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2022年版的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中,核心素养对于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以及优化教师的教学实践都具有重大的价值和意义。</p> <p class="ql-block">2023年11月9日上午,天津市红桥区教师发展中心教师教育部主任,小学信息科技学科教研员王勇老师为我们带来了《核心素养在中小学信息科技的解析》的专题讲座。</p> <p class="ql-block">首先,王老师从动手做的技术(基础)、如何做的技术(主干)、为何做的技术(灵魂),向大家讲解核心素养在技术的层级应当如何来看,然后王老师从社会生活逻辑上讲解,核心素养是从生活或工作中有某种需求,为了满足需求而产生某种技术,该技术影响人的生活和工作。核心素养反映的是课程育人的价值。</p> <p class="ql-block">接着,王老师通过一读二解三联的方式向各位老师解读课标。在过程中王老师请了各位老师读课标中核心素养的内容来进行互动,生动形象地向大家解读了课标。王老师表示,学好课标理解课标用好课标是开展教学的前提。</p> <p class="ql-block">最后,王老师建议广大教师在新时代背景下,应当读课标、挖内容,设计适合学生能力水平的学习活动;设问题、处行动,将内容转化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让其学会甄别和分享信息;有内涵、有标准,结合课程内涵制定学生的培养计划。</p> <p class="ql-block">上午结尾时,昭通一组的庞老师对今早学习做了交流汇报。庞老师表示:对于今早王老师对信息科技课程的核心素养的阐述,让他意识到信息科技课程,不仅要传授技术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信息科技课程的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能力,而不仅仅是传授技术知识他会将王老师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应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p> <p class="ql-block">下午,天津市红桥区教师发展中心中学信息科技教研员张天轶老师带来了《信息科技新课程标准分析及人工智能课程设计与实施》的专题讲座。</p> <p class="ql-block">在讲座开始之前,张老师向大家发问:信息科技指向的是什么?缺什么?之后张老师就这两个问题展开了讲解,向各位老师介绍WPS的AI以及讯飞星火怎样制作课件,从而引出教师数字素养。教师应该具备数字化意识,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数字化应用数字,社会责任,以及专业发展等素质素养。</p> <p class="ql-block">接着,张老师以“数”说信息科技课程标准,向我们展示了课程标准中一些关键词的出现频率,从而引出了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信息意识;初步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计算思维;提高数字化合作与探究能力,发扬创新精神;遵守信息社会法律法规,践行社会责任。提出最后在此过程中最缺乏的就是研究的态度。</p> <p class="ql-block">最后,张老师通过人工智能生产图片、制作微视频的案例引入了人工智能课堂的设计与实施。人工智能课堂设计分为四个步骤:构建AI的应用场景、应用AI开元开放平台创建探究活动、注重算法和数学教育、把AI融入创客与steam活动中。</p> <p class="ql-block">下午结尾,昭通一组的陈老师对下午的学习进行了交流分享。陈老师表示:信息科技新课程标准的制定具有前瞻性和实用性。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科技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新课程标准的制定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打下坚实的基础。听了张老师的讲解让他深刻认识到信息科技教育的重要性和人工智能课程的价值。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他将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为培养更多优秀的信息科技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编辑:昭通一组 李星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