察”完全取决于孩子们的兴趣和意图,正是老师允许犯错,才让孩子们体验到“观察”的重要性。</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李佳玥老师案例分享:《今天我来当老师》</span></p> 思维碰撞——展思路 <p class="ql-block"> 教研第三个环节是现场研讨,与会教师们围绕“落实游戏化精神关键在哪”的议题,结合实践工作分享自己的理解和做法。</p> <p class="ql-block"> 晨光第二幼儿园陈潘老师分享:让游戏化精神落实到主题活动,教师要重视游戏化精神的核心价值,同时为幼儿创造一个充满游戏元素的环境。</p> <p class="ql-block"> 江汉二桥幼儿园朱佩雯老师提出了形式上、内容上、角色上、评价上、环境上的“五个变化”的观点,在结合案例分享“教师角色的变化”时引发了大家的共鸣。</p> <p class="ql-block"> 玉龙幼儿园邓轶群老师感悟到:促使幼儿在游戏中自主探索,自主成长,我们不再以教师为主体而是以幼儿为主体,提升幼儿的参与度,同时我们的拓展不局限于在幼儿园,传播方式也可以多元化。这种变化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全方面辐射。</p> <p class="ql-block"> 玫瑰楚萌梅林幼儿园陈思老师感慨到:最关键的是要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教师要细心观察,善于倾听与发现,教师要努力追求做真游戏。</p> <p class="ql-block"> 最后,王慧兰组长向大家介绍了项目组一下步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并鼓励种子老师们:“教师是课程真正的建构者,设计者,实施者,反思者,只有我们的老师真正意识到课程游戏化改革的价值和意义,才愿意去进行各种游戏化改革的实践,因为这条路上并不轻松,并不容易,我们要付出很多,但是如果我们不去承接这一变化,就意味着未来我们的孩子将面临更大的风险,所以势在必行,这大概就是我们作为教师的责任与担当。”以此与大家共勉。</p> <p class="ql-block"> 至此汉阳学前教育教学研究室玫幼项目组第二期教研活动圆满结束,但对“游戏精神”的追寻和探索依然继续,项目组将持续为全体种子教师搭建交流对话的平台,提供更多优秀的案例以丰富和拓展老师们的思路,为推动课程游戏化改革、助力园所特色发展不懈努力。</p> <p class="ql-block"> 愿我们心存希翼,目有繁星,追光而遇,沐光而行!</p> <p class="ql-block">文稿撰写:方依依</p><p class="ql-block">图文编辑:方依依</p><p class="ql-block">稿件审核:王慧兰 </p><p class="ql-block">撰稿时间:2023年11月10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