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一滴水”

烛光里的守望者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仰望“一滴水”</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写在瞻仰白桑“一滴水”水利工程之后</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于思念地屯留映水兰香小区家中手书</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没有缘分,我接不到这样的电话邀请:“杨老师,你好啊!有件事想和你说一下。七月二日咱赵树理文学研究会在白桑一滴水精神和一滴水水利工程所在地有活动,特地邀请你来参加,请你务必赏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和我说话的是作协前辈燕福斌,现为阳城县赵树理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他话语谦和,礼貌有加,我甚至能想到电话那头他的笑脸。</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掐指数来,我进作协也就是五年零五个月的时间,论排行当属晚辈之列,却屡屡能收到这样的邀请,倍感荣幸。老实说,我能在文学创作方面快速成长,有很大一部分着实得益于作协这块土壤,那里有许许多多的前辈们的引荐、赏识、提携、关照与指点,有默默奉献的编辑们和文友们的赏识、关心、指点与促进,还有众多不知名姓的赏识者的关注,我充其量也就是个文字爱好者,时不时借文字发发心声,能获此等厚爱,如小草得遇阳光雨露,欣欣然生长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天是六月二十七日,时间是上午八点十五分。电话铃声响起时我还在拖地。放下拖把拿起手机看是谁在呼叫。是燕前辈,一定有事。赶紧按下接听键。</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燕前辈还是一样的语风,先问候,然后直奔主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白桑与我生养地隔着山水,与我工作地隔着村落,与我的诗与远方隔着恰当的机缘。虽然我也曾数次乘车经白桑去台头,去蟒河,去东冶,去西冶,但只是经过而已。虽然我也曾在校对《阳城县地名志》时从中读到有关它的介绍,并着重圈点了“一滴水”精神与“一滴水”水利工程两个名字,但仅此而已,因为我本人思维迟钝、悟性不高、且又极易被一叶障目,导致我错过了深层理解这里面隐藏的内涵和深意的时机。所以,迄今为止,我的活动轨迹里少有它,我的文字馨香里更是少有它。这情形就像东北漠河与我,隔着地域,终是止于听闻;又像远古神话与我,隔着星汉,终是止于神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刚开始我有点犹豫,因为在屯留客居,每日里的主要任务就是做好先生的后勤保障工作,如此他能安心专注教学,所以我的一切活动都要以他所在的长治市青鸟智源学校的教学活动安排为前提。七月二日不是学校放假日,先生要上班。我要和先生同步,就不能先行一步回阳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鉴于目前我客居屯留、归时不定的情况,我说我看看,若是条件允许的话,一定参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说的“我看看”其实是指征求先生的意见。此等大事不同于生活中的家常细碎事,我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爽快地应承下来,而是先和先生商量,也就是说我参加不参加这次活动的决定方在先生,我听他的。他说行,我就回去。他说得看情况,那就看情况。这是我面对此等大事的一贯作风:遇事商量,不大包大揽,不自作主张,更不固执己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午饭间与先生言及此事。先生说:“咱只听经过白桑,没有真正去看过,更没有听说过‘一滴水’精神和‘一滴水’水利工程出自于此。光听字眼就知道它的意义不一般。去吧,去看个究竟。不然,咱白做阳城人了!竟然不知道有这么个‘一滴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看得出先生非但不介意我参加这个活动,而且还支持我亲自去拨开心头的迷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但我有顾虑。按市教育局要求,先生学校还有将近七八天才能放假,我若回去了,谁知先生三餐冷暖,还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先生笑了,拍拍我的肩,说:“看把你愁的。不就是一天三顿么?有学校灶,你愁什么?再说了,也就是几天的功夫,饿不着的。就是饿着了,回去好好补补就行了。没事,不用担心。回吧。机会难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说我担心的不是饿着饿不着的事,而是……。先生马上打断了我的话,说:“你是说那个呀!我自己注点意,没事的。况且就几天,不会怎么着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先生如此表态,我没有了顾虑,当即回复燕前辈:届时一定参加这次活动。夜里与晖儿视频时又特意告诉他不日返阳参加活动这事。晖儿问归期,我说三十日下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七月二日上午我如期到了此次活动的出发地——建南桥上候车。又遇见了熟悉的作协前辈们和文友们,也结识了几个只闻其名的作协新秀们。不消说,大家都是为了同一个目的来的。我和文友王艳妮坐上了魏鹏的车,跟着车队奔向白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路上谈笑风生。听她俩说家庭近况,道人生况味,不时咧嘴笑一笑。谁家都有拐角旮旯,谁家都有纵横阡陌,不站立低谷,谁又能仰视高峡。当说到此行的目的——参观白桑“一滴水”精神发源地和“一滴水”水利工程所在地时,都有些茫然。那是上个世纪白桑的辉煌,对于未曾实地领略过其卓越与辉煌的我们三人来说,是个认知盲区。于是又充满了向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山路弯弯,农家隐约。梯田错落,阡陌纵横。山花含笑,瓜果飘香。白桑乡,白桑村,名副其实的新时代家乡阳城新农村的缩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这里的乡政府会议室,参与了阳城县赵树理文学研究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见证了新一届阳城县赵树理文学研究会的诞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这里的西玉沟坡地,端着大瓷碗品尝了农家饭——长豆角炉面,端着绿茶缸喝了农家汤——绿豆小米汤,参观了“一滴水”精神发源地和“一滴水”水利工程所在地,听取了“一滴水”的神奇故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这里的墁上村“一滴水”精神纪念馆所在地,耳闻目睹了那个年代为改换家乡旧面貌、誓死也要增产增收的白桑领头羊们和父老乡亲们的感人事迹,心里盛满了激动与敬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寨的梯田,大庆的油田,林县的红旗渠,陵川的锡崖沟,再加上力争上游的白桑的“一滴水”,一面面旗帜高高飘扬,震天的口号带动埋头的苦干,咸涩的汗水夹着欢喜的泪水,那是何等的高歌猛进,又是何等的动人心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想写,又不敢写。因为我没有这方面的足量的知识储备,更因为我没有身临其境的沧桑经历,我怕我下笔之后贻笑大方。可我又真真实实想写。向燕前辈索要有关这方面的文字资料一遍遍地读,联系自己的所见所闻不时地想,几番思考后,郑重地写下了标题《仰望“一滴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仰望“一滴水”</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写在瞻仰白桑“一滴水”水利工程之后</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于思念地屯留映水兰香小区家中手书</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丰衣足食,改变“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脚踏实地建设美好家园,这样的伟大思想,在任何年代都永不过时,在任何地方都永远闪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center;"> ——题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p><p class="ql-block"> 仰望“一滴水”,心头泛涟漪。</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自然界的一滴水,说平常,也平常,因为它原本渺小,渺小到既无法滋养一株小草,也无法灌溉一片田地,更不用说富养一方人了。但就是这样的“一滴水”,竟然成就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个小山村的不朽神话,你说它神奇不神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个昔日的小山村名叫白桑村,坐落在县城东南部七千米处,东至涝泉村和苽底村,南至张庄村和凤凰山村,西至长征村、淇汭村和吕河村,北至洽村村和刘庄村,是个名副其实的小山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历来那里蕴藏着丰富的煤炭、矸石和铝矾土资源,在那个依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丰衣足食”的伟大精神来鼓舞人们把日子过得风生水起、有滋有味的年代,这是村民们享受天地恩惠与眷顾的不二事实。</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历来那里的可耕地面积达一千一百七十亩,要是有丰足的水源的话,在那个依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丰衣足食”的伟大精神来鼓舞人们把日子过得花开富贵、连年有余的年代,足以让村民们安居乐业、衣食无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但问题恰恰就出在这里。历来那里的水源来自位于村东南两公里地的西玉沟荒坡上,那一滴一滴不间断往下滴落的小小的水是村民们赖以活下去的宝。但它的流速着实低,低到常人不能想象的地步,枯水季每分钟水流量仅有65斤,丰水季每分钟水流量也只有125斤,故有人无奈又形象地调侃它为“一滴水”。久而久之,“一滴水”这个叫法也就传开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按理说“有总比没有强”,但这样的水流速度,对于一个祖祖辈辈“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小山村来说,根本不能满足村民们“安居乐业、衣食无忧”的基本需求,更不要说把日子过得“风生水起、有滋有味、花开富贵、连年有余”了。故而截至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这个小山村里一度依然流传着“白桑的山,白桑的岭,白桑人守着条干河滩,十年就有九年旱,地裂井枯水缸干”的民谣,真实地反映了这里曾经干旱少雨、村民们生活困苦的状况。</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缺水,是事实。盼水,是心愿。若明知事实而不思变,那还不如山下沙砾。若空有心愿而不思进,那还不如岭上枯藤。</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二</p><p class="ql-block"> 回望“一滴水”,锁眉复展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可喜的是,昔日白桑出了一个个想在人先的领头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可贺的是,昔日白桑的想在人先的领头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敢为人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些个领头羊不光自己“实干”加“苦干”,他们还带领全体村民“实干”加“苦干”,初见成效后又开动脑筋“实干、苦干加巧干”,用实际行动来证明:思变,佐以行动,可以改变旧面貌;思进,佐以执着,足以建设好家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62年,昔日白桑人首次修渠来接引“一滴水”回村,但因水小渠长、渗漏严重而以失败告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毫无疑问,首次引水回村的思路和做法是可行的。结果之所以不尽人意是因为没有考虑到水小渠长、渠底会渗漏本就珍贵的“一滴水”的缘故。这事说到底,是缺乏经验之故。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找准渠底渗漏水的原因,然后以此为突破口调整和改进原有的思路和方法,终会解决这个大难题。但眼看着辛辛苦苦修建起来的引水渠功亏一篑,一团愁云压在了白桑人的头顶,一时间村里怨声载道,民心涣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年头,搁谁也受不了这种打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但开弓没有回头箭,成大事者从来不缺精气神。</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64年,在昔日领头羊的号召、组织和带领下,不服输的白桑人牢记1962年首次引水失败的教训,积极改进方法,拓宽思路,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伟大精神,挖泉建池、积蓄水源,掀起了新一轮的“引水回村、滴水变流水、旱地变水地”的热潮。</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随着第一个蓄水池的建成且投入使用,昔日村民们喜上眉梢。但他们并没有就此满足,而是鼓足干劲,在短短数年内,多快好省地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目标,彻底改变了昔日白桑村“十年九旱、地裂井枯”的旧面貌,书写了昔日白桑村“丰衣足食”的传奇,同时也成就了昔日白桑村“不屈服于命运安排、彻底改变靠天吃饭的历史”的不朽神话。</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65年,“一滴水”经过1390米长的盘山暗渠被成功地引入南山岭的容量达到4000立方米的蓄水池里,同年发展水浇地80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66年春,“一滴水”被成功地由南山岭的蓄水池引到了村北山腰的蓄水池,其中利用“倒吸虹”的科学原理铺设的地下管道就长达550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67年至1969年,“一滴水”相继被成功地引到村东山圪梁和东岭后的蓄水池里,蓄水池的规模也经历了四级跳跃,由原先的3800立方米扩展到10000立方米,既有效地解决了人畜饮水困难问题,又发展了水浇地270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71年,昔日白桑村的粮食亩产达507斤,达到了“过黄河”的指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72年,励精图治的昔日白桑村党支部又一次广泛发动群众,把“一滴水”成功地引上了西山顶和北山顶的蓄水池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73年昔日白桑村的粮食亩产达806斤,棉花亩产达105斤,超越了“跨长江”的目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滴水”水利工程的成功及其带来的巨大效益让昔日白桑村声名鹊起,闻名遐迩。随着“一滴水”水利工程的做法和经验在全县、原晋东南地区、山西省乃至全国范围内的逐级逐片地介绍、宣传和推广,昔日白桑村迎来了专属于它的高光时刻,各地来参观学习取经者络绎不绝。昔日白桑人在改变贫穷落后面貌过程中所展现的“实干、苦干加巧干”的“一滴水”精神也被今日白桑村奉为可彪炳史册的文化瑰宝。</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就是“天不亏好力之人”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誓把旱地变水地,不信亩产不增收”的昔日白桑人的真实写照吧?这样撼天动地的情景,就是石头人,也会动情落泪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三</p><p class="ql-block"> 展望“一滴水”,缘木且思本。</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光阴似箭,一去不回。</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眨眼40多年过去了,昔日“一滴水”水利工程的波澜壮阔在岁月轮回中渐渐静穆平息,那些由昔日白桑人亲手打造的光辉成就现如今也难敌岁月侵蚀,但“一滴水”精神却永远不会过时。那里,浓缩了昔日白桑人“一不怕苦,二不怕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奋斗史;那里彰显了昔日白桑人“励精图治,敢想敢干,众志成城,锦绣山河”的创业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四十年多来,白桑村一众老少们并没有抱着“吃老本”的陈旧思想固步自封在先辈创下的光辉灿烂的成就里,恰恰相反的是,它正在新农村建设精神的指引下一步一个脚印地续写着一个又一个新的辉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漫步在尚在改造中的“一滴水”精神发源地和“一滴水”水利工程所在地,莫名地想到曾子的一段话:“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话用在如今奔走在新时代征途上的白桑人身上,不是恰到好处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漫步在墁上村已初具规模的“一滴水”精神纪念馆内边听着讲解员的倾情解说边观看那一幅幅宣传版画,莫名地感慨:“都说‘吃水不忘挖井人,过河不忘筑桥人’,白桑村现在的做法,不正是‘饮水思源,缘木思本’的具体表现吗?”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而今有着“一滴水”精神的指引,未来的白桑村,一定会继续发扬老一辈的光荣革命传统,把原本小小的滴滴相连的“一滴水”变成大大的“一滴水”,接续“一滴水”的传奇与辉煌,不是吗?而发源于此地的“一滴水”精神,经一日日的精淘与沉淀、改进与升华后,一定会留下千金难买的精髓,不是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编后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历经四个月又七天后,终于完成了《仰望“一滴水”》这篇小文,心头瞬间卸下了千钧重担般,眼前分明出现了那一滴滴的晶莹圆润的水,是心灵净化了带动目光明亮了吗?这么神奇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历来关于“一滴水有多大作用”的这个问题的探讨从来没有停止过。截至目前为止,有关这个问题的答案也不一而同。正如我在正文开头所说:“自然界的一滴水,说平常,也平常,因为它原本渺小,渺小到既无法滋养一株小草,也无法灌溉一片田地,更不用说富养一方人了。但就是这样的‘一滴水’,竟然成就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个小山村的不朽神话,你说它神奇不神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从小就在自家南屋外的青石台阶上仰望从青瓦凹槽里滴落的“一滴水”,更惊奇地看见过“滴水穿石”的奇迹,也在村里的老庙廊柱下仰望从琉璃瓦凹槽里滴落的“一滴水”,更惊奇地目睹过“水滴石穿”的威力。这种现象融合了“化学反应、物理吸附、冲击和压力、溶解作用以及时间因素”等要素,体现的是“相互作用、持之以恒”的道理。但在人类生存史上利用“一滴水”来改变生存现状与面貌的,就不是简简单单三言两语可以说得清的事了。 仰望“一滴水”是自然,也是必然。它可以掀起心海的波涛巨浪,也可以激起无穷的战斗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人说昔日白桑人接引“一滴水”的举措是为了自身生存与村庄兴旺起来的不得已之举,倘若白桑村靠近水边,那儿必然是土壤肥沃且灌溉便利的富庶之地,也许就不会有这样的传奇篇章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说这就是时势造英雄,昔日白桑村那样的条件,必然会出现那样的英雄壮举。如今时代发展了,社会进步了,人们的生活水准提升了,精神需求也跟着提升了,白桑村要续写昔日的辉煌灿烂篇章,就必须重温历史,不忘初心,鼎立建设新时代的新白桑。昔日白桑人为今日白桑人奠定了根基,今日白桑人不忘昔日白桑人的努力和艰辛,这正是今日白桑人引以为傲、永不忘怀的资本,也是奔跑在新时代征程上的白桑人铭记本村昔日辉煌灿烂篇章并且续写新辉煌灿烂篇章的动机和源泉,这才有了如今的新白桑村的今天。明日的白桑会是什么样子,未来的白桑村又会是什么样子,只要“一滴水”精神在,只要“一滴水”水利工程在,白桑村只能会变得越来越好,越来越美,不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仰望“一滴水”,当下有意义,未来更有意义。因为它是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更是一面永远不会倾斜与褪色的旗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不管如何,我一直坚信:伟大的思想总在指导人们的生产劳动实践活动,这是人们依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丰衣足食”的伟大精神来改变“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脚踏实地建设美好家园的精神食粮与支柱,这样的伟大思想,在任何年代都永不过时,在任何地方都永远闪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2023.11.9</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