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不久前,偶然机会从一个重庆商人手中购得一批民国时期重庆邮政实寄封。这些旧时经过邮路寄递的信封,饱经风霜留存至今实属不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抗战爆发,大片国土沦陷,民国首都南京也遭沦丧屠城;国府迁都重庆。</p><p class="ql-block">作为陪都,重庆在大后方坚持抗战,留下了不少抗战文物。但随着抗战胜利,内战又起;加之,政权更迭,政治运动此起彼伏,彻底清除了旧政权遗留的一切残渣余孽,……。七十多年后的今天,市井民间承载旧时重要历史的实物档案,已成凤毛麟角,鲜遇而不可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些信封寄托了最初主人的情感,在 “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 年代,冒着身败名裂,祸殃全家的政治风险,将其置于难见天日的角落,躲过数劫;是侥幸留存的历史鸿雁散落的珍贵羽毛,成为承载中华抗战历史的物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由于雾都气候影响和存放条件恶劣,信封遭遇潮湿霉变,虫蛀蚁咬……;南方的木柱屋梁尚在岁月中被蚕食坍塌,纸品保存的确难逃一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吾的这些实寄封,陈旧灰白,虫蛀斑斑……,好在,邮票、邮戳、书法手迹基本完好,信封主体尚存。在呈现真实的岁月痕迹和历史厚重感的同时,使文物拥有了一种似 “维纳斯女神” 般的缺憾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实寄封 10×22cm,复层宣纸红框封,民国三十七年(1948),自重庆“聚兴诚银行”寄至“国立女师学院”;重庆本埠“单挂号”,销 干支 点线 三格式邮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背贴邮资15000圆:民国邮政中信版孙中山像2圆 “改作5000圆” 永乐一次加盖高额普通邮票三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国立女子师范学院创建于抗战最艰苦的1940年12月,学院初址在江津县白沙镇新桥坪(白苍山庄)。这是战时中国唯一的一所国立女子高等学校,也是全国女子师范的最高学府,还是民国时期创办的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在渝三所国立大学之一。</p><p class="ql-block">抗战胜利后,迁址重庆九龙坡(信封上地址)黄角坪原上海交通大学战时校址。学院系科及附属单位日趋健全,办学规模逐渐扩大,为抗战建国培养了一批优秀师范人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国立女子师范学院大门前在校学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0年秋,抗战最艰难时期,民国政府教育部在重庆白沙镇创建国立女子师范学院,是当时全国唯一的最高女子学府,为四年制本科;由教育部原督学谢初循任院长。设教育、国文、史地、理化、外语、音乐、家政七个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学院的办学宗旨是 “养成中等学校之健全师资为目的,并养成其终身从教的精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学院的校风,早期注重“气魄远大”、“思想缜密”、“行为热烈”,1943年规定为“明礼义、知廉耻、负责任、守纪律、整洁朴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抗战时期,国立女子师范学院附中部分师生合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许德珩、劳君展夫妇合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0年,劳君展应聘到白沙国立女子师范学院执教,1945年任女师院第二任院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46年,劳君展出任重庆国立女子师范学院院长时在校牌前留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20年5月8日毛泽东送萧三、劳君展等6位新民学会会员赴法国勤工俭学在上海半淞园合影。左起:萧三、熊光楚、李思安、欧阳玉生、陈绍休、陈纯粹、<b style="font-size:20px;"><u>毛泽东</u></b>、彭璜、刘望成、魏壁、<b style="font-size:20px;"><u>劳君展</u></b>、周敦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25年4月16日劳君展与许德珩在法国巴黎的结婚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国立女子师范学院院长劳君展,湖南长沙县人,毕业于法国里昂大学和巴黎大学,是居里夫人唯一的中国籍女学生,为九三学社创始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九三学社中央常委等职,1976年谢世。丈夫为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许德珩,女婿为“两弹元勋”邓稼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据西南大学校史馆介绍,校史中记载:1947年,江姐(江竹筠)受中共组织派遣,在国立女子师范学院开展地下学生运动,发展了十几名党员,并成立了党的外围组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西南大学校史馆资料图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原国立女子师范学院毕业生李常时在题为《战斗的十二军文工团》的回忆录中写到:</p><p class="ql-block">“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那时我是重庆市九龙坡的国立女子师范学院史地系一年级学生。解放不到一个月,就有十多名女师同学参加了解放军,她们大多在解放军第十二军文工团工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上图中的国立女子师范学院参军女生之一的杨肖永生前单人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52年9月29日,杨肖永于国立女子师范学院音乐系毕业后参军入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十二军文工团作曲组组长,后牺牲在朝鲜战场,牺牲时年仅23岁。</p><p class="ql-block"><br></p> 老物件上的历史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