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四时具可喜,最好是秋时。秋季宜静坐凝思,宜认真聆听,宜业务研讨。11月7日,我校与九小携手开展了二年级数学同课异构活动,同课不同样,四节课程,各自精彩各有千秋。</p> <p class="ql-block"> 林州市第六小学的杨秀艳老师执教的《简单的排列》,课程设计清晰流畅,条理清楚,重点突出。</p><p class="ql-block"> 杨老师以交换词语小游戏引出课题,然后带着同学们进入羊村,帮助村长解决一系列数学问题。通过给运动员编码,抓住关键词,引导学生用交换位置法和固定位置法,学习三个数字的正确排列;借给纪念品两端涂三种不同的颜色,实践应用两种排列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数学知识生活化;从数字排列到生活中的握手现象,体会数字和握手的不同,数字可以交换,但握手与顺序无关。</p><p class="ql-block"> 杨老师在讲授新知,巩固新知中,让孩子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会了学生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p> <p class="ql-block"> 林州市第九小学的杨雪老师执教的《简单的排列》,有新知有快乐,有思考有收获。</p><p class="ql-block"> 杨老师通过热身小游戏,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情景导入,猜老师的年龄,初步感知两个数字的不同排列方式。讲授新知过程中,从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动画入手,帮助佩奇和乔治找到正确的电话号码,用交换位置法和固定位置法,学习三个数字的排列。又通过三个动画人物合影及给城市两端涂色的活动,熟练应用两种方法,掌握正确的排列规律。</p> <p class="ql-block"> 林州市第六小学的王相娟老师执教的《9的乘法口诀》,层层深入,主次分明,生动有趣。</p><p class="ql-block"> 王老师以小兔子闯关的游戏贯穿整节课,带领学生畅游数学海洋。第一关——小袋鼠跳格子,引导学生用加法解决依次加九的规律;第二关——数棋子,王老师以“行”为单位,引导学生自己编写口诀;第三关——熟记口诀,通过手指操、背口令、快乐转盘等方式花式训练,将口诀烂熟于心,巧记寓教于乐,给学生轻松愉悦全新的体验;最后闯关成功,打开故宫大门,王老师别出心裁,用门钉带学生探索了乘法与减法的联系,又为学生提供了一种识记方法。</p><p class="ql-block"> 王老师带学生学习口诀的同时,还为孩子们讲解了围棋和门钉的相关知识,学数学又不局限于数学,真正做到了知识的融会贯通。</p> <p class="ql-block"> 林州市第九小学的田苗苗老师执教的《九的乘法口诀》,以“数棋子”和“袋鼠跳格子”两种教具形式,让学生找一找乘法算式积的规律时,进而编写九的乘法口诀,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一次又一次在找到规律后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在帮助学生记忆9的乘法口诀时,田老师还让学生学习用西游记记忆9的乘法口诀,生动形象,学生学得愉快、扎实。</p><p class="ql-block"> 总之,田老师的这堂课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课堂教学,变重知识传授为主动探索,变重结果为重过程,变重死记硬背为灵活记忆。在课堂上,真正做到了“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p> <p class="ql-block"> 同课异构,一样的教学目标,不一样的教学构思,一字一句,一问一答,都在我们屏息凝神的思考中沉淀。相信其中令人称赞的教法将会延伸到研讨之外,此乃真正的存在,像秋天栗子树下闪闪发亮的落果,给每一位教师以思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