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难忘的外婆家一一葆善堂</p> <p class="ql-block">葆善堂始建于清代,为西式洋楼,穿逗木结构已夯土结构多层建筑。葆善堂原为三多寨寨主李孟麟家族的住宅,当时李系自流井大盐商,直到1950年,葆善堂被政府没收,后有八户三多寨村民在这里面居住,期间对建筑有加改建。</p> <p class="ql-block">葆善堂</p><p class="ql-block">2009年一03月一13日,</p><p class="ql-block">初步考证建于清乾隆40年《1775年》,坐北朝南呈长方形,三大花厅,花厅后面各有寝房三间。三厅四厢,正厢各有正房楼十四间,边厢各有正房楼十五间,门厅过道间六间。分两大庭院,八小庭院,共七十二间房屋,占地面积约2800平方米。门楼,为整体多楼,全牌坊式砖雕通体精磨青砖错缝精砌。正厅,因为四柱抬梁四拱,百步柱和大步梁上为双斗拱弧头反簧藻井雀替蝴蝶木马腿,棕坊及厅内梁棕全部施以淡浅浮雕。厢房,为双楹联构置,外层楹下部用水磨青砖错缝构砌,上部为木雕结构。内槛门户均精雕木刻人物、乌兽、虫鱼、花卉、吉祥物图案。其雕刻均工艺精湛透玲珑。</p> <p class="ql-block">70年代初,普遍都非常困难贫穷,作为儿时的我,最最渴望的就是跟着母亲回娘家。到外婆家可以得到慈祥善良可亲可敬的外婆的疼爱,还有呵护我的舅舅舅妈等亲人,每次去他们都无比亲切,尽最大的能力款待我们,更多的是弄好吃的改善生活。葆善堂整座房子里,每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每个角落都留下我童年时欢乐嘻戏的踪影,还有永远无法忘记的可爱天真无暇儿时的玩伴。</p> <p class="ql-block">记得老家的风俗,出嫁的女儿每当逢年过节时,每个过节后的第二天就会回娘家叫洗节料,和家里的亲人团聚吃饭,有女儿已经出嫁了的家庭,每个逢年过节时,当天准备过节吃的东西就会留一半,等到第二天女儿女婿回来了,就把所有准备的好吃东西都端上来吃 ,尽管当时的生活十分艰苦贫困,外婆也是如此,每次这个时候她都会和舅舅舅妈大家一起动手帮忙,做很多美味的传统的美食,比如竽子粄,纯手工线面,油炸豆腐,糍粑还有自己家养的鸡鸭等等,等待女儿女婿和外甥全家回来。外婆勤俭持家,勤劳善良和蔼可亲,每次去到外婆家都感觉特别的温暖。母亲每次回到娘家,就会帮外婆挑水扫地煮饭,同时也帮忙做这些美食,至今母亲也还会做这些美食,经常让兄弟姐妹们回家里享受一下她亲手做的家乡传统美食。</p> <p class="ql-block">衷心的祝愿家里的亲人们,永远平安健康!</p> <p class="ql-block">50多年过去了,对葆善堂的深情从未褪去。现在只要舅舅舅妈家有任何的喜事和召唤,都会陪同母亲兄弟姐妹前往,都绝不怠慢,每次回到葆善堂亲人身边,都感觉特别的亲切温馨,虽然之前发特大洪水,大家被迫无奈,同时也是生活水准提高了,都搬离了老屋子,在旁边建了新房子住,但是现在大家每家每户有喜事或大型的宴会,都会在葆善堂的大厅里面进行,每次回去后都一定要进到葆善堂老房子去走一走看一看。葆善堂经历几百年风雨洗礼,依然保存完好,它的雄伟壮观,永远永远地竖立在那里,它也是我此生最难忘,最亲切温暖最想念的家。</p><p class="ql-block">写于2023年11月7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