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岁月磋跎,光阴荏苒,静好的岁月缓缓流淌,荡漾在清浅的流年光影里。童年往事经常在脑海里回闪。今秋天气干燥,森林火险等级高,政府实施人工增雨。使我想到小时候住的老街,街道两边都是木结构的两层楼房,六十年代初家家都是烧的柴火灶,也没有家用的自来水,都是去公用水龙头买水储存在水缸里。那时稍有不慎极易发生火灾,居民会组织每晚检查火烛,家家轮流,我们小孩子最高兴最积极认真,拿个三角小红旗,挨家挨户检查灶前是否干净,是否有余火未熄,敦促改进,水缸是否注满。虽然住房拥挤,人口密集,但从未发生过火灾,防患于未然,工作真正做到了家。小心火烛是我们检查时常喊的口号。</p> <p class="ql-block"> 六十年代传染病流行,有一年的冬天,和我同班的表姐和她哥得了流行性脑膜炎,病人送医后,家里进行了卫生大扫除,墙边角落放了生石灰消毒。老师还每天给我们喉咙里喷磺胺药,大力宣传吃醋大蒜预防,我因为厌恶醋大蒜的味道,任谁劝也不肯吃,还好没有传染上。随着社会的进步,现在的儿童一出生就注射各种预防针,那些老的传染病基本消灭了。但树欲静而风不止,新的传染病不断出现,人类就是在不断的与病毒细菌等引起的疾病作斗争中生存。</p> <p class="ql-block"> 我们住的老房子,人口多,家家都有五六个孩子,我大舅家有八个,我们朝夕相伴,打打闹闹一起长大。那时白天家家都开着门,邻里之间可以随意进出,也没听说有小偷偷东西,很有安全感,车也少,也没有人贩子,我们上学都自己去的,没有家长接送。</p> <p class="ql-block"> 逢年过节是我们小孩子最开心的时候,家家户户炒瓜子,炒花生,做新衣服,烧大肉,外婆烧的油豆腐肉最好吃,烧一钵冻起来,要吃的时候盛一碗热热,小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有红烧肉,饭也多吃一碗。年三十晚上妈妈把新衣新裤新鞋新袜放在床头,初一早上起来一身新,去拜年拿压岁钱,真得是无忧无虑。记得正月初一,我们还在睡懒觉,邻居小孩就把白糖小圆子端到我们房间,邻里之间有了好吃的互相送来送去,很是和睦。</p> <p class="ql-block"> 我们住在沪杭铁路沿线,铁路边上的堆货场,经常有北方运来的又粗又大的木头,只要木头一卸,小伙伴们一声呼喊,拿着镰刀去扒树皮,拿回家来烧火。我们的小镇既靠铁路,又在京杭大运河边上,夏天发大水的时候,拿个竹制淘米萝抓小鱼小虾,我们的童年乐趣多多。</p> <p class="ql-block">邀你来聊如何预防火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