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中国(海口)冼夫人文化节是海南独特、典型的民间民俗节日,原称“军坡节”,俗称“闹军坡”,每年农历二月初六到二月十二日举行。</p><p class="ql-block"> 闹军坡是海南人特有的风情习俗,是为了纪念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冼夫人。经过历史的传承、时代的演变、民间的弘扬,她沉淀了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海南省民俗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其中“军坡节”、“虎舞”、“穿 ”等已列入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保护名录。</p><p class="ql-block"> 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新坡镇是冼夫人故事广为流传的地方,干百年来形成了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的“闹军坡”活动。</p><p class="ql-block"> 在节日的熏陶下孩子们对舞龙舞狮有了耳濡目染,对本土文化很感兴趣。</p><p class="ql-block">这不, 我们中二班的小朋友因为来到小坪区对锅碗瓢盆而引发了孩子们游戏的兴趣,令老师们惊喜的是,孩子们的游戏可不仅仅是打鼓那么简单,他们竟然把舞龙舞狮队带进了幼儿园!在这过程中会发生哪些趣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p> <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换区玩了,我们来到了草坪区,孩子们发现了很多的锅碗瓢盆,昌文、梓琳、紫涵、声翰小朋友兴奋的拿起铁锅、锅盖就开始敲打起来。鼓声引来了夫志,他也拿着锅盖和一块长方体边敲边走过来,场面热闹极极了,敲了一会儿。这时,梓琳说:“我是僵尸。”做完张嘴嗷嗷的边叫边把两只手伸直做僵尸的动作走过来。没多久,昌和、妙音、梁婷拿着狮子从下面舞来。梓琳小朋友飞快的钻到狮子里来到鼓的小朋友面前舞了起来。金好小朋友也想加入到狮子里面,梓琳说:“不能要那么多人啦!”舞狮正式开始了,舞了一圈,昌和说:“好啦好啦,我不当了。”这时,龙头换成了梓琳,他走到帐篷里,狮子头掉下来了。接着又带上舞狮到水管架子那里掉落。这时,龙头换成了昌盛,龙尾也换成了夫志,昌文、妙音、若芳。妙音从后面把龙尾拉走了,龙头又换成了昌文。这时,鲜红也拿着长方体积木边敲着碗边走过来,舞狮队走了很多的地方。孙汉凉亭敲着碗,也加入了舞狮队。</p> <p class="ql-block">这时有些小朋友找来舞狮子进行表演。</p> <p class="ql-block">先宏的表征:这是龙头,它有眼睛、嘴巴。昌和当龙头,我们一起敲鼓,六个人敲鼓。蔡福文,他在削骨,我也在敲鼓,真好玩。龙头是梁昌和到蔡夫志到周梓琳到梁子涵到王昌盛到多多和蔡夫文。</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游戏时,你们又来了。今天由昌文当龙头昌盛和梓琳夫文当龙尾。你们围着草地走了起来,这时昌盛说:“没有人打鼓吗?”鼓声响了起来,先宏、梁婷、亦可、周若芳开始敲鼓。龙头换成了梓琳、圣屹丶声瀚、昌盛、先宏敲鼓跟在旁边。你们去了很多户人家。龙头又换成了梁昌文。餐碗边走还边做,踢脚和抬龙头的动作。敲鼓人员由原来的个人敲个人的到后面找同伴一起敲合作着玩。由单一的只敲一个鼓,到后面的可以敲两个鼓了。</p> <p class="ql-block">孩子们的乐器也由单一的一种乐器到后来的一人敲击2种乐器,由独奏变成了连奏。</p> <p class="ql-block">梓琳表征:这个是狮子,两个人在里面玩,我在狮子里面,昌文在下面,凉亭在敲鼓,我就去和梁昌和玩滑滑梯了,丘比特的裤子就脏了。</p> <p class="ql-block"> 教师的思考: </p><p class="ql-block"> 孩子们在用积木敲锅碗瓢盆,要是以前的我会去制止,因为我觉得锅碗瓢盆是用来炒菜煮饭的,而经过一个多学期学会了放手以来,让我发现锅碗瓢盆除了煮饭以外还是有这么动听的音乐在孩子的手中响起。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提供丰富的便于幼儿取放的材料,支持幼儿进行表演艺术活动,领会并尊重幼儿的创作意图。以当地文化起缘,舞龙舞狮是幼儿与家乡是同呼吸的,往往因为司空见惯而容易让人疏忽的乡音、乡情、家乡的文化等,似乎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但却实实在在走进了孩子们的生活,只不过这些东西都被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所熟悉,没有意识到这就是家乡的本土文化、本土资源。幼儿习惯接受文化、感受文化、享受文化给他们带来的快乐。放手并支持幼儿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支持幼儿主动学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