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疫情几年摧毁了我的身体,现在恢复了。很久没去天坛公园了,听说有菊花展鼓足了勇气,决定今天去转转。</p><p class="ql-block">天坛公园由两道坛墙环绕,被分为“内坛”“外坛”两部分;域北呈圆形,南为方形,寓意“天圆地方”;主要由春季祈祷丰年的“祈谷坛”,冬至日祭天的“圜丘坛”,皇帝祭祀前居住的斋宫、演习祭祀礼乐的神乐署四大古建筑群组成;祈谷坛中的祈年殿是北京市的标志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祈年殿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是古代孟春(正月)祈谷的专用建筑。祈年殿殿高38.2米,直径24.2米,内部开间还分别寓意四季、十二月、十二时辰以及周天星宿,是仅存的一例中国古代明堂式建筑。</p> <p class="ql-block">天坛公园菊花展开幕了,花开千朵大立菊花展在祈年殿景区内,“福暖四季 风禾尽起”以菊花的美丽和象征,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祝愿和祈愿。</p> <p class="ql-block">丹陛桥长360米,是连通圜丘坛和祈谷坛的一条高出地面4米的大道。大道中部下有东西向券洞通道,故名桥,是北京最古老的“立交桥”。</p> <p class="ql-block">皇穹宇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用于平日供奉祀天大典所供神版的殿宇。</p> <p class="ql-block">回音壁是皇穹宇的围墙墙壁是用磨砖对缝砌成的,墙头覆着蓝色琉璃瓦。围墙的弧度十分规则,墙面极其光滑整齐,对声波的传播十分有利。只要两个人分别站在东、西配殿后,贴墙而立,一个人靠墙向北说话,声波会沿着墙面以声波的形式传到一、二百米的另一端,无论说话声音多小,也可以使对方听得清清楚楚,而且声音悠长,我们小时候可没少到这儿来说悄悄话。堪称奇趣,给人造成一种“天人感应”的神秘气氛。由于曾误以为是声波反射而形成的回声,故俗称“回音壁”现在为保护古迹离回音壁一米远建起一道铁栏杆儿,不能实现天人感应只能久久的回味了。</p> <p class="ql-block">圜丘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每年冬至在台上举行“祀天大典”,俗称祭天台。圜丘的蹬坛石阶、各层台面石和石栏板的数量,均采用“九”和“九”的倍数,以应“九重天”。通过对“九”的反复运用,以强调“天”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棂星门设于圜丘墙外,是古代祭坛壝墙专用门式,形似牌坊,以汉白玉石雕造。天坛圜丘内外墙各设门四组,每组三门,共设棂星门八组24座,称“云门玉立”</p> <p class="ql-block">天坛公园的主要景点有祈年殿、圜丘、皇穹宇、斋宫和神乐署等。出来转了大半天儿,两条腿有点儿不听使唤,我觉得有点儿累了。还有好几个景点没逛呢,今天也只能这样了。</p><p class="ql-block">往回走的路上偷拍了几张京剧照。</p> <p class="ql-block">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保存体力以后再来吧。下载几张网上的照片儿看看吧。</p> <p class="ql-block">斋宫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皇帝斋戒专用宫室。宫内建有无梁殿、寝殿等。</p> <p class="ql-block">无梁殿即斋宫正殿,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此殿因以砖拱承重,不用梁枋而得名。皇帝进出斋宫均在此举行有关礼仪。</p> <p class="ql-block">神乐署位于天坛西外坛,为明清时期演习祭祀礼乐的场所,被誉为明清两朝最高的礼乐学府。神乐署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