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桑田话井研

老班长

<p class="ql-block">  井研位于四川盆地西南。约在七千万年以前,这里曾是烟波浩渺的内湖。井研地处盆湖深潭,水深草茂,曾为沧海,汪洋一片。</p><p class="ql-block"> 湖水停蓄,盐分沉淀,故井研地下岩盐、盐卤藏量得天独厚。</p><p class="ql-block"> 沧桑三变,地壳变迁。盆湖抬升,山地隆起,河流下切,湖水东出,盆湖成陆,沧海变桑田。陆上生物繁衍进化,亿万年后,才有今日井研蜚声国内外。</p><p class="ql-block"> 县境东南的黄钵、梅旺、东林、新兴、门坎、千佛、农新等地,先后发掘出大量恐龙、鱼贝化石,足以说明这里曾是恐龙、鱼虾、贝类生活的乐园。</p><p class="ql-block"> 在三江镇彭家寨西山发掘的马门溪恐龙化石长26米,背高近5米,脖子伸直长达12米。它是我国迄今为止发掘出的最大的恐龙化石之一。全国罕见,极其珍贵。</p><p class="ql-block"> 在东林乡沙溪村同样发掘出了33件蜥脚类草食类恐龙群落化石。估计最大恐龙体重达30多吨,长12米,高约3米。</p><p class="ql-block"> 1984年,在梅旺乡梅旺村发掘的恐龙化石经专家鉴定为“合川马门溪龙属”该化石修复后,引起国内外生物学专家的高度重视。 </p> <p class="ql-block">  据史料记载,井研曾是巴蜀弹丸之地,有其地无其名。直到汉孝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40年)井研境受辖于犍为郡武阳县。故井研有武阳之别称,距今已有2163年的悠久历史。</p> <p class="ql-block">井研县名多次变更,隶属几异。其前身是“汉武阳县井研镇”,西魏时,分武阳县设怀仁郡(今仁寿)立蒲亭县(今井研)。故井研又有蒲亭一说。</p><p class="ql-block"> 到隋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废蒲亭更立井研县。始得名,距今也有1432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其后,蒙军入川,县境遭战乱破坏,井研地荒民散,乃废井研,合入仁寿,称来凤乡。到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才恢复立县,隶属成都路。</p><p class="ql-block"> 井研几次更名,变更隶属。于1950年2月1日划归乐山市管辖至今。</p> <p class="ql-block">  井研经蒙军战乱四十八年,又历张献忠剿四川13载,县城被抢劫一空。城池毁而又毁,焚而又焚。城楼城门,腰墙垛口,毁于一旦,面目全非。</p><p class="ql-block"> 城区到处是残垣断壁,瓦砾废墟。地上洞穴成了虎狼、野兔天然的巢穴;天空、树木成了飞禽自由翱翔,栖息的天堂。人们不能从城门进出,野兽昼夜不躲避行人。</p><p class="ql-block"> 当时,县城竟成了居民夺取虎凶巢穴而居住,而并非虎凶夺取民宅而栖息。可见井研城区已荒无人烟,满目疮痍。</p><p class="ql-block"> 据县志记,首任县令王配京赴任井研,多方召集,仅得居民17户,共38人。足见人烟稀少,一片荒凉。</p> <p class="ql-block">  经县令多方动员,征求民意,召集乡绅文人、父老乡民公议于庭,行文布告公知于众 ,发号施令,全民参与,同心协力修复旧城。</p><p class="ql-block"> 工程于康熙五年(1667年)正月十六破土动工,似有神助,仅历时半年,越六月,旧城修复告竣,焕然一新:</p><p class="ql-block"> 城内弯曲的树木,疯长的杂草,被清除得一干二净;坍塌的城墙及残垣断壁,被补齐加固。四大城门,城楼,重新竖立;腰墙,垛口,得以修复;街巷马道得以疏通。新建县衙,庙宇。民居、店铺也修缮一新。</p><p class="ql-block"> 旧城修复所用的一切木料都为合抱美材。石料坚硬结实,中规中矩。有诗赞曰:</p><p class="ql-block"> 首任县令王配京,</p><p class="ql-block"> 依靠民力研城兴。</p><p class="ql-block"> 旧城恢复六个月,</p><p class="ql-block"> 康熙五年具雏形。</p> <p class="ql-block">  此后,历经三百多年地修建,到解放前夕,井研城区设施齐全,功能完善。其中四大宫,八大庙,可见一斑。四大宫:</p><p class="ql-block"> 禹王宫,供奉大禹王;</p><p class="ql-block"> 天后宫,供奉天后娘娘;</p><p class="ql-block"> 万寿宫,供奉万寿老祖;</p><p class="ql-block"> 华南宫,供奉华南老祖(蚕丝发明创始人)</p><p class="ql-block"> 八大庙:</p><p class="ql-block"> 周宗庙,供奉周文王;</p><p class="ql-block"> 川主庙,供奉李冰父子;</p><p class="ql-block"> 牛王庙,供奉马牛羊猪神像;</p><p class="ql-block"> 火神庙,供奉风火雷电神像;</p><p class="ql-block"> 晏家庙,供奉十二殿神像;</p><p class="ql-block"> 关帝庙,供奉武圣关云长;</p><p class="ql-block"> 神龙庙,供奉药王神像;</p><p class="ql-block"> 黑盐庙,供奉盐业老祖。</p><p class="ql-block"> 此照片为研城东城门,城墙旧址。进东门右转前行200米左右,便是蓝雁宾馆(原县委招待所)入内还保留有井研文庙泮池旧貌。</p> <p class="ql-block">  光绪二十六年(1901年)实测井研城区步数,按每步1.5米计算,东西横长316步合474米;南北纵长460步合690米;景门至牛市口304步合456米。幅员面积约0.2平方公里(不含景门至牛市口)。城周1260步合1890米约3.78里。</p><p class="ql-block"> 今天井研城区东西横长约4千米,南北纵长约6千米,幅员面积达24平方公里。是1901年的120倍。人口七万多人,是康熙五年首任县令王配京莅临井研召集到38人的近2000倍。</p> <p class="ql-block">  勤劳智慧的井研人民首创了卓筒井深井采卤,制盐技术之先河。史誉“盐利冒于西蜀”,据县志记载,经朝庭清查井研曾有新旧盐井237眼。仅乌抛乡在民国时期还有盐井102口,制盐灶户17家,年产食盐4000多担。</p><p class="ql-block"> 现在,井研境内以盐井命名的地名比比皆是。如:湾塘井、中塘井、坡坡井、袁家井、庙子井、铁灌井等不一而足。足见井研盐业之兴盛。</p> <p class="ql-block">  井研人杰地灵,素有“人物媲于上州”的美誉。古有“一状元四宰相九十进士”有雷氏家族“九子十翰林”的传说。近代有经学大师廖平、辛亥元勋熊克武。还有郭沫若的私塾老师沈焕章(井研人)。</p> <p class="ql-block">  1949年12月1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经竹园铺战役全歼国民党守敌,使井研获得解放。</p><p class="ql-block"> 从此,耕者有其田,人民当家做了国家的主人。井研一跃跨进了社会主义社会。研城迎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p> <p class="ql-block">  七十年代,穿城而过的国道213线改道,由城北,避开城区,经灰山桥山脉一线修建大件公路,穿越望峨大桥,跨过研溪河流,直达城南。此为研城初变。</p><p class="ql-block"> 这样,既保证了大件货物过境井研安全畅通,又减轻了城区人车拥堵的压力,还为城区建设让出了空间。 </p> <p class="ql-block">  紧接着,大刀阔斧的对旧城开始了改造。井研旧城脱胎换骨,一跃变成了现代化新城。</p><p class="ql-block"> 低矮的木结构小青瓦房,被高楼大厦所替代。狭窄的街道被拓宽硬化,变成了沥青路面。</p><p class="ql-block"> 在城西新建城西街、顺河街、建设路、白塔街等街区;城北新建迎宾大道;城南新辟城南新区;新建井乐快速通道、幸福路,翰林路等崭新街道,小区。</p><p class="ql-block"> 林立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宽阔,平直的街道纵横交错,四通八达。 </p><p class="ql-block"> 现代化的一号桥、二号桥、三号桥、马咡桥、八贤桥、夏家桥、通乐桥、牛市大桥、钱家坝大桥、龙家坝大桥等,完全替代了古老石桥。</p><p class="ql-block"> 这些桥梁,相继横跨在研溪和茫溪河上,将新老城区连为一体,使县城面积不断扩大。</p> <p class="ql-block">  改革开放以来,井研新建数以百计的花园式住宅小区。</p><p class="ql-block"> 旧城住宅进行了仿古式打造。商铺招牌,统一规范制作。街道边沿架设统一栏杆。人行步道统一铺设彩色地砖,盲道。</p><p class="ql-block"> 河道清淤治理,河坡硬化,绿化,美化。沿河两岸着力打造成了市民休闲健身,娱乐观景的亲水平台。</p><p class="ql-block"> 河水碧波荡漾,河岸风景如画。四季鲜花盛开,满城鸟语花香。</p> <p class="ql-block">  照片为井乐快速通道城南出口至研溪湿地公园一段夜景。其道路宽阔,设施完备,灯光璀璨 ,亮丽大气。</p> <p class="ql-block">  马咡桥被四李桥替代,桥楼飞檐翘拱,雕梁画栋,成了研城标志性的仿古建筑。桥西新城崛起,将研城面积倍增。</p> <p class="ql-block">  井研城区,先后建起了西门广场,新街体育场,功能齐全的幸福路体育公园三处大型体育活动场所。为人民群众大型的文体活动提供了良好的舞台。</p><p class="ql-block"> 城区还先后建起了北门综合市场,南门菜市场,金家湾菜市场。三大菜市场,极大地方便了市民买菜购物,使居民的日常生活更为便捷。</p> <p class="ql-block">  城区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先后建有城北 ,城南,井师附小,来凤小学等四小学;镇中,职中,研城中学,井研中学等四所中学;研城幼儿园,机关幼儿园,实验幼儿园等数十所公民办幼儿园。满足了城区幼教、职教、普教的需求。</p><p class="ql-block"> 照片为新建井中校校门。校舍占地257亩,投资1·1亿元。有教室80间,可容纳学生6000人;有学生公寓楼两幢,床位2400个。学校拥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教学设施一应俱全。</p> <p class="ql-block">  此照片为城南新区,颇有大中城市的气派。新区紧靠研溪湿地公园和研城绿心路。这里成为了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p><p class="ql-block"> 研城镇是半城山水,半城绿,清洁卫生,宜居县城。</p> <p class="ql-block">  井研交通快速发展。城区建有北门、南门、新车站三个客运汽车站。开通了五路公交车和306井乐城际公交车。</p><p class="ql-block"> 乐自、仁沐新高速贯穿井研全境;国道213线、348线纵横井研;连乐铁路建成通车;乐资高速、雅眉高速正加快推进。</p><p class="ql-block"> “三高两铁两快一线”交通网络正在井研形成。现在井研出行极为便捷。半小时融入乐山生活圈,一小时融入成都生活圈。</p> <p class="ql-block">  井研有国家级AA A级旅游景区雷氏民居,耕读传家九子十翰林;有千佛古镇,福泉寺巧夺天工;有红色旅游打卡地竹园烈士陵园,成都首战遗址;有辛亥革命元勋熊克武故居;有三江宋塔,巍然屹立千秋;有大佛湖等52座水库,碧波荡漾;有百里环线柑橘产业园,千秋藏一果,一果尝千秋。有中国橘乡,古韵井研,台柚飘香,见证海峡两岸深情厚谊;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诸多美誉。就此诗结此文:</p><p class="ql-block"> 沧海桑田话井研,</p><p class="ql-block"> 只言片语偏概全。</p><p class="ql-block"> 恐龙群栖古蜀地,</p><p class="ql-block"> 历经千载换新颜。</p>