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与打油诗·杨万里

一蓑烟雨

<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小池》宋·杨万里</p><p class="ql-block">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p><p class="ql-block">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p> <p class="ql-block">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自号诚斋野客,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是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北宋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也就是金灭北宋和所谓“靖康之难”发生的那一年,他出生于江西吉水。父亲杨芾好读书,精通《易经》,虽然家境窘迫,他还节衣缩食,四处采买图书典籍,十年藏书数千卷。杨万里受父亲的影响,从小勤奋好学,广交师友,终有所成。他二十七岁进士及第,并从此步入仕途。在爱国将领张浚和号称“南宋四大名臣”之一胡铨等人的影响下,他在政治上积极主战,但反对轻易用兵、盲目冒进,主张先富国强兵,然后逐渐收复失地。但因他直言好谏,常常得罪一些手握重权的朝臣,甚至直接开罪于皇帝,以至他屡遭贬黜。他在许多地方都做过主官,为官清廉,爱惜民力,深受当地人民的爱戴。他在六十五岁时辞官返回吉水老家,至此闭门幽居,与世隔绝,朝廷数次往召,均辞谢不出。有意思的是,虽然他拒不奉诏,但朝廷却屡次三番给他加官进爵,直封至庐陵郡开国侯,加食邑三百户(前后合计八百户),可见他的才能和人品很受当朝的嘉许和敬重。开禧二年(公元1206年),杨万里去世,享年八十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杨万里经历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不仅政声显著,在文学方面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尤其是在诗词方面。据说,他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还在江西诗派的基础上,自创了“诚斋体”,宋光宗亲笔为之题写“诚斋”二字。“诚斋体”诗的特点是用词浅近,要求作者将自己的主观感受寓托于自然万物之上,语言流畅,读起来朗朗上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春游》宋·杨万里</p><p class="ql-block"> 不知春向雨中回,只到春光未苦来。</p><p class="ql-block"> 老子今晨偶然出,李花全落杏花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晚风》宋·杨万里</p><p class="ql-block"> 晚风不许鉴清漪,却许重帘到地垂。</p><p class="ql-block"> 平野无山遮落日,西窗红到月来时。</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话说杨万里非常喜欢读书,无论走到哪里都手不释卷。有一回,他乘船远游,要在船中过夜。第二天,他一大早起来,稍加洗漱后就拿出随身携带的唐诗宋词,借着窗外的晨光,仔仔细细地读了起来。等其他船客都在大舱里用过早餐后到外边观景散心去了,船老大才发现还有一位客人没出来。他顺着客舱找过去,发现杨万里还那里心无旁鹜、摇头晃脑地读着书。船老大在舱外轻咳了一声,好奇地问道:“先生,您还在读书呢,难道您就不觉得饿吗?”杨万里这时才停下来,看了看船老大,又看了看窗外。外面天已大亮,太阳都升起老高了。他这才觉察到自己的肠子肚子正在打架,真的饿了。不过他并没有立即去用早餐,而是兴致勃勃地拿起纸笔,写了一首打油诗,题名《读诗》。诗云:</p><p class="ql-block"> 船中活计只诗编,读了唐诗读半山。</p><p class="ql-block"> 不是老夫朝不食,半山绝句当朝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里所说的“半山”,是指北宋著名文学家王安石,他自号“半山”,还自创了一种新的诗词风格,叫“半山体”。“半山体”和杨万里的“诚斋体”正好相反,它要求在用词、造句和炼字等方面凝练工整,精致新奇,含蓄深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