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是在10年多前,网名亮剑先生乔迁新宅,在他的新客厅看到一幅隶书字画。因我自幼临习隶书,自然就对这幅字画多了一份关注。这幅作品结字清新秀丽,笔法大气且富有骨力。让我不禁暗暗临摹,还依据个人的爱好习惯,回归自己的书写特色进行吸收消化。而其文字内容,则更让我回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条幅的内容传说是亚洲首富李嘉诚先生非常喜欢并信奉的座右铭。为佐证这则消息,我关注了许多媒体报道,李先生的卧室以及公司办公室,确实都挂着写有此内容的字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寻平处坐,向宽处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几句文字,着实令人品嚼,研味,深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李嘉诚幼年生活于香港社会的最底层,他自己并没有什么高深学历,祖上也没有给他留下任何积蓄,但经过60多年耕耘打拼,他一跃成为世界富豪前列。被誉为华语圈最闪耀的励志榜样。李老先生的人生轨迹,生动地实践了这幅字所蕴含的文化内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么,是哪位历史贤哲耕耘中华文化并为我们留下这份文化魁宝的?落款显示,是清末著名湘军首领被尊称为文襄公的左宗棠大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大多数人的眼中,左宗棠元帅是一位舞刀弄枪,征战天下的英雄。他64岁时,还力排众议,烈士暮年,亲率兵军讨伐西域。从强盗的铁蹄下,为我中华民族光复了被外寇侵占的西域166万平方公里秀美河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留给我们的史料中,有左襄公在西征新疆之前写过的一封家书: “西事艰阻万分,人人望而却步,我独一力承当,亦是欲受尽苦楚,留点福泽与儿孙,留点榜样在人世耳”。左大帅当时的内心酸楚,由此可见一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晚清积贫积弱的困难时期,文襄公逆风行舟,以自己的铮铮铁骨为被列强欺凌吊打的中华民族挽回了一丝颜面。没有他,我们现在960万平方公里的疆土,大概连800万都不会有。没有他,在新疆的门户被迫洞开之后,很难想象毗邻的西藏,青海,甘肃将会面临怎样更悲催的结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新中国的开国领袖毛泽东主席一生把“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千卷,神交古人”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而这同样出自文襄公左宗棠。世界华语圈的炎黄后裔非常信奉文襄公的“ 自奉宁过于俭,待人宁过于厚,一切均从简省。”并争先作为各自的传世家训。在中华民族发展的进程中,左宗棠文韬武略,为我们留下了丰富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人觉得,我们的家乡在黄河北部的太行山上。文襄公来自长江之南的湖南湘阴,彼此空间距离非常遥远,时间还错隔了150余年。不光南辕北辙,左大帅也鲜有在山西的轨迹,我的文章从何而起?其实,在我们家乡的这片土地上,确实流传有与左公有关的轶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首先从左公陕甘平叛一事说起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清朝末期,受太平天国农民起义以及云南回民反清起事的影响,从1862年起,陕西和甘肃的回民也发生了历时12年,在我国北方影响较大的陕甘回民反清起义。左宗棠被征召,奉敕平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平叛结束后,对于战败的陕甘回军,当时有很多极端的处理意见。据记载,左公却提出了“服者怀之,贰者讨之”的方针。左宗棠分散安置的臣服陕甘回人,有一部分曾落户到山西长治回民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由于明初沈王朱模来潞州(潞州今称长治)就藩时,他从南京带来了一批回族兄弟。自此后,来自南方地区的回族民众在长治开始了汉回共居的模式。长治人自古宽厚包容,这些回族族群与当地人融洽相处,共生共荣。数百年来,他们聚居于长治市西大街,安居乐业,枝繁叶茂。大概缘于有回民聚居区的缘故,左公就把其中一些陕甘回民安排来到长治,这样,这批陕甘回民开始在长治落户生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对于这场回族民众的动乱,左宗棠客观地提出“汉回仇杀,其曲不尽在回”。对于无端卷入其中的回族民众“修其教,不易其俗。明其政,不异其宜”。在回族民众的宗教信仰问题上,左宗棠认为“有天地以来,即有西戎;有西戎以来,即有教门,所应禁者新教,而老教断无禁革之理”。这些独树一帜的思想和做法,曾让一部分参与平叛的军士以及个别心胸狭隘的汉族百姓心生不解,有人还悄悄赌气称左宗棠是“左阿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些回民来到长治后,得益于原住回民和当地汉民族的大度包容。加之陕甘回民的勤劳努力,100多年来,他们完全交融于一起,共同组成了一个全新的长治多民族大家庭。百年之后的现在,曾经受惠于左元帅慈悲,这些当年迁移长治的陕甘回民家族,谁能忘掉左公当年的大恩大德?其他相互融合的回族民众,也都对左公的善举感佩敬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2年,是左文襄公210周年诞辰。左公第五代玄孙,左宗棠公四子左孝同的曾孙,来自山西长治的左焕琪先生,应湖南湘阴左宗棠研究会邀请参加纪念活动。这位来自山西长治的左公直系后人,向各位宗室族人隆重介绍了他的父亲左景佑医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左景佑先生于1936年正月出生于上海,是左念康最小的儿子。他1951年参军入伍,1952年就读于北京公安军医学校临床医学专业,1954年毕业分配到山西长治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此医院是一所由刘伯承、邓小平老一辈革命家于1946年亲手创建的部队医院。之后整建制转置地方,现为晋东南地区最大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景佑先生起初分配在外科工作,1956年受命组建医院麻醉组,在他的牵头下,合作完成了全省第一例食管癌根治手术。从1960年开始,参与普外、胸科、骨科半年一次的轮转,1962年开始担任临床小组长,经过17年轮转,他担岗过的这些科室都拥有了坚实的临床诊疗基础。1977年受命创建泌尿外科,科室成为晋东南地区乃至全省首家独立运行的地区级医院的泌尿外科。1981年10月率先开展了山西省第一例泌外介入术(选择性肾动脉造影手术)。1988年9月被长治医学院聘为外科教授。在他的带领下,和平医院泌尿外科不仅在山西,即使在华北地区都占有一席之地,他本人也被山西医学界和当地百姓尊称为“晋东南地区泌尿系泰斗”、“长治一把刀”。1996年退休后,被医院返聘一直工作到他80岁为止。为表彰其巨大贡献,2014年,医院专门为他举办了“左景佑教授从事临床一线60周年座谈会”,这是和平医院历史上唯一一次为一位老教授组织的专场座谈会。2021年12月,左景佑先生<span style="font-size:18px;">病逝于长治,享年86岁。</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左景佑先生在太行山上工作生活将近70年,他把美好青春及毕生精力都奉献给了这片土地。先生一生兢兢业业,待人真诚,做事严谨,医德医技一流,忠诚地传承左氏家风。他刚正不阿,有先祖文襄公之遗风。60多年来他为长治老区病患者做了成千上万台手术,挽救了数以千万计患者的生命,是当地老百姓非常敬佩尊重的学者型医学专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左景佑先生也把他的这支文襄公血脉带到了山西长治,带到了太行山上。这支五世六世左公的直系亲人们,恪守着“慎交友,勤耕读,笃根本,去浮华”的祖训,秉承文襄公崇俭广惠、惜福行善的思想,模范地传承着左氏家风,深深地得到了我们当地百姓的敬仰。就像新疆和甘肃的人民无限感怀当地的左公柳一样,我们太行人民有幸也能贴近文襄公的嫡传血脉,直面感受文襄公家风传承的文化精髓。在与文襄公家族的传人接触的过程中,也深深地被他们所带来的左氏家族的高风大义所陶冶,所感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青山有幸伴忠骨,左公的直系血亲有一支在我们这片土地上,实乃我们的福气。左公对中国对华夏民族的贡献其功居伟,带着对左大帅的深深感恩,我们会更加珍惜与伟人后代的交往交流,永远传承文襄公爱国家爱人民的忠诚担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左公虽远,其风永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樵夫 拙笔</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