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劳技是一门培养学生技术知识,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课程,是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课程。随着“新课改”的继续推进,老师们必须进一步端正教育思想,努力把先进的教育理论内化为行之有效的教育行为。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把劳技课上的生动,活泼。激发出学生的创作情感。</p> <p class="ql-block"> 第一篇:劳动与成长</p><p class="ql-block">《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说的很具体:“实施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实行教育与教育劳动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这里将生产劳动提到了教育的本质高度。而劳动教育作为学生的一个重要素质,则用一个“和”字提高到了与德、智、体、美四育同等重要的地位。因此,我们认为小学劳动教育是小学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抓好劳动教育。</p> <p class="ql-block">实践活动,丰富了我们的实践经验,提高了我们的团队合作能力,使我们通过这次实践更加了解社会,这次实践活动意义深远,对我们的帮助享用一生。作为一个21世纪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走出校门、步入社会、并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我们要抓住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机会;提升我们的修身,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与意识。同时,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明确自己的目标,为祖国的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可能所有的同学都有这种体会,打扫后的宿舍楼非常整洁,在这种环境里会感觉很舒服。可到晚上,楼道、地板上就非常地脏乱。瓜子皮、水果皮、塑料袋,甚至污水、烟头满地都是。其实只要我们平时稍微注意一下,我们的生活环境就不至于此。在垃极桶的附近每天都有很多塑料袋,地上甚至会有残羹冷炙。文明只离我们几步之遥!</p> <p class="ql-block">在劳动期间,我深深地体会到了这种陋习给别人带来的不便,对这种不文明行为深恶痛绝,并督促自己改正,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劳动周里参加完劳动后,还会有很多空闲时间。这是一个复习功课的绝好时机,平时难得这么集中的时间。或总结前一段的学习或预习下面的课程或看自己喜欢看的书,总之我们要好好把握而不是浪费时间。有这种时间观念,一个星期才不会转眼就溜走。</p> <p class="ql-block">目的是使我们有机会去了解基层,接近群众;让我们丰富阅历、积累经验、增强能力、磨炼意志。通过锻炼,我们逐步了解了项目部工作的艰辛,巩固了专业知识,提高了实际应用能力。并较快地适应了两个转变,即工作角色和工作环境的转变。谦虚谨慎,始终摆正自己的位置——学习锻炼,做到工作、学习上高标准、严要求。我们珍惜公司给予的这次机会,认真学习锻炼,力争做到公司放心、群众认可。</p> <p class="ql-block">社会上对什么是劳动教育有不同的理解,教育部教材局负责人指出,忽视劳动的现象主要表现为轻视体力劳动,尤其是看不起普通劳动者。《指导纲要》重申《意见》提出的“以体力劳动为主,注意手脑并用”要求,并进一步阐明了劳动教育的内涵和特征,指出“劳动教育是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活动”。</p> <p class="ql-block"> 第二篇:家务劳动</p><p class="ql-block"> 做家务的意义和目的是在劳动中获得成就感,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更加热爱生活。做家务可以培养严谨认真的态度和习惯。对于工作忙,没时间锻炼的人来说,做家务可以满足身体锻炼的基本需求。</p> <p class="ql-block"> 做家务可以学习生活的基本技能,提高自理和自立的能力,同时培养自己积极的生活态度,使自己更加热爱生活。做家务可以让家庭更和谐。孩子的家务劳动减轻了父母的身体负担。夫妻分担家务体现了相互尊重,可以让夫妻关系更加和谐。洗衣、拖地、清洁门窗、做饭都需要全身肌肉的协调。重复同样的动作,使发力的肌肉和相关的骨骼得到很好的锻炼。</p> <p class="ql-block">据调查显示,经常帮父母做家务的孩子仅占1/4,且每天劳动的时间在半小时以内。73.97%的学生在家里很少或根本不做家务。因家庭教育不当,导致孩子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如,学习不努力、不刻苦、不专心;不孝敬老人,不尊敬父母;不知道节约,花钱大手大脚;互相攀比,讲吃讲穿;不讲文明礼貌,不注意卫生;心中只有自己而没有他人;只知接受爱,不知爱别人等。</p> <p class="ql-block">习总书记在2018年教师节举办的全国教育大会的讲话中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告诫父母:“不要把孩子保护起来而不让他们劳动,也不要怕孩子的双手会磨出硬茧。要让孩子知道,面包来之不易。这种劳动对孩子来说是真正的欢乐。通过劳动,不仅可以认识世界,而且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p> <p class="ql-block">家务劳动是一个大课堂,是孩子成长的必修课。在这个大课堂里,有许多事情需要孩子们去体验、领悟、探索。通过家务劳动,使这些“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孩子品尝劳动艰辛的同时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提高孩子自理能力、形成孩子健康人格、锻炼孩子坚强意志等。所以,家务劳动对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 做家务的意义和目的是在劳动中获得成就感、体验和理解父母的辛苦、培养责任感提高动手能力以及培养我们不怕脏、不怕累的精神等。在劳动中获得成就感:在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劳动可以收获满满的成就感,可以认识到我们的存在,并且能够使人更加的积极向上;体验和理解父母的辛苦:很多家务都是父母在做,孩子并不会去做一些家务,适当的做家务可以让孩子体会和理解父母的辛苦,从而更加的关心父母;</p><p class="ql-block">培养责任感提高动手能力:在做家务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还可以提高动手能力,让他们知道做家务需要怎么做、做什么;</p> <p class="ql-block">百善孝为先这句话我们经常听到,意思是在成千上百种善心与各种道德品质中,只有孝敬才是最重要、排在最前面的。一个人若是连自己的家人、父母都不能好好孝敬、感恩,那将来会成什么大业呢?有什么出息呢?所以,孝敬父母是每个人做人的基础。百善孝为先。这句古话,我们一定要牢牢记住,也要在脑海里牢牢记住这句话蕴含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孝敬父母不是说说而已,我们首先可以从做家务开始。可是我发现许多家庭里出现了这样两种情况:第一种,孩子们都不去做家务,因为他们都把自己当成小少爷、小公主,这是一种很不好的习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不是我们的佣人,他们是这个家庭的一部分。所以,你作为这个家庭的一部分,也应该去替家人分担一些家务,难道不是吗?第二种,就是许多同学的家庭都采用一种“工作”法,每做一次家务就奖励一元钱。我觉得这种方法非常不对,因为你不是家长雇来的小保姆,你也是整个家庭的一部分。所以,做家务是我们都应该做的。想要去孝敬父母,我们就可以为父母倒杯茶、做家务,为累了一天的父母,捶捶背、说说话,这都是一种孝敬方式。</p> <p class="ql-block">做家务是孩子的人生必修课</p><p class="ql-block">“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愿意挤,总还是有的。”</p><p class="ql-block">时间不是让孩子不做家务的理由,但可惜的是,不让孩子做家务依旧是很多父母表达爱的一种方式。</p><p class="ql-block">要知道,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从小做家务的孩子更有才干,对生活充满自信,具有更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做家务与孩子的动作技能、认知能力的发展以及责任感的培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p> <p class="ql-block">做家务教会孩子如何独立生活</p><p class="ql-block">“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父母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在于教会他们如何独立生活。</p><p class="ql-block">让孩子逐渐自己去整理玩具、打扫房间这样的家务活,可以使他们发现,原来爸爸妈妈做的这些事情他们自己也同样可以做到。</p><p class="ql-block">亲自参与到家务活动中来,能使他们意识到自己也是具有自理能力的,离开了父母他们依旧生活的很好。</p><p class="ql-block">从由父母“领着走”到靠“自己走”,是培养孩子独立性过程中的巨大进步。</p> <p class="ql-block">成就感来自于参与家务劳动的过程</p><p class="ql-block">当孩子把杂乱的橱柜收拾得整整齐齐、油腻的碗筷清洗得干干净净的时候,他们会产生出一种强烈的自豪感和愉悦心情。</p><p class="ql-block">这种心理状态就源自于他们的成就感,成就感对孩子的成长过程是十分重要的,成就感会让孩子更自信。</p><p class="ql-block">不仅如此,在社会上,每个人都扮演着不一样的社会角色,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在家庭中更是如此,让孩子做家务,会使他们更加明确自己的任务范围,形成责任感。</p> <p class="ql-block"> 家长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扔垃圾、叠衣服、摆碗筷,每当孩子做完后夸奖他们,他们就会感受到自己是家庭成员的一份子,能替父母分担家务是一件骄傲和自豪的事情。</p><p class="ql-block">加之家长与孩子的沟通时间越来越少,一起做家务正是进行亲子互动的好机会:和孩子一起做盆栽可以教孩子认识不同品种的植物,感受种植的快乐;和孩子一起择菜洗菜可以教孩子认识更多的蔬菜、享受烹饪的乐趣。</p> <p class="ql-block">做家务让孩子更有领导力、更受欢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孩子们在做家务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意料之外的情况,比方说给宠物洗澡的时候会发现宠物们经常是不配合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就想要完成任务,就必须开动脑筋,想办法让宠物先安静下来。</p><p class="ql-block">因此,会做家务的孩子更有规划性和条理性,在同龄人中具有更强的领导力,从而受到大家的欢迎;一个领导力强的孩子也更受老师的喜爱,他们的执行力和号召力强,能成为老师的得力助手。</p> <p class="ql-block">父母言传身教,把家务劳动变成亲子活动很多时候家长只是在笼统地要求孩子去做家务,并没有手把手地教他们如何去做。以叠衣服为例,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做,边做边告诉孩子叠衣服的具体步骤都有哪些、如何叠会更整齐、叠好以后放在哪里,这样孩子会很清楚地知道他们需要做什么,达到你们需要的标准。不仅如此,这样的经历还是很惬意的一次亲子活动,家长和孩子相互陪伴,是多么温馨而又开怀的一件事。</p> <p class="ql-block">制定家务日历,家庭成员都要遵守</p><p class="ql-block">制定一个家务日历可以明确每位家庭成员的家务安排,这样一来,不仅孩子可以按照规定去执行,不会拖拖拉拉,其他家人也参与其中,在人人都劳动的氛围下孩子做家务的意识和动力会越来越强。</p> <p class="ql-block">多容忍、少责备。在指导孩子的时候,口气要温和,不宜破口大骂,有耐心、有步骤地、以游戏的方式和心态教导孩子学习。</p><p class="ql-block">当然,如果有任何人没有按照要求进行家务劳动,也是要进行小小的惩罚的,家长一定要和孩子共同商议家务日历的制定规划,确保家务劳动“言必行、行必果”。</p> <p class="ql-block">让孩子知道,他做的每件“小事”你都看到了,因为年纪小,能力、耐力都有限,自然不如大人做得纯熟。但是没有关系,熟能生巧,爸爸妈妈知道你很努力了。</p><p class="ql-block">有时候,父母的一个拥抱、一个满意的微笑、一句肯定鼓励的话语,就是孩子坚持下去的精神动力。所以,孩子做了家务后,一定要适时夸奖他,并且夸奖得越具体越好。</p><p class="ql-block">适当的物质奖励也是必要的,家长们可以根据孩子做家务的情况,在做完后给予他们适宜的报酬。</p> <p class="ql-block">无论大人还是孩子,在心理上都需要拥有肯定、赞许,都需要得到大家的认可。如果没有的话,他会在另外的方面得到:例如通过撒娇、生气、不吃饭等等来吸引大家的注意,得到心理安慰。当家务劳动在潜移默化中成为孩子生命的一部分时,孩子会为自己能够为父母分担家务劳动而感到自豪,同时认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p> <p class="ql-block">对于家务劳动这件事,无论是西方国家,还是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先辈,都有着独特的看法。例如:苏联时期卓有成效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认为:"劳动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每个孩子在童年时代都应该深深地怀有这种高尚的情感."简单明了地阐述了家务劳动对一个人的影响及其重要性;晋朝陶渊明,在赴彭泽县当县令时,特地告诫儿子,他说:"我不在家,你们要勤快一点,不要懒惰奢侈,光让佣人干活,自己图清闲."五柳先生的这句话也强调了家务劳动与青少年而言是应该做的。</p> <p class="ql-block"> 第三篇:综合实践活动</p><p class="ql-block">“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魂。”又一个清明节,又一个缅怀先烈的日子。站在烈士墓前,我们心潮起伏,思绪万千。革命先烈们有的为了民族的独立和国家尊严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有的为了彻底埋葬旧世界,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前赴后继,英勇作战,抛头颅,洒热血;也有的在和平建设时期,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而献出青春和热血。英雄们的事迹在身边回温,的确,他们用行动注解了对人民的赤诚。他们强悍的手臂永远指向远方。太阳从东方升起,照耀一个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穿过空间的缝隙,同学们的脸上写满了刚毅与坚强:永远不让英雄们失望。</p> <p class="ql-block"> 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节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p><p class="ql-block">在唐代有个叫杜甫的说过: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节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节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节”的农谚。清明节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p> <p class="ql-block">关心关爱老人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人类社会区别于其它动物的一个标志。尊老爱幼更是我们中华文明的优良传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百善孝为先,在五千年中华文明发展史中,不论社会如何发展朝代如何更替,尊老爱幼这一人类文明共性伴随着社会发展一脉相承。这也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和生命力的内涵之一。</p> <p class="ql-block">开展爱老敬老实践活动,通过为爷爷奶奶做一件事:讲一个故事、画一幅画、唱一首歌等互动活动,让老人感受来自孩子的爱心回报。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不仅懂得了“索取"含义,更加领悟到了“回报”的珍贵。活动让孩子们体验了人间最美的情感,也是在真挚情感的感召下激发了孩子心中的善良与仁爱。对学生来说是一种体验、亲情体会的传递,更是一个祖孙情的沟通桥梁,能感受到家的温暖、温馨,构建和谐的家庭氛围。通过此活动引导学生关心长辈、为长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p> <p class="ql-block">乐善好施,扶危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方面。孤儿是社会上最弱小、最困难的群体,关注这一弱势群体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可以说,师爱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只有爱,才能赢得爱。你爱教育事业,教育事业也会爱你,你才能获得事业上的乐趣。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又是照料孩子们的生活也是上课的。在市民政局党组开展“转作风、优环境、强服务、保民生。</p> <p class="ql-block">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制定性学习领域,是一门综合性强,与学生生活实际、当地生产实际和社会实际紧密联系,以实践为主的课程。全日制小学开设劳动与技术课,对于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