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图文:YBL </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h1><h1> 1987年老年刚过,我由东沟小学调回花石崖中学任教,结束了我半年小学教师的经历。这次调动,绝非偶然,是因为中学的王明芳老师调到县教研室工作,中学缺编语文老师;但亦非理所当然,因为和我同时分在农村小学任教的还有我的同学谢清玲,二选一,概率均等,学校选择了我,倍感荣幸。</h1><h1> 花石崖中学坐落在花石崖村东,学校在通往万镇的公路旁依山而建,南北朝向,呈三节台阶形。下院、中院呈曲尺型,各左侧三孔石窑,正面各11孔石窑洞一线排开,中间一孔窑洞敞口,窑掌做成台阶,成为上下通道。上院受地形所限,仅有6孔窑洞。下院窑顶上坐落着18间砖木结构房,为6个教室,中院右侧有东西朝向的12间砖木结构房,做为两个教室。这就是学校的全部建筑。八十年代的陕北农村,麻纸糊窗,煤油点灯,条件简陋,设施落后。但不管咋说,乡镇中学和偏僻的乡村小学相比,无论交通通讯还是其他方面都优越了许多。</h1> <h1> 再次回到母校,我便成了教师。记着毕业分配时是“事与愿违”,此番调回却是盼如所愿,内心充满格外喜悦和自豪。于是暗下决心,一定要为培育我的母校尽心竭力,增光添彩。</h1><h1> 刚回中学,接手的是初二(2)班的语文兼初二(1.2)班生物。尽管要备写两个教案,但比起东沟小学三个年级全科复式教学的“大杂烩”,单纯了许多,省事了不少。回到大集体,首先感到自豪的是有了集体灶。尽管那时生活条件特别艰苦,吃食简单,午餐不过洋芋熬酸白菜、米饭、馒头;晚饭基本为素臊子面条。但对我不会做饭、厨艺极差的人而言,那简直是优越无比。一来免去做饭苦恼,二来节省了不少时间。于是我有了大把的时间用于这两门学科的教学准备。八十年代的教师,手头除了一本教材、一本教参,再无任何参考资料,备课靠得是对教材的挖掘和对教参的领悟,磨得是硬功。为了把课备得更充分,我时不时地到校长室、同事办公室,去翻阅那非常奇缺的《人民教育》、《陕西教育》、《中国教育报》和能我所用的各种书籍资料,使我的备课有了比较丰富的参考素材。如何让学生喜欢上自己的课,是考验教师的一大命题。八十年代,农村学校的教研基乎没有什么实质性内容,教师专业成长靠得是单打独斗的自悟,靠得是上进的精神和不甘平庸的态度。学校常规的听评课活动,尽管没有明确的次数要求,也无量化考核一说,但在我看来仍然是学本事、长见识、开眼界的绝好机会。因此,我把听同头老师的课,其他年级的课,甚至跨学科的课,作为学人之长、补己之短的最好方式。不断地借鉴使我学到了很多:课堂的组织、导入的技巧、板书的设计、幽默的效果、提问的方式、课堂小结的作用等等。不断的尝试,大胆地实践,使我的课堂渐渐活了起来,学生感到有趣喜欢。</h1><h1> 针对当时学生手头学习材料少、写作难(除课本之外再无任何读物)的现状,我思考很长时间,终于明白:学生作文犹如“挤牙膏”,是因肚肚里没词汇,正如常言说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于是决定将自己多年的学习积累,按照描写四季、描写人物、描写动植物以及常用的名言警句、谚语、歇后语等自编材料,在钢板上一笔一画刻下来,用手推油印机印发给学生去读、去背、去用,丰富学生的语汇和积累,深受学生喜欢。此法直到后来才知道为“知识的拓展”,所编材料也相当于现在的校本教材。</h1><p class="ql-block"><br></p> <h1> 1987年下学期,学校新招(秋季招生)初一两个班,决定让我新接手初一(1)班班主任,初一(1、2)班的语文。任教学科少了一门,但班务工作很缠手。初一新生来自本乡各个村落,学习基础、学习态度、行为习惯、生活方式千差万别。要融入一个新的集体,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是需要狠下功夫驯化的。于是上课、午晚自习、课间,我会经常融入学生中间,跟着并盯着他们的言谈举止,指导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教给他们自学的方法。记得班上的李军军同学,每天午自习期间常常跑厕所,几次以后,我觉得很不正常,我猜想他是不是到厕所里抽烟。为了证实我的想法,有一天,我悄悄跟在厕所外等候。过了一会,李军军同学从厕所走出来,看到我神色慌张。我问:“军军,你是不是肚子不舒服,每到自习时间就要跑厕所!”“没有,就是想小便”军军满脸通红对我说。“不会吧,你兜里装得什么?能不能给我看看?”,军军胆怯地走到我面前,我伸手掏了他的衣兜,结果掏出半盒“陈鹤”香烟和一盒火柴。我当即没收了香烟和火柴,把军军带到办公室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教育。自此以后,李军军彻底改掉恶习,遵规守纪,勤学上进。</h1><h1> 初一学生,自律能力差,每天晚睡熄灯后,学生总是吵吵闹闹不睡觉,作为班主任,我要天天晚睡熄灯后巡回检查,督促他们进入梦乡,才能回到办公室,坐在煤油灯下,批改那厚厚的两摞作业。批改完作业再开始备课。有时为了晚上能早点休息,下午饭后就放弃散步溜达,休闲娱乐,开始批改作业。89年学校通电后,县文教局给学校配了一个大木头箱电视机,记得信号源是从学校对面的高山顶上的天线架子上引入的。当时每天下午会议室里正播放电视剧《辘轳女人和井》,尽管满屏雪花,清晰度不高,但毕竟是新生事物,大家都很好奇,大部分老师都会放下饭碗,坐到会议室里一饱眼福。有一天我也进取瞧了一下“西洋镜”,刚入剧情,看着很着迷,但一想到那厚厚的两摞作业,就只能违心地离开不舍的电视剧。</h1><p class="ql-block"><br></p> <h1> 1988年下学期,我随着我带得班级任教初二的语文。寒冬的一天晚上,教导处李明则主任来到我的办公室,闲聊了一会,然后对我说“明天开始,我听你的几节课,你知道一下!”我略带诧异地说:“好啊,欢迎领导多多指点!”第二天,李主任果然拿着听课记录本坐在了我们班的末排,我略带着一点小紧张,但也很自然地上完课。课后李主任对我的课给予了高度评价,也给出一些建议,说完他就走了。我满以为李主任还会继续听我的课,结果第三天上课时,李主任不见了。我很是纳闷:不是要连听几节吗?课后猜想,说的听几节,结果听了一节就作罢,一定是对我的课比较放心了。晚上李主任又来到我的办公室,闲聊几句,直入正题:“宝林,不是马上要放寒假了嘛,我跟张校长商量过了,今年寒假初三补习班的语文课由你来上!”听完李主任的吩咐,我满脸疑惑:“初三补习班不是刘老师一直带着,他带得不是挺好的吗?”,李主任笑着说:“寒假补课就不劳驾刘老师了,就你来吧,你也上的不错!”我不解地问李主任:“开玩笑的吧主任,我刚从初一带在初二第一学期,连初中六本教材也没完完整地教一遍,哪能给初三补习班的上呀?”(八十年代,初三毕业生为了考取小中专,不上高中,继续补习,为的是直接考取小专,急功近利,因此各学校除应届初三毕业班外,另外招收几十名复读生编为补习班,一来能收取补习费增加学校收入,二来是能多考几个小中专,扩大学校的知名度)一番辩论,好说歹说,李主任主意已定;“就这样说定了,你可不要难为我跟张校长了!”我已无话可说,临走时李主任又说:“寒假补了,说不准明年开学你就直接接手补习班语文吧!”我思索良久,原来主任的听课是别有用心的呀。</h1><p class="ql-block"><br></p> <h1> 寒假开启,就这样我接手了初三补习班语文课。初三补习班是一个特殊的群体,58个学生,个个久经“考场”。有补一两年的,也有补了四五年的,据听说还有经过“八年抗战的”;论年龄,和我不差上下,论个头,很多学生比我挺拔。这些同学来自周边几个乡镇,有的在一所学校补,有的则考一年换一个地方,几乎周边几个乡镇中学都轮遍。对他们而言,什么样的老师没见过。所以给他们带课,没有两把刷子,是很难让他们服气的。因此,瞄准考纲,搜集资料,命制习题,挖掘深度,拓展宽度成了我每日教学工作的常态。寒假二十天的补课总算结束了,据学生评价,还是比较认可,总算没负学校领导的期望。 </h1><p class="ql-block"><br></p> <h1> 1989年老年过后,开学报到第一天,张校长就把我叫到办公室,正式以学校名义通知我接手初三补习班,并语重心长地给我说了好多。我这才知道,临阵换将,事出有因,迫于无奈。于是我正式接手初三补习班班主任兼语文教学工作。那个时代,没电脑,无网络,编写资料、命制试题,钢板刻写,手推印刷,要比其他教师付出更多的艰辛与努力。人常说能者多劳,但往往不懂得多劳才能。一路走来,我深深地体会到:担重促动力,多干提能力。也正是这样的挑战和考验,促使我不断实践学习,不断改革创新,自己的教学水平也得到不断提升。在我担任初三补习班班主任的三年间,学校每年能考取十个八个小中专,大大提升了学校的办学效益和知名度。</h1><p class="ql-block"><br></p> <h1> 天道酬勤,全身心的投入和超负荷的工作,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班级管理水平走在了学校的前列,得到了学生的好评、同事的夸赞和领导的认可。1990年9月被评为“神木县初中语文优质课教师”,1991年11月,代表学校参加全县初中语文教学大赛荣获第二名,与此同时,我也被学校先后评为“模范教师”、“模范班主任”,被花石崖党委、政府评为“模范共产党员”、“先进教育工作者”等,同时被学校先后任命为语文教研组长、团支部书记等职。就这样伴随着忙碌和充实在花石崖中学度过了六年的时光。</h1><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谢谢关注——</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