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见证师德与教师专业成长

和乔赏雨

<p class="ql-block">  一年一度教师职称评审又开启,特别是三周时间的资料复审,充实且忙碌,没有上下班的时间界线,审资料、接电话、解疑问、作指导,有不学习解读文件政策咨询的,生气后还得耐着性子当好“金牌客服”,也有想游离政策之外打“擦边球”的,不管怎么“擦边”,白纸黑字红头文件,底线不可触碰。</p> <p class="ql-block">  我是老师,更理解老师。与生为伴,一生平淡。教师的职业奋斗目标和追求就是通过自身不断努力,将专业成长转化为荣誉,最终以职称体现自身的 价值和待遇。</p><p class="ql-block"> 作教研员两年,做职称工作今年是第二年,歇息下来想想,觉得这两者间关联太大,存在的因果关系太紧,便将一些感悟进行梳理。</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科学的制度,激励教师专业成长。</b>透过职称看教师专业,因职称评定制度不科学、不合理引发的诸多现象,如:各级各类教学教研活动教师不愿参加,究其原因,或是满足基本条件就不再参加,论资排辈,坐等评职;或是比对学校评职方案,加分已达封顶值,奋斗、拿奖都无用;或是年纪轻轻早已在高级职称岗位躺平。再如:搞科研不再是解决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而是评定职称的需要,不管付出多少,自己的主研排名位次尤为重要……如此下来,教师的专业怎会拔节?科学合理的制度,不是校长闭门造车,也不是学校班子说了算,而是需要学校的每一位老师,立足学校发展、立足教师成长的角度,聚全体教职工的智慧,在实践探索中不断修订与完善,在一定时间内形成大多数教师较为满意的、多元正向的激励机制,促使教师不断向前,永不止步。</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适当的缺位,让更多教师有奔头。</b>职称岗位比例调整,大大化解了城区学校教师职称难的问题;实施分类评价,为农村教师提供更多的机会;增加农村工作30年激励政策,让长期扎根乡村教育的老教师付出无悔。目前的中级职称下放县区,比率提高,但并非是不讲政策条件的普惠;那么,高级职称理应高标准选拔与推评,让教师肉眼可见的看到高级教师水平到底高在何处。职称评审,有一推一,宁缺毋滥,今年不达标,明年岗位同样在。这样,不仅是在旗帜鲜明的选拔优秀人才,更让多数的老师一直保持奋发向上的状态,工作有动力,成长无止境,职称更有盼头。</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正向的引领,正己后方能育人。</b>学校是育人阵地,教师为人师表。职称评审第一关口在学校,怎样把好第一道关口,学校态度很重要。职称文件中明确规定的师德表现、教学能力、综合业绩等,学校是明白人,是否在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执行呢?职称评定,得之欣然,失之坦然,学校是否一直在给老师做正面引导呢?从初审材料中看出一部分学校并非如此,负责初审的同志不负责任的“甩锅”,校长不讲原则的维护老师利益而偏解政策耍横。做事不守规则,遇事不讲原则,领导、管理层如此,普通教师会怎样?培育的学生又将是怎样……</p><p class="ql-block"> 教育,不同于其他行业,承担着育人的社会责任;教师,不同于其他职业,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正己方能更好的育人。 </p><p class="ql-block"> 职称,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它是激励老师、肯定老师、认可老师个人价值的手段,给教师带来职业上的成就感,激发教师不断地自我提升和完善。</p><p class="ql-block"> 期待:职称——见证师德与教师专业成长,便是教育的荣耀时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