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荆门市爱鸟文化研究会获评5A级社会组织,为民间环保公益社团树起一面旗</p><p class="ql-block"> 守护绿水青山 践行生态文明 </p><p class="ql-block"> 荆门市爱鸟文化研究会仅用6年时间,先后获得“全国社科组织先进单位〞,“湖北省环境保护政府奖”,“荆门市5A级社会组织”等荣誉称号 </p><p class="ql-block"> 荆门市爱鸟文化研究会是在全国、全省具有影响力的民间环保公益社团,自2017年7月成立以来,先后带领60多名爱鸟爱自然的环保志愿者长年义务行进在“守护绿水青山,践行生态文明”的路上。2019年3月,自筹资金建立起了“漳河中华秋沙鸭保护基地陈院工作站,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漳河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还联合宜昌、襄阳、荆州、潜江等地市野生鸟类保护组织建立了“中华秋沙鸭保护跨区域协同合作机制”,并召开了两次“中华秋沙鸭保护联谊会”。2020年7月,率先开展了“无人机巡航,携手保护漳河”已形成常态化;12月,又组织策划并参与了“荆门当阳两地携手《保护大漳河协定书》”的签署,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2021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湖北省环境保护政府奖”先进集体;2022年,被全国大中城市社科联授予“全国社科组织先进单位”;连续6年被荆门市民政局评为“全市先进社会组织”。2023年10月,经荆门市民政局评估为“荆门市5A级社会组织”。 </p><p class="ql-block"> 近6年来,荆门爱鸟文化研究会组织爱鸟人士,深入绿水青山的荆门大地,自费开展了“鸟类资源调查”,已在荆门境内拍摄记录300多种珍稀鸟类,其中有飞抵荆门漳河栖息的“国宝”中华秋沙鸭。为保护荆门湖泊湿地的生态环境,为迁徙候鸟保驾护航,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还义务组织鸟类专家深入沙洋、京山、钟祥、东宝、漳河等地湖泊湿地,自费开展鸟类及生物多样性调查;还先后在沙洋召开了“高阳、长湖湿地生态环境及鸟类保护座谈会”;在漳河召开了“漳河鸟类栖息地保护座谈会”等;还将拍摄编印的20000份《保护鸟类资源,守护绿水青山——荆门鸟类科普知识宣传手册》免费发放到中小学生各市民,增加了公众的环保意识,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有力地推动了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的发展。 </p><p class="ql-block"> 漳河,是国家重要湿地,是长江流域重要的水源地,也是湖北省重要的生态系统和生态屏障。2018年11月,在漳河进行越冬候鸟调查时,发现了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世界濒危物种,“水上飞羽大熊猫”中华秋沙鸭。2019年3月,自筹资金建起了漳河中华秋沙鸭保护基地陈院工作站,选派漳河中华秋沙鸭保护志愿者进驻,不计报酬,长年义务在漳河流域开展中华秋沙鸭及珍稀鸟类的环境监测,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巡查工作。 </p><p class="ql-block"> 2019年10月18日,荆门市爱鸟文化研究会使用无人机巡护漳河时,突然发现地处当阳市淯溪镇廖家垭村境内的漳河水库上游一处湖心岛被“全垦”,绿岛变荒岛。为保护漳河绿水青山,制止乱砍滥伐,垦岛开发,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及时向荆门市生态环境局进行了报告,并得到了大力支持。随后,又通过新闻媒体渠道向《人民日报》进行了反映,很快得到了回复。12月1日,人民日报社选派了三名记者来漳河水库进行实地调查采访。12月9日,《人民日报》发表了记者采写的《湖心岛咋就被“全垦”成这样?》新闻报道,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再次敲响了保护漳河生态环境的警钟,进一步增强了人们保护漳河“母亲河”生态环境的意识。 </p><p class="ql-block"> 保护漳河任重而道远。2020年12月24日,在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长江保护法》前夕,本会在漳河中华秋沙鸭保护基地陈院工作站,组织召开了“中华秋沙鸭保护第二次联谊会暨六方代表签署《荆当两地携手保护大漳河协定书》仪式”,并与当阳市人民政府、荆门市漳河新区管委会、荆门市生态环境局、荆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湖北省漳河工程管理局联合签署了《荆当两地携手保护大漳河协定书》,为保护大漳河生态环境,守护绿水青山,建设生态文明作出了新贡献。 </p><p class="ql-block"> 2022年5月20日,为纪念“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以“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主题,又策划了“喜迎党的二十大,宣传漳河生态美一一联合举办漳河珍稀鸟类摄影巡回展”环保公益活动,将拍摄制作的120多幅漳河珍稀鸟类图片展在荆当两地开展巡回展览,受到荆当两地市民的欢迎。 </p><p class="ql-block"> 2023年年3月21日,为纪念“世界水日”“中国水周”,荆门市爱鸟文化研究会策划了荆门市联合举办“守护漳河母亲河,珍惜水资源,宣传《水法》,保护水环境,为春归候鸟护航”公益宣传活动,并向漳河新区漳河镇中心小学400多名师生义务发放了《珍惜水资源,保护水环境》宣传资料,还代表主办宣读《保护水环境倡议书》。5月22日,为纪念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指示精神,展示荆门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呼吁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推动《荆门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生物多样性协同保护的决定》,又策划了荆门市联合开展“加强生物多样性协同保护”公益宣传活动,向掇刀区军马场学校300多名中小学生进行环保公益宣传。今年8月,又策划在荆门市图书馆举办了“荆门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科普展,而且每天还派人员亲自到展览现场义务讲解,开展环保公益宣传,受到了广大青少年读者的欢迎。 </p><p class="ql-block"> “不忘初心携手同行守护绿水青山,牢记使命脚踏实地建设生态文明”。近6年来,荆门市爱鸟文化研究会组织爱鸟人士用镜头纪录荆门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宣传“美丽中国,生态荆门”做出了积极贡献,曾先后在《人民日报》《中国绿色时报》《湖北日报》《楚天都市报》《荆门日报》《学习强国》等媒体发表了近百篇宣传荆门生态环境保护成就的图文报道,扩大了荆门在海内外的影响力。</p> <p class="ql-block">2021年6月7日,在武汉召开的“第六届湖北省环境保护政府奖”颁奖大会上,湖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赵海山(中)与获奖先进集体荆门市爱鸟文化研究会会长董玉清(左)、副会长丁正清(右)亲切握手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2022年12月,荆门市爱鸟文化研究会获得“全国社科组织先进单位”荣誉称号。荆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启华亲自将荣誉奖牌颁发给了荆门市爱鸟文化研究会会长董玉清。</p> <p class="ql-block">2023年3月21日,荆门市爱鸟文化研究会在漳河举办了“守护漳河母亲河,珍惜水资源,宣传《水法》,保护水环境,为春归候鸟护航”公益宣传活动 。湖北省第十三届人大常委陈国荣,荆门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汪在祥,荆门市政协副主席、市社科联主席程彻,开国上将陈士榘将军之子陈人俊等领导参加了公益宣传活动。</p> <p class="ql-block">2023年5月21日,荆门市爱鸟文化研究会在掇刀举办了“加强生物多样性协同保护”公益宣传活动启动仪式。省生态环境厅二级巡视员贺晓军,荆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舒君,荆门市政协副主席、市社科联主席程彻等领导参加了公益宣传活动。</p> <p class="ql-block">2020年12月24日,荆门市爱鸟文化研究会策划并参与了《荆当两地携手保护大漳河协定书》的签署。</p> <p class="ql-block">2022年8月26日,荆门市民政局局长喻恩宏,工会主席吴锋、市社会组织管理局局长许欣欣等领导深入荆门市爱鸟文化研究会考察时召开座谈会。</p> <p class="ql-block">2022年9月6日,荆门市政协副主席、市社科联主席程彻率领社科专家一行参观荆门市爱鸟文化研究会兴建的“漳河中华秋沙鸭科普厅”。</p> <p class="ql-block">2023年4月14日,荆门市爱鸟文化研究会党支部在将军故里举行了“纪念开国上将陈士榘诞辰114周年”活动。</p> <p class="ql-block">2023年8月15日,为纪念“全国首个生态日”,荆门市爱鸟文化研究会在市图书馆举办“荆门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科普展</p> <p class="ql-block">2023年11月7日,湖北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荆门市委组织部、市民政局、市行政审批局、市工商联、市社科联、市社会组织管理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获得5A级的社会组织授牌。</p> <p class="ql-block">荆门市爱鸟文化研究会秘书长黎君均(左2)在授牌仪式接受5A级社会组织授牌</p> <p class="ql-block">荆门市爱鸟文化研究会秘书长黎君均(左2)在授牌仪式接受5A级社会组织授牌</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董玉清,荆门日报社高级记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1998年主编出版《中国珍稀野生动物摄影作品集》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2011年出版摄影专集《中国鸟类》荣获湖北省"屈原文艺奖”。其个人曾先后获得全国自强模范、中华环境奖、地球奖、湖北省环境保护政府奖,湖北省十佳爱鸟人等荣誉称号。2014年5月16日,应邀到北京参加“全国自强模范“表彰大会时,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并握手。现为荆门市爱鸟文化研究会主席,漳河中华秋沙鸭保护基地创始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