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朋友知道我们酷爱旅游,特地发了一份旅游宣传单给我们,并询问我们要不要去。宣传单首页“挺进大别山”五个红色大字映入眼帘,心里涌出一阵惊喜。迫不及待看下去,没有任何犹豫,立即回复朋友:“去”!</p><p class="ql-block"> 我对大别山的最初认知,是小学时曾看过的一部革命历史战争片《风雪大别山》,那时虽少不更事,但还是牢牢记住了风雪严寒中的大别山,记住了那个艰苦的年代,记住了大别山里两家革命者,在艰难的革命斗争中生离死别及解放后得以相聚的悲欢离合的感人故事。</p><p class="ql-block"> 我对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那段历史的了解,直接来自父亲。解放战争时期,父亲所在部队为刘伯承、邓小平领导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从1947年8月随部队挺进大别山到1949年初离开大别山,父亲难忘那段艰苦卓绝、惊心动魄、荡气回肠的岁月。他时常会对我们谈起那段往事,可那时的我太年轻,又因为是女孩的缘故,关注点完全不在这方面,也理解不了父亲的情怀。倒是后来他的女婿,我的先生(一野军人的后代)是一个喜欢研究历史和军史的人,父亲终于找到一个倾述对象,他俩常常相谈甚欢。关于父亲在大别山的工作战斗经历,好多都是先生告诉我的。</p><p class="ql-block"> 父亲去世近二十年了,去大别山看看的念头一直萦绕心头,去哪里寻觅父亲战斗过的足迹,这个问题也一直困绕心头。当看到行程单中有参观刘邓大军前方指挥部的安排时,眼前顿时一亮。父亲当年跟随部队进入大别山,任野战军司令部机要员,一直跟随在刘邓首长身边。据此判断,这个前方指挥部,父亲应该在这里工作过!难得的机遇,与哥哥联系后,他也欣然愿意一同前往。</p> <p class="ql-block"> 出发之前,先生推荐一部《第二野战军》军史书给我看,让我了解一下解放战争时期那段远去了的历史。(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是由抗日战争时期的八路军第129师发展而来。抗日战争胜利后,先是整编为晋冀鲁豫野战军,1948年5月奉命改为中原野战军,1949年2月整编为第二野战军。)</p><p class="ql-block"> 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中国的抗日战争胜利结束。国共两党和平谈判于8月29日~10月10日在重庆举行,双方在10月10日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然而蒋介石于1946年6月26日悍然向中原解放区发动大规模进攻,接着又将战火扩大到其他解放区,发动了全面内战。为此毛泽东向全军发出彻底打垮蒋介石,打过长江,解放全中国的号召,解放战争全面展开。</p><p class="ql-block"> 大别山地区地理位置独特,处于武汉和南京的正中间。依托该地区可以瞰制中原,威胁南京、武汉,争取战略机动,夺取中原和进军江南。1947年6月10日,中央决定以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2、3、6旅纵队组成南征野战军(亦称刘邓野战军)执行挺进中原,创建大别山根据地的战略任务。6月30日,南征野战军12万余人,强渡黄河,发起鲁西南战役,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8月7日,南征野战军兵分三路,挥师南进,开始了向大别山无后方千里挺进的伟大壮举。</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着险棋,从鲁西南到大别山远隔千里,前有陇海路、黄泛区、沙河、涡河、汝河、淮河等天然障碍,后有国民党十几个旅的追兵,再加上正值酷暑,雨季河水猛涨,道路泥泞,部队行军、食宿均十分困难。</p><p class="ql-block"> 蒋介石曾错误地认为刘伯承、邓小平所部是“北渡不成而成南窜”,后来才如大梦初醒,惊出一身冷汗,亲自飞到前线督战。最惊险的战斗发生在汝河,国民党整编85师先一步驻守在汝河南岸,收缴或砸烂汝河上的所有渡船,并且以猛烈的火力阻击刘邓大军。前有阻兵,后有追兵,面对此情此景,刘司令员向全军指战员发出号令: “狭路相逢,勇者胜!”;邓政委说:“不惜一切代价,打过去!”。战斗从头天晚上打到第二天下午,刘邓大军渡过了汝河。再就是最后一道险关淮河,8月的淮河正值雨季,水情变化无常。刘邓大军缺少渡船,被阻挡在淮河北岸,刘司令员借着马灯的光亮,亲自探测水深,刚好人能通过。大军刚刚冒险渡过淮河,敌追兵就到了淮河北岸,不料此时河水突然暴涨,数十万国民党军队只得望河兴叹。</p><p class="ql-block"> 经过20多天千里挺进,8月27日,刘邓大军胜利到达大别山地区。蒋介石慌忙以23个旅的兵力跟过准河,妄图乘刘邓大军立足未稳,与其争夺这一战略要地。11月,蒋介石设立“华中剿总”,对大别山进行全面围剿。刘邓大军从北方到南方、由平原到山区、由有后方到无后方,大别山斗争进入了最艰苦的时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大别山雄峙于鄂豫皖三省的交界地区,包括湖北省黄冈市、孝感市;河南省信阳市的大部分县;安徽省六安市的金寨县、霍山县。山地主要部分海拔1500米左右,为淮河和长江的分水岭。</p> <p class="ql-block"> 从广州南站坐高铁,4个小时到达武汉,然后乘坐旅游车到达黄冈市红安县。</p><p class="ql-block"> 1955年~1965年正式授衔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将军中,按照将军籍贯人数排名,得出十大将军县。红安县籍将军61人,排名第一,被称为第一大“将军县”。</p><p class="ql-block"> 我们只是路过红安,顺道参观了一下李先念纪念园。</p> <p class="ql-block"> 李先念故居,位于红安县以南20公里的高桥镇。</p> <p class="ql-block"> 先生2015年来过红安,特放上旧作一首,以之纪念。</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西江月</span></p><p class="ql-block"> 参观红安黄麻起义纪念馆</p><p class="ql-block"> 湖北省红安县(史称黄安县)是全国著名的将军县,是黄麻起义所在地。为了新中国的诞生,这里曾有十四万优秀儿女献出了宝贵生命,从这里走出了两百多位开国将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早已心怀向往,</p><p class="ql-block"> 终于步履成行。</p><p class="ql-block"> 时值霜降访红城,</p><p class="ql-block"> 莫笑情结太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百点将星闪烁,</p><p class="ql-block"> 万千民众牺牲。</p><p class="ql-block"> 黄麻起义永垂青,</p><p class="ql-block"> 勿忘初心使命。</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陈春 2015年10月24日霜降于湖北红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离开黄冈前往金寨,车窗外大别山峰峦叠嶂,层崖峭壁,连绵不断,盘山公路一个急弯接着一个急弯。随着山势的深入,当年国共两军在这深山老林的羊肠鸟道上行军打仗的场景,在心中渐渐清晰起来,他们双方都经历了怎样的艰辛,我们后人是无法想像得到的。</p> <p class="ql-block"> 夜幕下,从车上远看藏在大别山深处的金寨县城,星星点点跳动着的灯火连成一片,晶莹璀璨。我们在县城这家名字挺好听的餐馆,吃了一顿不算丰盛但食材新鲜可口的晚餐。</p> <p class="ql-block"> 金寨县,位于皖西边陲,大别山腹地。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有“红军故乡、将军摇篮”之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的主要发源地,也是中国红军第一县。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共安徽省工委和鄂豫皖边区党委领导抗日救亡运动的中心。解放战争时期,是刘邓大军建立的重要后方基地。开国将军中,金寨县籍将军59名,排名第二,被称为第二大“将军县”。</p><p class="ql-block"> 金寨县“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前方指挥部”旧址,这可能是父亲在大别山留给我们的唯一可寻的遗迹。当得知我们所要前往的指挥部是易地重建的新址时,心中不免有点怅然失落。先生宽慰我道: 大别山处处都留下了父辈们的足迹,也许我们走过了他们曾经走过的道路,到过了他们曾经住宿过的村庄,虽然隔着历史长河,但我们毕竟来过这里了。</p> <p class="ql-block"> 1947年9月2日,刘邓大军攻克金寨县。12月30日,邓小平率领前方指挥部进驻金寨县沙河乡楼房村周氏老宅,到1948年2月25日离开。(为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围攻,刘邓大军司令部组成两个指挥所,刘伯承、张际春率后方指挥所、一纵队转到外线作战;邓小平、李先念、李达率前方指挥所及二、三、六纵队留在大别山,驻守在楼房村,坚持内线作战。)</p><p class="ql-block"> 2009年9月25日,重建的“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前方指挥部”在金寨县天堂寨镇落成开放。主体建筑按照原址的布局,“修旧如旧”,再现了“青砖、小瓦、马头墙”的徽派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 指挥部前面不大的广场上,耸立着刘邓二位首长指挥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的塑像,让人肃然起敬。 </p> <p class="ql-block"> 来之前就想好要向敬爱的父辈们敬献鲜花,哪知现场没有鲜花出售。只好每人手拿一片红叶,放在献花台上,小小红叶寄托了我们对父辈们的无比思念之情。</p> <p class="ql-block"> 指挥部门前,前来参观的人们络绎不绝。</p> <p class="ql-block"> 刻着“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前方指挥部”酋劲大字的匾额,竖在大门侧墙上。</p> <p class="ql-block"> 大门上方挂着一幅写有“扭转乾坤”的横匾,这是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的伟大意义所在。</p> <p class="ql-block"> “一九四七年七、八月间,中国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遵照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指示,强渡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我军这一战略行动,恰似一把利剑插进蒋介石反动统治的心脏。它同东北、华北、西北、华东等战略区的反攻和进攻配合,形成了对敌人的全国规模的巨大攻势。从此,中国人民解放军由内线作战转为外线作战,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扭转了整个战争形势,为夺取全国胜利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p><p class="ql-block"> ——刘伯承《千里跃进大别山》</p> <p class="ql-block">夜渡黄河</p> <p class="ql-block">通过黄泛区</p> <p class="ql-block">抢渡汝河</p> <p class="ql-block"> 部队通过汝河后,在挺进大别山的行军途上,在千军万马之中,父亲竟然与分别3年多的亲弟弟,即我的三叔意外相逢了。兄弟俩紧紧相拥在一起,即刻便随各自的部队各奔一方。“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战乱中兄弟俩不知何时再相逢。</p> <p class="ql-block">南征路上涉渡淮河</p> <p class="ql-block">胜利到达大别山麓</p> <p class="ql-block"> 大军进入大别山时,战士们穿着夏装。到深秋初冬时,由于国民党军队对大别山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十几万人的冬装一时无法解决,战士们还是穿着单薄的夏装。水土不适,加上饥饿和严寒使许多战士病倒了,不少人得了伤寒。父亲也得了伤寒,在药物奇缺的战争年代,战士们只能靠自身的抵抗力和坚强的毅志力,才能挺过这一关。父亲挺过来了,但有的战士却长眠在了风雪大别山。父亲每每提到这一段经历,总是那么动容。</p><p class="ql-block"> 父亲由于身染重疾,无法随野司行动,留在大别山继续坚持战斗。直到1949年初,才随部队离开了大别山。</p><p class="ql-block"> 挺进大别山,中原野战军吃苦头最多,损伤近半,付出了巨大代价。</p> <p class="ql-block">战士们用稻草当被子取暖</p> <p class="ql-block">披着被子站岗值勤</p> <p class="ql-block">自己动手缝制棉衣</p> <p class="ql-block"> 大别山反围剿作战中,大军在风雪中通过汝河。</p> <p class="ql-block"> 重走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之路,先生触景生情,赋诗一首,深切缅怀远去的父辈们。</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大别山缅怀</span></p><p class="ql-block">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前方指挥部”位于安徽省金寨县天堂寨镇。1947年8月7~27日,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击破国民党军20多个旅的围追堵截,先后越过陇海路,涉过黄泛区,跨过沙河、涡河、汝河、淮河等天然屏障,南征进入大别山,完成了千里跃进的任务。当年12月30日,将前方指挥所设在下楼房的周宅,岳父时任刘邓大军司令部机要员,跟随刘邓首长也曾经在这里战斗和工作过。这次与爱人兄妹一行3人来到这里,深切缅怀已故的岳父大人及老一辈革命家们!了却了多年的心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萧萧秋风</p><p class="ql-block"> 从大别山吹过</p><p class="ql-block"> 层层山林</p><p class="ql-block"> 仿佛被染成五彩斑斓的花朵</p><p class="ql-block"> 亲爱的爸爸</p><p class="ql-block"> 穿过千山万水的阻隔</p><p class="ql-block"> 您的儿女</p><p class="ql-block"> 来缅怀您曾经的铁马金戈</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p><p class="ql-block"> 您经历的苦难太多太多</p><p class="ql-block"> 可澎湃的血液</p><p class="ql-block"> 就像那长江黄河</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p><p class="ql-block"> 您时刻面临生与死,血与火</p><p class="ql-block"> 可那猎猎军旗上永远的红</p><p class="ql-block"> 就是您理想和信念的寄托</p><p class="ql-block"> 亲爱的爸爸</p><p class="ql-block"> 此时献上这枚霜染的红叶</p><p class="ql-block"> 是儿女们对您</p><p class="ql-block"> 永远的爱心一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陈春 2023年11月4日写于大别山天堂寨</p> <p class="ql-block"> 金寨县汤家汇镇,大别山里的苏维埃城,散落分布了60多处红色革命旧址,被称为金寨小延安。</p> <p class="ql-block"> 赤城县邮政局旧址是全国仅存的两所赤色邮政局旧址之一。(另一处位于江西瑞金)这里原是徐氏祠,建于清朝末年。邮政局于1930年成立,负责鄂豫皖苏区红军通信,1932年随红四方面军西撤后停办。</p> <p class="ql-block">商城县总工会旧址</p> <p class="ql-block"> 皖西北特区苏维埃银行,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主力撤离根据地后,银行同时撤走。</p> <p class="ql-block"> “清风牵衣袖,一步一回头。山山岭岭唤我回,一石啊一草把我留。啊,再看一眼大别山,万般情思胸中收……啊,再见了大别山,你牵去我的一颗心,我要把你铭记心头!”歌曲《再见了,大别山》唱出了二野老战士阔别多年重回大别山时的激动和不舍的心情。来到大别山,我理解了父亲对大别山深切的情怀。</p><p class="ql-block">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金秋季节的大别山区格外祥和宁静。回顾发生在七十多年前的那场战争,我在想假如当年国共两党和平协商成功,那又将是一种什么样的结局,但历史是没有假设的。我敬重父辈们为了信仰和理想而英勇奋斗的军人气慨,同时也祈盼中华民族同室操戈的历史永不再现。</p> <p class="ql-block">我们下塌的天堂寨景区酒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