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一、上桥校园</b></p><p class="ql-block">上世纪60年代初,在远离市区的凤鸣山麓上桥,有一条尘土飞扬的凤中公路(凤鸣山-中梁山)。公路旁边,有一处不大的校园,叫做“重庆煤炭技工学校”。当时,正值所谓“三年困难时期”,国民经济萎靡,政府开支紧缩,许多学校被迫下马停办,重庆煤炭技工学校成了停办的学校之一。于是,校园里人去楼空,杂草丛生,运动场的一半还被人开垦成了菜地。就在这时候,在老一辈革命家周恩来陈毅等人的主导下,秉承着“培养自己的高级外交人才”的理念,中央政府逆势而为,决定在全国几个大城市设立小学中学一条龙的外国语学校。由此,与全国其它六所外语学校一起,重庆外国语学校应运而生。学校初创,便选中了凤鸣山麓这处几乎荒芜的校园作为栖身之地。1963年,通过在全市小学毕业生中推荐口试,严格政审,择优录取的办法,重庆外国语学校招收了首届83名学生。9月,学生入学。83名学生被编为甲乙两班,甲班学习英语,乙班学习俄语。至此,重庆外国语学校在上桥正式宣告成立。</p> 开办不到一年,外语学校便在名校林立,以文化区闻名于世的沙坪坝区崭露头角。1964年5月,在沙坪坝区中学生合唱比赛中,重外83名学生悉数参加,用英、俄、汉三种语言演唱了《东方红》,用汉语演唱了《花儿朵朵向太阳》,最终脱颖而出,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到了1965年,学校乒乓球队参加重庆市中学乒乓球锦标赛,从学区赛打到区赛,再打到市赛,一路过关斩将,最后与六中争夺冠军。最终的结果是,创办不到三年的重庆外国语学校,击败了重庆市体育重点中学的六中,获得冠军。赛后,连许多非常熟悉重庆各中学情况的教育界人士都感到惊讶和迷惑,从哪儿跑出来个外语学校喔?怎么都没听到说过? 1964年,学校增设小学部,招收小学三年级学生进校学习。当年共招收小三年级学生87人,初一新生85人。1965年,学校继续招收小三和初一新生各91人。至此,全校共有学生410人(不含因家庭或自身原因而转学到其它中学就读的27名学生),这也是后来被称之为老三届的学生群体。然而,就在这一年,全国经济形势全面好转,煤技校奉命复办,当年就恢复招生。于是,外语学校只得让出校舍的一半归还煤技校,同时开始在全市范围内选择地方筹建新校园。<br> <br>原煤技校校园的主体建筑是一栋三层的倒凹字形砖混结构楼房,位于运动场正面的小山坡上。楼房正面有几十级阶梯,与坡下的运动场连接。1965年,此楼的各层楼道中间都砌了一道墙,将整栋大楼一分为二。大楼右侧供煤技校使用,左侧仍归外语学校使用。所幸大楼的正面大门(就是1963年挂校牌的地方)仍归外语学校。当年,外语学校老三届400余名学生和几十位老师的教学实验和行政办公用房全部都在大楼里面。走进大楼正面的大门,门厅里摆放着一张乒乓球台。左转便是楼梯,楼道左侧是图书馆,右侧是花园。二楼正中的大房间是阅览室,小房间则为各种办公室,左侧便是各班教室。三楼的布局与二楼基本相同,大房间用作教室,小房间则用作教师办公室。 以下两张照片拍摄于2013年。楼还是当年的楼,只是外墙重新装修过。 在大楼一层楼道左侧的尽头,有一条三合土的阶梯小道通往山坡下的学生宿舍和食堂。小道旁边的食堂后面便是附近生产队的稻田,还有一公共厕所。师生们每天都会沿着这条小道往返于教学楼和食堂宿舍,沿途不但能欣赏田园美景,还能听到蛙声一片。沿着三合土小道走下山坡,首先来到的是食堂兼礼堂。里面摆有方桌数十张,没有凳子。用餐时8人一桌,菜肴两盘,米饭和菜汤各一大木桶摆放在过道中间,随便取用。在计划经济粮食定量的时代,米饭可以随便吃,这可是外语学校学生享受到的特权之一。食堂斜对面还有一座礼堂样的建筑(一说是仓库),那便是老三届初中部全体男生的集体宿舍和小学部的学生食堂。该栋建筑以2:1的比例被分割成两部分。较小的一侧被用作小学部的食堂,较大的一侧便是初中部的大宿舍。宿舍里一水的原木上下床,四张一组,像绿皮火车的卧铺一样,靠墙一溜排开。每组的床头,均摆放着四张课桌,供学生摆放脸盆和洗漱用品。为了节省空间,在场地中间还竖向并排摆放了两溜上下床。如此这般,老三届初中部三个年级近200名男生,悉数蜗居于此。为了解决夜间小便的问题,学校在宿舍后面的花园里挖了两个大坑,坑里置放了两口陶瓷大缸,是为便所。当年,双碑有个重庆二钢,不久,重外“二缸”便在老三届男生中不胫而走,成了大家一辈子的记忆。 近200名尚未成年的男孩子同居一室,虽多有不便,但也和谐有序,热闹非凡。每天晚上10点吹哨熄灯,清晨6点响铃起床。每晚9点半,晚自习结束从教室返回宿舍,大家都洗漱准备就寝。这个时候,是全宿舍最自由最欢乐的时刻。有坐在床边洗脚的,有躺在床上抓紧时间读两页书的,有趴在床上做俯卧撑锻炼身体的……大家最喜欢的还是观看初三乙郭建飞康德权两人在上铺表演双簧,时常逗得众人哈哈大笑。 <b>二、石桥铺校园</b><br>大约是1966年6月底,位于石桥铺红育坡上的重外新校园基本建设完成,老三届全体师生从上桥煤技校整体搬迁至此。所谓红育坡,其实当时只是一处被废弃了的采石场。它位于石桥铺场口对面的一座小山坡上,四周全是农田,偶有几处民居点缀其中。红育坡之名,应该出于重外某老师的临时创意,没想到后来竟然得到了官方认可。现在重外的官方地址就是:重庆市九龙坡区石桥铺红育坡1号。 沿着一条简易公路爬上坡顶,首先见到的便是采石场采挖石头之后形成的一个大水塘,这里便是进入学校的入口(当时也没有门,后来用竹竿扎了一个牌坊式的门框)。整个校园从低到高依山而建,水塘处是最低点。从这里开始,顺时针方向往前,第一栋建筑是一座小小的公共则所。旁边不远处是一座四合院式的三层红砖小楼,这里是小学部。小学部楼左侧是宿舍,右侧是教室,中间一溜是办公和行政用房。宿舍和教室通过中间的走廊连接,以方便小学生在教室和宿舍之间往返。小学部侧面,登上几步台阶,便是一座3层的宿舍楼,供初中部全体学生住宿。再往上走,便是学生食堂。跟上桥一样,仍然是8人一桌,仍然是站立就餐。继续向前,右转,便来到了学校的主体建筑教学大楼(现为“厚德楼”)。教学大楼的主楼为四层,教室单面布局,外侧为走廊。据说这样的布局是特意考虑了外语教学的特殊性,上课时不会相互干扰。大楼左侧是两层附楼,全为小教室,以满足小班教学的需要。右侧的附楼为三层,一层是一大阶梯教室,二层三层均为小教室。教学大楼后面另有一座二层楼房,原设计据说是用于电教室和实验室。但直到1969年老三届离校下乡时都一直未曾使用过。旁边便是红育坡上最高的建筑,水塔。在教学大楼的右后侧,有一栋两层四户的别墅楼,里面装有木地板、落地玻璃窗、浴缸等高档生活设施。原设计是为外籍教师准备的“专家楼”,不知道后来有没有外籍教师住过。该楼变成了现在的“校史馆”。在教学大楼的右侧再右转,有一倒L形的二层楼房。为了节省成本,该楼采用石块和预制板垒砌而成,俗称“干打垒”,是学校的行政办公和图书馆楼。从干打垒楼往前下坡,是原施工队留下的一处青砖瓦房,暂时用作教工食堂。再往下,便再次来到了水塘边。水塘右侧有两栋四层楼房,分别是教工单身宿舍和家属宿舍。在以上这些建筑物中间,则是规划中的运动场。当时,这运动场连个雏形都没有,靠近校门这端是个大水塘,而靠近教学大楼的一端则还是满地大小不等的石头。 当年的小学部楼。 当年的食堂。 老三届搬进新校园之后,参加过好几次平整运动场的义务劳动。师生们用铁锹锄头,撮箕扁担,手搬肩扛,把大大小小的的石头和泥沙,从教学大楼这端运到水塘边,倒入水塘,企图把水塘填起来。但这种蚂蚁搬家式的操作毕竟是杯水车薪,对运动场的建设几乎不起任何作用。后来学校停课闹革命,大部分学生离开了学校回家了,解放军的一支工兵部队借住在小学部楼。学校请求部队帮忙,解放军使用他们的推土机,才最终把那个大水塘填平。<br><br>记得刚搬进红育坡的时候,当时负责基建的孙恒发主任在某次会议上向全校师生通报过新校园的建设过程和费用情况。在多快好省的方针指引下,新校园的基建费用好像总共还不到150万元,平均每栋楼的建设成本大约在20万元左右。 现在的石桥铺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