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建国后大余中学老校长黄化

我本善良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回忆大余中学老校长——黄化</b></p><p class="ql-block">吃水不忘挖井人,当我们享受现代教育的累累硕果时,我们绝不能忘记,在建国初期,教育事业百废待兴的时候,是一批无畏无惧、有勇有谋的拓荒者,披荆斩棘,为我们开拓出一番别样的天地。在大余这块土地上,有一个人我们尤其不能忘记,他是人民教育的领路者,建国后大余中学建设的奠基人,他就是建国后主持大余中学日常工作的副校长黄化。</p><p class="ql-block">建国伊始,面对国内外的种种困难,党中央毛主席始终把文化教育当作新的人民共和国两大主要任务之一,他提出:<b>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b></p> <p class="ql-block">黄化,1917年出生,大余新城人,194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历史系。原可留校教书,但他为了家乡的教育事业,毅然决定携夫人回原籍,在返乡途中,遇日本侵略者南犯受阻,只得在江西赣州中学任教。</p><p class="ql-block">1948年底,黄化回到家乡大余中学任教,此时正是解放战争烽火焦灼时期,黄化先生基于民族大义和乡情,积极动员、组织了大余中学有识之仕留校教学,迎接解放。一批国家栋梁在他的号召下留在了大陆,为新中国解放初期的大余教育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第二排右起第十位为当时大余县人民政府县长兼大余中学校长胡献然,第十一位为大余县委书记肖茹。</b></p> <p class="ql-block">1949年至1954年间,黄化同志任大余中学副校长(此时校长由县长胡献然兼任,黄化主持学校全面工作),在解放初期,面临百废待兴的局面,黄化同志夙夜在公,殚精竭虑为大余中学各项工作重新起步,不惜余力,做出了突出贡献。</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大余中学一九五0年学生余路義证明</b></p> <p class="ql-block">在担任大余中学副校长期间,他不仅对提高师资水平、改善教学条件和稳定教学秩序等项工作非常重视,并且在经过上级主管部门同意后,率领教师前往广州名校学习,以提高教师的水平,更好的服务于社会主义新教育方针。同时他希望学生能在幽静环境中认真学习和生活。他常说,能在校园里经常听到学生的朗朗读书声,是教育工作者的一种享受,于是他组织制订了“学生劳逸结合的具体实施办法”。为了促进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都能够得到全面发展,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有用人才而费尽心思。</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一九五三年黄化与大余中学骨干教师赴广州学习时,在黄花岗烈士陵园留影(左起第一人为黄化先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1953年黄化与大余中学骨干教师赴广州学习时,在广州越秀山留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1953年黄化与大余中学骨干教师赴广州学习时,在广州留影</b></p> <p class="ql-block">1954年秋季,黄化同志被上级组织选中后调赣州师范学校筹建历史教研系,正当他准备大展身手之际,命运与他开了一大玩笑。1957年,黄化在赣州师范学校被错划为右派份子,被迫在1958年重返大余中学任教,直到1962年才被摘除右派分子的帽子。</p><p class="ql-block">1979年赣州地区行署正式发文,纠正了对黄化错划右派的决定,并且落实相关政策,恢复其1957年前的政治工作生活福利等待遇,但黄化早在一年前的1978年3月就因病逝世,没能等到真正拨云见日的这一天。</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中排左起第二人为黄化</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中排右起第四人为黄化</b></p> <p class="ql-block">黄化先生毕生从事国家教育事业,先是主教中学历史课程,后宥于政治压力,自学俄语、英语成才,改教中学俄语、英语课程,挑李天下,成绩斐然。特别在“十年运动”结束,全国恢复高考,经他亲手辅导的两位中学生一举考入北京外国语学院,以及其长子黄梅林由赤脚医师身份直接考入陕西中医学院研究生,而成为当时人们津津乐道的佳话。</p><p class="ql-block">黄化先生工作认真负责,教学严谨有方,特别为人诚恳忠实守信,乐于帮助贫困学生,无论在赣州师范,还是在大余中学,无论是当老师还是做校长,只要有同学老师有求于他,他都会尽其所能,慷慨解囊,予以经济上的资助和学业上的帮助,有教无类,从不嫌弃弱势人群。</p><p class="ql-block">可惜,"<b>春蚕到死丝未断,蜡烛燃尽泪未干</b>",黄化因长期的政治压抑,心身受到极大的打击,特别“十年运动”期间,他对吴晗受到错误批判时的良心建议:“<b>学术问题不要更扯到政治问题</b>"的评论,被批为“现行反革命"和解放前曾在沈发藻的抗日救国军旗下做了三个月的军需少校翻译而定性为“历史反革命"的双重帽子压得喘不过气来,心身遭受严重创伤而过早离世。</p><p class="ql-block">黄化的一生,大部分时间献身于大余的教育事业,尽管自己遭遇到不公正待遇,但是他坚守教育初心,矢志育人报国,彰显了一位教育工作者的高尚情怀和优良风范!作为建国初期大余中学实际上的第一任校长,他为大余中学的发展做出自己杰出的贡献。</p><p class="ql-block">大余教育的进步与取得的成就,是余中一代又一代人努力与付出的结晶,尊师重教才是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灵魂,今天也仅以此文怀念已经去世45年的黄化校长,他一直在天国默默地看着百年余中更创辉煌的明天!</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延伸阅读:</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江西省赣州地区教育局文件</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赣 教人字(79)10号</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关于改正黄化同志错划右派分子的批复</p><p class="ql-block">赣州师范学校:</p><p class="ql-block"> 原你校教员黄化同志,于一九五八年五月十日经原赣州市人委批准划为右派分子,並受撤消职务,实行留用察看,工资由原中教四级降为中教八级处分。根据中共中央〔1978〕55号文件精神,对照一九五七年《中央关于“划右派分子标准"的通知》经复查,属于错划。我局研究同意你校意见,对黄化同志被错划为右派分子问题予以改正。撤消原赣州市人委关于处理右派分子黄化的批复,恢复政治名誉,从一九七八年十月份起恢复原工资待遇(中教四级月工资八十二元五角)。</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赣州地区行署教育局党组</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一九七九年七月二十三日</p><p class="ql-block">抄报:地区审改办公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