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十·一”

紫气东来

<p class="ql-block">  今年国庆节是疫情结束后的第二个大长假,考虑出行人员多,便约上几家老友,去南京附近的安徽当涂走一走、看一看,结伴而行,共享美好,领略山水诗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过一个充满诗意的假日。</p><p class="ql-block"> “征帆不动亦不旋,飘如随风落天边。”带着对诗仙李白的崇拜和诗中的美好,我们直奔当涂,迫不及待地来到李白文化园,去探寻这位伟大诗人的足迹,了解他的前世今生,感受他的诗意情怀,遥想1300多年前浪漫过客与当涂的千丝万缕。</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李白文化园位于马鞍山市当涂县城东南,枕着郁郁葱葱的大青山,面对着奔流不息的青山河,依林傍水,环境幽静。太白碑林是园中最能展现李白经典诗作的好去处,也是我们最想去的地方。一跨入碑林,一条长长的诗文画卷被徐徐拉开,《将进酒》《静夜思》《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108首名诗此起彼伏、应有尽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等名句跃然眼前、美不胜收,这些名诗名句,有的铭刻于心,有的似曾相识,忽而把我们带入少年时代的课堂中,忽而又让我们沉浸在唐代历史的漩涡中。走着走着,当导游解读到《送当涂赵少府赴长芦》中关于“长芦”这个地名时,我们都倍感兴奋和自豪,没想到在我们家乡附近的“长芦”,竟在千百年前生于诗仙笔下、载入史册。</p> <p class="ql-block">  在沉浸于李白诗文的同时,我们也惊奇地发现,这些诗词全部以碑文的独特形式,拓刻于墙面的青石上,由历代多位著名书法家使用不同的字体抄录,每个碑文左下侧均标注着作诗时间和抄录者姓名。这种把诗文和书法完美地结合起来的展现形式,既能让游客更好地欣赏大诗人李白的精美诗文和浪漫主义情怀,也能同时把诗书两种中华传承刻画在读者眼前,推动中国历史文化不断传播、生生不息,美美与共、雅俗共赏。</p> <p class="ql-block">  除了太白碑林,我们还陆续去了太白祠、李白墓、青莲书院等景点,一步一步让我们读寻到了李白的前世今生,也更加了解了李白与当涂的渊源。李白一生颠沛流离,或因崇拜追随谢朓,亦或倾情当涂,曾无数次徜徉于当涂的青山秀水间。作为青年时的过客,他饱览了当涂的天门山、牛渚矶后,写下了千古绝唱《望天门山》;舟行采石和当涂时,写下了《夜泊牛渚怀古》和《月夜江行寄崔员外宗之》。作为中年时的游客,他在尽情游赏当涂的山河胜景的同时,借当涂山水洗涤遭谗放逐后的苦闷,十余年间写下了《下途归石门旧居》《姑熟十咏》《横江词六首》等数十首诗文。作为晚年时的逐客,他因病投靠时任当涂县令的族叔李阳冰,并将一生诗作托付于他编集作序,写下《笑歌行》《悲歌行》《临终歌》等诗文。他热情讴歌并寄身于当涂,为这方水土留下了不朽的诗文和神奇的传说。</p> <p class="ql-block">  如果说李白文化园是诗仙的外在表现,那么采石矶则是李白的内在灵魂。采石矶绝壁临江、水湍石奇,以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内涵独领风骚。我们都认为,这种文化一定是李白在此“醉酒捉月,骑鲸升天”“仙人文化”的见证。</p><p class="ql-block"> 走进采石矶,我们预先没有设定方向,只是跟随着游人的步伐,逆时针顺着翠螺山上山方向的石道拾级而上。刚爬了一段山路,先后发现两棵老树横亘在道路中央,一棵因离地面较低,需要跨过去,另一棵则与地面呈45度作侧卧状,成年人必须要低下头、弯下腰,才能走过去。朋友中的杨大哥突然笑着说:“这两棵树阻碍着道路却不清理,莫不是当年李白醉酒时靠过的仙树吧?”跟在后面的李老师打趣道:“此树似醉非醉,特立独行,分明就是李白大诗人的化身呀。”一行友人你一言我一语,连连表示赞同。说着说着,突然间一条人工修葺的沿江栈道来到我们眼前,顺着它延伸的方向看去,整条栈道依山就势,凌空飞架于在临江的悬崖峭壁之中,巧夺天工,叹为观止。友人女同胞在连连感叹的同时,更开心的则是暂时越过了向上攀爬的山间小道,可以肩并肩、手挽手,边走边聊些没完没了的家长里短和八卦之事了。沿着栈道向南而行,我们分别穿过铁索桥、拱桥和隧洞,来到富有传奇色彩的“三元洞”。在这里,对于我们来说,最为引人入胜的不是它的来历,而是把头透过窗外,共享那道独一无二的江中美景:向上而望,亭台水榭直冲云霄,似江中伫立的坚固城防;向左而视,三重飞檐层峦叠障,如一队战士守护着长江;向右远眺,长江之水交于天际,呈现出“轻舟已过万重山”的非凡气势和深深意境。</p> <p class="ql-block">  下山前后,我们依次经过了李白大鹏展翅雕像、太白楼、水杉步道等景点,还有那山顶上气势雄伟的三台阁,由近及远,由山到水,每一点遗迹无不诉说着它的悠悠历史,每一句诗文无不凸显出它的洒脱情怀,每一个脚步无不探寻着它的“仙人文化”。我想,到底是伟大诗人成就了采石矶,还是采石矶造就了伟大的诗人,这些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不论你身处何地,也不论你是年少终老,都要怀揣一个心驰神往的伟大梦想,拥有一个忠诚不变的家国情怀。</p> <p class="ql-block">  这次结伴而行,是一次文化之旅,也是一次绿色之旅。每到一处,我们坚持以步行为主,走一路,看一路,笑一路。走进市外濮塘,绕着梦幻心湖向前而行,探索山间小道,穿越原始树林,辨识了高大的枫香、无皮的油茶树、矮小的阔鳞鳞毛蕨,路遇了小松鼠、无名蛇和众多的野猪脚印,观赏了美丽乡村的景观化稻田,打卡长达200米的紫径长廊…,融入山水,体验自然,心旷神怡。漫游当涂滨江生态湿地,笔直的江堤大道,一边是郁郁葱葱的桦树,另一边则是蓬勃旺盛的芦苇荡,陪伴着古老的长江生生不息,不远处的采石矶三台阁直插云霄,显得格外耀眼,正是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翠螺真面目。2262米的沿江观澜栈道与众不同,有的架苇地而建,有的穿林地而过,直通江边和森林腹地,或轻盈漫步,或临风远眺,江风拂面,沁人心脾,宽广江面上的一艘小船迎面而驶,仿佛是静止的,又是飘动的,脑海中突然浮起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场景来。</p> <p class="ql-block">  临近中午,从沿江观澜栈道回程的路上,偶遇几个四五十岁的湿地公园环境维护者,他们盘地而坐,正专心地玩着扑克,不断传来忽高忽低的对话声,我们被吸引而围观,他们并没有因陌生而介意,而是友好地一边打牌一边与我们交流。我想,此时此刻的他们是快乐的、幸福的,纵然从事着一份并不让众人向往的职业。世界上的每一个人、每一群人都有那个属于自己的快乐圈子、快乐的时光和诗意般生活,不分高低贵贱,也不分男女老少。诗仙李白如此,我们亦如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