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预防肥胖——林州市第六小学预防肥胖健康知识普及

暖暖的冰川

<p class="ql-block">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儿童肥胖率明显增高,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疾病预防控制局,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统计,我国6岁以下儿童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6.8%和3.6%,儿童肥胖严重影响儿童健康!</p><p class="ql-block">一、肥胖的原因</p><p class="ql-block">1.遗传因素</p><p class="ql-block"> 父母有一方肥胖的,子女肥胖的可能性有40%;父母双方均为肥胖的,子女肥胖的发生率上升为70%-80%。</p><p class="ql-block">2.进食过多</p><p class="ql-block"> 进食量过多,消耗过少,多余的能量以脂肪的形式储存于体内。 </p><p class="ql-block">3.运动过少</p><p class="ql-block"> 孩子总待在家中看电视、玩耍,得不到足够的运动。渐渐地体力活动越来越少,孩子活动量减少就会增长脂肪。</p><p class="ql-block">4.家长的错误观点</p><p class="ql-block"> 家长对幼儿肥胖的错误认识,认为孩子只要能吃就是一件好事,这样最容易造就出一个肥胖的孩子。</p><p class="ql-block">5.不良饮食习惯</p><p class="ql-block"> 经调查表明,肥胖儿童大多喜欢吃荤菜,不喜欢吃蔬菜,有爱吃零食的习惯。饮食结构不合理,摄入了过多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质的食物,如此不良的饮食习惯都会出现肥胖。</p><p class="ql-block"> 二、如何判断是否肥胖</p><p class="ql-block"> 诊断标准:体重超出同性别、同身高正常儿童20-29%的为轻度肥胖,超过30-49%为中度肥胖,超出50%为重度肥胖。 </p><p class="ql-block"> 三、儿童肥胖的危害有哪些?</p><p class="ql-block"> 儿童肥胖可导致循环、呼吸、消化、内分泌、免疫等多系统的损害。降低儿童生活中活动、学习、交际能力,久而久之导致儿童出现抑郁、自卑,影响儿童心理健康和生长发育。小儿肥胖症是由于长期能量摄入超过消耗,导致体内脂肪过度集聚,体重超过参考值范围的一种慢性营养障碍性疾病。</p><p class="ql-block">四、儿童肥胖的干预方法</p><p class="ql-block"> 防止肥胖需从小开始,从小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十分重要的。</p><p class="ql-block"> 小学生肥胖的预防重点要抓住肥胖发生的关键期。</p><p class="ql-block">1.进食干预</p><p class="ql-block"> 在早期要培养良好的进食习惯、建立规律的生活制度。引导学生自主、有规律地进餐,纠正挑食、偏食等不良饮食行为,培养学生摄入多样化食物的良好饮食习惯。此外,家长还应避免以食物作为奖励或惩罚的措施。</p><p class="ql-block">2.膳食干预</p><p class="ql-block"> 对学龄儿童和青春期少年,加强营养教育和健康教育十分重要,宣传营养知识、引导正确的食物选择,鼓励饮食多样化,多吃水果和蔬菜,天天喝奶,足量饮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少吃含能量、脂肪或糖高的食品。</p><p class="ql-block">3.运动干预</p><p class="ql-block"> 针对小学生所选择的运动项目应有趣味性、易于实施,以便于长期坚持,如快走、慢跑、游泳、踢毽子、跳皮筋、爬楼梯、跳绳等运动方式。初期运动时间可为10分钟,让孩子不感到过度疲劳,每天坚持适当的体力活动,防止“越胖越懒,越懒又越胖"的恶性循环,逐步达到理想的运动时间。</p><p class="ql-block">4.行为干预</p><p class="ql-block"> 单纯肥胖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改变不良的生活行为方式有利于防止肥胖。行为干预的内容涉及饮食行为和运动行为两个方面。饮食行为干预主要包括减慢进食速度、减少非饥饿状态下进食,避免边看电视或边做作业边吃东西,控制零食、减少吃快餐的次数、晚餐后不加点心等(如甜点、甜饮料、油炸食品)。此外,还包括食物烹调方式的调整(避免油炸)。</p><p class="ql-block">5.心理干预</p><p class="ql-block"> 很多研究发现,肥胖儿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表现为缺乏自信、内向抑郁、受同伴歧视、伙伴关系不良、自我评价差等。心理干预往往是在前述3种干预治疗同时进行,其目的在于激发肥胖儿及家长强烈的减肥欲望,克服各种心理障碍,增强自信心,消除自卑心理,树立健康的生活习惯。</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我们要坚持每天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注意饮食习惯、加强体育锻炼,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一日三餐也要按时按量进餐,不挑食、不偏食,保证足够的运动量,这样我们才会健康茁壮地成长!</p><p class="ql-block"> 家长们,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其最终目标是帮助孩子逐步学习以健康的方式来生活,这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乃至一生的健康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