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作者简介</b></p><p class="ql-block">《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教师、教育家,被誉为教师心灵导师的帕克•帕尔默所著。他擅长演讲,写作,独立地从事关于教育、共同体、领导、精神和社会变革等方面问题的研究。著有《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以我们熟悉的方式认知:作为精神之旅的教育》、《悖论的承诺》等。本书《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将关注的视角聚焦于教师,聚焦于教师的心灵成长和专业成长。立足于将教师的教育工作融入自我认同和完整之中,关注教师职业的深层愉悦,其核心的观点是“优秀教学不能降格为技术,优秀教学源自自我认同和完整”,旨在唤醒并激励教育智慧。全书充满了对教师人性的充分理解和尊重,无论是刚刚入职的教师,正在成长中的教师还是已经走过教育人生的教师,读来都能受到心灵的抚慰、净化和启迪。</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一、教师的自我成长要与职业成长融为一体</b>。作者帕克•帕尔默在开篇即说:“在我所知的任何工作中,教学对心灵最有益”,这里对心灵的有益不仅仅是指教师对学生心灵的影响,更主要的是在教学工作中对教师自我心灵的认同和完整。</p><p class="ql-block"><b>首先,教师要找到自己擅长的天赋</b>。教学虽然用相同的课标,相同的教材,但正所谓“条条道路通罗马”,教学是很个性化和私人化的。有的人滔滔不绝,有的人惜字如金;有的人天马行空,有的人循规蹈矩;有的人带着胡萝卜走进课堂,有的人带着大棒走进课堂。如果擅长启发讲解却“赶时髦”将课堂变成“讨论展示”,就会造成自我与职业的分离,心理得不到满足,自我职业也得不到发展,做成了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如果能够根据自己的天赋特点,识别在每一次课改来临时那些是适合自我的,那些是不适合自我的,那些适合我们所教的学科,那些不适合我们所教的学科。帕克•帕尔默在《铸造我们的学科》中特别指出:不仅我们铸造了学科,学科也铸造了我们。比方物理学科中“物质”“能量”“相互作用”的概念意识,比方“探究意识”等,我们总说学科对学生的影响,如果学科没有在教师自己身上留校烙印,那么,教师又怎么拿学科去影响学生呢?可见,在本书中作者总是强调“不分离”,首先是教师要与职业融为一体,用职业理念,职业思想塑造自己。从而把学科、学生和自我编织在一起。</p><p class="ql-block"><b>其次,要有每节课都是不完美的认知。</b>无论课前如何精心设计,课堂都是教师、学生、教材和师生现实生活共同构成的教学现场,现场的即时性对教学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上一节课在A班根据教学设计组织教学,和学生的互动交流相当活跃,下节课相同的教学设计在B班就会磕磕绊绊,学生情绪很难调动起来。无论你是专家,无论你多么受老师学生的爱戴,班内总会有“来自地狱的孩子”不领情。当我们明白我们作为教师和学生同样是面对教材时,那个学科才是我们的中心,我们的责任是尽自己的全力把学科引向学生,而不可能把学生引向教材。就像在本书中帕尔默先生面临的“三人帮”学生,她们在开学时就已经确定不选修那门课了。</p><p class="ql-block"><b>最后,要勇敢面对教育真相</b>。在具体的教学中,会遇到来自行政的“把一个模式捧上天”的现状,也会遇上暂时的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实际,出现焦虑是正常的,但如果对自己的天赋能力产生怀疑,并作出随大流的改变,在帕尔默先生看来就是不足取得,是一种自我与教学工作的分离。比方在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初始阶段,就出现了把课堂的主动权全部交给学生的现状,在课堂上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亦或艺术学科,所有的教师都不敢讲,对课堂上学生的表达不敢做评价。经过一段时间热热闹闹的课堂之后,课堂的有效性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学科思维重回课堂主旋律。课堂回到了动静结合,讲练穿插的局面,很多老师又逐渐找回了自己的天赋特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二、要把学科作为教学的中心。</b>一直以来,我们虽然承认“教师”、“学生”、“教材”是组成教学的三个因素,但教学过程却始终在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之间游离,教材或者说学科都是以一个可以被记住或掌握的“死的知识”的面目出现。作者帕克•帕尔默在这本《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中将教师、学生、学科作为一个共同体,并且旗帜鲜明地把学科放在教学的中心,其背后的机理在于一种新的学习关系的建立:教师和学生通过学科建立关系,教师的作用是设计“让学科说话”的过程和情境,学生则在理解和与学科的对话中与学科建立关系,师生都被伟大事物的魅力吸引在一起。在我三十年的教学生涯中,一直被学生叫做“物理老师”,虽然是学生们无意中这样叫的,但是却说明我是通过物理这个学科和学生之间关联的。这样的定位,一方面解决了教与学这一对矛盾,教是对文本的解释和再创造,学是对文本的了解和再丰富,教师和学生都是文本的创造者而不是消费者。另一方面,从另一个侧面也指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作为教师,并没有选择教学内容的权力,但是面对相同的教学内容,教师如何教,如何组织学生学习,学到什么程度有充分的自主权,优秀的教师主要就是在这个空间上拓展自己的空间。</p><p class="ql-block">第一,教师要对学科有自身的理解。在文中帕尔默先生讲述了自己“前台和后台”的案例和那个法语老师的案例,都说明了学科对于教师的自我认知的作用。在《为未来而教,为未知而学》中,帕金斯所提到的“全局性理解”和《教学这件事》中大村滨老师的“作文教学”都体现了教师在学科建设中的自我成长和自我认知提升。</p><p class="ql-block">第二,教师要做的还应该是带领你的学生去理解这门学科,以及它作为伟大事物存在的意义。我们现在提倡核心素养下的教学,核心素养的提升只能把学科放在首位,在学科学习中提升素养。教师尽可能让学科自己也需要发声,而且也需要被倾听,需要被尊重,就像我们会以一种尊重的态度去倾听互相的声音一样。学生只有在与学科正面接触,真正对话,才能真正建立起学科素养。</p> <p class="ql-block"><b>三、个性化教学和共同体的要统一和谐。</b>本书中,作者没有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去对教育做出要求和评判,而是始终站在对教师工作的尊重的视角,一方面承认“关起门来教学”是教师工作的特点,其优点在于学术的自由和个性化的教学的可能性,另一发面也指出其弊端在于闭塞、孤陋寡闻以及只能进行片面的结果性评价。</p><p class="ql-block">共同体作为破解教师专业发展瓶颈的方法,听起来并不陌生,但是,在《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这本书中,对于共同体的建立和参与帕尔默先生并没有做一般意义上的建议,而是本着对教师人性化尊重原则,将共同体作为“伟大事物”描述了其发展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独立的个体作出发自内心的决定,直面教学中的问题和恐惧;第二阶段:发现对方,并形成志同道合的共同体;第三阶段:将个人的关注转化为公众的问题,形成自己的思维语言体系;第四阶段:选择正向的奖赏性的系统。通过对以上四个阶段的的“漫步”,可以看出每一个个体在自己的职业专业化发展道路上所处的位置,和所经历的过程,给我们如下的启示;</p><p class="ql-block">首先,自我做起来。帕尔默先生说,我们不可能改变世界,但在我们的三尺之内做点什么改变还是可以的。个体不能指望“制度和群体”主动做出改变。有一部电影《觉醒年代》就说明了伟大事物在初始阶段都是孤独的,流血的,而不是群体性的,有领导的。“面对伟大事物”,第一阶段就在三尺之内,自己、自己的学生、自己的学科。</p><p class="ql-block">其次,主动寻找和发现志同道合者,倾听、塑造和治愈我们的内心。“德不孤,必有邻”,作者帕尔默在文中给我们指出了主动参与培训和参加各种活动。这个阶段,要克服两种倾向,一种是等待突然出现一个领导,把我们组织起来。另一种现成地加入一个有馍有样,特别完善得组织结构。作为个体来说,有两种途径来寻找和发现志同道合者,第一个途径要特别留意和珍惜那种茶余饭后,课余时间,教学现场那种即时性的交谈引起共鸣和启发,就是所谓的“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第二个途径,积极参与各级各类组织的培训和教研活动,尤其是主题教研活动,大家围绕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交流研讨的过程就是一个临时的共同体。比方围绕作业设计、围绕当堂检测、围绕课堂展示等主题教研活动。我曾经组织过一次物理“先做后教”的课堂展示,其目的及时把县教研室提倡的“先学后教”有效应用于物理教学。在那次活动中很多不善于讲课的老师表现出了超强的组织能力。</p><p class="ql-block">第三,做出自我风格的教学。一方面我们要理解伟大事物的发展走向,三十年的课程改革,从目标教学到素质教育,再到核心素养,现在又倡导“大单元”教学,不同的话语体系其实表达的都是同一个主题——学生发展。所以重要的是思考我们自己的教育是否有利于学生发展,而不是在每一次课改来临都是“花拳绣腿”。另一方面,我们要善于总结自己的思考,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和行动。我又想起了南通李吉林的“情境教育”,三十年如一日在“情境教育”的路上耕耘,即使她已不在人世,他的追随者仍然在不断丰富其内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总之,一本来自异域的书,聚焦于教师个人体验和个人成长,聚焦于从来没有人关注到的教师焦虑与恐惧,作为教师读者,在阅读中看见自己,感受自己,最终达到唤醒自己职业认同和职业自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