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岭基督教堂》崂山1227

一粟

<p class="ql-block">我所了解的南北岭教会(长老会)</p><p class="ql-block">美国北美长老会差会传教士郭显德,在1873年以前即早已奉差到山东登州烟台传教,后来又到崂山、即墨、胶县一带传道多年</p><p class="ql-block">南北岭原名董家庵,郭氏一次骑马到华阴集传教,董家庵董思江、董思海兄弟二人听道受感,遂破除旧观、戒绝嗜好、悔改信教,并介绍郭氏到董家庵布道,从此董家庵易名为南北岭。此后信教者日众,到1873年即由该村信徒自发自筹同心合力建成拐尺型瓦平房九间,作为礼拜之用,平日作为教会小学校舍,组织儿童入校读书。</p><p class="ql-block">南北岭教会是中华基督教会山东大会胶东区会七个分会之ー,也是崂山地区建立最早,人数较多的教会。1948年为该堂成立75周年,当时曾举行隆重的庆祝大会,由王德润牧师主持,并发行75周年纪念册。土改时停止宗教活动,礼拜堂由大队作仓库之用。</p><p class="ql-block">该堂于1981年收回,并恢复礼拜,因年久失修已成危房,不能继续使用。在1986年春有全区广大信徒自发大力支援,本会又进行了翻建,堂院崭然一新,众信徒爱国爱教,宗教活动正常。该堂自1873年建堂以来,迄今已有118年的历史。先期的外籍传教士主要有郭显德、史荩臣、孟传真、库尔德等,后来有中国人王守纯、丁立美、李士河、刘凤山、李敦厚、王德润、周恒业、董文珍等先后担任该堂牧师。该堂建立后有长老管理教务,早期长老姓名不详,从1931年起先后由董文正、董文询、董福贵担任,1985年起由我任长老,同时建立了“三自”领导小组,我任组长,董福宦任副组长。南北岭教堂现定名为青岛市崂山区南北岭基督教堂。南北岭教会的教徒,创办时只有十几名,1949年全村已发展到22户,信徒百余名。1991年8月,全村入教者75户,259人。</p><p class="ql-block">董其法</p> <p class="ql-block">崂山的第一座教堂南北岭基督教堂,建于同治12年(1873)</p> <p class="ql-block">南北岭</p> <p><span style="font-size: 22px;">劈石口,是崂山王哥庄与北宅交界山岭的一处山口,西为慧山,东为锥儿崮,中通一古道,海拔250米。登岭西望,石门、华楼,村落烟峦,逶迤蜿蜒;东望大海,海天相连,仙气袅袅。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1931年3月青岛市民国市长沈鸿烈修建大王公路(大崂观至王哥庄)将山口拓宽至7米。   山口南侧有一独立巨石高近八米,像被巨斧劈开,中仅容人侧身而过,“劈石口”由此而得名。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劈石之西石刻“劈石天开”,可倒读亦可环读,均能成句,称作“回文”。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东侧石刻有明代即墨县丞周璠的《劈石口》七言绝句一首: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nbsp;&nbsp;“莲花片片削空青,华岳分峰仗巨灵。更向崂山挥玉斧,洞天有路不常扃。”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刻石通幅高达4米,分别是我市书法家杜颂琴、修德所书。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沿劈石中间的小径到其南侧,东边巨石有“即墨、青岛路界”刻石。另有几处刻石内容已弥漫不清。  </span></p> <h1><br>1930年,青岛市长沈鸿烈修建现代意义上的大崂至王哥庄公路,路宽3米,山口处下切数米,拓宽至7米,可通行汽车。1970年崂山县公路局在原有老路基础上修筑李王(崂山县城李村至王哥庄公社)路时,公路加宽至7米,山口处加宽至9米,可并行两辆汽车。</h1><h3><br></h3> <h1><br>距离山口约200米的南侧谷底道旁,海拔240米处,有一孤立桃形巨石,高约8米,由中间呈东西向劈开,故称“劈石”。劈石两半基本对称,周长约30米,劈口底部东西长约12米,宽三四十厘米,可通人。上口宽2.8米,两石裂口东西错位,西口错位约1.8米;东口错位约1米多。北石东口部位下沉1米以上,边侧刻有一方“即墨、青岛路界”的标志,当为1898年德国人租借胶澳后,青岛市与即墨县的分界线,今已被人们用水泥涂的模糊不清。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后,青岛市为了开发崂山旅游,请青岛市书法家修德在劈石之南石上,镌刻了“劈石天开”四个1米见方的大字,呈田字形排列,可倒读亦可环读均能成句,称作“回文”。在该石的西侧,由书法家杜颂琴撰写明代即墨县丞、沭阳进士周璠的《劈石口》七言绝句一首: “莲花片片削空青,华岳分峰仗巨灵。更向崂山挥玉斧,洞天有路不常扃。”</h1><h3><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莲花片片削空青,</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华岳分峰仗巨灵。  </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更向崂山挥玉斧,</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洞天有路不常扃。  </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即墨县丞 周璠</div> <h3> &nbsp;</h3><h3> 劈石口  </h3><h3> &nbsp;</h3><h3> 劈石口,在崂山王哥庄与北宅交界处山岭的一处山口,西为慧山,东为锥儿崮,中通一古道,海拔250米。登岭西望,石门、华楼,村落烟峦,逶迤蜿蜒;东望大海,海天相连,仙气袅袅。  </h3><h3> 这里原是天然山口,崎岖小路仅容单人单车通行。1931年3月年青岛市市长沈鸿烈修建大王公路(大崂观至王哥庄)山口拓宽至7米。   &nbsp;</h3><h3> 1970年重修公路时,又加宽2米。山口南侧有一独立巨石高近八米,中间像被巨斧劈开,齐刷刷分为两半,上口宽约两米七八,下口宽约三四十厘米,仅容人侧身而过,“劈石口”由此而得名。  </h3><h3> 劈石之西石刻“劈石天开”四字,呈田字形排列,可倒读亦可环读,均能成句,称作“回文”,类似石刻还有崂山明霞洞的“天半朱霞”。   </h3><h3> 东侧石刻有明代即墨县丞周璠的《劈石口》七言绝句一首:  </h3><h3> “莲花片片削空青,华岳分峰仗巨灵。  </h3><h3> 更向崂山挥玉斧,洞天有路不常扃。”  </h3><h3> 此刻石通幅高达4米,分别是我市著名书法家杜颂琴、修德所书。  </h3><h3> 沿劈石中间的小径到其南侧,东边巨石上有“即墨、青岛路界”字样刻石。1897年,德国人租借胶澳,曾与清政府有分界,是否为当年刻石为界不得而知。另有几处刻石内容已弥漫不清。在劈石旁一处水泥界碑为四方柱形,西侧为“崂西区界”,东侧为“崂东区界”,这应该是解放后的区划界碑。  </h3><h3><br></h3><h3> 2015.9.24</h3> <p><br></p><h1><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uz4d_m2v0eKgHLNAVn4WOg"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nbsp;《劈石口》</a></h1><p><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刻石:崂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龙城冯玉祥</span></p> <h1><br>崂山著名的劈石口,位于崂山主脉西北部文笔峰(锥子崮)与鹰扑峰之间的山岭最凹处,海拔约270米。站在山口高亢处西南眺望石门山、华楼山、北宅五龙涧一带,但见青峰翠谷与村落烟峦相携共处,高山川谷逶迤蜿蜒如诗如画;东北望鳌山一带碧波浪涌岛屿棋布,潋滟波光与天浮动,恍如置身仙界。此处原为天然隘口,历来有崎岖小路南北相通。</h1><h3><br></h3> <h3><br></h3><h1>站在鳖石峰下信号塔前,俯瞰劈石口涧谷。镜头正中那座岩峰的右侧部位,就是劈石断裂滚落的源头,涧底那方白色水泥地顶部,就是劈石的坐落处。</h1><h3><br></h3> <h3><br></h3><h1>地处深山峡谷的劈石口段公路桥,至今还保留有这些上世纪的口号。</h1><h3><br></h3>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南北岭~劈石口~文笔峰~大台崮~磅石</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崂山马上封山了,昨天询问戴老师劈石口这边没有铁丝网,今天一早赶过来了。崂山大部分山路野径都分布在河谷山涧里,从劈石口到锥子崮和大台崮却是在山梁行走,视野非常辽阔。时值深秋,山色已显绚烂,实相机难以表现。</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2px;">锥子崮也称文笔峰,海拔670米。有时天晴下班路过高新区城阳往东望去,崂山群峦中锥子崮孤峰矗直,卓立如锥,非常显眼。锥子崮峰顶东面刻有“文笔峰”、“蓝宅北至”、“岭顶”、“观洋”字样。蓝氏为即墨望族,蓝氏先人蓝章官至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其子蓝田亦中进士官至监察御史,友蓝新秀君即为蓝章蓝田后人。蓝氏家族极重教育,当年在远离即墨城的崂山建多处书院供蓝氏子弟读书,华楼山南有华阳书院,北宅书院村处有三树堂书院。当年崂山属荒山僻岭,地广人稀,地价低廉。这处蓝宅北至石刻说明从锥子崮往南包括书院村大片土地都是蓝家的。至今华阳书院附近有蓝家庄,往西至海边还有蓝氏聚集地,有意思的是西边靠海的竟然叫东蓝家庄。</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