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军明教授带你解密武侠中神秘的经脉和穴位(十)

艾妍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十、腧穴的命名(二)</p><p class="ql-block"> 前面咱们探讨过,所有腧穴的名称并不是随意命名的,每个穴位名都有自己的含义。这些形象有趣的腧穴名称,不仅具有医学意义,还体现了古代医家的智慧,更显示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既然如此,那么古代医家在给腧穴命名时,都具体遵循了哪些规律或原则呢?接下来一起探讨吧!</p><p class="ql-block">第一,根据所在部位命名</p><p class="ql-block"> 也就是说这类腧穴是根据其所在的人体解剖部位而命名的。如腕骨、乳根、颧髎、大椎、耳门、耳尖、完骨、囟会、颊车等穴位名,均是古代人体解剖部位名称,而这些腧穴又恰好在这些部位,古代医家就分别以其所在部位的名称命名。因此这一类穴位的定位非常好找,只要一看穴位名称就知道它在什么部位了。</p><p class="ql-block">【1】腕骨穴</p><p class="ql-block"> 该穴在手外侧手腕部豌豆骨下凹陷之处,故名。腕骨穴在手掌尺侧,当第5掌骨基底与钩骨之间,赤白肉际凹陷处,具有舒筋活络、祛湿退黄的功效,可以治疗指挛腕痛、头项强痛、目翳、黄疸、热病、疟疾等病证。</p><p class="ql-block">【2】乳根穴</p><p class="ql-block"> 乳、穴所在部位也;根、本也。该穴名意指本穴为乳房发育充实的根本。乳根穴在胸部,当乳头直下,乳房根部,第5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故名。该穴具有燥化脾湿的功效,可以治疗咳嗽、气喘、胸痛、少乳、乳痈,及肋间神经痛、乳腺炎等病证。</p><p class="ql-block">【3】颧髎穴</p><p class="ql-block"> 颧,眼眶下面,两颊上面突起的部分;髎,中医指骨节间的空隙,多用于穴位名。该穴位于目外眦直下,颧骨凹陷处,故名。它具有祛风消肿的功效,可以治疗口眼歪斜、眼睑瞤动、齿痛、三叉神经痛等局部病证。</p><p class="ql-block"> 【4】大椎穴</p><p class="ql-block"> 大,有高起、开始之意;因第7颈椎棘突处脊椎骨,较其他脊骨稍大高起,故名大椎。该穴具有清热解表、截疟止痫、益气壮阳的功效,可以治疗肩颈疼痛、肺胀胁满、咳嗽喘急、疟疾、风疹、癫狂、小儿惊风、黄疸、颈肩部肌肉痉挛、落枕、感冒、小儿麻痹后遗症、小儿舞蹈病等病证。</p><p class="ql-block">【5】耳门穴</p><p class="ql-block"> 耳门即耳屏,外耳孔前的小瓣,该穴位于耳屏前,当耳屏上切迹前方凹陷处,故名。它具有开窍聪耳,泄热活络的功效,可以治疗耳鸣、耳聋、中耳炎、眩晕等病证。</p><p class="ql-block">【6】耳尖穴</p><p class="ql-block"> 耳尖穴在耳廓的上方,当折耳向前,耳廓上方的尖端处,故名。该穴具有清热祛风、解痉止痛、清肝明目的功效,可以治疗目赤肿痛,急性结膜炎,角膜炎、高血压、神经衰弱、顽固性失眠、发热、疼痛、烦躁、转氨酶增高、肝昏迷、红眼病等。该穴常用点刺放血法。</p><p class="ql-block">【7】完骨穴</p><p class="ql-block"> 完骨原是人体部位名,指颞骨乳突,该穴在头部,当耳后乳突的后下方凹陷处,故名。该穴具有疏风清热,通经活络,消肿止痛的功效,可以治疗头痛、项强、颊肿、齿痛、咽喉肿痛、口眼㖞斜、失眠等病证。</p><p class="ql-block">【8】囟会穴</p><p class="ql-block"> 囟、指囟门;会、指会合。该穴在颅骨冠状缝和矢状缝会合处,婴儿时脑髓未充,头骨不合,俗称囟门。年长时囟门渐合,穴当其处,故名囟会。该穴位于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2寸,具有通利鼻窍,疏风清热,安神宁心的功效,可以治疗头痛、眩晕、鼻渊、癫狂痫等病证。</p><p class="ql-block">【9】颊车</p><p class="ql-block"> 颊,指穴所在的部位为面颊;车,运载工具也。颊车名意指本穴的功用是运送胃经的五谷精微气血循经上头,若有车载一般,故名颊车。该穴在面颊部,下颌角前上方,耳下大约一横指处,咀嚼时肌肉隆起最高处,按之凹陷处。该穴具有祛风清热,开关通络的功效,可以治疗牙痛、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腮腺炎、下颌关节炎、脑血管病后遗症,甲状腺肿等病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