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新课堂——蒙阴县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乘法计算教学专题研讨会

玉氤氲

<p class="ql-block">为进一步提升全体成员的的教学理念,践行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研究,进一步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于2023年11月8日在天基召开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新课标 新课堂”乘法计算教学专题研讨会。</p> <p class="ql-block">会议伊始,张校长希望大家带着以下四个思考参加今天的研讨会:</p><p class="ql-block">1、“乘法计算教学”教什么?</p><p class="ql-block">2、“乘法计算教学”怎么教?</p><p class="ql-block">3、如何理解乘法运算本质的一致性?</p><p class="ql-block">4、计算教学中如何打通算理,沟通算法?</p> <p class="ql-block">麻老师执教的三年级《多位数乘一位数》,一上课,老师首先复习了几个口答题。通过这些题目唤起学生已有的数学学习经验,为后继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计算教学既需要让学生在直观中理解算理,也需要让学生理解抽象的法则,更需要让学生充分体验由直观算理到抽象算法的过渡和演变过程,从而达到对算理的深层理解和对算法的切实掌握。麻老师通过教学两位数乘一位数,使学生明白算理,从而迁移到多位数乘一位数,让学生根据已学知识经验,自主探索,层层递进。</p> <p class="ql-block">张老师执教四年级《三位数乘两位数》,精心设计课件,用生活中的情境导入教学,学习数学和生活相联系,并且合理组织教学活动。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培养学生迁移类推能力 。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在算理上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一个因数的位数由两位变成了三位。因此,张老师在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将旧知迁移到新知,张老师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更有助于学生对算理的理解。本节课张老师共用了3次比较,更加深了学生对算理算法的理解,计算——就是数一数,算一算有多少个计数单位。</p> <p class="ql-block">段老师执教二年级《乘法的初步认识》。巧妙的情境设计贴近生活,符合二年级学生的性格特点,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p><p class="ql-block">在教学时,段老师主要是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通过列连加算式,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加法与乘法的比较,帮助学生体验乘法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当学生列出了几个加法算式后,教师出示了2+2+2+2…+2=?这么多数加在一起,你觉得怎样?有没有更好的办法?突出矛盾,计算不方便,然后引出了可以用乘法计算。这样,乘法的来历就很明了。在小圆点的帮助下,学生更直观的理解了4个6和6个4的区别,虽然表示的意义不同,但都可以列为4×6或6×4。</p> <p class="ql-block">本次研讨会让我学习了很多,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