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国外的文学作品读的少,俄国的就更少了。</b></p><p class="ql-block"><b>学校里零零星地读过契诃夫,普希金,果戈里,托尔斯泰的小部分作品。短篇为主,长篇几乎不读。</b></p><p class="ql-block"><b>并非长篇的俄国小说不喜欢,而实在是读的费力,最主要是书中人物名字太复杂。</b></p><p class="ql-block"><b>特别是作家笔下主角的名字,尤其让人头疼。</b></p><p class="ql-block"><b>比如以下主要人物表中这个叫“巴威尔·尼古拉耶维奇·卢萨诺夫”的,除了一长串的大名,他还有“巴申卡,巴西克,巴什卡,巴沙”四个小名。</b></p><p class="ql-block"><b>作者在上一百字用“巴威尔”这个名字,下一百字就换成了“卢萨诺夫”,再下五十字就换用“巴申卡”,再下二十字就换用“巴西克”……</b></p><p class="ql-block"><b>总之,同一个人1页字内必须用三四个以上的名字,3页以内必须一口气把他所有的大名小名全部用齐。</b></p><p class="ql-block"><b>平常看书都囫囵吞枣求速度,但名字这样频率随心所欲的来回切换,真让我这不太灵光的脑袋跟不太上。</b></p><p class="ql-block"><b>一本书如果看的很慢拉垮不顺畅,就会丧失看下去的动力和欲望。</b></p><p class="ql-block"><b>所以总结下来,俄国的长篇小说,如果不先把主要人物表背下来,读的真是费劲扒拉老牛咀草。</b></p><p class="ql-block"><b>这次若不是自己钟情于中药食材,是不会特意从网上去淘这部绝版的,不长不短的,1970年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癌病房》来读的。</b></p><p class="ql-block"><b>也算小故事:</b></p><p class="ql-block"><b>2019年,在北方一个保税仓的免税店,偶然看到了那边在卖一种黑乎乎奇怪的像碳烧树桩一样的农产品。问后才知道这是西伯利亚贝加尔湖地区进口的桦褐孔菌(也叫桦树茸,桦树灵芝)。</b></p><p class="ql-block"><b>对于植物食材敏感,西伯利亚贝加尔湖常年寒冷,冬季极寒大多零下三四十度,在这样的气温下万物生长极其缓慢,存活者生命力都极强,这样气候中长出灵芝菌类其活性成分极高,相应的抗氧化能力也应是极强。</b></p><p class="ql-block"><b>于是脑子就蹦出:“这货很补,吃了它!”</b></p><p class="ql-block"><b>山参,灵芝,稀有中药神仙草,只要是大山里的东西,都会使我两眼放光。</b></p><p class="ql-block"><b>立刻记住了这货的名字,之后便开始网查资料。</b></p><p class="ql-block"><b>在后来的边境自驾游中,在珲春绥芬河的ZE边境总能见到从对面过来的一车一车一堆一堆的桦褐孔菌。</b></p><p class="ql-block"><b>这种菌类,纯野生,有些个头特别大的都基本几十年甚至上百年。</b></p><p class="ql-block"><b>西伯利亚的白桦林中,大量的熊大熊二出现,他们会用厚实的大板掌,抓破击碎白桦树皮,从此受伤的树身结合动物身上的细菌微生物,伤疤处滋生出极度抗寒的菌体,经年累月,转而树上便滋生出一个毒瘤,此毒瘤慢慢吸食白桦树的精华,越来越大,直待白桦树完全被吸干枯死,这个毒瘤就是桦褐孔菌,也是桦树灵芝,它还有一个动人的名字“桦树泪”。</b></p><p class="ql-block"><b>跟其他菌类不同是,此菌菌是靠吸食白桦树精华寄生于活着的白桦树,而其他一般菌类都是滋生于枯木烂枝长大。</b></p><p class="ql-block"><b>卖桦褐孔菌的人说,只要中国人知道这种东西好,并且开始吃上。那么再多几个西伯利亚都会在短短几年内被挖个精光。</b></p><p class="ql-block"><b>非常懂他所指,于是,我挑了十几个巨大的,品相好的,寄回了诸暨存起来。</b></p><p class="ql-block"><b>在接下来的日子中,又在我自己用的抗衰化妆品中看到了桦褐孔菌这种成分。</b></p><p class="ql-block"><b>接下来又从网上看到桦褐孔菌被e国人所知主要来自于1970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小说《癌病房》。</b></p><p class="ql-block"><b>于是为了更进步了解桦褐孔菌,便淘来了这本《癌病房》,对照着书中主要人物表,断断续续费好久读完。</b></p><p class="ql-block"><b>书中确有写,在癌症遍地的当时,有一个地方的农民整个村没有一个人得a症。究其原因是那边庄稼人,为了节省茶叶,用“恰嘎”(桦褐孔菌)代茶。</b></p><p class="ql-block"><b>当时正值化疗(X光)统治癌症病房的时代,无论大人小孩,良性恶性,只要一发现有肿瘤,就开始化疗,照X光。后来无数被X 光照过的患者相继出现畸形和死亡。</b></p><p class="ql-block"><b>小说中的主任医生,由于自己长期给别人照X 光,她自己也患上了癌症,也需要X光来化疗。</b></p><p class="ql-block"><b>但是无论当时医院治疗癌症的方案和规定多么明确,多么不容置疑,多么坚决用X光照。</b></p><p class="ql-block"><b>在当时那样荒唐严苛的社会制度下,依然有人强烈怀疑照X光会有副作用,并且坚信这世间一定有一种草药可以吃好癌症。</b></p><p class="ql-block"><b>整部小说故事非常简单,人物关系也简单。</b></p><p class="ql-block"><b>看过了其他大部头的世界名著,一时会很质疑这部小说的文学水平,这点内容凭什么能获得当时的诺贝尔文学奖?!</b></p><p class="ql-block"><b>后来看了作者生平经历,结合书中,从始至终不曾远离的那一段跟我们国家一样瘆人,惨绝人寰,那十年背景。</b></p><p class="ql-block"><b>再看这部小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也就豁然开朗。</b></p><p class="ql-block"><b>看完,还有一点也觉得特别的不可思议!</b></p><p class="ql-block"><b>当时,1970年的时候已经告诉大家照X光化疗存在严重副作用。</b></p><p class="ql-block"><b>如今过去了那么多年,医学在和平环境下又高速发展了整整50多年,为什么现今治疗a症的方法,除了靶向药,就只剩下照X 光放疗!!</b></p><p class="ql-block"><b>明知化疗必将双向歼灭免疫球,医生还是会不管三七二十一,无论患者吃的消还吃不消,全部统一用程序式格式化治疗方案。</b></p><p class="ql-block"><b>发现a症——化疗——肿瘤君和免疫球都急剧下降(貌似a细胞减少参数向好)——继而复发——继续化疗——免疫力全灭——生命终结(人财两空)</b></p><p class="ql-block"><b>为什么医生和患者家人在明知大部分情况下,集中化疗将在短时间内送走患者,大家却还是执着于西医去走这样一条不归路呢?</b></p><p class="ql-block"><b>自身免疫疗法,伟大的中医何时真正崛起呢!?</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