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十一国庆佳节,我们姐弟从哈尔滨出发自驾东游去边陲虎林,那里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终结地,珍宝岛自卫战发生地,东北抗联主根据地,北大荒精神发祥地,《乌苏里船歌》唱响地。</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在虎林的日子里,我的心难以平静,甚至血脉偾张。许多教科书中的历史知识点,文学作品影视剧中了解的人物、事件、故事,都生动、鲜活、丰满了起来……</b></p> 因自卫反击战驰名中外的珍宝岛 <p class="ql-block"> 珍宝岛,位于黑龙江支流乌苏里江主航道中方一侧,是中国固有领土。全岛面积0.74平方公里,因状如元宝而得名。这个小岛因1969年3月发生的珍宝岛自卫反击战而驰名中外。</p> <p class="ql-block"> 当年,有71名英勇的守岛战士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国家的主权。全国从军队到地方都进入了战备状态,我下乡的北大荒农场也组建了知青武装民兵连,时刻准备着。</p><p class="ql-block"> 自卫反击战胜利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常年驻守珍宝岛。如今这里成了守岛战士的家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人们来此不仅是为了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更是对历史的铭记,对英雄的缅怀。</p> <p class="ql-block"> 特想上岛一游,却被告知是军事管制区,游人可以乘游艇在乌苏里江围岛观光,但不能登岛。有极少数游客登岛是经特殊批准的,很令我们羡慕。</p> <p class="ql-block"> 快艇溅起的浪花翻滚着跳跃着,犹如我波涛汹涌的心海。从游艇上近距离观看岛上的营房,也一定程度弥补了未登岛的遗憾。</p> 虎头要塞成为日军自掘的坟墓 <p class="ql-block"> 虎头要塞博物馆位于虎头国家5A级景区内,采用地上展馆和历史遗迹相通的建筑风格,是展示侵华日军罪证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一战的专题型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78年前,这里是侵华日军苦心经营的军事要塞。如今,这里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p> <p class="ql-block"> 展厅由东北沦陷、抗日烽火、虎头要塞、劳工血泪、摧毁虎头要塞五个部分组成。复原场景、沙盘模型、数字照片墙、动态作战图等,吸引了许多游客伫足。我不由得吟出杜甫那悲怆忧愤的诗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p> <p class="ql-block"> 游人中有不少带孩子来参观的,很自然的想到梁启超“少年强则国强”的话语。孩子是国家的未来,从小就受到“爱国主义、国际主义、革命英雄主义”教育,传承红色文化太重要了!</p> <p class="ql-block"> 23年前,长篇小说《梦断虎头》首发式在虎林召开,作为出版社责任编辑的我曾来过这里参观。今重入“魔窟”心情仍是难以平静,边看边为弟弟妹妹们讲解着。</p><p class="ql-block"> 蜿蜒狭窄的巷道内昏暗潮湿,透出入骨的凉意。在阴森的气氛中,借助微光,混凝土墙壁上凝结的水珠,当年激战的弹孔也都闯入视野,清晰可辨。</p> <p class="ql-block"> 地下工事十分复杂,像是进入了一座迷宫,一条条巷道纵横交错,上下连通,设有岗哨、宿舍、蓄水池、弹药库、发电所、医疗室、指挥所等,并有竖井直通山顶观测所和通风口、排气孔、反击口。</p><p class="ql-block"> 当年侵华日军在我国东北修筑了总长度约1700公里的军事要塞群,被日军自喻为“东方马其诺防线”。史料记载,虎头要塞战时最多可容纳数万兵力和大量物资,被吹嘘为不怕围困的“北满永久要塞”。但令日军始料不及的是,这些“牢固”的堡垒最后成为其自掘的“坟墓”。</p> <p class="ql-block"> 虎头要塞分布在虎林市虎头镇西北群山之中,由猛虎山主阵地,虎北山、虎东山两翼前沿阵地,虎西山、虎啸山后援阵地构成。要塞日军利用地形构筑了环绕山体的战斗掩体和交通壕,并设有出入地下要塞的通道及通讯联络设施,使地上地下联成一个军事整体。</p> <p class="ql-block"> 隐没在山林中的军事要塞不仅是历史遗址、战争残骸,更是活生生的历史教材,它指证着日本侵略者犯下的滔天罪行。史料记载,这一庞大的军事工程夺走了我国十余万劳工和战俘的生命,他们被累死、病死和秘密杀害,最后还遭集体屠杀。如古诗所云: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他们的亲人再思念也是天人永隔了。</p> <p class="ql-block"> 建于1945年10月的苏联红军纪念碑,位于虎东山顶,与俄罗斯隔江相望。其碑文写道:“光荣归于苏联斯大林元帅和远东第一方面军……”有近千名苏联红军为攻克要塞而牺牲,永远长眠在这里了,纪念碑就是实物见证。</p><p class="ql-block"> 此刻,仿佛以苏联人心目中的美丽女神“喀秋莎”命名的火箭炮在怒吼,长篇小说《梦断虎头》中描写的场面真实再现:“这火箭弹画着赤红的弹道,在虎啸山上交织成了密集的火网……烤得森林顿起大火,坚硬的花岗岩石变成了粉末,炸毁了的残炮粘成一堆铁疙瘩……”</p> <p class="ql-block"> 景区广场有一组抗日英雄群雕像。他们戎装在身目视远方,坚毅不屈的神态,给人以果敢和力量。解放虎头的战斗中也有抗联战士的贡献和牺牲,历史不会忘记,人民永远缅怀!</p> 第二次世界大战终结地纪念园 <p class="ql-block"> 时光倒回,就在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之时,驻守虎头要塞的日军却仍在负隅顽抗。苏军展开猛烈进攻,经过十一天的激战,8月26日要塞被攻克,虎头由此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终结地。</p><p class="ql-block"> 为铭记历史,警示后人勿忘国耻,虎林市委、市政府于虎头要塞核心阵地猛虎山修建此园。这里曾是侵华日军虎头要塞指挥部所在地,也是当年苏联红军战斗最惨烈、攻坚时间最长、牺牲人员和消灭日军最多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这里树木环绕,群山肃立。主题纪念碑巍峨高耸,雕塑、景墙、石刻悲壮凝重,再现了二战各个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其规模宏大,形象逼真,宛如史书,彰显了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民不畏强暴,不甘屈辱,勇于抗击法西斯的钢铁意志和不屈精神。</p> 美丽富饶的乌苏里江起点 <p class="ql-block"> 乌苏里江全长905公里,流经虎林202公里,从起点虎头向北流至抚远,与黑龙江汇合直入太平洋。乌苏里江原本是中国的一条内河,清政府与沙俄签订《北京条约》后,才变成了中俄界江。看到界碑,心情很是复杂。</p> <p class="ql-block"> 乌苏里江以其美丽、富饶、纯净而闻名,盛产大马哈鱼和“三花五罗”等名贵淡水鱼。乌苏里江畔曾经是日军组织移民派遣“开拓团”的重点地区,还禁止当地渔民居住在江边,封锁江面不让打鱼。</p><p class="ql-block"> “乌苏里江来长又长 /蓝蓝的江水起波浪 /赫哲人撒开千张网 /船儿满江鱼满仓……”听着响彻江畔的《乌苏里船歌》,非常治愈,我们心情的天空也晴朗起来,更巧的是,对岸还出现了一道彩虹。不禁感慨,当下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不可阻挡,渔民的生活也一定在年年有“鱼”中越过越美。</p> <p class="ql-block"> 如今战争硝烟散尽,虎林早已成为经贸繁荣的崭新城市,生态环境优良的“鱼米之乡”。渔歌唱晚的大界江、沃野千里的大平原、景色瑰丽的大湿地、茂密深广的大森林,多么令人陶醉而流连。</p><p class="ql-block"> 78年时光的巨大反差,战争与和平的交织,赋予国人新使命。我们不会忘记发生在这里的战争浩劫,更会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安宁、岁月静好,我们的强国梦一定要实现,也一定会实现!</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文字/制作: 战剑如虹</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摄影: 澄澈 Hu 黑石 战剑如虹</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音乐:《殇》</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i><span class="ql-cursor"></span>感谢您的欣赏</i></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i>欢迎转发分享</i></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