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天气逐渐变冷,气温下降,风大干燥,这是一些传染病的高发时节。因此要加强传染病的及时预防,及时治疗。</p> <p class="ql-block"> 一、常见传染病要知晓。</p><p class="ql-block"> 传染病是指病原体从人体的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等部位侵入后引起的有传染性的疾病。主要经空气传播,包括飞沫、尘埃、气溶胶等传播方式。冬季是呼吸道气质量往往较差,受各种病原体侵袭的机会增多。</p> <p class="ql-block"> 1.预防肠道传染病。</p><p class="ql-block"> 肠道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经口侵入肠道并能由粪便排出病原体的一类疾病。传播途径主要有经水传播、经食物传播、手及日常生活用品传播以及媒介传播等。冰冻期间水管被冻裂,易发生饮用水被污染,这些情况都容易引发肠道传染病的传播和扩散。</p><p class="ql-block"> 预防须知:寒冷天气,供水管道可能破裂而导致饮用水污染,若发现供水颜色异常或有异味时,应立即停止饮用,并及时报告当地有关部门。注意个人卫生,进餐前要清洁手,无供水条件时,尽量采用消毒纸巾等,如无洗手条件或消毒纸巾,就餐时手部尽量不要直接接触食品。一旦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患者要及时就诊,同时注意补液及休息,避免引起脱水、毒血症等并发症。</p> <p class="ql-block"> 2.预防多种病原体混合感染。</p><p class="ql-block"> 今冬明春我国可能会面临流感等多种呼吸道传染病交互或共同流行的风险。感染性疾病高发,肺炎支原体、肺炎链球菌、流感病毒、新冠病毒等病原体较为常见,同时还有普通细菌、病毒。由于多种病原体之间不存在“交叉免疫”,因此人群中存在一定比例“混合感染”的情况。“混合感染”表现在可能同时感染多种病原体,或几种病原体相继感染。</p><p class="ql-block"> 预防须知:不同病原体感染的患者近距离接触,会增加混合感染的风险,所以做好个人防护是预防混合感染的关键。年老、体弱、有基础疾病的重点人群若无禁忌证,建议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疫苗、新冠疫苗。重点人群和普通人群都要注意保护和提高免疫力。保持充足的休息,适当运动,充足而均衡的营养,多饮水,戒烟,限酒。</p> <p class="ql-block"> 3.避免呼吸道传染疾病。</p><p class="ql-block"> 学生出现身体不适时应立即报告老师和家长,避免带病上课。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遮掩口鼻注意手卫生,尽量避免用不清洁手触摸口眼鼻。均衡膳食,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室外活动及时添加衣服,避免因着凉增加感染机会。在疾病高发季节应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进入人员密集场所时佩戴口罩。有呼吸道症状时减少外出,外出时佩戴口罩。 </p><p class="ql-block"> 预防须知:关注孩子精神状态和健康状况,孩子出现发热、咳嗽等身体不适时,应及时就医、居家休息,不带病上学。保持居室环境清洁,做好通风,每日2-3次,每次至少30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家长帮助孩子均衡膳食,多饮水,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帮助和带动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和生活习惯。孩子出现呼吸道症状后,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如果孩子出现持续发热、剧烈咳嗽、病情反复,要及时就医。家人照顾患者、陪同就医时,也要戴好口罩,做好自我防护。孩子确诊后应遵医嘱治疗,居家休息避免反复就诊。</p> <p class="ql-block"> 二、健康…温馨提示</p><p class="ql-block"> 1.室内空气以开窗通风为主,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根据天气情况每日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适宜天气条件下可持续性开窗通风。手做好手卫生,在流动水下用肥皂或者洗手液,按照七步洗手法洗净双手。也可使用免洗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p><p class="ql-block"> 2.环境及物体表面对经常接触的表面如桌面、门把手、水龙头等,可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或其他可用于表面消毒的消毒剂擦拭消毒,作用时间为15-30分钟,然后用清水擦拭干净。</p><p class="ql-block"> 3.手机、鼠标、键盘等可使用 75% 酒精擦拭消毒2遍。如出现病人时,可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对可能被污染的表面进行消毒,作用时间为30分钟,然后用清水擦拭干净。</p> <p class="ql-block"> 请大家不要麻痹大意,任何传染性疾病,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需要靠我们大家从点滴做起。愿我们大家都能在一个干净整洁没有疾病的健康环境中学习,工作,生活,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