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又到双河口

野菊

<p class="ql-block">深秋又走双河口</p><p class="ql-block">文/戴辉旭</p><p class="ql-block">在深秋择一晴朗天气,约了两位老友去双河口斑竹园探访老同事。由向导小吴带着我们驱车出县城向北,顺清泥河索源而行,经过网红旅游乡村三柳时,果然是风景如画,秋天景致更胜于往常。不觉间来到了在陕南富有盛名并随处能见到石板房的双河口古镇。</p><p class="ql-block">古镇是游客常来度假的地方,这里有别于国内其他古镇的是家家户户曾用石板盖房、街巷路面也铺着石板,还有古老壮观的分水石桥,藏于民间的古遗文物,旧时的许多驿栈遗址都给现代人揭示了双河口曾经做为通往长安重要驿栈打间歇宿地的繁荣。</p><p class="ql-block">在此入汇清泥河的两条小河直伸进了大秦岭的腹心——魔王山区,一名楼房河,一名黎树河。车子崴进了左面的楼房河,到了斑竹园区域,全行程约30公里,河溪两岸渐渐变得野莽了许多,山石怪立,除了行车主道,伸向两边山沟树林或饮烟人户的小路径似乎极为原始,让我相信了这里的生态也是原始的。如果没有政村规划,这块净土恐早已被山外大佬圈画成私庄别园了。</p><p class="ql-block">到了慈安桥,远远就看见有一健壮的白发人立于桥头招手,他就是我们要探访的吴家贵。吴先生出生于1948年,今年已届76岁,原是供销社职工,退休后一直与老伴居住在此处不肯下山,周围几里远近的邻居先后分别迁到了双河口镇或县城。老吴的儿女们也迁入了县城,但自己却与老伴不离旧窝,经年累月自愿陪伴着熟悉的山林。并在林下开发种植,陆续建盖了简易土特产加工作坊以及仓储。后来动员长子返山上当帮手,当前则全力支持儿子与儿媳办起生态土特产品公司,成为远近闻名的山林看护人。</p><p class="ql-block">吴氏父子的生态公司产业原有1600亩本地传统品种米核桃,后又引进清香、紫云、红仁核桃,大年产8万余斤,小年产6万余斤,平均每年毛收入70余万。种植魔芋500余亩,年产30多吨,养蜂200余箱,林下养鸡年出栏率3千余只,药材绞股篮、丹参50余亩,综合年毛收入过百万。长子吴帮军,担任经理,长媳管理销售,次子与三子则在浙江发展。产品通过供销集团、供销之星公司和外来客商上门定购,市工商联挂联帮扶也促销至省内外。</p><p class="ql-block">老吴领着我们踏林园、转山水、赏溪流,红的柿子、褐的板栗核桃、黄的玉米棒、粉绿的芋头,被深秋的野菊花染得满山色彩斑斓。</p><p class="ql-block">看到老吴与老伴、儿子、儿媳生活在如此丰厚自由的山林里,不仅感受到了他们的快乐,也了却了一直牵挂在心的心愿,我们一行人再次分享到了山区供销社职工退休后的闲适生活乐趣。</p><p class="ql-block">老吴得知我想再仔细观赏一回远古遗物——树化石,便欣然引路复至河边,足有一间屋大小的花栎树纹石突兀在慈安桥下游不远处的左岸,化石没有更多科普文字介绍,高两米有余,宽三米多,厚约两米五,呈多棱型立于荒野,顶上覆盖着厚厚的山茶树,石身满是国画般的竖纹皴痕,质硬如石。老吴说有科学家来考察怀疑是亿年前的树化石,也有摄影家来观赏后信口说化石从天外而来……</p><p class="ql-block">至今尚无准确的科考定论。</p><p class="ql-block">我不敢妄言断疑。定为树化石是肯定的,因为石的外表没有挤压与滚动或火山岩浆、水冲的痕迹,倒是有明显的树杆生长自然形成的皴裂,但皴裂得又不规则、不真切,像远古老物件自然形成的包浆,已经难以想像是何种原因形成的痕印了。以我近十几年对中国画的研学窥悟,此石正是一幅神韵兼得的山石国画,它的肌理纹路时断时连,时粗时细,似与不似,气脉相连。它的形成分明是中国传统笔墨圣手杰作,活脱脱山水画始祖王维的墨迹再现。</p><p class="ql-block">这巨型化石又像一方大印,被远古森林大帝安放在双河口的上游,是要警示人类不得过度采伐大秦岭的森林,还是要守土威镇山洪河妖?</p><p class="ql-block">树化石并不孤零,经悉心对比,上下左右方圆数百米内亦有散落的相同痕印的化石,逐一数计超过百件以上。而上下接壤此处的石头又明显不同类。真不知这群树化石是经历了怎样的炼狱才形成现在模样的,它们究竟是土著还是从别处来到这里的?虽有许多文人骚客写双河古镇都提到了树化石,但谁又能真正说清这树化石的秘密。只有等待地质、考古科学家来揭密了。</p><p class="ql-block">由树化石的位置继续走向下游不远处,有约700多平方米的清代驿栈古建筑完整地呈现在眼前,大门额上书有清早期风格的“忠信和栈”四个行书大字,前庭后院,天井厢房,古树合围,院坎阶梯,幽境中又透视着早先驿栈的繁荣。这样的古驿栈,在双河口实在太多了,不仅老街连片,上下的路旁也还有许多旧栈遗迹,可见古时候关南的茶商、盐贩、邮差与柒、麻、耳、棓、皮张、药客,在此歇夜,甚至商贾交易,是何等的昌盛。</p><p class="ql-block">返回到吴家老宅,丰盛的山里土菜摆满了圆桌,让吃贯了城镇变异、保鲜食品的客人在这里体验到了久违的真正乡村味道。</p><p class="ql-block">将近黄昏,我们游赏了佃子沟水库,水库对岸绝崖上有六、七个山洞隐约可见,此时,我们一行人都感到了腊味与土酒、山茶的微醉,于是,便驶离了山林,驶过了双河口古镇。</p><p class="ql-block">在回味佳肴与幻景之余,我想到了沉寂在荒野里的树石和守护着那片山林的老人,也想到了双河口连片的石板房,若说树石和老人是守护这里的山神,那石板房便是这古镇最能勾起游子怀旧思绪的情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