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朦胧诗”

山茶花开

<p class="ql-block">也说“朦胧诗”</p><p class="ql-block">山茶花开(湖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朦胧诗在当前各种版本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无疑取得了非常高的评价和地位,但在它作为新诗潮登上文坛的当时,走过的却是一条布满荆棘的许多道路。</p><p class="ql-block"> 朦胧诗论争中的第一个问题是诗的懂与不懂。晦涩与含蓄的界限的问题。否定论者的一个重要理由,就是朦胧诗让人读不懂。他们认为诗歌作品的目的是要让人欣赏。太浅显直白的诗虽未必是好诗,但让人看不懂的诗一定不是好诗。但朦胧诗的肯定论者却主张不应将懂与不懂当作评价诗歌好坏的标准,应当将诗的朦胧与晦涩区分开。懂与不懂有时不是诗歌本身造成的,而是读者对诗的感悟与理解造成的。同一首诗,有的人看来是晦涩难懂,在另一些人看来却明白易懂,其中的界限是由读者不同的知识背景和欣赏水平造成的。</p><p class="ql-block"> 诗歌有其自身的逻辑及特殊的表现方式,对时间、语言的扭曲与陌生化是诗歌创作中的基本手法,若是一味纠缠于传统意义上的时间、语言规则,则可能抹煞了诗歌的艺术性和美感。</p><p class="ql-block"> 从创作上来看,诗歌的懂与不懂大部分是由诗歌的“显”与“隐”这对矛盾带来的。过“显”易流于粗浅。过“隐”,易流于晦涩。朦胧诗的肯定论者倾向于诗的“隐”,而否定论者则倾向于诗的“显”。反映到诗歌理念上,即是肯定论者倾向于对自我的表现及提高,否定论者倾向于服务大众和普及。肯定论者认为,虽然诗歌的创作与欣赏不是少数人的专利,但诗歌也不能彻底妥协于读者的理解能力和欣赏水平。</p><p class="ql-block"> 诗歌的欣赏是一种富于创造性的活动,因此诗歌的“隐”比诗歌的“显”更能激发读者的创造潜能。然而过犹不及,诗歌一旦走向朦胧的极端,就有可能变得晦涩,使阅读陷入僵局。其实这种现象在朦胧诗的创作中广泛存在,就连朦胧诗的肯定论者也指出,某些诗沉迷于破碎形象的偶然拼凑、浅层次的象征和繁冗的装饰,空茫的意象充斥诗中,而使诗歌的可感性达于低点。可见,要求所有诗歌都浅白易懂固然不现实,但若只以花哨之技法掩盖空虚之内容,以语言之晦涩营造故作深沉之假象,同样是愚蠢的。</p><p class="ql-block"> 什么是诗?诗与非诗的界限在哪里?是论争的又一个主要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朦胧诗的否定论者认为,诗必须是反映时代精神、气势磅礴、精神豪迈、格调高亢的,否则就不能算正路和主流。尽管他们也承认,诗歌创作应多元化发展,但内心对不能纳入“人民的文学”的作品是排斥、看不惯的。他们眼中不存在绝对的自我,自我是与集体相伴生的。更重要的是,文学作品如果不与社会主旋律保持一致,那就代表了一种政治危险性。所以他们很难想象与社会、政治脱离的诗歌创作,而朦胧诗中所渗透的怀疑、反叛的情绪和灰色的风格也是他们反感和难以接受的。</p><p class="ql-block"> 朦胧诗的论争中还涉及了诗歌创作的继承与发展问题。</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朦胧诗作者和肯定者们热衷于把自己塑造成文学发展史上的革命者,从而与前代诗人划清界限。其实,就诗歌的朦胧美而言,李金发、卞之琳、冯至、穆旦等创立的诗歌传统中早己有之。艾青甚至指责朦胧诗人一面抄袭他的作品,一面又要把他送进“火葬场”。也曾有人指出舒婷的《致橡树》与艾青的《树》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无论这种说法成立与否,我们都可以从侧面了解到,那些所谓“革命性”的文学潮流,并非是无本之木。它是崭新的,因为它为读者提供了新的审美经验。同时它又是旧的,因为它总不能摆脱与己有审美经验的联系。虽然,朦胧诗的肯定论者和否定论者最终各执一端,互不相让,最后使得这场全国性的论争草草收场,但这场影响广泛的论争,对我国文学界的意义却不可估量。尽管当时的中国文坛还不能完全摆脱以政治裁判取代学术争鸣的现象,尽管论争对一些诗歌关键性问题没有进行深入的探讨和思考,但论争以朦胧诗现象为出发点,到整个诗歌理论,再到我国新诗发展方向的逐渐深化,使朦胧诗原本十分含糊的概念有了比较确定的含义,也使以往很少触及或模糊不清的理论课题,如传统与现代,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朦胧与晦涩的关系等问题逐渐清晰。特别是一次艺术上大面积的平等对话,激活了诗坛的民主气氛,诗歌观念也得到了积极的反思与发展,为新时期诗歌的发展准备了坚强的理论后盾。</span></p><p class="ql-block"> 在此次论争的过程中,朦胧诗的影响力越来越大,逐渐被更多的人认识和接受,不仅在诗歌创作中获得了合法地位,而且成为了80年代初我国诗歌创作的主潮流,可以说获得了实质性的胜利。</p><p class="ql-block"> 一切,不仅只是启示。</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周丹,笔名山茶花开,高级教师,硕士,中共党员,湖南长沙人。《潇湘诗苑》创始人。《青年文学家》作家理事会理事、总会常委,湖南长沙分会主席,杂志签约作家。《教师》签约作家。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湖南省诗词协会会员,湖南省岳麓诗社会员,长沙市音(舞)协会员、作(诗)协会员,长沙市音乐评论家协会理事。《当代先锋文学》副主编。《都市头条》名人榜金牌主编。数百作品见《读者》《诗刊》《十月》《速读》《鸭绿江》《绿风》《参花》《湖南日报》《青年文学家》《启明星.校园文学》《音乐周报》《三角洲》《教师》《湖南文学》等报刊杂志及网络平台。2017年“湖南本土作家”称号,2019年全国网络诗歌、散文比赛获最佳“优秀作家”“最佳诗人”称号。2020年度小小说《背影》获《青年文学家》杂志比赛“特别奖”。2021年度获《青年文学家》“优秀作家”、“优秀分会主席”、“特殊贡献奖”。2022年全国网络“雅鹿杯”诗词大赛二等奖。2023年诗歌作品《倾香》获湖南省第三届“金鸽”诗歌奖,并石刻展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