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读西溪南村 (二)

云中马

<p class="ql-block">蜜西溪里晨光。 </p> <p class="ql-block">西溪南村,精品民宿,圆四方游客的村居梦想。 </p><p class="ql-block">网红民宿蜜西溪里,溪边街53号,由徽派民宅改建而成,既保留着乡村风味,又结合了现代生活的舒适、惬意,无疑是村里民宿的佼佼者。 </p><p class="ql-block">民宿有19间风格各异的客房,同学很早预订房间,但只订到3间,安排我们杭 州来的6位同学(3对夫妻)入住。 </p> <p class="ql-block">前楼一层为接待厅、咖啡吧、茶歇区,二楼、三楼为客房。后楼为客房和会议室。可随便坐,喝茶、 聊天、玩手机。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早餐区。 </p> <p class="ql-block"><b>环溪行,</b>9月19日,来西溪南村第二天,我起个大早,先由雷堨溪走到丰乐河边,再向东南环溪而行。 </p><p class="ql-block">6点不到,走出民宿,来到雷堨溪边的埠头。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茂密的水口林。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朝霞初升的丰乐河。</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汇入丰乐河的村前溪流。</p> <p class="ql-block">青石铺设的平板桥,是村里与外界联系的主要通道,已有三三两两早行人。</p> <p class="ql-block">照壁,正对着平板石桥。 </p><p class="ql-block">居中书“丰南风雅颂”,两侧为“溪南八景图”。浏览一遍,书画勾勒出千年古村,山川秀美,人文荟萃,吴氏风流,诚可谓“满朝朱紫贵,江淮金银山”;并将古村新景铺陈开来。 </p> <p class="ql-block">钓雪园,就在照壁后,内有假山,山上有亭,四周有老梅、修竹。</p><p class="ql-block">现已改为民宿,关着门。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向东南环溪行。</p> <p class="ql-block">有村妇在溪边浣洗,传来一声声用棒槌捶打衣服的声音。 </p> <p class="ql-block">我的家乡在绍兴,1970年离开。清晨, 沿溪而行,就像走在故乡的河边,清晰地听到这捶打声,对我来说就如天籁般的乡音。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身在溪边行,宛如画中游。 </p> <p class="ql-block"><b>更夫巷和进士牌坊,</b>走到水湾处,看到一条深巷,有几处特色历史建筑,不由自主地跟进。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过了圆拱门,看到巷口有个过街楼。 </p> <p class="ql-block">原来这是更夫巷,又称祝家井巷。 </p><p class="ql-block">看指路牌和导游图,都标注更夫巷,而巷中的地名牌,却把祝家井巷用大号字写上面,更夫巷用小字注下面,还加了括号,一巷两名,必有说法。 </p> <p class="ql-block">过街楼过去给更夫住宿,又称更夫楼。 夜里更夫按更次下楼巡夜,手持梆、锣,沿街打更敲喊。 </p><p class="ql-block">这无疑是称更夫巷的出处。 </p> <p class="ql-block">然而,读一遍介绍,说这条巷是明才子祝枝山儿时居住的“ 祝家井巷 ”。祝氏家族曾居住于此,巷北口有一口古井,为祝家先人所掘,名“祝家井”, 巷子因而得名。 </p><p class="ql-block">如今井已不见,井上已建房,但名人效应还是要讲的。 </p><p class="ql-block">一巷两名,各有各的道理。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穿过过街楼,走出更夫巷。 </p> <p class="ql-block">站在街上,才发现这是中街,昨日没走到的中街东端。 </p><p class="ql-block">一色的青石路面,沿街门板房,便是商铺了。 </p> <p class="ql-block">往东走,看到一面墙上,有我在村里已多次读到过的祝枝山丰溪八景诗。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卖豆制品的小店。 </p> <p class="ql-block">有好几幢老房子,有幢老房子门楣上还有“ 平湖秋月 ”水彩画。 </p> <p class="ql-block">多数人家还未开门,也有门敞开着,主人端着碗在屋外吃早餐。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一座新修缮的门楼,称家宴馆。 </p> <p class="ql-block">一幢两层楼房,木门木窗,门上栏板有文革期间的暗黄大字。门旁还挂着一块木牌,赫然写着《金瓶梅文化展》,原来这是苟洞先生的住所。 </p><p class="ql-block">苟洞先生是研究《金瓶梅》的专家潘志义,正是他提出了《金瓶梅》的原型为西溪南富商吴天行,以及《金瓶梅》的作者为辞官隐居在西溪南村的汪道昆。</p><p class="ql-block">门开着,但没人。 </p> <p class="ql-block">街上除更夫巷外,还有胡家巷、麻将巷等小巷。</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小巷里面,有整修一新的徽派大宅。</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街 3 号,姚氏古宅。 </p> <p class="ql-block">看了门旁的图文介绍,我一直在等门开。对面人家告诉我,7:00前一定会开门。 </p> <p class="ql-block">看时间还早,先去看街头的牌坊。 </p><p class="ql-block">昨日我就知道,一街三坊,进士牌坊就在街的东头。西溪南村走出过徽州最早的状元舒雅及46位进士,被称为“进士第一村”。 </p><p class="ql-block">朝阳照耀下的牌坊气宇轩昂。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坊上面的雕刻也非常精美。 </p> <p class="ql-block"><b>姚氏古宅,</b>位于中街东面,建于1861年清朝同治年间,占地425平方米,三进两天井,是西溪南著名古民居之一。 </p><p class="ql-block">我从牌坊转回来,七点还差一刻,门已开了。 </p> <p class="ql-block">入内,门厅上挂“ 虚静 ”匾额,墙上有墨荷图。 </p> <p class="ql-block">正厅耀庭堂,以曾祖姚耀庭名字命名。 </p><p class="ql-block">门口的介绍提到:曾祖姚耀庭,徽州绩溪人,在无锡、苏州开设茶庄,经营茶叶,积累资金,1853年在西溪南中街建五幢大楼,一幢住宅,四幢商铺,另有花园3400平米。 </p><p class="ql-block">姚家,由耀庭发家。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进天井。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内厅的雕花门和双蝙蝠雕刻。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梁柱上龙凤雕刻牛腿。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福禄寿喜牛腿。 </p> <p class="ql-block">刚想转身离去,房东出来了,他说看我看的仔细,带我上楼去看藏品。 </p><p class="ql-block">齐白石八十八岁画的《虾轴》真迹。 </p> <p class="ql-block">《虾轴》画两边有蒋中正手书的古诗四幅真迹。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还有其它画屏和老照片、老证书等。 </p> <p class="ql-block">又带我到楼下,一一介绍布置在厅堂的书画,有著名画家晓峰、万志军等作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张大千的画作屏风。 </p> <p class="ql-block">最后,他带我到后面厨房,打开一扇不起眼的偏门,让我看一条逃生地道。长40多米,由此下去,可到村口河边。 </p> <p class="ql-block">老人八十多了,姓姚名翔,他说他二十多年前退休回老家,守护这座老宅。因保护的好,藏品丰富,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和《远方的家》栏目组、上海电视台,本地的省台、市台先后前来老宅采访。 </p><p class="ql-block">老姚很激动,我也很激动,把和同学7:00一起用早餐的事也丢脑后了。 </p> <p class="ql-block">回来路上,路过几家民宿。 </p><p class="ql-block">丰乐草堂,由一栋明清时期盐商宅邸改建,主人是一对60后画家夫妻,一位精于书画,一位善于创意文字。 </p><p class="ql-block">堂上的画和联就是两位作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回到溪边街,回到蜜西溪里民宿。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推开房间的窗,可见密密的树林。 </p> <p class="ql-block">我喜欢景区内的精品民宿,喜欢民宿打理的生活意境。原打算在这里住三晚,房费也付了。但由于同学分开住有诸多不便,只有早餐,没有中、晚餐,房间有点潮湿,性价比等原因,只住了一晚。 </p><p class="ql-block">住这边的6位同学搬到另4位同学住的丰乐河对岸吴家民宿。那边便宜,房子新,通风好,房间很干净,可吃饭,还打车方便。 缺点是我一张照片也没有拍,也不想拍。 </p><p class="ql-block">因这里房间紧张,退房一点也没问题。 去哪里玩,同学听我的,住和吃我听同学的。早餐后,同学办理退房手续,我找地方再坐坐,再走走看看。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昨日,较晚回房间。 </p> <p class="ql-block">密西溪里的公共区域是可让人浸润其间的,尤其夜静一个人,慢慢地让思域纯净。 </p> <p class="ql-block">蓦然回首,故乡、青春、工作、旅行、曾经的人和事,如夜色下溪对岸的树林渐渐淡出,只有溪声变得越来越亲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THE EN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