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取势、明道、合众、优术、践行、反思 </p><p class="ql-block">——我对幸福教师建设工程的粗浅认识</p><p class="ql-block"> 龙口市石良小学 王殿法</p> <p class="ql-block">长江商学院的项兵院长对中国企业的发展转型有一个很新颖著名的观点:中国企业要从“取势”为主转向“明道”“优术”才会实现华丽转身。我觉得他的这个观点对幸福教师建设工作也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据此我认为:取势、明道、合众、优术、践行、反思是幸福教师建设工作的必由之路。</p> <p class="ql-block">一、取势</p><p class="ql-block">《孙子兵法》云:“善战者谋其势而利导之”。</p><p class="ql-block">势:本意指外部形势。“取势”,我个人的理解是指把握透了外部形势的态势和发展走向,根据各自的情况作出积极的应对性调整。</p><p class="ql-block">取势可以简单的理解为“知己知彼”。</p><p class="ql-block">关于幸福教师建设要取的势是:什么是幸福?作为教师我幸福吗?如果幸福指数的高低,是由什么决定的?</p> <p class="ql-block">什么是幸福?</p><p class="ql-block">我的理解,幸福是一种感受!</p><p class="ql-block">幸福是个体对与其关联的所有情况的一种下意识的粗略的综合评估后的感受。</p><p class="ql-block">但凡是一种感受,它就有瞬时性、短时效应、可更替性。没有一种感受可以贯穿每一天!没有一种感受可以贯穿一生!幸福感也是如此。</p><p class="ql-block">幸福感持续时间长、出现频率高幸福指数就高,反之亦然。</p><p class="ql-block">千人千面,各花入各眼,对幸福的理解同样如此。以上仅是我个人对幸福的理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幸福吗?</p><p class="ql-block">此问题很含糊不易回答。必须加定语,即在什么时间段、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幸福吗?</p><p class="ql-block">我作为一个扎根农村一线的普通教师、普通校长,实事求是地讲,我在大多数情况下没感觉到幸福!</p><p class="ql-block">从时间段看,在工作日内很难感受到幸福。</p><p class="ql-block">从入校开始各种杂事乱事一堆,一地鸡毛。</p><p class="ql-block">下放学回家后按道理应该幸福,可事实上不见得是这样。</p><p class="ql-block">很多事情得带回家处理。</p><p class="ql-block">双休日节假日按道理应该是幸福的,事实上不见得是这样。</p><p class="ql-block">加班是常事。</p><p class="ql-block">非工作时间段接到与学校相关电话会打消你一部分的幸福感。如果是陌生号码来电,心里就很紧张,因为那可能是家长的电话!</p><p class="ql-block">曾经听到一些老师演讲时说自己在学校无时无刻不被育人的幸福感充盈着,有些校长也有类似表述。不知道你们信不信,反正我不信!怎么可能是无时无刻?</p><p class="ql-block">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p><p class="ql-block">以上看似抱怨吐槽,似乎充满负能量,实际不是!那只是普通人的普通感受。那么我是境界低格局小才会这样?</p><p class="ql-block">那就看看境界极高格局极大的圣贤们幸福吗?</p><p class="ql-block">孔子,周游列国坎坷波折九死一生,这个过程中他幸福吗?</p><p class="ql-block">王阳明,龙场悟道、南赣平匪、平叛宁王,他一生大多数时间幸福吗?</p><p class="ql-block">曾国藩每日反躬自省,以近乎残忍的自律成就自己,他的一生大多数时间幸福吗?</p><p class="ql-block">古来圣贤皆寂寞!</p><p class="ql-block">怎样才能提升自己的幸福感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二、明道</p><p class="ql-block">《道德经》开篇即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p><p class="ql-block">也就是说, “道”是很难用语言来描述的,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人,对“道”都可能有不同的解释。我这里说的“道”是我们解决问题需要遵循的规律。</p><p class="ql-block">《大学》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p><p class="ql-block">对教师的幸福来说“明道”就是教师要明白解决幸福问题的关键是什么。得“道”幸福感就多一些,自己会得到“多助”,失“道”幸福感少一些,自己就会“寡助”。</p><p class="ql-block">幸福既然是一种感觉,那它就一定与外物无关,与内心相连。它由我们的心态决定!</p><p class="ql-block">我们的心态是否能调整好,就是能否解决幸福问题的关键,就是能否解决幸福问题的“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三、合众</p><p class="ql-block">《学记》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论语》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从一反一正两方面论证了合众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合众可以理解为集合众人的智慧,即所谓博采众长、集思广益。</p><p class="ql-block">本次培训各位专家从不同方面给出了意见建议,这就是“合众”的最佳体现。</p> <p class="ql-block">四、优术</p><p class="ql-block">“术”是能力、知识、方法、策略和经验的集合体;“术”也是可解决实际问题的流程和策略,是可以提高效果和效率的技巧。</p><p class="ql-block">“优术”就是优化“术”,就是选择最佳的方法策略。</p><p class="ql-block">解决幸福问题的“优术”就是调整心态,让自己拥有一个强大的内心!任凭风吹浪打,我心岿然不动!</p><p class="ql-block">自我调整心态的方法分三步:</p><p class="ql-block">一是:认了——坦然面对(无奈面对)</p><p class="ql-block">二是:足矣——知足常乐(精神胜利)</p><p class="ql-block">以己之短长比人之长短</p><p class="ql-block">以此时之短长比彼时之长短</p><p class="ql-block">见人有所得若己有所失</p><p class="ql-block">三是:换位——角色处境心理等互换</p><p class="ql-block">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p> <p class="ql-block">五、践行</p><p class="ql-block">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p><p class="ql-block">践行就可以理解为“知行合一”,也可以理解成“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践”。</p><p class="ql-block">一切事情取势正确,道甚明,术甚优,也集合了众智,若不“践行”则一切皆成镜花水月。</p><p class="ql-block">“践行”是一切工作的的永恒任务。</p><p class="ql-block">接受—-放下—-尊规—-知足——感恩——倾诉</p><p class="ql-block">事上练</p><p class="ql-block">早到迟退、完美教室</p> <p class="ql-block">六、反思 </p><p class="ql-block">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p><p class="ql-block">反思是一个人不断进步的动力源泉之一,是优秀人格的重要表现。</p><p class="ql-block">幸福教师是怎么炼成的?是用良好的心态面对一切炼成的。</p><p class="ql-block">推荐阅读:王阳明传记 曾国藩家书 徐文兵讲黄帝内经 心理学书籍 碎片化时间听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