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重温,分析解读——梁村镇中心幼儿园

Lucky Girl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观摩教研结束后,教师针对其中一个游戏片段进行视频重温,分析解读。</p> 视频重温    分析解读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刘慧敏老师:</b></p><p class="ql-block">观察对象:黄色衣服男孩</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行为分析解读</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两个轮胎叠加后从木板上跳下,表情自然,动作流畅。可以看到黄色衣服小朋友能够掌握40厘米的跳跃能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从木板跳下后,两个轮胎错位后调整并摇动,且检查另一组轮胎,之后又调整长木板的位置。可以看到男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行动力(安全意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木板一头放在轮胎里,木板另一头用两个轮胎做支撑,(1:20)一只脚踩在木板的另一头向下压后站在木板上。1:35蓝色衣服男孩踩木板另一头,导致没站稳从木板上掉下来到1:48黄色衣服男孩说:别踩。(2:08蓝色衣服男孩把轮胎拿走后到2:35黄色衣服男孩趴在木板上,用手撑住向后退)可以看到男孩的安全意识很强,知道采取措施进行自我保护。</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4.黄色衣服男孩运用四个轮胎一个木板,玩了跳,钻爬,站,趴在木板上飞,躺在木板上摇的玩法。可以看到男孩的探索和创造想象能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5.木板另一头用两个轮胎做支撑时总是向下滑,男孩一直向上拉木板,没有采取其他措施(发现问题),在倾听时可以交流讨论(支持策略)。</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李海燕老师:</b></p><p class="ql-block"><b>游戏行为分析解读</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游戏自主性:大班幼儿游戏有自己的计划和自主意识,并且乐于探索。黄色衣服小男孩从开始的跳木板——木板变跷跷板——变成小床。一直在尝试不同的玩法,并且沉浸在游戏中,十分专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社会交往方面:大班幼儿已经意识到与人交往的重要性,他们喜欢集体游戏,但由于“自我为中心”的特点,他们很难在某些问题上达成共识,不愿意妥协,导致互相冲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游戏中蓝色衣服男孩一直想用木梯和黄色衣服男孩进行合作游戏,但黄色衣服男孩一直拒绝,不愿合作。不知是干扰他的游戏还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安全意识:蓝色男孩尝试自己用木梯借助轮胎去尝试玩法,比如用木梯靠在轮胎上,还有最后把木梯放在轮胎上面,还用手多次摁木梯,确保是否安全,最后想站到木梯上,但是没敢于去尝试。</p><p class="ql-block"><b>支持策略:</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让幼儿分享自己的游戏玩法,以及发生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在游戏中发现交往问题并想到办法解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鼓励幼儿大胆尝试,或借助地垫打消幼儿的顾虑,尝试从轮胎跳下来。(蓝色衣服男孩)</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左琪老师:</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宸皓的轮胎探秘,(1)一开始宸皓把木板搭在摞高的轮胎上,开始从上面往下跳。(2)他把木板的一头放到轮胎里,从上面滑了下来。(3)宸皓踩在了木板上,杠杆可以把轮胎翘起来。(4)宸皓把手展开趴在了木板上。(5)宸皓趴在梯子上从木板下面钻了过去。(6)宸皓躺在了他的木板上。</p> <p class="ql-block"><b>游戏行为分析解读</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指南》中科学领域指出:儿童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好奇、好问、好探索是幼儿的年龄特点。宸皓的六玩轮胎,体现了他的探索能力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操作能力,儿童的操作能力是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综合作用各种方法的能力的综合表现。</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刘红红老师:</b></p><p class="ql-block"><b>游戏行为分析解读</b></p><p class="ql-block">黄色衣服男孩把左边的两个轮胎去掉一个,用右边两个轮胎当支撑点,搭上木板形成了一个斜坡。由于坡度木板下滑,卡在了左边轮胎里。①他开始了第一次尝试,站上木板试了试,木板压下去了,他又下来调整木板。②尝试第二次站上去,木板下压,他往左边轮胎挪了挪,这时蓝色衣服男孩也站了上去,木板裂了,他们下来检查,不影响游戏。③黄色衣服男孩又开始了第三次搭建斜坡,站上木板时躲开了裂开的地方说了句别踩,可见有一定的安全意识。这次成功了,他准备游戏时,蓝色衣服男孩拿走了右边的一个轮胎,他要了回来。④又进行第四次搭建斜坡,这次很成功,他趴在上面双手张开呈飞翔的样子进行游戏,蓝色衣服男孩想搬走他的木板时他说了句“这是我的床”。可见黄色衣服男孩游戏时进行了想象,且想象力很丰富,用到了以物代物。在一次次的搭建斜坡的过程中也可以看出这个幼儿的坚持性和探索精神。</p> 分析解读反思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老师对幼儿游戏的分析解读缺乏信心,分析解读要和幼儿的交流,理论知识联系在一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游戏分析解读不全面,分析解读与游戏观察的目的,观察的细节联系在一起。</p> 分析解读支持策略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以《幼儿游戏行为观察分析与支持 》《幼儿园自主游戏观察与记录》为支持,学习分析解读。</p> <p class="ql-block">供稿:游戏组成员</p><p class="ql-block">编辑:刘慧敏</p><p class="ql-block">审核:赵梓珑 蔡丛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