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人间仙境老君山。</p><p class="ql-block">10月17日,河南游第5天,早餐后车载我们奔赴心之所向的洛阳老君山。经过2.5小时的车程,终于到达“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君山北麓冰未消,伊水之阳花艳艳”的老君山。</p><p class="ql-block">洛阳,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隋唐大运河的中心。洛阳,不仅有着光辉灿烂的历史,还有着壮丽秀美的山河。今天的洛阳,更有着穿越千年的时尚。</p> <p class="ql-block">道教名山老君山,我国唯一不对外国人开放的国家5A级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国北方道教信众拜谒圣地,被誉为“天下无双胜境、世界第一仙山”。</p><p class="ql-block">老君山,原名景室山,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南部,是秦岭余脉八百里伏牛山的主峰,海拔2200余米。因道教始祖老子归隐修炼于此,北魏时建庙纪念,唐贞观年间受皇封修建铁顶老君庙。唐太宗赐景室山为“老君山”沿袭至今。自古被尊为天下名山,道教圣地。有“中州地区天然动植物种质基因库”之美誉。号称洛阳的“避暑山庄”,为栾川八大景观之首,被誉为“君山奇景。”</p><p class="ql-block">我们集体在此打卡留念。</p> <p class="ql-block">老君山广场。老子骑在牛背上的雕塑。当年太上老君骑着青牛驾彩云来到景室山,因青牛走路用力过猛,将这块石头踩翻滚下山去,当时山崩地裂,响彻云霄惊动玉皇大帝,玉皇闻声,掐指一算言道“石破天惊,道德天尊,驾临景室,传经道布,乃凡间幸事”。九百年后唐朝诗人李贺听说了这个故事,写出了“石破天惊逗秋雨”的千古绝句。</p> <p class="ql-block">大哥大姐,伉俪情深。</p> <p class="ql-block">老子铜像。大道行天下。</p><p class="ql-block">老子,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其被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p><p class="ql-block">老子铜像,用360吨青铜铸造,铜像通高59米,是目前世界最大的老子铜像。</p> <p class="ql-block">我们首先乘云景索道,从云景度假山庄直达中天门。据说这段路程如果步行登山,大约需要四小时。别说跟团游时间不允许,就是“背包客”也够呛。</p> <p class="ql-block">听家宝导游介绍上山路线,主要景区有云景天路、十里画屏、马鬃岭、金顶道观群等六个景观带。老君山需坐二次索道上山,下山也要坐两次索道。坐索道上山走不远的路到达中天门后,可乘手扶电梯(四部电梯)票价40元,直达“十里画屏”。</p> <p class="ql-block">上山的索道为我们节省了不少力气和时间。</p> <p class="ql-block">索道上拍摄的老君山风光。</p><p class="ql-block">老君山原貌保存良好,它记录着十九亿年来华北古陆块南缘裂解、离散、增生、聚合、碰撞、造山等构造演化过程。</p> <p class="ql-block">乘坐索道上山,这里集奇峰、怪石、云海、峡谷为一体的核心景观带,全长1380米,沿水平悬空道与十里画屏衔接,直达金顶道观群,构成了完整的山岳经典风景体系。</p> <p class="ql-block">中天门。</p><p class="ql-block">中天门上主楹联“老君山山君老山老君不老 玄门道道门玄道玄门亦玄”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对联”。上联由辞赋家屈金星撰写,书画家汪国真以草书书写。下联由楹联家王逸飞续对,书法家柳国庆以魏碑书写。</p><p class="ql-block">我们在中天门集体打卡留念。</p> <p class="ql-block">“中天门”位于老君山山腰,由老子骑牛石雕,大牌楼及天梯等组成。</p><p class="ql-block">老子骑牛石雕由青石雕刻而成,高3.8米,长4.5米,重18吨。</p> <p class="ql-block">中天门天梯有500多级台阶,非常陡峭,让人望而生畏。</p> <p class="ql-block">丰收的喜悦。</p> <p class="ql-block">中天门广场。姐妹情深意切,定格美好。</p> <p class="ql-block">天下名山。</p><p class="ql-block">“景室山山门”是通往中灵索道和徒步登山必经的门洞。</p> <p class="ql-block">姐妹们在“天下名山”山门前打卡留念。</p> <p class="ql-block">枫叶红,秋意浓,姐妹情深相拥。</p> <p class="ql-block">跨越山海想见你~老君山。</p> <p class="ql-block">环山高空栈道绵延数十里,奇山怪石千姿百态。移步景异,步步皆景。景景如画,如同仙境。</p> <p class="ql-block">我们选择继续乘坐第二段索道“峰林索道”从中天门直达检牛桩。穿过仙境隧道,从这里开始步入“十里画屏”。峰林之间一步一景,步移景换,景景如画,故称之为“十里画屏”。</p> <p class="ql-block">十里画屏又称为花岗石林,远眺奇峰林立,近观犹如刀劈斧削,誉为“扩大的盆景,缩小的仙境”。</p> <p class="ql-block">峰林如刀劈斧削,犬牙交错,披绿挂红,雄伟壮观,多姿多彩。</p> <p class="ql-block">旅游步道穿崖而过,给人一种曲径通幽之感觉。</p> <p class="ql-block">云海,是老君山的一大奇观。云海出现时,放眼望去,云遮千里,雾锁万峰。</p> <p class="ql-block">花岗石“一线天”。</p><p class="ql-block">一线天,长约25米,最窄处不足半米,最宽处不足2米,只容纳单人通过,仰望上空,悬石欲坠,天如一线。</p> <p class="ql-block">在近千亩的范围内有大小石峰三千多座,形态各异。随手一拍,就是一张精美的明星片。</p> <p class="ql-block">巨石压顶,一手擎天。</p> <p class="ql-block">绵延起伏的山脉,无声诉说着老君山的前世今生……</p> <p class="ql-block">沟壑山峦,亘古未变。</p> <p class="ql-block">秋风来栈道,飞渡万沟壑。</p> <p class="ql-block">老子传经。</p><p class="ql-block">在这些奇石奇峰中,最著名的就是老君悟道峰。</p> <p class="ql-block">绝壁栈道。</p> <p class="ql-block">翘首而望,看那古松摩云,危崖欲倾,大小石峰神态各异,确实雄伟壮观。</p> <p class="ql-block">俯身鸟瞰,真有一种“山高我为峰”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独出一峰。</p><p class="ql-block">独峰傲天,换个角度看其侧面,陡峭险峻,真乃鬼斧神工。</p> <p class="ql-block">沟壑,栈道,层峦叠嶂,曲径通幽。</p> <p class="ql-block">群峰俊秀,怪石嶙峋,苍松劲树,飞瀑流泉。</p> <p class="ql-block">鸾凤和鸣。</p> <p class="ql-block">半仙界。</p> <p class="ql-block">仙姑迎客。</p> <p class="ql-block">妙步莲花。</p><p class="ql-block">不知画屏真面目,只缘身在美景中。</p> <p class="ql-block">叠叠青山环绕处,悠悠白云去无声。</p> <p class="ql-block">绝美的十里画屏风景,令人留恋。</p> <p class="ql-block">“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君山瑰丽传千秋,诗情画意万古名”。</p> <p class="ql-block">飞梁架绝岭,栈道接危峦。</p> <p class="ql-block">行走在悬崖绝壁蜿蜒曲折的凌空栈道上,极目环顾,群山叠嶂,云蒸霞蔚,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云遮千里,雾锁万峰,江山如画,君山多娇。</p> <p class="ql-block">老君山金顶道教建筑群,是依托山顶而建的。特别是金殿、亮宝台、玉皇顶的三座金顶,是老君山道观群的亮点,布局严谨,金碧辉煌。</p> <p class="ql-block">2022年5月1日,全国第一部以视听艺术语言呈现老子思想的大型沉浸式演艺《知道·老君山》沉浸乐舞秀,在海拔2217米的老君山金顶之上正式拉开了帷幕,这是以沉浸演艺打造老君山的又一个标志性项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祖国的大美山川我为您自傲!</p> <p class="ql-block">金顶道教建筑群依托山顶建筑,全部采用明清皇家宫殿式建筑形式。</p> <p class="ql-block">主轴线正前方是“老君庙”。老君山道祖老子归隐修炼之地,北魏时建石墙铁瓦老君庙纪念,唐贞观年受皇封敕建老君庙,故有“南祖师、北老君”之称。</p><p class="ql-block">庙内主奉太上老君,老君庙供奉主神太上老君,左配“神药王”孙思邈,右配“神三霄娘娘”(云霄、碧霄、琼霄)。</p><p class="ql-block">千百年来,老君山香火炽盛,一直是豫、陕、皖、鄂等地众香客朝拜的中原道教圣地。</p> <p class="ql-block">问道需到老君山,得道成仙有机缘。</p> <p class="ql-block">高高峰顶观,杳杳钟声晚。</p> <p class="ql-block">青烟缭绕疑无路,悟道须到断崖处。</p> <p class="ql-block">到达金顶,我们团友一一打卡留念。</p> <p class="ql-block">从玉皇顶上看到的亮宝台。</p> <p class="ql-block">悟道难,成仙更难,难于上青天。</p> <p class="ql-block">中轴线最后的建筑是“五母金殿”。五母金殿相传为女娲造人之地。重檐歇山十字脊屋顶,四处抱厦,清式风格,皇宫式建筑,面积360平方米,全铜装饰。</p><p class="ql-block">殿内神台上供奉着天母、地母、人母、无极母和西王母五尊神像。</p><p class="ql-block">由于时间关系,我们远眺金殿,未到“五母金殿”观瞻,留下小遗憾。</p> <p class="ql-block">云景天合。</p> <p class="ql-block">游览老君山的下山途中,姐妹三人稍作休息。</p> <p class="ql-block">凤凰展翅。</p> <p class="ql-block">第一索道往返,山上观赏游览结束老君山后,我们乘坐“峰林索道”下山了。</p> <p class="ql-block">十月中旬的老君山,层林尽染,出现“树头万枝秋风吹,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奇观,飞红流丹!正是“君山红叶竞秋色,万木霜天红烂漫”。</p> <p class="ql-block">老君山游览下山后,我们来到了老子文化园继续游览。</p> <p class="ql-block">好大的一个“道”字!</p> <p class="ql-block">钟楼。</p> <p class="ql-block">鼓楼。</p> <p class="ql-block">游览老君山的观后感:远赴人间惊鸿宴,一睹人间盛世颜。老君山,它是一座真实存在的云顶天宫,诛仙青云志的取景地。它有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庐山之朦胧。老君山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它经常被云雾包裹着,整座山峰似乎都显得神秘而唯美。云海之中的金顶道观群,就像一座天上的宫殿,灵霄绛阙,琼楼玉宇,好似一幅流动的画卷。</p><p class="ql-block">结束了老君山的游览行程后,我们在老君山山脚下的饭庄用餐,品尝栾川特色名吃:栾川豆腐以及当地特色菜肴。后车载我们奔赴登封,当晚入住悦锦商务酒店。明天我们将赴中国武术之乡,素有天下武功出少林,少林武功甲天下的嵩山《少林寺》,期待!</p> <p class="ql-block">10月18日,河南游第6天,车赴中国武术之乡登封,车程1.5小时,我们到达嵩山《少林寺》。</p><p class="ql-block">嵩山《少林寺》景区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境内,地处少室山腹地,面积70.83平方公里,享有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首批5A级景区等桂冠。</p><p class="ql-block">我们集体在此打卡。</p> <p class="ql-block">嵩山在大地构造上处于华北古陆南缘,在公园范围内,连续完整地出露35亿年以来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五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地层,地层层序清楚,构造形迹典型,被地质界称为“五代同堂”,实际上是一部完整的地球历史石头书。</p> <p class="ql-block">僧生雕像。</p> <p class="ql-block">《少林文化,历史遗产》。由原国家主席江泽民题名。</p> <p class="ql-block">嵩山少林。我们在牌楼前集体打卡留念。</p><p class="ql-block">嵩山,古称“外方”,夏商时称“嵩高”、“嵩山”,西周时成称为“岳山”,以嵩山为中央左岱(泰山)右华(华山),定嵩山为中岳,始称“中岳嵩山”与山东的泰山、陕西的华山、山西的恒山、湖南的衡山并称中华五岳。</p><p class="ql-block">嵩山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的“中岳”,人文景观众多,计有十寺、五庙、五宫、三观、四庵、四洞、三坛及宝塔270余座,是历史上佛、儒、道三教荟萃之地,闻名于世的少林寺便深藏于嵩山的怀抱,这些丰富的人文景观和珍稀的地质遗迹相互辉映,构成了嵩山地质公园立体的、多层次的、多功能的迷人景观。</p> <p class="ql-block">金秋十月,阳光普照中岳嵩山,少林寺空气清新,是炼功修身的绝佳处,我们姐妹俩也来学习一下少林功夫。</p> <p class="ql-block">塔林。</p><p class="ql-block">少林寺塔林是登封“天地之中”八十一项历史建筑群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位于寺院西300米处,是少林寺历代高僧安息的墓地。少林寺塔林占地面积约14000多平方米,现存有唐、五代、宋、金、元、明、清、现代共计248座佛塔,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数量最多、建塔时代最全、跨越时间最长、文物价值最高的一座塔林,集古代砖石建筑、雕刻、书法、绘画艺术之大成,被专家学者誉为“古塔艺术博物馆”,是综合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史、雕刻艺术发展史和宗教发展史的实物资料库。于1996年11月20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据说现存塔仅是原来的二分之一,其余被历年来山水所冲毁。</p><p class="ql-block">因跨越时间长,所以佛塔大小参差,高低不同,粗细不一,形式多样,密集如林,故人们称其为塔林。</p> <p class="ql-block">少林寺始建于495年的北魏,是汉传佛教的禅宗祖庭。在中国佛教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刹”,远远地已看到山门,门额上是清康熙帝亲笔所提“少林寺”。</p> <p class="ql-block">电影《少林寺》是最经典的影片之一,今天我们来到神往已久的少林寺,电影中经典的场面一幕幕又浮现在眼前……日出嵩山坳,晨钟惊飞鸟……那电影中悦耳动听的美妙歌声在耳边回响……</p><p class="ql-block">在此,我们集体打卡留念!把美好定格成永恒。</p> <p class="ql-block">闻名于世的“少林寺”就是因为坐落在少室山阴的茂密丛林之中,所以得名“少林寺”。</p> <p class="ql-block">天下第一祖庭。</p><p class="ql-block">少林寺不仅是“武林泰斗”,更是中国佛教的禅宗祖庭。公元495年,北魏孝文帝从山西平城迁都洛阳时,在嵩山五乳峰前创建少林寺。</p> <p class="ql-block">少林寺“大雄宝殿”。</p> <p class="ql-block">释迦牟尼佛第28代弟子达摩祖师得师傅般若多罗教化,于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7年)到达嵩山,达摩看到这里群山环抱,林木茂密,山色秀丽,环境清幽,佛业兴旺,谈吐稳洽,认为这是一块难得的佛门净土,于是就把少林寺作为他落迹传教的道场,在这里广集徒众,首传禅宗。面壁九年后,创立了中国禅宗和少林功夫。自此以后,达摩便成为中国佛教禅宗的初祖,少林寺亦被称为中国佛教禅宗祖庭。</p> <p class="ql-block">藏经阁。</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方丈释永信居住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地藏殿。</p> <p class="ql-block">少林寺的练功房,几百年的发功踩踏,地面竟出现了一个个的深坑,练功房内墙上布满了一幅幅对练的人像彩图,至今仍依稀可见。</p> <p class="ql-block">他就是印度来到少林寺修炼和传授武功的达摩禅师。</p> <p class="ql-block">普贤殿。</p> <p class="ql-block">鼓楼。</p> <p class="ql-block">少林喜欢地。膳食房。</p> <p class="ql-block">中国功夫,世界共享。</p><p class="ql-block">我们来到“少林武术馆”,在此游览,等待入场观赏名扬中外的《少林小子功夫表演》。</p> <p class="ql-block">习武明志,博爱向善。以武会友,强体励志。</p> <p class="ql-block">千手如来。</p> <p class="ql-block">推窗寻月。</p> <p class="ql-block">在演武场,瞧!我的组合拳厉害吧!</p> <p class="ql-block">活学活用,无师自通。</p> <p class="ql-block">瞧!姐妹们齐上阵,这各显神通的少林寺功夫,怎一个“开心”了得!</p> <p class="ql-block">少林武术馆院内的“六祖坛”。</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少林武术馆观赏名扬中外的《少林小子功夫表演》。</p><p class="ql-block">少林功夫,名不虚传。招招实在,拳拳到位,绝无花架,天下武功皆出少林也。</p> <p class="ql-block">童子功。</p> <p class="ql-block">姐妹俩在“天下第一名刹”石碑前打卡。</p> <p class="ql-block">少林寺门碑后就是嵩山,这里是河南省少年武校修炼武功的广场,长年有数百热血少年在此苦炼武功。</p> <p class="ql-block">“少林寺”参观游览结束后,我们车赴郑州,下午游览黄帝千古情景区,观看《黄帝千古情》演出,给我一天,还你千年!期待!</p> <p class="ql-block">黄帝千古情景区。</p><p class="ql-block">黄帝千古情文化旅游景区,以弘扬黄帝文化为已任,依托中原深厚文化积淀,深度挖掘以黄帝文化、黄河文化等为代表的人文历史,跨越时空,打造一台《黄帝千古情》的标志性演出,与享誉世界的黄帝故里拜祖大典、黄帝文化国际论坛交相辉映。</p> <p class="ql-block">景区内巨型轩辕黄帝造像。</p><p class="ql-block">这里是文化的高地,踏入这里仿佛置身于时空之间,踏寻着从上古时期传承而来的底蕴浩瀚。</p><p class="ql-block">这里是休闲的圣地,远离喧嚣,沉浸在悠闲时光中,静静的体悟心灵的归宿,与血脉中的记忆,相互融合。</p><p class="ql-block">这里是网红打卡地,我们在此集体打卡留念。</p> <p class="ql-block">声控的花朵。</p> <p class="ql-block">四敲,益寿延年。</p> <p class="ql-block">黄帝千古情。一生必看的演出。</p><p class="ql-block">一部大戏,读懂中国。</p> <p class="ql-block">大型歌舞《黄帝千古情》,总导演:黄巧灵。</p><p class="ql-block">《黄帝千古情》一生必看的演出,演出时长1小时。演出分为“龙的传人”“轩辕与嫘”“大战蚩尤”“郑风国韵”“老家河南”等场,3000吨黄河之水天上来,演员上天入地,舞台机械设备马力全开,真是视觉盛宴,心灵震撼。</p><p class="ql-block">从轩辕黄帝到今天的郑州,开启一次神奇的穿越之旅。</p> <p class="ql-block">悠悠黄河水亘古流淌,一幅书写着中华民族发源史的历史长卷随着音乐舞蹈的节奏缓缓展开……</p><p class="ql-block">这里是视听的盛宴,给我一天,还你千年,一场《黄帝千古情》,一次世界级艺术的洗礼,感受视觉与听觉的极致震撼,给我们一场心灵深处的触动。</p> <p class="ql-block">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更是每一位华夏儿女深深为之自豪的根基,黄帝千古情始终以黄帝文化为核心,以文化铭刻血脉传承,筑造人人向往的世界级黄帝文化圣地。</p> <p class="ql-block">在天灾与战乱的双重压迫下,三百多万河南灾民倒在逃荒的路上。这片饱经沧桑的土地背负着河南人民的血泪与坚韧,大爱与奉献,他们在灾难中相互扶持,存续着生的希望……</p> <p class="ql-block">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p><p class="ql-block">大型歌舞《黄帝千古情》以民族长诗的形式全景再现了人文初祖轩辕黄帝的传奇人生,以及中华民族传承不息的黄帝精神……从男耕女织的古老爱情到惊心动魄的史前战争,从溱洧河畔的悠悠郑风到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的民族记忆,中华文明,一脉相承,黄帝精神,源远流长……演出打破传统舞台空间与观众的界限,带来无与伦比的张力和感官震撼!</p> <p class="ql-block">让世界为中国喝彩!展望未来,黄帝千古情必将成为向世界展示黄帝文化、中原文化、黄河文化的窗口,将华夏文明传扬世界。</p> <p class="ql-block">观看全息秀《幻影》,唯美水幕舞台瞬间开合,舞台表演“白蛇传”。开启一次神奇的穿越之旅,舞美惊艳,视觉盛宴。</p> <p class="ql-block">观看《鼓上舞》飞天表演。</p> <p class="ql-block">千古情街景。</p> <p class="ql-block">冰雪世界。</p> <p class="ql-block">山海奇幻游,千古情街景。</p> <p class="ql-block">清明上河图电影馆。</p><p class="ql-block">通过科技手段把《清明上河图》活化起来,在近200平方的幕布上动态画卷徐徐展开,她以长卷形式、以精妙工笔全景摄入北宋末期首都的城郊乡野、近千名形态各异的人物,通过动态环境的组合,将繁忙的漕运、喧闹的街市、祥和的宅院以及昼夜的交替表现得惟妙惟肖,街道车马、河桥舟船、商铺民居,以及士农工商各行业人物的市井百态,可谓北宋时代的“百科全书”。</p> <p class="ql-block">清明上河图,作品长余百米,在原画的基础上,增设了夜景篇章。北宋时夜市的营业时间直至子时三更,在夜景灯火掩映下的繁华不可言喻。使游客身临其境,仿佛正置于一场古今交融的时空对话之中。</p> <p class="ql-block">黄帝千古情景区的游览结束后,车载我们奔赴开封,今晚入住开封朝灿精品酒店,明天我们参观游览威名驰誉天下的《包公祠》、“八朝皇宫遗址《龙亭》”和中国开封第41届菊花会,期待!</p> <p class="ql-block">10月19日,出游河南第7天(最后一天)。上午游览开封《包公祠》、《龙亭》观中国开封第41届菊花会。</p><p class="ql-block">开封,地处河南省东部,华中腹地,黄河之滨,西与郑州毗邻。开封有2700多年的建城史,简称“汴”,古称大梁、启封、汴州、汴梁、汴京,有八朝古都之称,孕育了上承汉唐、下启明清、影响深远的“宋文化”。开封是一城市中轴线从未变动的都城,这里人杰地灵。宋朝都城东京城是当时世界第一大城市,是清明上河图的创作地。</p><p class="ql-block">开封是八朝古都,先后有夏朝,战国时期的魏国,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宋朝,金朝等在此定都,鼎盛之时在北宋。</p><p class="ql-block">包公祠。</p><p class="ql-block">开封包公祠是为纪念我国古代著名清官包拯而恢复重建的、国内资料最全、规模和影响最大的纪念场所。它坐落在八朝古都开封城内碧波荡漾、风景如画的包公湖西畔,是河南省十佳旅游景点之一。</p> <p class="ql-block">“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包拯(999-1062),世称包公,又称包青天,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清官。他一生忧国忧民,为官清廉刚正不阿,铁面无私执法如山,为百姓伸张正义,赢得了古今中外妇孺皆知的美名-包青天。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尊敬与爱戴,他一直是中国人民心目中的一座丰碑。自金元以来,开封就建有包公园,以纪念这位先贤。</p><p class="ql-block">包公祠大门柱楹联“春秋有序人民不亏时彦,宇宙无极伟业尚待后贤”。大门后柱楹联“公心著在竹帛千秋共颂赤胆 , 正气被之管弦百姓皆呼青天”。两幅对联高度赞誉了包拯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开封包公祠占地1公顷多,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是一组典型的仿宋风格的古建筑群。其气势宏伟,风格凝重、典雅。包公祠有大门、二门、照壁、碑亭、二殿、大殿、东西配殿。以文物、史料典籍、铜像、蜡像、模型、拓片、碑刻、画像全面详细的介绍了包公的生平历史,展示了包公的清政廉明。</p> <p class="ql-block">二殿。</p><p class="ql-block">中院主建筑是包公祠二殿。殿前匾额《峭直清廉》。二殿门前对联“峭直传今古清廉著史乘”。一副五言短联,道出包公刚正的性格千古流传,清廉为官永载史册。</p><p class="ql-block">二殿内有包公石刻像拓片一幅,线条清晰生动传神,逼真地再现了包公的风姿。包公晚年留下的铁严家训写道:“后世子孙仕宦,有犯法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这是包公嫉恶如仇、清廉传家高贵品质的集中体现。</p><p class="ql-block">二殿中央竖立一座《开封府题名记》石碑,为北宋遗物,上面刻有北宋183位开封府尹的姓名和上任年月。</p> <p class="ql-block">大殿。</p><p class="ql-block">大殿是包公祠的正殿,这里是祭祀包公的正堂。正殿檐下悬挂“公正廉明”的匾额,大门前侧走廊的木柱上有一副对联:“正气塞乾坤事属公私须有别 丹心照日月人归善恶自分明。”</p> <p class="ql-block">大殿内上悬匾额《正大光明》,匾额下供奉着一尊包拯坐像,该铜像高3米多,重达2.5吨,包公蟒袍冠带,正襟端坐,一手扶持,一手握拳,仿佛要拍案而起,一身凛然不可予夺的浩然正气,是集历史、思想、艺术于一体的包公写照。</p><p class="ql-block">包公祠坐像两旁陈列着历史文物,有包公墓出土的碗、盏、木俑和普通砚台等。</p> <p class="ql-block">包拯像。</p><p class="ql-block">包拯,字希仁,庐州人(今安徽合肥),生于宋真宗咸平二年,卒于宋仁宗嘉佑七年。历任知县、知府、按察御史、枢密副使等职,并出使过契丹,后封为龙图阁大学士,死后封谥号为孝肃公,世称包公。</p><p class="ql-block">包拯一生清廉无私,执法公正,平反冤狱不畏权贵、为民请命,被广大人民称为“包青天”。</p> <p class="ql-block">两侧的墙上镶嵌有四幅彩陶壁画,分别是“不畏权贵”、“体恤民情”、“清正廉洁”、“秉公执法”,形象地表现,包拯为官一世,淡泊一生,坚守廉洁操行,永葆奉公的清官本色。反映包公政绩的彩陶壁画,壁画边缘有龙凤图案,展示了包公的气魄和威严。</p> <p class="ql-block">东殿门前匾额《铁面无私》。门前两侧抱柱联“启正门群奸丧胆 断关节万姓开颜”。“启正门”背后有一典故,史书记载:“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说的是古代百姓告状不能直接走进衙门,必须把写好的状子交给衙役。而心术不正的衙役这时就会乘机敲诈勒索,所以包公将开封府的大门打开,让告状的人直上公堂,当面陈述曲直,由此换来了大快人心、百姓颜开。</p> <p class="ql-block">东殿内匾额《执法如山》。殿内陈列的蜡像《铡美案》色彩鲜明、形神俱备、毫发俱现、栩栩如生,向人们展示了一个脍炙人口的感人故事。</p> <p class="ql-block">蜡像前置有三口铜铡,中间是龙头铡,专铡皇亲国戚、王子王孙;右边是虎头铡,专铡贪官污吏;左边是狗头铡,专铡犯法的平民百姓。三口铜铡,三个等级,是皇帝御赐,可以先斩后奏。</p> <p class="ql-block">西殿匾额为《白简凝霜》。“白简”是古代弹劾官员的奏章,“凝霜”是包拯铁面无私、不畏权贵、上书直谏、凝如冰霜。廊柱楹联为“欲奉箴铭上三疏,思除弊政陈七章”。楹联与殿内主题相呼应,讲述了包公具有代表性的故事。虽然包公被后世逐渐神化,通过演义、戏剧等赋予诸多传说,但非空穴来风,而是与包公为民作主、敢作敢为的精神一脉相承的。</p> <p class="ql-block">穿过月亮门,就是包公湖畔宋式园林风格的“灵石苑”。</p><p class="ql-block">在“灵石苑”石雕百龙亭前,我们拍摄自诩为“十全十美”(团友十个姐妹)的集体照,打卡留念。</p> <p class="ql-block">十姐妹集体打卡,观赏菊花。</p> <p class="ql-block">灵石苑内假山起伏跌宕,瀑布飞流直下,小桥流水潺潺,锦鲤戏游清波,石雕精美,满目翠绿,花香扑鼻,幽雅宜人。</p> <p class="ql-block">《龟龄鹤寿》雕塑。</p> <p class="ql-block">开封《包公祠》游览结束后,我们这次河南游只剩下最后的一个行程了,那就是参观“八朝皇家遗址”《龙亭》及中国开封第41届菊花文艺节(龙亭菊花主会场),期待!</p> <p class="ql-block">开封,龙亭。</p><p class="ql-block">十月金秋,菊花飘香。我们来到龙亭景区,参观游览“八朝皇宫遗址”《龙亭》,恰逢中国开封第41届菊花文艺节隆重开幕了,(10月18~11月18日)龙亭菊花会主会场,万株各式菊花争奇斗艳。我们团友19日上午到达开封《龙亭》赏菊来了!今年菊花会的主题是“宋韵开封 菊香中国”,并在此观看宋文化特色实景演出。</p> <p class="ql-block">开封菊花文艺节从1983年开始,历经40载,已成为河南走向世界、世界了解河南的一张靓丽名片。今年的菊花文艺节,策划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打造了一大批精彩别致、姿态优美的菊花美景。</p><p class="ql-block">在此网红打卡地,我们集体打卡留念。</p> <p class="ql-block">40年来,开封已经成功举办40届菊花文艺节。年年绽放的金菊,诉说着八朝古都灿烂的历史,描绘着40载汴梁厚重的文化,见证着开封改革开放扬风帆、乘风破浪开创新局面的生动实践,成为开封践行高质量发展之路的重要平台、推动文化繁荣兴盛的重要途径。</p> <p class="ql-block">午门,龙亭公园的南大门,是典型的清代风格建筑。</p><p class="ql-block">开封龙亭景区是一处集皇家园林、历史文物和秀美风光于一体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历史上曾是唐代宣武军节度使的衙署和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周、北宋和金八个朝代的皇宫所在地,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如今景区内有气势恢宏的皇宫建筑群、碧波荡漾的潘杨二湖、栩栩如生的我国第一座宋代蜡像馆、丰富多彩的宋和宫廷文化节目展演以及众多的文物等,每年还定期举办金秋菊花会和新春灯会。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使龙亭成为了古都的象征、开封的骄傲。</p> <p class="ql-block">北宋王朝,定都开封长达168年。当年的皇宫所在地就是如今龙亭一带。金朝末年,龙亭一带成为皇宫禁苑。到了明代,朱元璋的第五个儿子在此建周王府,后因黄河泛滥,渐成废址。清雍正十二年,河南总督王士俊令人在周王府废弃的煤山上建了一座“万寿宫”,内设皇帝牌位,文武官员定期到此朝贺遥拜。封建王朝皇帝被称为真龙天子,因此这个地方就成为“龙亭”了。</p> <p class="ql-block">龙亭公园位于开封市龙亭区中山路北端,按清万寿宫布局而建的古建筑群体,自南向北由午门(景区南大门)、玉带桥、嵩呼、朝门、东西朝房、照壁、龙亭大殿、北宋蜡像馆、东西垂花门和东西跨院、北宋东京城和皇城模型、北宋皇城拱宸门遗址、《五岳真形碑》方亭、北门、东便门等组成,另有植物造型园、盆景园、梅园、园林景观等。</p> <p class="ql-block">皇帝巡视出游。</p><p class="ql-block">开封《龙亭》,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之一,建于北魏时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开封城,城摞城,地下埋藏几座城,龙亭宫,宫摞宫,潘阳湖下几座宫”。这句顺口溜原本只是在民间流传,直到1981年经过考古惊讶地发现,这个“顺口溜”竟然是事实。在龙亭下大约3至12米处,埋藏着六座古城,它们就像叠罗汉一样,自上而下分别是清朝时期的开封城、金朝的汴京城、北宋时期的东京城、唐朝的汴州城以及战国时期魏国的大梁城。可以说,开封城下埋藏的其实是一部王朝更替史。</p> <p class="ql-block">皇后陪同巡游。</p><p class="ql-block">我国有八大古都,河南就独占了四个,可见中原地理位置有多么重要。比如说洛阳、郑州以及今天我们来到的开封,根据资料记载,曾有八个朝代在此建立政权,最早可追溯到夏朝时期,一位名叫帝杼的君主将都城迁往老丘,也就是现在的开封城。</p> <p class="ql-block">为何开封城下会出现新城叠摞在老城之上独特的现象呢?这可能跟它的地理位置有关系。说起开封的龙脉,就不得不说早在战国时期就存在的汴河,那时候的魏国,将黄河、淮河等水系联系到了一起,形成了一条汴河。而开封的兴衰跟水息息相关,水盛则开封盛,水衰则开封衰。由于地势原因,开封在历史上曾多次被淹。当水退去,人们重新在土地上兴建城市,从而形成地下城摞城的奇景。</p> <p class="ql-block">秋意浓浓处处菊,百菊盛开胜春景。</p> <p class="ql-block">开封的菊花在北宋时期就盛极一时,挂菊灯,开菊展等活动在开封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而菊花作为开封的“市花”,更是开封乃至河南形象的另一种阐释。</p> <p class="ql-block">玉带桥由汉白玉和青石雕砌而成,长40米,宽18米,高17米,桥下有五个涵洞,可让游船穿行。</p> <p class="ql-block">金秋菊韵,香漫龙亭。漫步龙亭公园,沿路簇拥着各式各样的菊花,汇龙一片花海,各类菊花争奇斗艳,一步一景,景景动人。</p> <p class="ql-block">龙亭,坐北朝南,高踞在台基之上。原址系宋代皇宫后御苑旧址的一部分,殿下高台乃明代周王府花园中的土山。从地面与大殿有72级台阶,台阶中间雕有云龙图案。</p> <p class="ql-block">龙亭。</p> <p class="ql-block">龙亭大殿。</p><p class="ql-block">殿内高悬“励精图治”匾额。大殿是木结构,重檐歇山式建筑,很壮观。</p> <p class="ql-block">登上大殿平台,四周有石栏围绕。可眺望开封古城景色,俯瞰园内碑亭和御花园。</p> <p class="ql-block">金殿巍峨高九重,玉带凌波飞彩虹。争奇斗艳花似海,金秋菊韵漫龙亭。</p> <p class="ql-block">七色彩菊。</p><p class="ql-block">能将天上千年艳,百草催时始起花。</p> <p class="ql-block">八朝皇家龙亭园,今朝菊展是主场。龙旗猎猎迎风展,盆盆菊花引客赏。</p> <p class="ql-block">朝门。</p> <p class="ql-block">“菊香”里的开封反射着镜像里的现代中国,秋菊如诗,宋韵如词,开封以独特的姿态和整个中国、乃至世界合成一首无比动人的交响乐,绘就一幅新时代的美妙篇章。</p><p class="ql-block">至止河南七天深度游的行程全部结束,中午我们全体团友在开封品尝特色菜肴,满满一桌的团圆饭,美食美景皆享受!下午我们将乘坐高铁郑州东~嘉兴南G1868/14:41-19:53,踏上返回温馨家园的路,顺利愉快的行程全部结束,留下的是团友们美好欢乐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 河南游七天行程结束了,回顾一下后三天我们的行程:第五天游览全国十大名山~老君山;第六天中国武术之乡登封参观嵩山~少林寺,后车赴郑州游览观赏~黄帝千古情;第七天车赴开封参观包公祠,游览开封北宋皇宫~龙亭,观赏中国开封第41届菊花文艺节龙亭主会场菊花会。至止后三天行程全部结束。一路上,我们赏美景品美食,欢乐前行。这次踏入中原腹地游览,我们深切感受到:河南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见识了中原腹地最美的山水风光、人文景观。太行山是中国最著名的山脉之一,南太行也是河南境内最美的自然风光,这里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加上流水的滋润,形成了众多的峡谷、悬崖、明泉、飞瀑,而位于河南境内的南太行更是被誉为上帝的钟爱之地。南太行不仅拥有雄秀兼俱的自然风光,更是一个天然的地质博物馆。正如中国地理杂志所说:太行山把最美的一段留给了河南。这真是“巍巍南太行,山水美如画”。</p><p class="ql-block"> 黄山归来不看岳,</p><p class="ql-block"> 太行归来不看路。</p><p class="ql-block"> 美好愉快的河南游结束了,开拓视野,愉悦心情,收获满满!期待下一次新的旅程!</p><p class="ql-block"> 谢谢欣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