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冬梅

金豆 何

<p class="ql-block">披着波士顿朝霞的彩翼,冬梅给了我一个热情的作别拥抱,而后踏上下一站的旅途。冬梅是我童年时期的发小,曾经生活同一屋檐下,头顶同一块蓝天,脚踏着同一方土地。夏夜里,追逐玩耍在街头路灯下;冬天里,暖阳温暖着两家相邻的餐桌;秋天里,老桂花树下游戏着中秋的朗月,童声唱着同样的乡谣:“细锅仔,细锅仔,喵米老鼠搬凳仔!”;春天里,晨雾中那临街门石上常有她们姐弟端坐的身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时光剪影岁月匆匆,不惑的岁月里我们相聚在大洋彼岸,东道主的我暂且抛开无休止的工作,尽享陪伴的乐趣。了解到多次访美的冬梅并不仅仅满足打卡似的蜻蜓点水掠影观光,我设计行程安排时也就可以有更多的想象空间。了解一个地方的文化风情,就是到普通的生活中去扮演那里的角色是肯定错不了。我便按照自己的理解安排着陪伴的行程,让冬梅跟着我一起过一把平常的日子。</p> <p class="ql-block">衣食住行往往始于食,第一天的晚餐没有用美味中餐款待远来的发小。回头看冬梅在我这两天半就吃了一顿半中餐,半餐是早上的两个homemade包子,一餐还是搭伴我与来自国内老同事的小聚。老同事来波士顿开发业务拜访客户,约上,游玩波士顿市区后就拉上冬梅和老同事上Cambridge的一小有名的台菜馆搓了一顿中餐。<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我们笑在餐桌上,聊在往事里!</span>世界说大也小,欢聊之间冬梅和老同事还又过业务上的交叉。冬梅一大客户的生产技术还是老同事当年读研时的成果,并成功转让给厂家,也就是冬梅后来的客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工作生活,工作摆在生活前面,人们不得不先勤劳工作赚到饭钱才能把风花雪夜的生活过得妥当,除非有old money。我没有,自然也就没法超脱。当天的午间匆匆把冬梅从隔壁小镇的机场大巴站接到家中,我就继续投入忙碌的工作中。冬梅被无奈地凉在一边,只好自个在前庭后院寻找她眼里的异国风光,直到下午五点了我和同事们说了再见,长舒口气,才转头朝冬梅露出歉意的微笑。而此刻,静静的厨房看不到任何晚餐的迹象,说不定冬梅心里已经开始琢磨要饿一阵肚子了😄。</span></p> <p class="ql-block">根据自己计划款待冬梅的第一顿,我不紧不慢对冬梅说:“走!我们先一起上超市买菜去“。在新英格兰的晚霞中,冬梅随我一起逛了一把超市。生活有时就是蒙太奇,生活角色的快速转换就是那镜头的切换。回家后,我又让冬梅领略了一把北美人的生活节奏———multitasking的高效率😄:开火海水煮龙虾,烤箱里烤三文鱼、烘芝士伞菇,铸铁锅煎牛排,微波炉热dinner roll,开瓶法国红,煮上中国普洱香茗。从五点多出门到六点半入席,满打满算一个半小时,看着开心的冬梅,我解释到:西餐重点在于食材,精髓在火候,从而突出食材的原味。至于烹饪的准备工作就相对简单直接,没有中餐繁琐的洗、切、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冬梅还是记忆中小时的那模样说到:“我看你夸啦、夸啦几下就搞定,也就是撒撒盐,扒拉、扒拉就准备好,牛排拿出来都不用洗一下,色拉倒出也没清洗……”,&lt;夸啦&gt;是童年故乡的象声词,形容操作者的麻利干脆利索。估计冬梅当时看傻了眼,呵呵,要的就是这效果,感受到不同才能体会到饮食和文化的差异!看来给发小第一印象达到预期效果,是否味美则次要。</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我要求冬梅和我平时作息时间一样早起一起送孩子上学,看看北美孩子的校园模样。当然也只能看个热闹,不能深入教室体验。冬梅却透着半开着的门看到了学校孩子们的morning meeting,问我是否是早上的思想纪律教育?我含笑地说:“Yes &amp; No!”,因为思想纪律教育肯定会有的,但只是其中的很小部分(没有党的思想灌输),更多的是总结安排和分享,以及是孩子们聚在一起机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和国内教育不一样,美国从初中开始就没有固定分班,每门课学生会有不同的同学,而且不一定都是同年级。一则能和更多不同年龄层的同学有机会相处和学习,另外是为将来大学生活做准备,慢慢把握个人的独立性。因为进入大学也是如此,没有固定班级,自己选课。我很开心地看到冬梅非常enjoy安排的如此行程,从小就是好学生的她好奇且兴奋地欣赏着校园中一草一木。</p> <p class="ql-block">离开孩子学校,冬梅被领到我平日里钟爱的湖边秋景之一。晨阳的光芒金丝般地刺透斑斓的秋叶,投撒在林间,从云端拉直斜插大地。感觉天地那一刻就是一部钢琴,屡屡晨阳就是那琴弦,镜面湖水岸边的森林是那琴键。而缈缈的水烟如同一群仙女的舞者,轻盈地在水面随着天籁晨曲,扭动着柔软的细腰翩翩起舞。厚厚的落叶更有那星光大道的大红地毯想象空间,行走之上软软中还带飒飒的节奏,若非旁边道路上形似匆忙的车辆发出赶脚的引擎声提醒,真会错意为我们是天上云端漫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冬梅被眼前秋景惊呆,看着她贪婪地张开双臂拥抱眼前画一般的美景,所剩的语言只剩下喃喃自语:“太美了!太美了!…”,我也开心地笑了!因为她似乎回到童年时期的那份单纯,那份童趣,回到老屋斜对面氖气路灯下的欢快!我略带遗憾告诉她,目前看到的只是尾秋的最后背影,如果早两周来,而且能遇上雨后初晴的薄雾轻纱清晨,那种美会让人醉在其中!即使对秋色熟视无睹的当地人也会忍不住停车怜爱起那枫林晨阳薄雾的画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果想让我打个比方,我会说新英格兰地区的湖面堪比九寨沟的风光。面对投入这自然风光的冬梅,我不忍打断其沉浸欣赏的静谧时光,可饥饿感却阵阵袭来。</p> <p class="ql-block">“我们该去填饱肚皮了!”。当初得知冬梅要来访,如何安排两天的行程开始作实让我费了些脑筋。最后决定观光加生活体验,吃一顿典型美式早餐就是生活体验的一部分。我知道冬梅多次出差美国,在宾馆里对美式早餐肯定已知其味,但不一定知其在北美文化的部分。和中国早餐一样,北美早餐大致也是三种:家里就地简单解决,路边的匆匆快餐,早餐店里悠闲的享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家人在早餐店里坐下慢慢享受也是一种北美的家庭周末生活,所以周末早餐店一般会比较忙,生意好的有时需要等待位子。而平日里,顾客多为自由职业,弹性工作时间或能remote工作的人,或朋友相约。我们初次领略到这种早餐文化得谢谢我们最早的老美朋友N&amp;M,他们曾经邀请我和他们家人一起享受这种早餐文化,也让我们对当地的local早餐店情有独钟,自然我为冬梅选的也是一家local 早餐店(2Mauro's Cafe)。冬梅让我帮她选餐,在众多的选择中,我毫不犹豫帮她决定了omelette 和 pancake,通常omelette最能体现当地人的口味,pancake的大众性如同国内馒头油条。后来游玩波士顿市区时,导游讲解波士顿最初地形时就用了pancake来打比方,以形容Brookeline那一带的地势,我笑着对冬梅说:“你刚吃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冬梅的眼睛不放过秋末的每一靓丽色彩,我便要求服务生为我们选了一处红叶窗景的桌位。我们品着浓香的咖啡,回忆着香浓的童年。那些儿时伙伴的名字蹦跳在我们言语间: 雪梅,小梅,军仔,叽叽,老五,春林,冬林……聊天中我们发现两人开始喜欢文学作品都是来源同一伙伴——小英。那时小英家算是我们那堂屋里的唯一知识分子家庭,她父母应该是知青时相识相爱,少年的我们通过小英的渠道疯狂地贪读着她们家里订阅的早期八十年代的文学杂志:当代、钟山、收获……共同的回忆让我们相聊甚欢,不知不觉到了该动身下一站的时候。我们的下一站按计划是上90号高速直奔波士顿市区,途径小镇Ashland时冬梅被那小镇的安详拖住了脚步。</p> <p class="ql-block">美国的小镇没有繁华热闹,往往是一种低调的安静。也许有些来自中国的人会把这种安静理解为萧落,因为习惯国内大城市的五光十色喧哗,会有一种感觉落后于当今中国造城的欣欣向荣的失落。我很高心冬梅有着不同的理解,冬梅有的是那种欣赏这份小镇的静谧。因为她的喜欢,我们也就牺牲部分前往波士顿市区的时间,即兴在路边停车让冬梅寻找体验着那份北美小镇风情!小桥湖水落瀑布,彩林倒影画晚秋,乡人遛狗问早安,小镇冬梅影留秀。</p> <p class="ql-block">冬梅盯着小镇旁边公园停车场一木柱上的房子模样木箱,里面摆满了书,下书“Ashlan 小图书馆”发出好奇而惊讶的表情。我立马给她解释,这是北美人喜爱读书者的路边图书馆,可以出现在任何地方,繁华路口,社区小道常常可见。人们可以随意挑选带回家,也可将自己图书拿来放进去分享给他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冬梅对这个路边小镇是那么fascinated,深深地被它迷住了!小木桥引领着她探究深秋的水边落叶,手机在她手中不停变换着角度,捕捉住秋色渐去的背影!许多场景,背影更具留恋和追寻的美感!我站旁观看着举着相机开心忙碌的冬梅,突然想起刚过drop off孩子时的小插曲而偷着乐了。把孩子dropped off后,冬梅开始为自己进入游人状态做准备,突然听到她在后排一种非常懊恼的声音:我可能把手机落在你家了!我听了也顿时觉得非常遗憾,现代人出门旅游忘带手机如同士兵上战场忘了枪🥹!此刻,冬梅拿着自己手机记录着自己的时光,我的偷乐就是想起我们再次停车时,冬梅突然发现自己手机就在身边时的那份意外激动心情。</p> <p class="ql-block">最后冬梅和小镇简朴的镇牌合影后,我们就向波士顿市区进发,抵达common ground已是中午时光了。其实,游玩波士顿市区对我而言相对陌生,不象带冬梅体验日常北美人生活那么得心应手。因为自己每次来波士顿都是直接奔着目的地而去,之前有朋友来也多是朋友们自己游,我少有真正认真地游玩波士顿市区,这如同当年身边的庐山也是直到临出国时才匆匆走了一趟。按照心中预案,我带着冬梅参加12:30pm 的group freedom trail游,寄希望职业导游帮助冬梅了解波士顿,了解美国的起源。</p> <p class="ql-block">未曾想到,这次freedom trail让我们从中午走到傍晚,经历了一个长达五个小时波士顿市区大街小巷的穿行。究其原因问题还是出自我这个不称职的本地人,到了QuincyMarket和导游分手后,我们决定继续沿着trail 路标行走。我想当然地认为trail会是一个环形,能回到我们出发地。结果登上Bunker Hill Monument后,等待我们的却是终点标记。好在冬梅至始至终保持着耐力和兴致,一路上我们讲述着各自二十来年各自的生活故事,分享生活里的跌宕起伏,行走在故事中,感觉在时光隧道里,除了最后体力上的累感,所有的都是开心和愉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冬梅被对着波士顿NBA超音速队主场的TD Garden入口露出微笑,站在通往Charles town桥上张手开心。在波士顿的历史上应该是先有Charles Town再有波士顿,在游客中知道Charles river的比知道Charles town的多。我非常喜欢Charles river,两岸三名校,每年都举行世界大学生划船大赛,端午自然少不了龙舟赛。可惜我没得时间带冬梅在Charles river骑行感受它的魅力,也就只在 Charles town 的一个路边加油站买了瓶水,上了个厕所。呵呵,反正都Charles!</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冬梅最后站在Beacon hill之巅,沐浴在夕阳晚霞的余晖中安慰我说:“体力的消耗治愈了这些天来的头晕!感觉打通全身的经脉!”,真是开朗有趣的冬梅!</p> <p class="ql-block">和冬梅一样,非常幸运我们trail开始时遇到的导游Ben也是十分开朗有趣,且知识渊博。Ben曾经是一历史杂志的主编,退休后玩起讲解波士顿历史的导游,他的二次就业应完全是自己兴趣所驱使。Ben的风趣和渊博知识紧紧地吸引着我们,他让城市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开口讲述着历史。指着古老的阳台让我们聆听那里曾经发出美国国歌的第一声,领着我们瞻望了美国的全能型人物本杰明.富兰克林出生和洗礼处。面对现已是墨西哥连锁餐馆chipotle,Ben告诉我们那古老的红砖楼曾经是波士顿最早出版社,如今被周围高楼包裹着,并让我们想象当年世界偶像级的英国作家狄更斯踏上波士顿是如何受欢迎,其作品就在这里被发表发售整个美洲大地的情景。谁曾想圣诞节在狄更斯之前也就丑小鸭级,是狄更斯的作品赋予了圣诞文化,让圣诞节升华超越了宗教,变成近现代西方文化的标杆节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站在那位于城市中心,被公寓包裹着不起眼的墓地,Ben向我们一一介绍了许多近现代史上历史级别的重磅人物,他们思想和影响永恒,肉体却回归大众同眠与普通人,墓地朴实如此,比起我长眠家乡父母的墓地都差远了。Ben还给我们介绍了许多来源于波士顿的第一,比如北美第一个公园(Boston Common),第一个公立学校(Boston Latin School)以及世界上第一个邮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波士顿的各种历史人物更是被他信手拈来,开涮打趣于历史事件中。比如,美国奠基人之一的Samuel Adam,Ben问大家是否知道来波士顿知名品牌啤酒Samuel Adam,啤酒商标上还有其头像。于是Ben就拿出两照片给大家看人谁是Samuel Adam ?谁是Paul Rever?大家自然照着啤酒商标上照片指认,结果是个梗!因为啤酒商标用了Samuel Adam大名,头像却印的是著名爱国人士Paul Rever。</p> <p class="ql-block">住我们小镇的人没有不知道有关Paul Rever在美国独立战争打响第一枪那夜的传奇故事,也就是因为Rever的星夜奔骑Lexington传递消息,才有了小镇中心广场绿地的独立战争那第一枪,催生了美国的诞生!冬梅走在从Lexington通往concor的旧战场土石路上,聆听着那为追求自由的厮杀声,以及双方不幸殒命的战士最后惨叫声!而慢步在小镇时,battle green周围的当年建筑依旧,只不过时光替代的是宁静的现代生活,简朴的小镇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可厚重的小镇图书馆紧紧地吸引住冬梅的脚步,浓厚的北美书香触动着冬梅思想灵魂深处的思考,惊叹着美国普通小镇拥有如此完善而规模的图书馆。我告诉冬梅:在每个小镇,图书馆和教堂总是最早最完善的公共设施建设,它们代表着北美人对知识和信仰的尊重!</p> <p class="ql-block">大凡来访的朋友,我都会把小镇古战场(battle green)外加十分钟远的瓦尔登湖(walden pond)打包推荐。瓦尔登湖因梭罗散文集而出名,秋游瓦尔登湖又是最佳档期。冬梅来得稍为晚了一点,可冬脚步才踏上入湖边的入口就被湖边的秋色魅力吸引得迈不动步伐。偏西的阳光把瓦尔登湖的秋色装扮得斑驳陆离、五彩斑斓,天水一色如同一块挂在天边的纯蓝锦布,中间绘着森林的秋装。梭罗曾经总结瓦尔登湖“The scenery of Walden is on a humble scale, and, though very beautiful, does not approach to grandeur, “(瓦尔登湖的山光水色内敛含蓄,虽然美丽无比,却也算不得宏伟壮丽),给人的确就这种感觉。今年的水位比往年偏高,记得梭罗对湖的水位也颇有些笔墨,详细地记录了他对湖面的观察和自己的丈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冬梅走访完梭罗木屋遗址,其实就是一块空地外加后人在其旁边堆搭的石塔,我让冬梅选择原路沿湖边返回,还是继续绕湖继续前行。冬梅毫不犹豫选择了后者,可见她对瓦尔登湖的热情,因为多数人回答我的是原路返回。冬梅的高涨情绪换来她能360度无死角欣赏瓦尔登湖,还得以机会看到呼啸而过的火车,想象梭罗在火车道旁边开荒种豆,和火车司机招手打招呼,与扳道工搭讪的情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对冬梅说:梭罗把菜地选在火车道旁,某种程度上不应该把梭罗修屋独居湖边理解为过隐士生活。而且根据读他的散文理解,他并不拒绝与外界交流,只是一种略带无政府主义思想的他在做一次低欲生活的实验,寻求避免过度开发自然而达到与自然的一种和谐,同时求得独处时光的安宁。有人用孤独来定义他的瓦尔登湖边生活,不不认同!准确是独处,独处和孤独咋看类似,其实是完全本质上的不同。一个是主动寻求内心的宁静,另一个是被动为周围所不接受或容纳!其最后对生活的表达也会不一样!</p> <p class="ql-block">梭罗当年毕业于哈佛,作为小时的学霸来到波士顿,冬梅走访梭罗的母校哈佛更是一种朝圣!按冬梅的话说是当年没机会来此圆梦,此刻可以双脚踏在哈佛的校园里,感受哈佛骨子里存有的自由思想和古老传说。哈佛,的确在保持思想自由把握住自己的分寸,比如自10月7日以巴冲突以来,双方支持者就上演了一场碰撞,校方非常谨慎地把握着言论自由的fine line。冬梅在校园里还得以机会见识了一场学生搞的闹剧,体会了一下“哈佛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哈佛校园有一约翰.哈佛铜像,据说摸了其左脚就能给自己或孩子带来好运进哈佛。这传奇之说直接效果是相对黑黢黢右脚,哈佛先生的左脚被人摸得比金子还亮。冬梅自然不会错过摸脚的机会,可等待冬梅的却是两身着黑西装的学生守卫者,不让靠近,甚至不让拍照。我开始只是有点纳闷,以为是不巧赶上什么特殊活动。可事态发展有点越来越离谱,不一会儿铜像前聚集越来越的游客,远道而来的游客自然不死心就这么失去这机会,各种疑问咂向那黑帮似得守卫者,其中有个亚裔(我高度怀疑是华裔)守卫者竟然开始对游人发出声嘶力竭的吼叫驱赶,甚至出现某种程度上的攻击性。这和我对一般美国人在公共场合行为少有喧哗的准则理解相去甚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对冬梅说:“something is not right! 我们先去图书馆,回头再来。我都开始怀疑那人歇斯底里有点精神不正常…”。刚好一亚裔女生路过我身边,刚刚听到我怀疑人家精神状态,微笑对对我们说:“it is a prank”, 我对冬梅解释纯粹是小年轻闲得精力过剩,整蛊取乐。就对冬梅说:“哈哈,那看热闹去吧!去把它录下来,见识见识哈佛的疯子的恶作剧行为😄难得被你赶上了”!结果冬梅还是被那个近似发疯的亚裔男生吓到了,不敢举手机拍下,生怕他会抢去手机。那疯了般的吼叫声终于把校园保安警给招呼过来,搞恶作剧的几位男生被劝散,校园恢复正常次序,冬梅也摸到了哈佛先生的左脚,和铜像合上影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相对哈佛,MIT走访就是闲得就波澜不惊,校园主楼更是中规中矩却又非常气派的欧派mansion风格,大理石花岗岩为主,一进去就如同走进殿堂的气势。冬梅感慨到:麻省理工感受到的就是一种天生工科的气质!</p> <p class="ql-block">总体而言,我自认为为冬梅安排的两天波士顿行程做到了点面结合,有张有弛而不赶脚,除了MIT的造访,因为那天我临时和他人中午有一个预约得赶回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冬梅为了答谢而发出请客犒劳我们全家的邀请,我和双豆妈一商量就在最后一天行程<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临时加了一晚间活动,</span>向冬梅发出参加孩子学校当晚上一年一度的Friday night light活动邀请。届时学校会布置灯光球场,球场边还会来三辆food truck分别出售local 披萨,热狗芝士薯片和饮料冰淇淋。现场将举行学校主场的女子足球比赛和男子橄榄球比赛,我们可以加入学生和家长的主场啦啦队中,边看球赛助威。同时可以吃着冬梅在food truck买的答谢nacks, 冬梅自己也可以体会一下典型美国式学校体育活动的简单开心。冬梅愉快地接受了邀请,在秋寒的室外我们喝着冷饮(冬梅说她没想到饮料里还加冰😄),打着小冷颤,观看着孩子们的比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夜幕中的热闹,寒风中的兴奋,冬梅结束了她为期两天半的波士顿之旅,我也类似结束度假回归忙碌的工作状态!再见,秋天里的冬梅!</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北美老六</b></p><p class="ql-block">(我想象冬梅眼中和我在北美见面的心情)</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当我走出机场大巴Woburn站时,落大的停车场除了车没几个人。我环眼四周的秋色,来到老六的地界新奇和欣期交错着。已经二十多年没见,见面该是一个什么场景?老六会是什么形象出现?盯着驶来的每辆车心里猜着,连猜连错!又一辆大妈车驶来,北美人叫那种9人座Van为大妈车,因为多数有了孩子的大妈喜欢这种9人座,方便拉一大群孩子为各种活动奔波。车里跳出的不是大妈,而是一身着黑色hoody的中年大叔,细看不是老六还能是谁?哈哈哈😄还好够不上油腻大叔称呼……看到的是那个“年轻帅气”的发小老六穿过二十多年的岁月,咧着嘴扬着手大踏步朝我走来。“Hello,老六~~”</i></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br></i></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